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矿井涌水量预测

合集下载

《2024年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2024年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山安全生产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矿井涌水不仅对矿山的生产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

因此,开展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通过对某矿区的涌水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为矿山安全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区域为某大型矿山,地处山区,地质构造复杂。

矿区范围内有多个含水层,且地下水活动频繁。

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渗透和降雨,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因此,研究区域的矿井涌水量预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三、研究方法针对研究区域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

首先,通过对矿区地质资料和历史涌水量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运用水文地质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其次,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等数学方法,建立涌水量预测模型。

最后,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

四、模型建立与分析4.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含水层分布、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等进行分析,明确矿井涌水的来源与途径。

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涌水量数据,分析涌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4.2 预测模型建立本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两种方法建立涌水量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周期性分析,提取出影响涌水量的主要因素,建立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则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进行建模和预测,揭示矿井涌水量的变化规律。

4.3 模型验证与修正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

通过对比实际涌水量与预测值,分析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果与讨论经过对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和分析,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域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

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矿井涌水量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矿山安全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矿井涌水量预测

矿井涌水量预测
一、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征
属地下水动力学的研究范畴: 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
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模拟地下水流基 本状态和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过程,对地下水从数 量上和质量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 及兴利防害的理论基础。
1、多孔介质
一般把由固体骨架和空隙两部分组成的介质,叫多孔介 质。如砂层、裂隙岩体等。 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称为渗流。发生渗流的区域 称为渗流场。
水向井的运动 潜水向井的运动
承压水向井的运动
井附近的水位降深
1. 水位降深
水位降深:初始水头减去抽水t时间后的水头,
也简称降深。抽水时,井中心降深最大,离井越 远,降深越小,形成漏斗状水头下降区。
2. 抽水时,地下水能达到稳定运动条件
(1) 在有侧向补给的有限含水层中,当降落漏斗扩展 到补给边界后,侧向补给量和抽水量平衡时,地下水向 井的运动便可达到稳定状态。
乙河 乙河
甲河 甲河
2、地下水运动—假想渗流
渗流是一种假想水流。假想:
(1)假想水流的性质(如密度、粘滞性等)和真 实地下水相同;
(2)假想水流充满含水层的整个空间;
(3)假想水流运动时,在任意岩石体积内所受的 阻力等于真实水流所受的阻力;
(4)通过任断面的流量及任一点的压力或水头均 和实际水流相同。
达西定律—层流运动定律
Q K A H1 H2 K A J L
q KM H1 H2 l
K
K
Q K h1 h2 h1 h2
2
L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一、水井的类型 根据水井井径的大小和开凿方法,分为管井和
筒井两类。 管井:直径通常小于0.5m,深度大,常用钻机

《矿井涌水量预测》课件

《矿井涌水量预测》课件
目的和意义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目的是保障煤矿生产秩序,减少煤矿事故发生。
常见的预测方法
基于经验的预测方法
基于钻井、探槽和其他采集资 料,经验预测依赖于矿工的经 验和直觉,容易出现误差。
基于物理模型的预测方法
基于物理模型的涌水量预测方 法是透过对矿井构造、水文地 质以及水动力学的认知,采用 数学物理模型并依据矿井特征 提取因素来预测矿井涌水量。
提高预测精度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准确度直接 影响到整个采矿工作的安全和 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型的 预测精度。
探索新的预测方法
矿井涌水量预测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以 应用。需要从多个角度探索新 的预测方法和解决方案。
总结
1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的重要性
煤矿涌水量预测是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随着煤矿采矿的深入,预 测矿井涌水量越来越成为必须的措施。
计划。
涌水量预测模型介绍
神经网络
决策树
支持向量机
神经网络是一种能够以极 快的速度进行比较值得方 法,但同时需要耗费极大 的空间。它利用在大型数 据集中,可以发现数据并 从中提取未知关联性的深 度学习。
决策树是一种知识表示树, 用于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 树有一个节点分裂的过程, 并生成新分支,直到新分 支可以根据特征达到预期 的水平。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可以处 理非线性数据分类的算法, 主要特点是最大化各分类 间边界的距离。
随机森林
梯度提升决策树
随机森林算法基于多棵决策树建立的。通过 结合预测,骗异性和多样性,提高预测的精 度和鲁棒性。
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在处理特征缺失数据方 面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减小预测偏差方面 也有一定优势。
实例分析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不仅有助于合理安排矿井排水,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而且对于矿井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研究,分析影响涌水量的主要因素,探讨预测方法及模型,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涌水量的影响因素矿井涌水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地质因素、气象因素、采矿因素等。

地质因素如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岩性等;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采矿因素如采矿方法、开采深度等。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矿井涌水量。

三、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及模型目前,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法、统计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

其中,水文地质法主要依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分析地下水的运动规律,从而预测矿井涌水量;统计分析法主要依据历史数据,建立统计模型,通过分析影响因素与涌水量的关系,预测未来涌水量;数值模拟法则是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过程,从而预测矿井涌水量。

四、具体预测模型介绍1. 水文地质法模型: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建立水文地质模型。

通过分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过程,确定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等参数,从而预测矿井涌水量。

该方法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适用于具有较为完整水文地质资料的矿井。

2. 统计分析法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建立统计模型。

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与涌水量的关系,建立数学表达式,从而预测未来涌水量。

该方法需要考虑影响因素的选取和数据的质量等因素。

3. 数值模拟法模型: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过程。

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包括FEFLOW、MODFLOW等。

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地下水的运动规律,但需要较为复杂的建模过程和计算过程。

五、实例分析以某矿山为例,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

(完整word版)矿坑涌水量的常用预测方法汇总

(完整word版)矿坑涌水量的常用预测方法汇总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专门水文地质学§10.4矿坑涌水量预测一、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内容、方法、步骤与特点(一)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内容及要求矿坑涌水量预测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是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坑涌水量是指矿山开拓与开采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涌入矿坑(包括井、巷和开采系统)的水量。

通常以m3/h表示。

它是确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条件与成本,对矿床的经济技术评价有很大的影响。

并且也是设计与开采部门选择开采方案、开采方法,制定防治水疏干措施,设计水仓、排水系统与设备的主要依据。

因此,在矿床水文地质调查中,要求正确评价未来矿山开发各个阶段的涌水量。

其内容与要求包括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矿坑正常涌水量:指开采系统达到某一标高(水平或中段)时,正常状态下保持相对稳定的总涌水量,通常是指平水年的涌水量。

(2)矿坑最大涌水量:是指正常状态下开采系统在丰水年雨季时的最大涌水量。

对某些受暴雨强度直接控制的裸露型、暗河型岩溶充水矿床来说,常常还应依据矿山的服务年限与当地气象变化周期,按当地气象站所记录的最大暴雨强度,预测数十年一遇特大暴雨强度产生时,可能出现暂短的特大矿坑涌水量,作为制订各种应变措施的依据。

(3)开拓井巷涌水量:指包括井筒(立井、斜井)和巷道(平、平巷、斜巷、石门)在开拓过程中的涌水量。

(4)疏干工程的排水量:是指在规定的疏于时间内,将一定范围内的水位降到某一规定标高时,所需的疏干排水强度。

对于地质勘探阶段来说,主要是进行评价性的计算,以预测正常状态下矿坑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为主。

至于开拓井巷的涌水量预测和专门性疏干工程的排水量的计算,由于与矿山的生产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均由矿山基建部门或生产部门承担。

(二)矿坑涌水量预测的方法根据当前矿床水文地质计算中常用的各种数学模型的地质背景特征极其对水文地质模型概化的要求,可作如下类型的划分:⎪⎪⎪⎪⎪⎪⎩⎪⎪⎪⎪⎪⎪⎨⎧⎪⎪⎪⎩⎪⎪⎪⎨⎧⎩⎨⎧⎩⎨⎧⎩⎨⎧-混合型模型水均衡法有限差法有限元法数值解非稳定井流公式稳定井流公式—井流方程—解析解确定模型回归方程曲线方程非确定性统计模型数学模型分类s Q (三)矿坑涌水量预测的步骤矿坑涌水量预测是在查明矿床的充水因素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

煤矿涌水量预测

煤矿涌水量预测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①加权平均法 分以下三种情况: b)沿水平各向岩石透水性有变化时,渗透系数值可由下 式求得:
式中: Li——不同方向渗透段的长度,m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①加权平均法 分以下三种情况: c)对平面非均质情况,即含水层在水平方向上渗透性有 变化时,应作渗透系数分布图,采用下式计算渗透系数:
5、给水度、储水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 储水系数、导水系数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通过图解法就 可以获得,这里只强调一下给水度。 给水度的确定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 1)对于裂隙、岩溶化含水层,可以近似用裂隙率、岩溶率 代替。 2)根据抽(放)水试验资料获得 式中: 稳定流抽水时: V——疏干漏斗体积,可以通过绘制等降深 图求

参数的选用直接影响煤矿涌水量预测的精度。为此,必须 根据公式要求,结合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未来的开拓方 案,合理地确定各项参数。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渗透系数K由抽水试验获得。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含水层 的非均质性和抽水试验人为的误差,往往使求得的K值在 同一含水层的不同地段差异很大,同一抽水孔中用不同方 法和不同深度所获得的K值也不相同。
② 伸直法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2)判别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
② 差分法
一阶差分误差的大 小,可用曲线拟合 误差c来表示:
C越小,拟合的越 好。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2)判别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
② 曲度法
判别式: 当n=1时,为直线; 1<n<2时,为幂函数曲线; 当n=2时,为抛物线; 当n>2时,为对数曲线; 如果n<1,则抽水资料可能有误。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一般地,在抽水试验的渗流场中,都可以找到一个裘布依 公式的适用区。 裘布衣公式的适用区:16M≤r≤0.178R

矿井涌水量监测与预测

矿井涌水量监测与预测

(二)矿井涌水量的测定
1.容积法 2.浮标法 3.堰测法 4.流速仪法 5.水仓水位法
(一)容积法
(适用于涌水量较小时) 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QV t
式中 Q—矿井涌水量,m3/min;
V—容器容积,m3; t—水充满容器的时间,min。
(二)浮标法
• 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Q 0.8F L

3、观测资料的整理:
表 1-3-2 涌水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台帐
涌水量
(m3/h)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巷道
名称
155 水平回风巷 东
55 水平大巷 翼
55 水平石门
155 水平回风巷
西翼 55 水平大巷
55 水平石门
主井井筒
副井井筒
井底车场
斜井井筒
全矿汇总
位置
155 东翼 155 西翼 55 东翼 55 西翼 全矿井
1、涌水量观测站点的布置:
固定站点:长期突水点、水文地质复杂的开采区、 排水井的下游、疏干石门水沟的出口、大巷水沟 入水仓处、 临时站点:一般出水点、采掘工作面的探放 水钻孔、井筒新揭露的含水层
2、涌水量观测要求:
按时间: 一般每旬观测一次 初揭露的涌水量未稳定之前,每天测量一次 突然涌水,每隔1-2h观测一次 按突水点: 回采工作面通过重要含水结构时,每天或每班测定一次 疏干钻孔或老窑防水钻孔,每隔3-5天测定一次 竖井每延伸10m、斜井每延伸20m测量一次
Q0,P0 — —老矿井涌水量、开采量
(2)水文地质条件比拟法:
2、相关分析法

《2024年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2024年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采矿行业的迅速发展,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准确的矿井涌水量预测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潜在的水灾事故,还能够优化矿山的水资源管理。

因此,对矿井涌水量的预测进行研究具有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矿井涌水量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涌水量的影响因素矿井涌水量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地质因素、气象因素、采矿因素等。

地质因素如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岩性等;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采矿因素如采矿方法、开采深度等。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矿井的涌水量。

三、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针对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经验统计法、水文地质法、数值模拟法等。

1. 经验统计法:通过收集历史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涌水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预测。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持。

2. 水文地质法:基于水文地质理论,通过分析地下水系统的特征,建立水文地质模型,从而预测矿井涌水量。

该方法较为准确,但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3. 数值模拟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地下水流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地下水流的过程来预测矿井涌水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和编程技能。

四、研究方法与实例分析本文采用经验统计法对某矿山的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

首先,收集该矿山的历史涌水量数据和影响因素数据;其次,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涌水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未来的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

以该矿山2019年至2022年的数据为例,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发现降雨量、地下水位、开采深度等因素与矿井涌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根据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该矿山的矿井涌水量将呈现上升趋势。

这一预测结果为矿山的水资源管理和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矿井涌水量的研究,本文发现降雨量、地下水位、开采深度等因素对矿井涌水量具有显著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安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水文地质比拟法 Q-S曲线外推法 水均衡法 解析法 数值法
第一节


矿井涌水量是指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 内流入矿井(包括各种巷道和开采系统)的水量。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矿床开发经济技术条件 矿山疏干排水设计 矿井生产能力 防治水措施
第二步:选择计算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数学模型为:
经验方程(比拟法) Q-S曲线方程 回归方程
数 学 模 型 分 类
非确定性统计模型
渗流型 确定性模型
解析解-井流方程
稳定井流公式 非稳定井流公式
非渗流型 混合型模型
数值解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第三步:求解数学模型,评价预测结果
1-99-3 H-t曲线
例1:叶庄铁矿预测值为417.4m3/d,实际值为预测值的256.3倍。 例2:泗顶铅锌 矿 实际涌水量 预测方案一 预测方案二
6048 m3/d 80524.8 m3/d
误差1231%
95299.2 m3/d
误差1475%
二、预测失误的原因分析
1、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水文地质条件未 予查清;
确定依据
一、矿井涌水量预测内容
1、矿井正常涌水量 开采系统达到某一标高(或水平)时,正常状态下保持 相对稳定时的总涌水量。通常是指平水年的涌水量。 2、矿井最大涌水量 正常状态下开采系统在丰水年雨季时的最大涌水量。 3、开拓井巷涌水量 井筒(立井、斜井)和巷道(平硐、平巷、斜巷、石门) 在开拓过程中的涌水量。
前提: ①新建矿井与老矿井的条件应基本相似; ②老矿井要有长期的水量观测资料,保证涌水量与 各影响因素之间数学表达式的可靠程度。
一、富水系数法
富水系数:指一定时间内矿井排出的总水量Q0与 同时期内的采矿量P0之比。
Q0 KP P0
已建矿
Q K P
新建矿
Q KP P
富水系数不仅取决于矿区的自然条件,而且还 与开采条件有关,因此还要充分考虑开采方法、范 围、进度等方面的相似性。 为了排除生产条件的影响,对该法作修正,采 用综合平均值作为比拟依据。
Q0 Q q0 F0 S 0 FS
已建矿 新建矿
FS Q Q0 F S 0 0
注意:
如果涌水量与开采面积和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为 非直线,可按下式预测类似条件下的矿井涌水量:
数学模型的解算是 对水文地质模型和 数学模型进行全面 验证识别的过程, 最终使所建模型和 预测结果更加合理 和趋0 -80.00 -90.00 -100.00 H(m) 872 1214 1303 1396 1500
t(d) 1570
观测值 计算值
3-00-7 H-t曲线
主要工作
4、疏干工程的排水量 在规定的疏干时间内,将水位降到某一规定标 高时所需的疏干排水强度。
难以预测! 5、矿井突水量 矿井采掘过程中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含水 层(体)中的地下水突破隔水层而突然进入开采 系统的水量,突水量常常是正常涌水量的数倍 甚至数十倍。
人为
二、预测失误的原因分析
1977~1978年,地质矿产部曾对55个重点岩溶充水矿山 进行了水文地质回访调查,矿井涌水量预测值与开采后的实 际涌水量的对比表明: 10%的矿区--误差小于30% 80%的矿区--误差大于50% 个别矿区----误差达数10倍、100倍
四、矿井涌水量预测步骤
-3
第一步:建立水文地质(概化)模型 要求:
(1)概化已知状态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给出未来开采井巷的内部边界条件; (3)预测未来开采条件下的外部边界。
以条件复杂的大水矿井为例,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勘阶段),通过初勘资料,对矿床水文地质 条件概化,提出水文地质模型的“雏型”,它可作为大型抽 (放)水试验设计的依据; 第二阶段(详勘阶段),根据勘探工程提供的各种信息,特 别是大型抽(放)水试验资料,完成对水文地质模型“雏型” 的调整,建立水文地质模型的“校正型”; 第三阶段,在水文地质模型“校正型”的基础上,根据开 采方案(即疏干工程的内边界条件)预测未来开采条件下外边 界的变化规律,建立水文地质模型的“预测型”。
采矿量P0
综合
KP
采空区面积F0
采掘长度L0 采空体积V0
Q0 P0 Q0 KF F0 Q KL 0 L0 Q0 KV V0
二、单位涌水量比拟法
疏干面积F0和水位降深S0是矿井涌水量Q0变化 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生产矿井有关资料求得的单 位涌水量q0,可作为预测类似条件下新矿井在某个 开采面积F和水位降深S条件下涌水量Q的依据。
3、数学模型选择不当。
求解参数的关键环节!
数学模型-水文地质模型-水文地质勘探资料
三、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特点


矿井涌水量预测以准确地预测丰水期最大涌水量为目标; 我国矿井大多分布于基岩山区,充水条件差异悬殊,补排 条件复杂,边界、结构与流态复杂,定量化难度大。 矿山井巷类型与空间分布千变万化,开采方法、速度与规 模等生产条件复杂且不稳定,给矿井涌水量预测带来诸多 不确定性因素。 矿井涌水量预测多为大降深,必然导致对矿区水文地质条 件的严重干扰与破坏,且破坏强度难于预料与定量化。 矿井地质调查中,水文地质工作投入技术条件较差、投资 少、工程控制程度低,在客观上给涌水量预测带来一定困 难。
-60.00 597 -70.00 -80.00 -90.00 -100.00
H(m)
t(d) 872 1214 1303 1396 1500 1570
观测值 计算值
第二节 水文地质比拟法
水文地质比拟法利用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开采方法基本相同的生产矿井的排水 或涌水量观测资料,来预测新建矿井的涌水 量。
叶庄矿:三个方面补给边界←一个补给方向 杨二矿:半封闭型地下水系统←开放型大水矿区 红岩矿:水源底板茅口组灰岩←顶板长兴组灰岩
2、水文地质模型概化不当,选用的水文地质参数不妥, 缺乏代表性;
叶庄矿: 单孔抽水试验二次降深得 K=0.215m/d ← 三次降深抽水试验得 K=11.67m/d,增长44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