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病因
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动脉畸形、外伤、重复性运 动及其他血管病变。
例如,过度使用手臂进行投掷运动可能导致动脉 受压。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症状
症状包括上肢疼痛、麻木、乏力,甚至可能出现 皮肤颜色变化或温度下降。
这些症状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 合征?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保守治疗
对于轻度症状,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 改变生活方式来缓解。
如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上肢。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症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如动脉成形术 或血管旁路手术。
手术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血流。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为什么会发生锁骨下动脉盗 血综合征?
为什么会发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血液பைடு நூலகம்动机制
正常情况下,锁骨下动脉向上肢供应血液,而在 该综合征中,部分血液被转向其他部位,导致上 肢供血不足。
这种血流的改变是由于动脉狭窄或压迫引起的。
为什么会发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风险因素
运动、肥胖、吸烟和高血压等均可能增加发生该 综合征的风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降低风险。
为什么会发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人群特征
通常多见于年轻男性,尤其是参与高强度运动的 个体。
女性也可能受到影响,但比例较低。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加重
如果发现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持续或加重,应 尽早就医。
及时的评估和治疗可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护理课件

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运动,注意保暖等,预防锁骨下动 脉盗血综合征的发生。
THANK YOU
骨下脉盗血合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概述 • 护理评估与诊断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Nhomakorabea0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病理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或 闭塞,当上肢活动时,狭窄或闭塞的 血管无法满足脑部血液供应,导致脑 部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
02
护理评估与诊断
患者评估
01
病史采集
02
体格检查
03
实验室检查
04
影像学检查
护理诊断
疼痛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原 因,患者可能会出现头 痛、颈部疼痛等症状。
肢体功能障碍
由于盗血综合征的影响, 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乏 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焦虑和抑郁
由于病程较长、治疗效 果不明显等因素,患者 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 合征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 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疼痛护理
01
疼痛评估
02 疼痛缓解措施
03 疼痛护理效果评价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
康复指导
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控制基础疾病 健康生活方式
并发症处理
及时就医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训练
锁骨下动脉盗血

当锁骨下动脉压力低于对侧压力 1 0 %时 即可出现椎动脉逆流 ,此即锁骨下动脉椎动脉盗血。
严重时颈内动脉系统血液也可被“盗取” 过来 ,出现大脑半球缺血症状。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概念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当一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 狭窄或闭塞,因虹吸作用盗取对侧椎动脉血流,经患侧 椎动脉逆流进入锁骨下动脉,供应患侧上肢,在患侧上 肢活动时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如发作性头晕、 视物旋转、复视、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晕 厥等;严重时颈内动脉血液可经后交通动脉逆流,出现颈 内动脉系统缺血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失语等。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原因,其次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动脉炎。
骨下动脉先天畸形。 法洛式四联征Blalock-Taussig手术后 外伤 动脉受压 放射治疗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 可改变的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 种族。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脂、糖尿病、 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束臂试验
先测量患者血压,在患侧上臂加压至高于健侧收缩压 30 mmHg,嘱患者做握拳运动,持续3 min,加压过 程中患侧VA反向血流速度降低,突然松开袖带,反向 血流速度突然升高,高于束臂前。缓慢松开袖带,使 血压计放气减压,反向血流速度变化受放气速度的影 响,为束臂试验阳性,试验前后血流无变化为阴性。 此试验可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漏诊。
(3)左锁骨下动脉和右侧头臂干同时狭窄,血液经两侧后交通动脉→ 基底动脉→两侧椎动脉→两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段。Vollmer等 (1973)将所见40例分为:①椎动脉-椎动脉(占66%);②颈动脉-基 底动脉(占26%);③颈外动脉-椎动脉(占6%);④颈动脉-锁骨下动 脉(占2%)盗血方式,并指出,只有患侧颈内动脉发生闭塞性损害时, 才会出现颈外动脉-椎动脉分流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症状及临床表现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症状及临床表现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的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用,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导致椎-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
可以有脑缺血或上肢缺血症状。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主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多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是一种全身性血管损害。
锁骨下或头臂干粥样硬化常同时在颅外颈部其他血管也有同样的损害。
其他少见病因有1)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动脉炎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其头颈型可累计头臂干、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2)先天性因素,为胎儿期锁骨下动脉发育不良所致,常同时伴有心脏及主动脉等其他部位的畸形。
3)医源性,如对右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并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者进行血管手术矫正时,可引起本综合征。
4)外伤性,车祸使胸部受伤,在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侧发生挫伤性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1、症状一般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多在50岁以上,最常见的症状,如眩晕、肢体轻瘫、感觉异常、双侧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复视、晕厥。
少见的尚有间歇性跛行、发音困难、吞咽困难、耳鸣、抽搐、头痛及精神障碍。
少数可出现“倾倒症”,突然下肢肌力丧失而跌倒的发作,可没有意识障碍,并能迅速恢复。
部分患者可有上肢易疲劳、酸痛、发凉和感觉异常等,极少数引起手指发绀或坏死。
2、体征患侧桡动脉搏动大多减弱或消失,有的肱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搏动也减弱或消失。
患侧上肢血压降低,双侧上肢收缩压相差一般在20mmHg以上。
锁骨上窝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目前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各种解剖外旁路术。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PTA)经皮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处,扩张球囊重建动脉管腔,并可行支架植入防止弹性回缩及动脉夹层等。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全程介绍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center]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center]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subclavian artery steal syndrome)是指有各种原因引起的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阻塞,使锁骨下动脉近端管腔内压力下降,患侧血压低于椎-基底动脉压力时,椎-基底动脉逆向供血到锁骨下动脉,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症候群。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已报道发病率为0.22%和13.1% 。
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畸形(锁骨下动脉发育不全)。
就主动脉弓上血管而言,左锁骨下动脉是最容易受到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主动脉弓血管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右侧的3倍。
该病临床可表现为患侧上肢无力、沉重感、疼痛、皮温低;有些病人表现为左上肢血压低,双上肢比较,收缩压差大于20 mm hg,或者是患肢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也有病人表现为头晕或眩晕,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并可出现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复视、晕厥等脑干、枕叶和小脑的供血不足症状。
患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患者具有一个共同不变体征,患者两臂之间的脉搏不对称,动脉收缩压差大于20~45 mm hg(平均30 mm hg)。
许多症状与后循环的脑缺血有关。
半数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头晕或眩晕症状,晕厥和构音障碍的患者分别占18%和12.5%。
继发于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出现视觉症状和(或)眼球震颤,包括物体移动感、不能聚焦以及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
19%的患者出现复视。
幸运的是,这些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很少进展导致脑梗死。
从严格意义上讲,内科只能在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方面发挥作用,而没有能有效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方法。
然而,如果患者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是锁骨下动脉近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性疾病所造成的,患者应该终生接受内科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和其他可能导致死亡的血管性病因的风险。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指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而位于其远心端的患侧椎动脉内血液压力下降发生逆流,使对侧椎动脉供应脑部的血液部分被窃取,经患侧椎动脉流入锁骨下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引起脑干和枕叶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的一种异常血液动力学现象。
就侧支循环分流的血流量而言,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是椎-基底动脉通路,分流量可高达62~l20ml/分,是造成本病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1960年Contorni首先在动脉造影中发现锁骨下动脉窃血现象,1961年Reivich 等报告了2例左侧椎动脉返流继发脑供血不足的病人,同年Fisher将本病命名为SSS。
Hennerici等报道在群体中SSS占1.1%~1.2%,且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在脑血管疾病中SSS占4%~l 7%;在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功能障碍中SSS占4O%~56%。
60~70%病人的狭窄位于左侧锁骨下动脉。
本病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它少见的病因有大动脉炎(takayasu)、血栓性动脉炎和感染性动脉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病和梅毒等)、外伤、先天性主动脉闭锁、锁骨下动脉瘤和结核等。
锁骨下动脉近侧的阻塞,使其远端管腔内压力下降,当低于体循环压力的10%时,血流由于虹吸作用由健侧的椎动脉通过基底动脉进入患侧的椎动脉,对脑干的血液循环产生损害。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应用左内乳动脉(LIMA)作为搭桥的通道时,因锁骨下动脉窃血而造成心绞痛复发的病例逐渐增多。
心绞痛可能在术后4~35个月重新出现,冠状动脉窃血现象发生率约占手术的0.4%,最大可能还是SSS 。
锁骨下动脉的中等程度狭窄可导致LIMA血流的减少,高度狭窄或阻塞可致LIMA内血液返流而形成“冠状动脉窃血”。
SSS的临床症状与动脉发生闭塞的速度及程度、侧支循环代偿和全身血压状态等有关。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科普宣传

药物治疗通常为初步干预。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介入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考虑介入手术, 如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
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需配合医生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康 复。
这些症状可能在休息后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 症状可能加重。
谁容易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 征?
谁容易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高风险人群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患 者,及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此外,吸烟和肥胖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
谁容易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和其他相关疾病 的风险增加。
这种综合征通常会导致上肢血液供应不足,引发 疼痛或麻木等症状。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病因
该综合征的成因常见于动脉硬化、先天性血管畸 形和外伤等。
年纪较大或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更易发生此 综合征。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症状
患者常常会感到上肢的疼痛、乏力、麻木,部分 患者在运动后会感到明显不适。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2. 谁容易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5.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什么是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定义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锁骨下动脉狭 窄或闭塞,使得从心脏到手臂的血流受到限制, 从而导致血液从其他血管逆流进入锁骨下动脉的 现象。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及其重要性。
何时需要进行护理干预? 患者教育
教育患者及家属识别症状和并发症,增强其自我 管理能力。
提供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监护与观察
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上肢 血流情况。
记录任何异常变化,及时反馈医生。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药物缓解 措施。
采用非药物疗法,如热敷、理疗等辅助治疗 。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 环。
强调锻炼时注意力度与频率,避免过度疲劳 。
护理后如何评估效果?
护理后如何评估效果? 症状变化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 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2. 谁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 3. 何时需要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5. 护理后如何评估效果?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 征?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定义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由于锁骨下动脉狭窄或 闭塞,导致血液从大脑或上肢的动脉系统反流进 入锁骨下动脉,造成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
谁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的高危人群?
谁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
如年龄大于5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 ,均增加发病风险。
同时,慢性动脉硬化患者也应定期检查。
谁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相关疾病
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相关的患者更加 容易发生此综合征。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心血管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
闭塞性病因,极少数属先天性,
罕见于胸部外伤,无脉症等。
病理生理:
“盗血”是虹吸作用所引起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颅内动脉 的动脉压低于主动脉弓或其分 支的压力,以保持正常的颅内 供血。
当这种压力梯度发生颠倒,血 液则可由头部向心脏方向逆流 或流往上肢。
锁骨下动脉盗血就是病变使锁骨下动脉 的压力低于基底动脉的结果。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为什么以左侧多 见?
可能是由于左锁骨下动脉在主动脉起始 处所成角度大,易受血流冲击而引起动 脉粥样硬化。
一般物理检查
1血压 患侧上肢血压均降低,两上肢 收缩压相差可在20~150mmHg之间,多数 相差在20~70mmHg。从血管造影,症状 程度和发作频度来看,血压差和受损血 管狭窄程度无关。
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近心端有闭塞, 但并不都发生“盗血”现象。
产生椎动脉血流逆行,有许多生理和解 剖上的因素,最重要的是锁骨下动脉狭 窄程度。
盗血的方式
一侧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近心端闭塞
血液由对侧椎动脉 脉
基底动
患侧椎动脉 心段
患侧锁骨下动脉远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临床表现
检查患肢无力\感觉异常\皮肤苍白&肌痛 患侧桡动脉脉搏减弱 患侧上臂Bp<健侧20mmHg以上 锁骨上窝可闻杂音
病例
赵某,男,83岁,汉族,河北省人,
主 诉:反复一过性左上肢、右下肢无力3天。
现病史:患者于2010年5月2日凌晨1时睡醒时 无明显原因感觉左上肢、右下肢无力,不能 抬起,用右上肢按摩左上肢,用左下肢搓右 下肢约2-3分钟后上述症状缓解,可随意活动, 未引起注意,未治疗。5月3日夜间再次发作, 同样方式很快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在急诊 科做头颅CT检查提示老年脑改变,给予“静 脉滴注血塞通等治疗”,在急诊科夜间又一 次发作,同样2-3分钟后恢复。无意识障碍, 无头痛、头昏沉,无视物旋转,无肢体麻木, 白天无发作。
张期正向)
盗血3期或完全盗血(椎动脉血流完全反向)
确诊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重 点观察主动脉弓,两侧锁骨下动脉及颈 总动脉等血管。
DSA检查若能发现锁骨下或头臂干上, 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端有严重狭窄或几 乎闭塞,甚至同时可见造影剂经对侧椎 动脉上行至基底动脉,又下行(逆流) 至患侧锁骨下动脉远心端更可确诊。
手术治疗多适用于反复出现症状和影响 生活及劳动的患者。
既往手术方法多采用搭桥术,适应症为 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但危险性较大, 主要合并症是人工血管闭塞。
目前多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 支架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术,适应症为锁 骨下动脉狭窄;禁忌症为慢性闭塞、严 重成角以及无合适的血管入路。再狭窄 或闭塞是介入治疗的重要合并症。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
定义:
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上,
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
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
用(盗血)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
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
心段,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发作,
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
脑血液供应
1. 脑动脉系统
活动患肢诱发&加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症状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较多, 左侧多发(为什么?) 患侧上肢活动出现发作性头昏\视物模糊
\复视\共济失调\构音障碍&晕厥等后循环 (脑干\枕叶\小脑)供血不足表现 严重时颈内动脉血液经后交通动脉逆流 导致颈内动脉系统缺血症状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特殊检查
包括: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部血管
及血流; TCD的应用补充和发展了对锁骨下动脉
闭塞性病变盗血现象的诊断。
根据狭窄同侧椎动脉血流频谱和方向的 改变,盗血程度可划分为:
无盗血(椎动脉血流频谱和方向正常) 盗血1期(椎动脉收缩期有一下降切迹) 盗血2期(椎动脉双向血流即收缩期反向舒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部各动脉分支示意图(黄色区域是颅内动脉粥样硬 化好发部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概念
一侧锁骨下动脉&无 名动脉在椎A近心端 显著狭窄\闭塞
虹吸作用使同侧椎A 血流逆流入锁骨下A
对侧椎A血流被部分 盗取供应患肢
导致椎-基底动脉供 血动脉大多减弱或消失
3 锁骨上区域血管杂音 及收缩期杂音
多数可闻
诊断及鉴别诊断
1、病史中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特 别是同时有上肢缺血性症状表现,以及 检查发现;
2、两臂血压收缩压相差在20mmHg以上; 3脉搏有迟至? 4、锁骨下—椎动脉区有血管杂音; 即应考虑本病,但仍需特殊检查确诊。
查体:右挠动脉脉搏:60次/分,左挠 动脉弱,血压:右上肢120/70mmHg;左 上肢90/70mmHg;意识,言语,高级智 能正常;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 共济运动正常;无不自主运动;四肢深 浅感觉正常;左下肢腱反射较右侧弱; 双侧病理反射阳性;颈软,无抵抗, Kernig征阴性。
左侧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及左侧锁骨下 动脉起始段及近段见管壁明显增厚,混 合性斑块形成,管腔不同程度狭窄,以 左侧锁骨下动脉为明显,最窄处管腔几 近闭塞。
术后长期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 物取得理想的远期疗效。
治疗:
在具有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可 能并无脑部缺血的症状,只有少数出现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
Ackemann(1988)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96 例进行2年随访观察,仅发现15% 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故其病程良性。
对病因为粥样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可服 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减少血 栓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