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科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含答案)附期末检测卷【共四套试卷】

(
)
3. 西风就是从东边刮向西边的风。(
)
4. 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5. 天气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又比较缓慢。(
)
6. 有时某些动物的活动会预示将要来临的天气。(
)
7. 云实际上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
8. “倾盆大雨”是形容降水量的词语。(
)
9. 实验时某小组测得的气温和其他小组的相差很大,一定是他们的
A. 杆秤
B.弹簧秤
C.细木棒制成的小天平
17. 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18. 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
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由很多种气
体组成的气体
19. 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纸团不 湿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得分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9. 生活中,液体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有 ___________等。 10. 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质量。 11. 当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___________,像皮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原理制成的。 12.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看到风。 13. 空 气 不 是 一 种 单 一 的 气 体 , 能 帮 助 物 体 燃 烧 的 是 空 气 中 的 ___________。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 )材料。
A. 组装B. 联合C. 复合2.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方法。
A. 看B. 摸C. 刻划3.下列图形中,()是回收标志。
A. B. C.4.()材料不太适宜用来制作椅子。
A. 玻璃B. 竹子C. 木材D. 塑料5.如图,塑料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勺子,是利用了塑料的()性质。
A. 可塑性B. 不易降解C. 不导电6.下列物品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A. 木条B. 金属条C. 塑料条7.比较两种材料软硬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折一折,不容易折断的硬一些B. 放在一起比比谁厚,厚的硬一些C. 相互刻画一下,不容易被刻出划痕的材料硬一些8.下列材料埋在地下不容易腐烂的是()。
A. 牛皮纸B. 木头C. 塑料9.()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A. 塑料B. 纸C. 木头D. 陶瓷10.材料()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 硬度B. 延展性C. 导热性11.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 导电性B. 光泽C. 延展性12.关于瓷器和砖的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瓷器不会吸水,而砖会吸水B. 制作瓷器的黏土比较粗糙,而制作砖的黏土比较细腻C. 瓷器比较软,而砖比较硬二、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3.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他们的硬度也一样。
()14.在水中沉的物体有可能在油中浮。
()15.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16.可乐瓶、报纸、废纸等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17.材料的硬度越大,通过刻画,别的物体就越难在它表面留下划痕。
()18.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19.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都可以重复使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气候云量缓慢阴凉气温计24 雨量器人们生活通风迅速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________,有时比较________。2.空气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________计进行准确的测量,使用________可以知道下了多少雨。3.测量气温应选在室外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4.某地一天的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________小时内的降水总量。5.根据________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天。6.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影响________。7.四季如春、常年干旱、四季分明都是描述某一个地方的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10℃,读作:负10摄氏度。( )3.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气温计、雨量器和风向标等。( )4.我们看不到风,但可以借助地面上的物体观测风。( )5.常见的降水形式只有雨和雪。( )6.当整个天空都被云覆盖,看不到太阳,这时的天气称为晴。( )7.动植物的“行为”不能为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提供什么信息,只能靠自己的观察。( ) 8.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多天的天气状况。( )9.大雪飘飘、狂风暴雨、阳光明媚都是描述气候的词语。( )10.气象员可以直接根据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发布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A B C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B.使用气温计时,要等到气温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一定可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3.菲菲12时测得教室外的气温如右图所示,此时的气温是( )。A.10℃B.20℃C.30℃4.以下是状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测得的三个气温,你认为最有可能与实际气温相符的是( )。A.操场上26 ℃B.教室里27 ℃C.树荫下25 ℃5.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应该选择( )作为容器。A B C6.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跑步时,红领巾飘动的方向B.小风旗飘动的方向C.国旗飘动的方向7.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分为( )个等级。A.13B.12C.118.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看到的云量填充进去,根据占比情况判断天气。下图中表示晴天的是( )。A B C9.下列关于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的信息一定准确无误B.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预测天气C.我们可以预测天气状况10.按照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下列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C.数据收集—发布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四、综合题。(40分,第1题6分,第2题14分,第3题20分)1.根据气象台的数据汇报显示,某地区出现了强降雨,本次强降雨中该地区的降水量达到了227________。据此回答问题。(6分)(1)题干中横线位置缺少降水量的单位,请你补充完整。(2)根据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此次该地区的降雨等级为________。(3)状状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读数时,他的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_。2.元元制作了天气日历,并从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在元元的记录中,有________天是晴天,________天是阴天,________天是多云。(2)请将“最常见的天气”一栏补充完整,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打“√”。(3)这个月刮的风主要是________风。(4)元元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时,发现小风旗向西微动,那么此时的风向和风速是________。(4分)3.看图识天气。(20分)观察某年3月20日至3月27日这八天的天气情况(如图甲)和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的气温变化(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观察图甲中天气符号,3月24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3月25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2)观察图乙,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这段时间内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时,气温的整体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3月27日用风旗来测量风向,则风旗飘向________方。除了风旗,我们还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风向。(4)根据图甲,小红在某天测得气温是4℃,那么这一天是( )。A.3月22日B.3月24日C.3月26日(5)3月20日这天陆续下了四场雨,我们应该根据( )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这天降雨量的等级。A.最大的那场B.最少的那场C.四场累加的(6)请在正确使用气温计的操作后的“□”内打“√”,不正确的打“×”。(4分)①放在阳光照射得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测量。②用手拿住气温计的中间位置。③悬挂在空气中进行测量。④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平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判断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风向可以用()测量,测量风速的仪器叫()。
2、()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三类。
4、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6、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北向南吹来的是()。
5、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风。
6、我们可以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8、()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9、()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10、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或()组成的。
11、11、我们一般使用()统计图记录一段时间的气温变化。
12、在天气日历中,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
13、()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1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包围着。
15、()是指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16、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
17、测量气温的仪器叫( ),又叫()。
18、测量体温的仪器叫()。
19、测量水温的仪器叫()。
20、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气,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和()都有影响。
二、判断题:1、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2、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3、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4、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雾等。
()5、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6、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7、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8、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9、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 (2分)下列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
A . 不锈钢B . 银C . 铅笔芯D . 铜3. (2分)经过科学课上的鉴定,柔韧性最好的是()。
A . 木条B . 金属条C . 塑料条4. (2分)用废纸造一张再生纸的过程是()。
①打浆②废纸浸泡③压平晒干④抄纸A . ①②③④B . ②①④③C . ①②④③5. (2分)下面纸张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A . 卫生纸B . 铜版纸C . 报纸6. (2分)电线外面包裹着一层塑料,这是利用塑料的()。
A . 绝缘性B . 可塑性C . 导热性7. (2分)砖、瓦、陶、瓷的共同点是()。
A . 硬度和吸水性都不强B . 硬度大、吸水性强C . 会沉入水中、易碎裂8. (2分)把实心小木块放入水中,它的状态是()。
A . 浮起来B . 沉下去C . 不确定9. (2分)木头是常用的天然材料,人们常用木头制作筷子,这是因为木头()。
A . 坚硬B . 较轻C . 不易分解D . 能燃烧10. (2分)将铁棒的一端插入热水中,用手触摸铁棒的另一端会感到热,这是因为()。
A . 铁棒具有延展性B . 铁棒具有导热性C . 铁棒比较硬D . 铁棒易拉长11. (2分)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A . 生命力不同B . 形状不同C . 大小不同12. (2分)由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市民公开征求建议,不可行的是()。
A . 禁止使用塑料B . 不滥用塑料C . 回收利用塑料D . 研制容易分解的塑料二、判断题 (共15题;共30分)13. (2分)一个实心的塑料球放入水中会沉下去。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估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估试卷(含参考答案)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试卷后,请不要紧张,这是一次展示你对《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学习理解的好机会.只要你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探究、理解、了解或体会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份好答卷。
祝你成功!金属:具特有光泽而不透明,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
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塑料:很轻,不会锈蚀,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性。
容易变形。
玻璃:是透明的,一般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
纸:很薄,用于书写。
纤维:弹性大,可以用来做衣服。
六、我的研究(20分)、它是什么标志?我们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将带来触目惊心的后果:2700吨纸,意味着54000棵大树将化为乌有;还有,这 27万吨水在造纸后变成了污水,如果将这些污水注入一座水质可供饮用的大型水库,顿时变为有害的废水。
专家称污水需要造价高昂的处理厂处理之后才能还原为可供再利用的净化水。
但据说即使在发达地区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也要掂量再三,因为每座这样的污水处理厂的投资都在亿元以上。
当然也可以任由这些污水流入江河,但后果是总有一天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思考:为了节约用纸,你应该怎样做?答:1、节约使用练习本,不要随便扔掉白纸,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
2、呼吁社会课本循环使用。
课本循环使用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爱书习惯。
3、拒绝过分包装、装饰的物品。
4、不用或少用贴膜纸张、一次性水杯、饮料纸包装等不可再利用的纸制品。
购买纸张时尽量选择再生纸。
5、把废书报、废纸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6、用过的纸另一面可以写草稿、便条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过期的挂历纸可以用来包书皮。
7、减卡救树,尽量以打电话、发E-mail、电子贺卡或手机短信息等方式代替纸质贺卡。
保护大树,节约纸张,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2019—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学号评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1.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天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3.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雨量。
()4.云的形状和天气的变化没有关系。
()5.飓风在内陆少见,通常会带来暴力性的破坏。
()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15分)1.()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轮条在风吹动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会显示出风速。
A 风旗B 风速仪C 风向标2.浦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记为()个等级。
A 13B 14C 123.在测量降雨量时,通常以()小时为周期,通过测量雨量器储水瓶内雨水的高度来确定降雨的等级。
A 48B 12C 24三、连线题(18分)下面是某位同学拍摄的天空中云的图片,请根据云的形状和特点,把图片与相应的云的类型及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扁平层状云像棉花堆一样的云纤细的羽状云卷云积云层云四、简答题(14分)1.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标准是什么?2.下面是某个城市1月7日至1月11日的天气情况。
如果要在这几天出行,需要注意什么?五、探究题(15分)下列二十四节气中哪些是描述降水量的?(填写在横线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实验题(18分)请根据下面这份一天内气温变化记录回答一下问题。
1.这一天8:00的气温读作,写作。
2.这一天时的气温最高。
3.这一天6时到18时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答案一、1.√ 2.× 3.√ 4.× 5.√二、1.B 2.A 3.C三、(答案在题上,“红线”为答案内容)四、1.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1/4,就是晴天。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练习题(最新整理)

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练习题附答案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科学概念:1、认识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村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所有衣服都是由棉布做成的。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燃料、化学原料、食物、药物一般都不称为材料。
()3、汽车玻璃与门窗玻璃都是一样的玻璃,只不过汽车玻璃厚一些。
()4、塑料袋结实、轻便,都可以用来包装食品。
()5、铝合金是由铝和其它金属制成的,它比纯铝更硬。
()6、电视机都是由塑料和玻璃两种材料做成的。
()7、羽绒服是由各种羽绒制成的。
()8、汽车轮胎是由橡胶和金属做成的。
()9、所有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做成的。
()10、文具盒都是由金属和塑料制成的。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绸缎都是由()加工而成的。
A、棉花B、蚕丝C、人造纤维2、吃饭用的筷子选用()来做最好。
A、金属B、竹子C、塑料D、木头3、锅把最好选用()来做。
A、木头B、金属C、塑料4、纯棉衣服都是由()加工而成的。
A、棉花B、蚕丝C、人造纤维5、扣子一般选用()来做。
A、塑料B、橡胶C、金属D、玻璃6、不能称为材料的是()。
A、木头B、砖C、纸D、汽油7做饭的锅一般选用()来做。
A、陶瓷B、金属C、塑料三、问答:你们教室的门是用哪几种材料做成的?这几种材料分别用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选用这几种材料?四、实验:金属汤匙和陶瓷汤匙哪一个传热快?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
实验目的:探究金属汤匙和陶瓷汤匙哪一个传热快?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五、运用:我们生活中哪儿用到了塑料,请写出几处。
运用塑料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请简单写一写答案:一、判断:1、× 2、√ 3、× 4、× 5、√6、× 7、× 8、√ 9、× 10、×二、选择:1、B2、B3、B4、A5、A6、D7、B三、问答:答;我们教室的门是用木头、玻璃、金属做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接触到了很多的科学名词,并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
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水、看、闻、尝、防止水分蒸发、摸、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污染、河流、没有气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水的浮力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全面认识物体可用的方法:看、闻、尝、摸。
2、水的特征包括: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3、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
4、曹冲称象的原理:水的浮力。
5、探究小草喝水的实验中水面上滴少许油的原因:防止水分蒸发。
6、动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水。
7、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
1、当认识我们还不了解的一种新液体时,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AB )。
A. 随便尝
B. 随便闻
C.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D.可以先问问老师或大人
2、对于水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有(D)。
A.水是透明液体
B.水还可以流动
C.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D.水有固定的形状
3、下面(C)的含水量最大。
A. B.
C.
D.
4、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B)。
A.大气中 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C.河流 D.地下水
5、在水中更容易发生毛细现象的是(C )
A.塑料
B.铁丝
C.纸巾
D.卵石
6、下列活动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D )。
A. B.
D.
7、容易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B
)
A.
木屑 B.
洗衣粉
C.沙子
D.面粉
8、在装满水的杯中加入回形针,水不溢出的原因是水有(D)
A.浮力
B.溶解性
C.压力
D.表面张力
9、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中的(A)
A.65%
B.85%
C.95%
D.100%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节约用水的为(A)
A. 刷牙不关水龙头
B.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
C. 洗澡水冲厕所
D. 淘米水浇花
三、实验对对碰
1、把教材中的几个实验与水的相应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2、把水的几个特点和相应的现象用线连接起来。
会“爬”的水 会“团结”的水 会“喷射”的水
会“托举”的水 会“吃掉物质”的水 表面张力
浮力
毛细现象
溶解
压力
表面张力
浮力
毛细现象
溶解
压力
曹冲称象
水库大坝上窄下宽
树叶上的露珠
硬币漂在水面上
小纸船在水上漂动
粉笔吸墨水
用洗衣粉洗衣服
四、科学阅读
生命之水
水是生命的乳汁,各种生命都离不开水。
生命在水中诞生,在水中发展。
正如19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指出的:生物的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
地质历史时期,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首先在海水中繁衍的。
即使在它们进军陆地以后,也仍然离不开水。
可以说,地球上凡是有水的地方,便有生命,生命和水结下不解之缘。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生命的起源。
水是一切细胞和生命组织的主要成分,是构成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当小孩高烧39℃以上时,降温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吃药、打针,而是用凉水沾湿毛巾放在小孩的额头上或浑身用冷水擦洗。
一个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应补给的水量为每千克体重40毫升左右。
当人体失去6%的水分时会出现口渴、尿少和发烧;失水10~20%将出现幻觉昏厥,甚至死亡。
对人类来说,水比食物更为珍贵。
不吃食物,人的生命可维持二十几天,如不喝水,不过几天人便死亡。
所以说,水是一切细胞和生命组织的主要成分,是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水就没有我们人类,就没有植物、动物,就没有生命,水是生命的摇篮。
人们在生活中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水。
自人类出现于世界之日起,水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伙伴。
在体内,水具有如下的重要作用:
a.是保持每个细胞外型,以及构成每一种体液所必需的物质;
b.作为各种物质的载体,将养分运到细胞内并把废物带走;
c.调节体温,通过皮肤排汗蒸发使体温下降;
d.是消化和代谢过程中许多重要化学反应所必需的物质;
e.是湿润关节,构成骨液的成分;在脑脊髓液中,水作为神经系统的缓冲器;在耳的外淋巴中,传递声音;在眼睛中它参与视觉,滑润眼睛;
f.作为许多化学物质的溶剂;
g.呼吸时有助于气体交换,保侍肺泡湿润。
与这些作用有关的所有体液在体内主要分成两部分: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5%)和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5%)。
总体液的百分含量稍有不足或过剩对健康都不利。
当失水量达 1%左右,
产生口渴感;大量失水,约占体重的20%时,会导致死亡。
正常情况下,口渴
保证了水的饮用达到或超过人体需要。
体内多余的水主要从尿中排出,其次是
通过汗、粪便和肺中排出。
当失水得不到补偿时,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可总结为下列几点(由
轻至重):
A: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1%左右时,产生渴感;B:口渴伴随着隐约的不
适,食欲减退;C:手臂、手有刺痛和麻木感;D:脉搏率、呼吸率和体温升
高;E:虚弱、肌肉痉挛和精神混乱;F:血液浓度增加,血的体积减少,循环
困难;G:皮肤开裂(如嘴唇干裂);H:尿形成停止;I:脱水量超过最初体重
20%时会死亡。
补充机体所需要的水可以有三个来源:第一,饮水和其它饮料,第二,固
体食物中的水,第三,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解时产生的代谢水。
以上短文摘自:《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1)水对人体具有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a.是保持每个细胞外型,以及构成每一种体液所必需的物质;
b.作为各种
物质的载体,将养分运到细胞内并把废物带走;c.调节体温,通过皮肤排汗蒸
发使体温下降;d.是消化和代谢过程中许多重要化学反应所必需的物质;e.是
湿润关节,构成骨液的成分;在脑脊髓液中,水作为神经系统的缓冲器;在耳
的外淋巴中,传递声音;在眼睛中它参与视觉,滑润眼睛;f.作为许多化学物
质的溶剂;g.呼吸时有助于气体交换,保侍肺泡湿润。
(2)当失水得不到补偿时,人体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有哪些?
A: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1%左右时,产生渴感;B:口渴伴随着隐约的不
适,食欲减退;C:手臂、手有刺痛和麻木感;D:脉搏率、呼吸率和体温升
高;E:虚弱、肌肉痉挛和精神混乱;F:血液浓度增加,血的体积减少,循环
困难;G:皮肤开裂(如嘴唇干裂);H:尿形成停止;I:脱水量超过最初体重
20%时会死亡。
(3)你还知道了水对生命的哪些有关问题?
补充机体所需要的水可以有三个来源:第一,饮水和其它饮料,第二,固体食物中的水,第三,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解时产生的代谢水。
(答案不唯一)
五、我有问题千千问
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物质中,对人类及其它生物体的存在来说,最基本的东西是水和空气。
地球表面积的3/4为水所覆盖。
水也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
生命,只有通过生物与环境间永不间断的水分交换才得以存在。
淡水水体的面积虽然远不及海洋,但却是维持陆栖生物和人类生存的根本,也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的桥梁。
目前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缺水,缺水地区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约20亿人用水紧张,10亿人得不到良好饮用水。
当前,淡水资源短缺是困扰人类社会生存的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属贫水国。
按人均占有径流量计算,每人每年平均大约2600吨水,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目前水资源量在下降,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而且不断增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正使全国约1/2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日益尖锐的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保护淡水资源也是维护我国人民生存环境的头等大事。
淡水只占3%
阅读上面的短文并观察上面的图片,找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提示:可以从你所观察到的咸水、淡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等现象来写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我所看到的现象有:
现象一:淡水资源只占世界总储水量的3%。
现象二:有限的淡水资源还有还有绝大部分储存在南北两极的冰川里而不能被人所利用。
我能提出的问题有:
问题一:怎样才能把咸水变为淡水?
问题二:在生活中怎样更好地节约淡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