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冰心:巴金这个人精品教案2 粤教版必修2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1【走进多彩课堂】这幅漫画给了我们一个古老的命题:谁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如风帆,让你在生命的航线上辟风斩浪;如护栏,让你在人生的岐途上悬崖勒马;如乐曲,让你的如歌岁月荡起最和谐的旋律;如良药,让你苦尽甘来拥有健康快乐每一天!古人云:与势交者,势倾则绝;与利交者,利穷则散。
只有超然物外,淡交如水,才能上演桃园结义,奏响高山流水……真正的友情,不是言语所能尽其意。
还是让冰心和巴金二老用他们的行动来向我们诠释友情的真谛吧!【名师细说教材】〖知识卡片〗1.走近作者吴泰昌,《文艺报》前副主编,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的文章。
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
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时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
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今天和收藏今天的。
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点显现出来。
吴泰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
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切后生。
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
从他个人的角度看,文坛是情感化的。
他把文坛看做花坛。
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
对于泰昌之散文,文学大家们早有定评。
孙犁说:我很喜欢读泰昌的这类文章,文字流畅,考订详明,耐人寻味。
钱钟书云:你是“文学世家”,又有轻灵的手笔,所以兼有史料价值和轶事笔记的趣味。
吴组缃曰:我把《论语》、《孟子》都看作散文;泰昌的散文,正是这样一路的散文;它们的特色,是随随便便,毫不作态的称心而道,注重日常生活和人情事理的描述,读来非常真切、明白,又非常自然而有意味。
2、相关资料①冰心简介冰心(1900.10—1999.2),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
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巴金这个人》,使学生了解巴金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思想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冰心对巴金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巴金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 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巴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巴金的生平事迹、作品图片等。
2. 学生预习《巴金这个人》,了解巴金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巴金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巴金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巴金这个人》,了解巴金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敬仰之情,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巴金。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巴金的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拓展,介绍其他著名文学家,如鲁迅、茅盾等,分析他们的文学成就和思想特点。
2. 邀请文学家或文学爱好者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历和阅读心得,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
七、课堂互动:1. 设置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解答学生对巴金及其作品的问题。
2.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巴金作品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评价:1.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九、教学资源:1.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2. 推荐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阅读俱乐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阅读习惯。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精心的选材,组织巧妙的结构。
2、感受冰心与巴金的纯真友谊,学做真人。
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生字注音僖藻尹汲靳笃2、介绍古代一些表现友谊的诗歌。
赠汪伦问刘十九别董大李白白居易高适李白乘舟将欲行,绿蚁新醅酒,千里黄云白日曛,忽闻岸上踏歌声。
红泥小火炉。
北风吹雁雪纷纷。
桃花潭水深千尺,晚来天欲雪,莫愁前路无知己,不及汪伦送我情。
能饮一杯无?天下谁人不识君!并主编《收获》杂志。
四、整体感知:1、如:淡交如水。
语出《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学生讨论,课文中写了冰心和巴金哪些典型事例。
(自由发言。
)再讨论,为什么要写这些事例,而不写冰心参加过“五四”运动;巴金勤奋写作,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
(启发学生应如何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选,不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不选。
)3、概括文章的主题。
本文选取了冰心和巴金交往的典型事例,表现了这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
4、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用典型事例说出一个人的特点。
五、延伸拓展:1、平时我们看电影、电视放松自己,娱乐身心,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友情的影视呢?生答:《香樟树》、《山鸡故事》、《不能没有你》、《难兄难弟》、《兄弟连》、《红苹果乐园》。
(3分钟)2、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感人的名人友情故事呢?(5分钟)生答:桃园三结义、高山流水、歌德席勒、鲁迅瞿秋白、马克思恩格斯。
3、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与好朋友之间又感人的故事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5分钟)4、(真情告白)也许,为了追求理想,我们不能与好朋友天天在一起,如今新年到了,你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请用笔写下来。
(5分钟)六、课堂小结:1老师寄语:相识是缘,相知是福,成为挚友是幸,我愿与每一位同学成为好朋友,共同谱写一曲人间至真至纯的友情之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巴金这个人》,使学生了解巴金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的人格特点,提高学生对文学家的认识和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巴金的敬业精神,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巴金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 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
3. 学习巴金的敬业精神和人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冰心的评价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巴金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案例分析: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巴金的文学魅力和人格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巴金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冰心评价和看法的理解和感悟。
4. 案例分析: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巴金的文学魅力和人格魅力。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巴金的敬业精神,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巴金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人格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的认同程度。
3. 学生对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把握程度。
4. 学生对巴金的敬业精神和人格特点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准备1. 教材:《巴金这个人》课文。
2. 参考资料:关于巴金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的资料。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
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巴金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巴金的崇高精神,培育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巴金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 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
三、教学难点:1. 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2. 冰心评价巴金的方法和角度。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冰心:巴金这个人》。
2. 参考资料:关于巴金的生平、作品和思想的研究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巴金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引发学生对巴金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总结,重点解析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巴金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热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巴金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巴金生平、作品和思想的理解程度。
4.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中的一系列表现,了解学生对文学及真理追求的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巴金作品朗读会,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巴金作品的艺术魅力。
2. 邀请文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巴金及其时代的背景知识。
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作者冰心的背景信息及作品特点。
1.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和作品。
1.3 教学内容向学生简单介绍冰心的生平和作品风格。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背景。
使学生掌握冰心的文学地位和主要作品。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向学生详细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背景。
通过问答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冰心的文学地位和主要作品。
2.3 教学内容向学生详细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背景。
让学生掌握冰心的文学地位和主要作品。
第三章:作品概述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巴金这个人》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向学生详细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
通过分析法,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3 教学内容向学生详细介绍作品《巴金这个人》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第四章:文本解析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巴金这个人》的文本内容。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巴金这个人》的文本内容。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冰心作品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5.2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展示冰心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对冰心作品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5.3 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冰心作品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第六章:拓展阅读6.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冰心其他相关作品,拓宽视野。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课冰心:巴金这个人学案

22目标导航1.认识作者吴泰昌,认识文坛巨匠冰心与巴金以及两人的友情,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本文精心选材,用小标题构造全文的方法。
3.感觉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单纯友情,学习巴金与冰心的尊贵品行。
连线作者平生简介:吴泰昌,生于1937 年,安徽当涂人,今世作家、文学议论家。
主要作品:《我亲历的巴金旧事》《我认识的钱钟书》《梦里沧桑》《文学情思》等。
基础导练1.词语释义(1)淡交如水:意思是君子订交往,平庸如水,不为名利,不尚虚华。
(2)应酬:①社交来往;以礼相待。
②指个人间的宴会、聚会等。
(3)领衔:在共同签字的文件上签字在最前方。
(4)滞留:逗留不动。
(5)大方:①充满正气,情绪激动。
②不惜惜。
(6)笃厚:忠实老实。
(7)风骨:①指人的气派、品行。
②(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2.词义辨析(1)暴发·迸发辨析:暴发:忽然发达或得势,多含贬义;忽然发生,重视指忽然性。
迸发:事变忽然发生,重视规模大,多指火山、事变、情绪等。
判断正误:①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金融看管在全世界范围内遇到亘古未有的关注,增强和完美金融看管成为广泛共鸣。
()②最新研究报告以为,冰岛火山迸发的影响仍将连续,关于全世界航空业都将带来打击,对中国航空企业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 2)捐赠·捐赠辨析:“捐赠”指赠予物件给国家或集体,重视于“赠”。
“捐赠”指取出财物献给国家或集体,重视于“献”。
判断正误:①成都铁路局向全局干部员工发出提议,快速在机关和重庆南碚、北碚、珞璜等23 个站、 5 个企业掀起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活动高潮。
()②对温哥华冬奥会心外身亡的雪橇选手的事故检查报告将于周一宣布,日前温哥华商界对逝者的家庭捐赠了一万美金的慰劳金。
()( 3)三言两语·三言两语辨析:两者都有“字数少”的意思。
“三言两语”指琐碎的文字资料,重视指文字方面。
“三言两语”形容话极少,重视在口头所说。
判断正误:①假如只凭他信里的三言两语,就把未经核实的信息流传出去,可能会造成不行挽回的损失。
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冰心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2)掌握课文《巴金这个人》的主要内容,理解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3)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冰心对巴金的敬意和友谊,体会文学大家的风范;(2)学习巴金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巴金这个人》的主要内容及其结构;(2)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3)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冰心对巴金的人格魅力的赞美;(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3)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冰心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内容;(2)解析冰心对巴金的人格魅力的赞美;(3)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课文内容;(2)进行课堂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拓展学生对冰心和巴金其他作品的了解;(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的人文精神。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总结冰心对巴金的评价和看法;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体会作品风格;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在课堂问答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冰心:巴金这个人……吴泰昌教学目标:1.熟悉、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冰心、巴金的形象特点;2.体会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情,深入体会纯真友情;3.激发学生发现身边可贵的友情,珍惜真诚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1.分析文章中记叙的小事,了解冰心、巴金的崇高品格;2.学习本文如何通过冰心的角度刻画巴金,学习选择适合的写作角度。
教学环节:【自习预习: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导入:在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讲述一位母亲的故事的文章,满溢着作者浓浓的亲情。
世上除了亲情、爱情,还有友情。
这一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冰心和巴金这两大文学家之间的友情。
一、相关知识1.走近作者吴泰昌,《文艺报》前副主编,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的文章。
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
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时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
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今天和收藏今天的。
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点显现出来。
吴泰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
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切后生。
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
从他个人的角度看,文坛是情感化的。
他把文坛看做花坛。
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
对于泰昌之散文,文学大家们早有定评。
孙犁说:我很喜欢读泰昌的这类文章,文字流畅,考订详明,耐人寻味。
钱钟书云:你是“文学世家”,又有轻灵的手笔,所以兼有史料价值和轶事笔记的趣味。
吴组缃曰:我把《论语》、《孟子》都看作散文;泰昌的散文,正是这样一路的散文;它们的特色,是随随便便,毫不作态的称心而道,注重日常生活和人情事理的描述,读来非常真切、明白,又非常自然而有意味。
2.冰心简介你们对于冰心和巴金了解多少呢?(学生发言,说说他们所了解的巴金的相关常识。
)冰心(1900.10.5—1999.2.28)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诗人。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
她的诗文笔隽意,艺术精巧,独成一派,被称为“冰心体”。
3.巴金简介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年赴法国。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揭示的民主主义思想最吸引他,并开始创作早期作品《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都写一群知识青年在军阀统治中从事的种种活动,揭露了封建军阀的残暴与不义。
他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作者以很大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
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启蒙教育方面,尤其《家》作用最大。
鲁迅曾称赞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是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4.冰心和巴金的友情1989年冰心过九十岁生日,巴老从上海打电话委托吴泰昌买90朵玫瑰花组成一个花篮代他送给冰心。
巴金与冰心是莫逆之交,冰心称巴金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
“您好像一盏明亮的灯”——巴金心中的冰心曾经多少次,被疾病折磨的巴金想搁笔不写了,但看到冰心仍在写,仍在呐喊,便“不敢躺倒,不敢沉默,又拿起笔来了”。
1989年5月5日巴金给冰心写信道:“70年了,我还在跟着您前进。
”/“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
她比我更乐观。
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
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两人的交往】1922年夏,巴金和堂弟在老家的园子里,读着刚刚出版的冰心的诗《繁星》,被那些富有哲理的、纯真的诗句所吸引。
1933年,巴金正在北平小住,与郑振铎、章靳以等一起创办《文学季刊》,初次见到冰心。
冰心给巴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坦率、亲切而温和的女性,而巴金给冰心的第一印象是内向、忧郁的。
1940年冬,冰心从昆明到重庆,两人再次相见,一起参加文艺界抗战会议。
五六十年代,巴金和冰心还多次在同一个代表团到国外参加会议、活动。
此时见面较多。
“文革”时,巴金与冰心都进牛棚,入干校,在极左思潮恐怖的统治下失去联系11年。
“四人帮”倒台后,他们恢复了通信。
到了1980年,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友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也是一种升华,使他们由文学界的老友,跃为人生难得的知己。
同年4月,巴金和冰心一起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当时巴金已是76岁的老人,冰心更已是八旬高龄。
期间得到一次从未有过的畅怀长谈。
1985年,冰心迁往新居,巴金去探望她,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二、积累字词:钦佩(qīn) 滞(zhì)留胡絜(jié)青靳(jìn)以慷慨(kǎi) 聘任(pìn)压抑(yì) 缔结(dì) 惦念(diàn)领衔(xián) 笃厚(dǔ)【请学生齐读,注重常见或容易理解错误的字词,如弹冠相庆、不经之谈、大方之家等。
】1.淡交如水:意思是君子交往,平淡如水,不为名利,不尚虚华。
2.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做贬义。
3.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同一派的就攻击。
4.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5.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6.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
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7.淡交如水,大道若弦: 形容君子之间的友谊真挚而淡泊,互相仰慕,互相支持,达到很高境界。
三、整体感知【冰心与巴金这两位文坛巨人,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上海,人们也许知道他们许多共同的优秀品质,却未必知道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让我们通过吴泰昌去了解两位文坛巨星那纯洁而又真挚的友谊。
本文记录了几件冰心与巴金交往的鲜为人知的事情。
文章看似松散,但由作为冰心与巴金之间友情的见证人的吴泰昌所写,无论是作为文学史料,还是对后人研究冰心与巴金两人的友谊却都是很有帮助的。
冰心与巴金的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个部分。
回顾小标题的好处:一目了然,层次清晰;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阅读全文,掌握大意,概括三个部分的主要事情。
一、“好好休息,尽情享受”写作者与冰心一道给巴金发贺电,祝他80大寿。
二、“淡交如水,大道若弦”写冰心和巴金之间真诚亲密淳朴的友谊。
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写冰心与巴金互引为人生“知己”的故事及原因。
【文章先用一件事引出两人的友谊,再道出成为知己的原因。
】四、思考讨论【通过刚刚的文学常识,我们对巴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并不能构筑起一个真切的巴金形象。
与之相交70年的冰心看到的巴金先生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内容。
】1、作者认为冰心的“巴金这个人……”这句话包含很多的东西。
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说说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文章很少直接写到巴金,但是从各人尤其是冰心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勾勒出巴金的轮廓。
■“巴金这人辛苦一辈子,勤奋一辈子,认真一辈子。
”■“巴金是讲真话的。
”■余思牧认为“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2)从巴金的行为上也可以总结其为人:■巴金几十年不拿工资;■参加作协会议也不报销飞机票;■巴金大力倡导建设现代文学馆,并带头捐款捐物;■冰心研究会成立,巴金乐意担任会长;等等。
“巴金这个人……”可以这样总结:巴金是一个勤奋、认真,敢说真话、大公无私、人品文品俱佳的一代文学大师。
2、本文选取了冰心和巴金交往的典型事例,表现了这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
文章写了哪些事来表达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谊?◆冰心提议用“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作为电文给巴金拍电报。
用这么随意的八个字作为电文,既轻松活泼,又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只有挚友才会想出这么一句贺词来的。
◆冰心丧夫,反倒担心巴金牵挂自己,因而嘱托泰昌转告自己赏花的一些细节给巴金,以免除巴金的牵挂,足见两人的互相关心。
◆冰心热情支持巴金提议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多方呼吁,而且积极捐赠自己珍藏的手稿,就是要完成老朋友的心愿。
◆巴金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
巴金曾公开表示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职务,但他却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足见他对冰心的仰慕和支持。
◆巴金给《冰心传》作序,在序中热情赞扬了冰心的为人与为文的优秀品质,也足见他对冰心的敬仰。
可归纳为:①互相祝寿;②互相安慰;③互相支持;④互相勉励;⑤互相学习。
3、研读第三部分,冰心眼中的巴金和巴金眼中的冰心,分别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能成为朋友?冰心欣赏巴金——纯真、坦诚、大公无私互相欣赏巴金欣赏冰心——坦率、坚强、友善4、自由讨论:冰心与巴金之间的情感深厚、纯洁、实在难得。
你们认为一份真挚的友情需要什么条件?【学生讨论完后,适当的引入古代关于友谊的诗歌。
如:】赠汪伦李白别董大高适李白乘舟将欲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忽闻岸上踏歌声。
北风吹雁雪纷纷。
桃花潭水深千尺,莫愁前路无知己,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下谁人不识君!五、写作特色作者在描写巴金这一人物形象时,既从正面写其言行,表现其精神品质;又巧妙地从侧面通过冰心或他人的介绍来表现其形象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侧面描写是作家在进行文章或小说写作时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描写手法的其中一种。
它的好处在于使文章或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
描写方法(1)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夜走灵官峡》,通过成渝的描述和介绍,表现了成渝的父母不畏艰险、忘我劳动的精神;(2)以对面写正面。
如《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3)以反面写正面。
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命者的机智。
】侧面描写的作用:1.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2.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3.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本文就是通过冰心和其他人对巴金的评价,进行了侧面描写,表现了巴金一生辛苦、认真、性格内向、敢说真话,大公无私、品格高尚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