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上下对联
怎样区分上下联的技巧

怎样区分上下联的技巧中国对联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看到对联的身影。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正确地区分和挂出上下联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那么,究竟如何区分上下联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
1. 仄起平收原则:这是最常用的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在古代诗词中,“平”指的就是平声字,“仄”指的是上声、去声、入声字。
按照这个原则,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平声字。
2. 内容逻辑:上下联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上联提出问题或者描绘场景,下联进行回答或者抒发情感。
例如:“风吹水面层层浪(上联),雨打沙滩点点坑(下联)”。
3. 时间顺序:如果对联中有时间词,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区分上下联。
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联),春风送暖入屠苏(下联)”。
4. 地理位置:如果有地理位置的描述,通常也是以上下高低的方式来安排上下联。
例如:“海内存知己(上联),天涯若比邻(下联)”。
5. 观察横批:大部分情况下,横批会对上下联的主题进行概括或总结,因此,观察横批的位置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上下联。
一般情况下,横批是从右到左读的,所以,挂在右边的是上联,左边的是下联。
6. 阴阳对调:古人以左为尊,故上联贴于门之右侧(人向门站立时),下联贴于左侧。
不过现代为了阅读方便,多改为从左至右排列,即面对大门,上联在左手边,下联在右手边。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区分上下联的一些基本技巧。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通用的原则,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对联的内容来进行判断。
希望这些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在欣赏对联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对联吧,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对联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联怎么分上下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1、按字调平仄分。
判断对联的上下联要从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即汉语发音的第三、四声),下联为平声(一般指第一、二声)。
2、按时序先后分。
一般来说,时间在前的对联贴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对联为下联。
又或者说先要办的事为上联,后办的事为下联。
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3、按左右方位分。
这是最简单的分上下联的方法。
一般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这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4、语言习惯区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语言顺序。
再如,“福寿双全”,但没有“寿福双全”的说法。
5、按场面范围分。
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
从时间上来说,年比月大,从空间上来说,城比院大,也就是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
新春对联(精选100句)1.喜滋滋迎新年;笑盈盈辞旧岁。
横批:喜迎新春2.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尽得辉。
橫批:喜迎新春3.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4.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5.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6.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7.大顺大财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8.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9.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10.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11.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
六种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

六种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可是万一买了对联,不知道怎么贴怎么办?岂不是很尴尬?赶紧来学习一下对联上下联的区分办法吧!根据对联的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区分方法,请看:按因果关系区分上下联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表示“因”的为上联,“果”为下联。
如“洞庭八百里, 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上联问宗师由何而来,下联告知从天而降,是为因果,由此就可判断上下联。
按尾字判断上下联如拿到一副对子,怎么判断上下联。
首先从尾字读音进行判断,就是上联收尾字读音一般是三声、四声,对应中国诗词声调的仄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一声、二声,对应平声。
如《红楼梦》太虚幻境中的佳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字读第三声,是为上联,无字读第一声,是为下联。
按时间前后区分其次,可以从对子中隐含的时间关系进行判断,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如:“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下笔千言时间在前,是为上联,出门一笑时间在后,是为下联。
古今有别古时对联,书写习惯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在右边;现在是从左向右,上联也有贴在左边的。
如香山寺门前的“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便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而现在有些家庭贴春联,由于书写习惯是从左往右,便把上联贴在左,下联贴在右。
横批判断上下联横批是对联的中心或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横批书写的方向判断,横批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在右边,反之则在左边。
如苏州耦园堂中挂的对联“逍遥於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横批“偕隐双山”从右往左,所以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按空间范围大小区分如对联按照对联所示的空间范围,一般是空间小的为上联,空间大的为下联。
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柳和楼进行比较,空间大的为楼,所以柳为上联,楼为下联。
判断春联的上下简要的方法

判断春联的上下简要的方法如何快速区分春联的上下联?1.按字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
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就会感到非常别扭。
2.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
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
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4.按语言习惯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按因果关系分。
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6.按场面范围分。
在时间、空间、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
如何贴春联上联贴在面对门右手下一步就该贴春联了。
王家安说,根据古人习俗,上联要贴在上方位。
“就是当你面对家门时,上联贴在你的右手方向,下联反之。
”至于横批,按前人习俗,最好是从右往左书写,但现在也有从左往右书写的,也已约定俗成,怎么都好,只要贴在门框上方,与上下联位置左右对比居中即可。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
”一般家里的大门和室内的主要房门,都讲究贴正‘福’,要端端正正地贴,才有“出门见福”、“福入家门”的彩头。
只有房中犄角旮旯和一些存放杂物的地方,贴个倒着的福字,寓意“福气到了”。
贴春联时间除夕下午最合适“二十四,写大字”,这是流传百年的民俗谚语,意思是过了腊月二十四,就可以写春联了,但什么时候贴春联最讲究?这个因为各地习俗不同,不尽相同。
一些清代人写的笔记,其中大家最看好的时间,就是除夕下午到傍晚这段时间。
古人有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的就是除夕那天贴春联。
除夕当晚,古人都有一个隆重的祭祀仪式,其实贴春联,也是其中一道程序。
“过了除夕,万象更新,所以赶在除夕晚上贴好春联,寓意最好。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对联怎么分上下联教你正确分辨对联左右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对联怎么分上下联教你正确分辨对联左右现在大家一般的对联都是买的,过了小年之后家家户户换上新的对联祈求平安,但是仔细观察,有很多人家的对联上下联都贴反了哦!闹了不少笑话,那么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呢?一、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如下联:兴xīng 一声是上联,旺wàng四声是下联。
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
这个方法现在在观看对联时候很难区分了,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随意贴出来的。
所以容易辨别错误含义方法区分: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
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二、对联怎么贴左右当人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是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是仄声,下联为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
1、按字调平仄分。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
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
比如“家园似锦添春色(“色”是仄声),福运齐天赖党恩(“恩”是平声)”。
2、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
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
区分上联和下联的方法

区分上联和下联的方法
上联和下联通常指的是对联或诗歌中的两句,上联是前一句,下联是后一句。
为了使对联连贯而有趣,上下联之间通常有着一定的联系或呼应。
以下是一些区分上联和下联的方法:
1.语法和词性:上联和下联在语法结构和词性上可能会有所不
同。
上联和下联的组织方式、词性搭配可以有所变化,但仍需保持语法
通顺。
2.意境和意义:上联和下联通常在表达意境和意义上有一定的关
联,但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体现对比、转折、衬托等修辞手法。
3.韵律和节奏:对联通常有韵律和节奏,上联和下联在这方面也
可能有所区别。
注意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差异。
4.呼应和照应:上联和下联之间可能存在呼应和照应关系。
例
如,上联提到某个概念,下联可能会对这个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发挥或解
释。
5.修辞手法:上下联之间可以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排
比、拟人等,以达到表达手法的差异。
6.情感和情绪:上联和下联通常共同表达一种情感或情绪,但可
能在表达的侧重点或角度上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区分上联和下联的方法主要涉及语言表达、修辞手法、意境等方面的差异。
在创作对联或赏析对联时,理解上下联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领会作者意图和享受对联的艺术魅力非常重要。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教你正确分辨对联左右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教你正确分辨对联左右现在大家一般的对联都是买的,过了小年之后家家户户换上新的对联祈求平安,但是仔细观察,有很多人家的对联上下联都贴反了哦!闹了不少笑话,那么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呢?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一、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如下联:兴xīng 一声是上联,旺wàng四声是下联。
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
这个方法现在在观看对联时候很难区分了,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随意贴出来的。
所以容易辨别错误含义方法区分: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
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
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二、对联怎么贴左右当人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是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是仄声,下联为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
1、按字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
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
比如“家园似锦添春色(“色”是仄声),福运齐天赖党恩(“恩”是平声)”。
2、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
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
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对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

对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分上联跟下联,大家知道怎么区分上联和下联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一
按对联内容平仄分
对联即为讲究平仄,押韵,对整。
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这是对联分辨上下的一大特点。
"仄声"指三四声,“平声”指一二声。
例如:小院栽花香四季(“季”是仄声),大门结*乐全家(“家”是平声)
对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二
按对联内容时序分
季节按时序在前为上联,在后为下联;按事情先回为序,先发生为上联,后发生为下联。
例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海峡三通乐,黎元一脉亲
对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三
按日常语言习惯分
人们在日常有着很多专属的语言习惯,如福禄寿,风调雨顺,很少会反过来读寿禄福,雨顺风调,为此部分对联可以遵循日常语言习惯分辨。
例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寿】
对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四
按事情发生因果分
事情发生前为上联,产生因果为下联,如此甚好分辨,只需详读对联内容分辨,事情发生因果前后关系即可分辨上下联。
例如: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横批:形势喜人【因为劳动
才得以丰收】
对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五
按由大见小顺序分
分辨上下联,可以按对联内容的时间,空间,范围,事件大小分辨,上联为大,下联为小,由大见小。
例如:占天时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财源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区分上下对联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
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
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不仅许多传统文化热爱者视之为消遣娱乐、展示风采的高雅艺术;而且它更是成为中国人节庆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大众的艺术,比如商铺开业、新婚喜庆、乔
迁新居等,往往都要张贴对联。
可是,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识别模棱两可,以至于在张贴上也随意性很大。
那么,怎样区分上下对联呢?一般而论,上联结于仄声,挂在右边;下联结于平声,挂在左边。
一、区分春联的上下联,简单来说有四种区分方法:
首先是按音调平仄分。
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风吹绿门前柳,康泰一家生百福”,“柳”是仄音,“福”是平声。
(仄声判断:普通话中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平声判断:普通话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
其次是按因果关系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比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因为只有“百花争艳”这个“因”,才会有“万物生辉”这个“果”。
再次是按时间先后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比如“风送莺歌
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最后是按空间范围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
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
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二、春联的正确贴法:
当人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对联的张贴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上”仄“下”平原则;语意重心原则;横批指示原则。
这三个原则应该兼而用之。
1、上仄下平原则
有人说:“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
”可是,门之左右与手之左右固然一清二楚,然而那一幅两张的对联,哪一个又是上联哪一个又是下联呢?比如对联“风流人物数当代大好春光
看今朝(横批:人杰地灵)”和“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横批:春回华夏)”,这些对联,因
为其语意几乎是对等的,这时候,人们往往借助于语音——即平仄——来判断。
对联的传统要求是“上”仄“下”平,即“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根据这一规律,一般都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一幅对联的上下联,即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那字是仄音,就是上联,如果是平音,那就是下联。
比如,原来商铺开张的一幅老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海”,上声,也就是三声,“江”,阴平,也就是一声。
显然,海字句就是上联,而江字句就是下联。
再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寿”字去声,也就是四声,仄;“门”字二声,平,于是寿字句为上联而门字句为下联。
2、语意重心后置的原则
当然,这种只根据声音的理解,而离开了对于对联语意以及横批的理解,就是简单化的,因为声音只是构成对联的一个要素而不是所有要素,甚至是次
要的元素而不是重要的元素。
因此,对“音”的强调,应该服从于对“意”的强调。
语言是有重心的,语言学上所谓的偏义词,其实正暗示了语言意义重心的存在。
在语言的转折结构、连贯结构、递进结构、因果结构、选择结构、假设结构等等结构当中,语意的重心自不待言显而易见,即使在并列结构的语言中,其意义也是有所侧重的,而且往往表现重心后置的规律。
曾国藩当年之所以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人们之所以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不说成是“下有苏杭,上有天堂”,甘肃人办的酒厂之所以要说“南有茅台,北有皇台”而不能说成是“北有皇台,南有茅台”,都与并列结构中语意的重心位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