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取魏晋时代“竹林七贤”的“七贤”二字,院落座北朝南。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初,中共的秘密转运站在此设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转变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负责人为叶剑英。1937年9月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先后由林伯渠,董必武负责。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采购,转运物资。周恩来,朱德,张闻天,任弼时,刘少奇,叶剑英等人曾多次来此处并指导工作。1946年9月,办事处撤往延安。

结构布局

旧址包括七贤庄一,三,四,七号院。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三,四号院为下属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居室,七号院为招待所。各院布局基本相同。一号院坐北面南,由前后两面三刀进院落的砖木结构平房组成。两院主体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面阔五间,进深六间,辟有地下室。一号院于1959年维修后辟为纪念馆,存有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的书信,照片等遗物。

历史沿革

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七贤庄一号院建立秘密联络处。1

一号院是八路军办事处的主要办公地点。是一座古式四合院布局,结构严谨,幽静雅致。

院内的接待室是接待各地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和各界采访人士的地方。位于“工”字形套间的会客厅,是中央首长和办事处负责同志接待国际友人、中外记者、各界知名人士和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地方。周恩来副主席曾在这里会见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接待杨明轩、侯外庐、郑伯奇等各界爱国人士。

朱德总司令在这里会见过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林伯渠同志在这里会见过李公朴、闻一多等爱国知名人士。周恩来副主席在这里会见过国民党第17军军长胡宗南。在地下室里,安设有我党一部秘密电台,转发新华社消息。救亡室,是文娱活动场所。当年办事处曾组织各界救亡团体在此联欢。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小放牛》等文艺节目。1940年,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此演奏和教唱过《黄河大合唱》的片断。如今,这些地方都已复原,供群众参观。

同时又开辟了陈列室,陈列有当年的文件、证章、电台、书刊、新闻图片、烈士手稿、等革命文物,生动而具体地介绍了办事处成立的经过、历史任务、办事处同志工作、学习和与敌人斗争的场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也复原开放,同时,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印度援华医疗队巴苏大夫等外国友人的住室也复原开放。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经常举行纪念性展览,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自纪念馆开放至今,已有数以万计的中外人士来这里参观学习。特别是197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叶剑英委员长视察西安期间,特地访问了办事处,并欣然命笔,题七绝一首: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二日雪后,与明涛、尔重同志访办事处志感: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

搂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

公元1986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也兴致勃勃重访办事处,赞扬了纪念馆工作做的好,并勉励大家不断前进。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是一座有着国际影响的革命纪念馆。作为西安事变旧址之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也于公元1982年3月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医疗器械和药品十分缺乏,周恩来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我党联络代表刘鼎在西安设立秘密交通站。

1936年春夏之交,刘鼎来到竣工不久正待出租的七贤庄,因这里距火车站较近,考虑到向延安运输物资比较方便,于是用200块银元租下了七贤庄的一号院,在德国牙医博士温奇·冯海伯牙科诊所的掩护下,秘密交通站开始了为延安采买、转运医疗器械和通讯器材的工作。与此同时,刘鼎还请地下工作人员涂作潮在一号院地下室安装了一台由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改装的电台,担负秘密通讯任务,把中共中央的声音传播到全国各地。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秘密交通站”改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

1937年2月6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从张学良公馆迁回七贤庄一号院,正式成立红军联络处(又称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经与顾祝同、杨虎城协商,门外挂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教导队通信训练班”的牌子。由叶剑英主持工作,秘书长先后由李克农、李涛担任。主要任务是发展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三位一体的联络团结工作,促进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为了争取国民党抗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联络处改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办事处被迫于1946 年9 月奉命撤回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这处革命旧址,于1959年在此建立纪念馆。1988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现对外开放有七贤庄1号院旧址原状复原陈列、3号院基本陈列、4号院“伟大的女性——海伦·斯诺生平展”以及8号院“永远的丰碑——全国八路军办事处史实展”与”中国共产党西安历史展览馆“。

西安“八办”建馆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林伯渠、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李瑞环、陈慕华、李铁映、曾庆红等都亲临纪念馆指导工作。

七贤庄革命旧址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但楼屋依然,已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建馆44年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千万人次,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1984年对一号院主要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并加固、维修了三、四号院内的部分建筑。直到2010年,七贤庄10个院落都已全部收回。

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八办”的建设,对纪念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荣誉。

1994年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1995年度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被国家六部委授予“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97年初被中宣部命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连续八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 2006年,被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展馆由来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国民党管辖区西安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是全国所有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西办”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在维护和推动全民族抗日运动的发展,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为八路军领取、采买、转运物资,组织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林伯渠、董必武等曾多次留驻办事处并指导工作。基本陈列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它是1936年至1946年我党我军设在国民党管辖区西安的办事机构,在全国所有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斗争时期最长、影响最大。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末期,整个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它光荣的历史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

一号院原状复原陈列

是一处面积为1360平方米的工字型四套院土木结构的平房院落,遵照“保存原貌,以存其真”的方针,复原开放了接待室、办公室、会客厅、秘书室、救亡室、理发室、机要室、地下室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同志住室,还复原了白求恩大夫等国际友人的住室,再现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历史风貌。

三号院辅助陈列

用大量生动、翔实的历史照片、文献、图表和文物,分“团结御侮共赴国难”、“西办功绩永载史册”、“巍巍宝塔中流砥柱”、“坚守阵地完成使命”、“当年红色桥梁今日传统课堂”五个部分,系统地对“八办”的历史背景、主要工作和历史地位作了全面介绍。

四号院专题展览

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向人们讲述了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斯诺在中国的革命活动。

展览与藏品

第十八集团军证章

1937年8月22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叶剑英任总参谋长。该证章是1940年,第十八集团军佩戴的证章:圆形,兰底,上有国民党党徽图案及五角星标志。上写"第十八集团军"、"廿九年用"、

"369",直径3.2厘米。由曾任“西办”处长的周子健珍藏,六十年代纪念馆建馆初期捐赠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宣侠父为张知道题诗

宣侠父:(1899~1938),1922年入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1937年2月,奉命开西安开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担任八路军驻西安少将高级参谋,其出色的工作引起了国民党的仇恨,于1938年7月31日被暗杀于西安。

这是宣侠父为张知道的题诗,内容"客梦空如许笑频年买剑秦陇倚蓬吴楚褴褛人间天亦小枯寐唯君可语"后题"二十六年春已垂垂去矣重游长安屈指十载往事如梦如烟重逢知道更不禁感慨系之也侠父于西京图书馆"。长93.8厘米,宽21.1厘米。此条幅一直由张知道保存。1962年张知道病逝,1963年原陕西省副省长苏资琛从张知道妻子处将条幅带到北京交宣侠父夫人金玲保存金玲去世后,一直由女儿宣平珍存。1998年7月31日,在八办召开的"纪念宣侠父烈士遇难六十周年座谈会"上,宣平、张其礼将照片、幅条等三件文物捐赠于纪念馆,1998年10月12日,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一级革命文物。

叶剑英给"西办"纪念馆的题字

叶剑英:(1897~1986)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梅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参谋长"西安事变"后来到西安,在红军联络处("八办"前身)主持工作。1937年底到武汉,任中央长江局委员。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军调处执行处部中央代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

该题字内容"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叶剑英一九七九年九月十日",长29.4厘米,宽21.5厘米。1979年4月12日,叶剑英来纪念馆故地重游,9月应邀为"八办"题字,"八办"纪念馆珍藏至今,并放大制作成牌匾挂在纪念馆门前,现为馆藏一级革命文物。

叶剑英题诗手迹

叶剑英题诗手迹长21.9厘米,宽28.7厘米,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一级革命文物。

西安事变发生后,叶剑英以红军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和周恩来、博古、罗瑞卿、李克农等同志先后赶到西安,负责部队的调动和布防,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9年4月12日,曾任红军联络处秘书长的叶剑英来“八办”视察,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题写馆名,并赋诗一首,内容为:“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

工合证章

1937年冬天,在美国著名进步作家海伦·斯诺的倡导下,和斯诺、路易·艾黎等人的帮助下,为组织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创建了工业合作社,简称“工合”。

这枚证章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工业合作社第7号证章,四周呈齿轮状,由金属链连接在一长约2厘米的金属棒上,长3.4厘米,是研究“工合”的历史见证。1985年,海伦将此物交给安危,安危又将此物捐赠给西安"八办"举办《海伦·斯诺在中国》展览。1990年,安危同志正式将此物捐赠给纪念馆。1998年10月12日,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一级革命文物。

八路军办事处

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设立的办事机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在国民党统治区一些主要城市陆续设立了办事机构。

目的

一般称办事处,有的称通讯处或交通站,其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推动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联络友军,采购与转运军需物资,接待中共过往人员,输送爱国人士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掩护中共地方组织的活动,营救被捕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等。八路军改称第18集团军后,八路军办事处亦称第18集团军办事处,但通常仍称八路军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取魏晋时代“竹林七贤”的“七贤”二字,院落座北朝南。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初,中共的秘密转运站在此设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转变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负责人为叶剑英。1937年9月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先后由林伯渠,董必武负责。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采购,转运物资。周恩来,朱德,张闻天,任弼时,刘少奇,叶剑英等人曾多次来此处并指导工作。1946年9月,办事处撤往延安。 结构布局 旧址包括七贤庄一,三,四,七号院。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三,四号院为下属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居室,七号院为招待所。各院布局基本相同。一号院坐北面南,由前后两面三刀进院落的砖木结构平房组成。两院主体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面阔五间,进深六间,辟有地下室。一号院于1959年维修后辟为纪念馆,存有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的书信,照片等遗物。 历史沿革 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七贤庄一号院建立秘密联络处。1 一号院是八路军办事处的主要办公地点。是一座古式四合院布局,结构严谨,幽静雅致。 院内的接待室是接待各地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和各界采访人士的地方。位于“工”字形套间的会客厅,是中央首长和办事处负责同志接待国际友人、中外记者、各界知名人士和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地方。周恩来副主席曾在这里会见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接待杨明轩、侯外庐、郑伯奇等各界爱国人士。 朱德总司令在这里会见过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林伯渠同志在这里会见过李公朴、闻一多等爱国知名人士。周恩来副主席在这里会见过国民党第17军军长胡宗南。在地下室里,安设有我党一部秘密电台,转发新华社消息。救亡室,是文娱活动场所。当年办事处曾组织各界救亡团体在此联欢。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小放牛》等文艺节目。1940年,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此演奏和教唱过《黄河大合唱》的片断。如今,这些地方都已复原,供群众参观。 同时又开辟了陈列室,陈列有当年的文件、证章、电台、书刊、新闻图片、烈士手稿、等革命文物,生动而具体地介绍了办事处成立的经过、历史任务、办事处同志工作、学习和与敌人斗争的场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也复原开放,同时,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印度援华医疗队巴苏大夫等外国友人的住室也复原开放。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经常举行纪念性展览,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自纪念馆开放至今,已有数以万计的中外人士来这里参观学习。特别是197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叶剑英委员长视察西安期间,特地访问了办事处,并欣然命笔,题七绝一首: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二日雪后,与明涛、尔重同志访办事处志感: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 搂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

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有感-第六党支部李建波

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有感 2015年12月2日,我们研究生部各个党支部的党员代表一行30余人在辅导员白江文、杜欢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接受了爱国主义熏陶和革命优良传统的教育。 漓水悠悠去,历史如潮来。站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这座普通的建筑前,我们又仿佛回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历史洪流中。 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设立的办事机构。 建于1937年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是一处坐北朝南的庭院建筑。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七贤庄一号院建立秘密联络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国共产党为了便于与国民党商讨共同抗日事宜,在七贤庄一号设立了合法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根据国共两党合作的决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红军驻西安联络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办公地点也从一号院扩大到三、四、七号院,叶剑英、林伯渠和董必武先后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博古、吴玉章等多次在此工作、居住,白求恩、柯棣华和巴苏大夫、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也在此居住过。在抗日期间办事处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方针,扩大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并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培养并逐步壮大革命的力量,同时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领取、采购、转运战争物资、支援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合法机关,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9月办事处奉命从西安撤回延安。办事处在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巩固统一战线,运送抗战物资支援前线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寻求革命的真理,纷纷从沦陷区、大后方和海外各地来到七贤庄,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它经历了抗日的炮火烽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及海内外爱国人士为了保卫国土家园,舍生忘死、支援抗日前线的民族精神。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进入这里,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院舍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战役,取得了对国民党战争的全面胜利。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感人的历史图片,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林伯渠、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革命的事业奋斗不息的风采,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大撞击和震撼,思想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在参观旧址的过程中,我们也认真听取讲解员介绍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基本情况,仔细观看陈列的一件件珍贵照片、历史资料和文物,还不时驻足询问一些历史细节。同时还参观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救亡室以及领导人的住房等。 纪念馆中,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与海伦·斯诺续写的《续西行漫记》,真实反映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及八路军的抗日斗争情况,鼓舞千百万中国青年,并成为中美友好的象征。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在地下室为办事处的共产党人诊治疾病等情景深深地撼动了我们的心灵,通过参观曾经在八路军办事处战斗过的革命老前辈工作、生活环境,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保持先进性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以更饱满的激情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冲锋陷阵,吃苦在前,充分发挥党员榜样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简介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简介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外景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位于 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取魏 晋时代“竹林七贤”的“七贤”二字,院落坐北朝南,共十 所,现在建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办事处前身 为红军驻西安联络处,“七七”事变后更为现名,为全 国15个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1 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至1946年,中共中央在此相继设立秘密的交通站、半公开的“红军联络站”和公开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纪念馆建于1959年,共有5道院,内有接待室、会客室、办公室、重要领导人的住房、库房、厨房、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救亡室等。馆内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资料525年、回忆录623篇、照片3 000余张。 【历史沿革】 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七贤庄一号院建立秘密联络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国共产党为了便于与国民党商讨共同抗日事宜,在七贤庄一号设立了合法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根据国共两党合作的决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红军驻西安联络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办公地点也从一号院扩大到三、四、七号院,叶剑英、林伯渠和董必武先后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博古、吴玉章等多次在此工作、居住,白求恩、柯棣华和巴苏大夫、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也在此居住过。在抗日期间办事处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方针,扩大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并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培养并逐步壮大革命的力量,同时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领取、采购、转运战争物资、支援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合法机关,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9月办事处奉命从西安撤回延安。 【建筑现状】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包括七贤庄第一、三、四、七号院, 建于1936年,共有10所坐北向南的院落,均为四合院式建 筑。其中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南北长82米,东西宽17 米,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由南北两个大小、结构相同的 两进院落组成,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硬山顶,土坯心表砖墙 壁。南、西、北各设1门。两院的主体建筑呈横“工”字形,东 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六间,屋内地面高出地表80厘米,下 设地下室。三、四、七号院隔二、五、六号院依次向东排列,

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

作为一名积极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积极份子,2015年3月18号,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位于兰州市酒泉路互助巷的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活动。 刚踏进纪念馆,崇敬和感动就从心中油然升起,纪念馆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让我瞬间臵身于我党革命先驱那种无畏精神以及对职责的敬守、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当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军和无数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风采。 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多年前只是一座普通的旧式四合院,1937年的8月开始,当初这里是中共中央和红军在兰州的联络处,主要任务是营救流落在河西走廊的红军西路军将士,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联络处更名为“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设在兰州的公开办事机构,是领导甘肃抗日救亡、进行后方发动、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兰州离中苏军境较近,所以许多革命志士从延安取道新疆去苏联,往返都要经过这里。1939年夏到1940年春,周恩来去苏联治病时途经兰州,和邓颖超、孙维世都住在这里。这里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从1939年开始,办事处处境日益恶化,"皖南事变"后,1943年11月,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被迫撤销。在这六年零三个月里,办事处主要职责是宣传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输送进步人士到延安,指导和创建了一大批进步团体,向西北人民

宣传解放思想和全民抗战的思想。 跟随讲解员走进纪念馆的陈列室,聆听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瞻仰革命历史遗物,深深感受到抗战时期,甘肃虽地处大后方,远离前线,但全省各族各界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积极奋勇投入到了抗击日寇、保卫国家的民族解放战争,陇原大地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浓浓气息。同时更让我谨记了这段屈辱的历史,鞭策我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念,不断丰富和提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本领。 这次的参观让我认识到,变革的时代留下了点点滴滴坚实的历史印记,而这些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能感受到今天中国的强大。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也认识到我们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参观历史事迹,教育我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大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学以致用,用以为民;坚持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激励我要以更饱满的精神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学习党的优良作风,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了,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活动结束了,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党带领人民进行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