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音乐 原始狩猎图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音乐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原始狩猎图

人教版音乐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原始狩猎图

第一单元原始狩猎图一.教学目标1、欣赏音乐、感受古乐器,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激发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听辨其音色。

二.学情分析原始乐器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本课通过乐器识别来让学生认识一些原始乐器,以及它们的音色。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教学难点:能分辨骨笛与竹笛,编钟与埙的音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四种乐器图片,请同学们猜猜,听辩四种乐器的声音,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二)欣赏《原始狩猎图》1.完整欣赏《原始狩猎图》。

提问:这首乐曲描绘了什么场景?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音色有什么特点?2.欣赏图片《朱蒙狩猎图》。

找出高句丽国国君朱蒙,并讲述图片的意义。

3.看图片介绍骨笛的悠久历史4.欣赏《原始狩猎图》引子部分。

提问: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森林中的幽静音乐的力度、速度有什么特点?弱的力度慢的速度5.欣赏《原始狩猎图》第一部分。

边听边思考:(1)你感受到了什么情绪?紧张、诡秘、小心翼翼(2)这段描绘了什么画面?寻找猎物(3)这段音乐的结尾处你们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人们吆喝、欢呼6.哼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感受紧张气氛。

7、欣赏《原始狩猎图》第二部分。

思考: 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情景?围捕猎物8、再次哼唱主题旋律,感受收获的喜悦情绪。

9、欣赏《原始狩猎图》尾声部分。

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画面?幽静的原始大森林10.老师小结《原始狩猎图》描绘了远古时期原始森林里的神秘气氛和捕猎场景。

表现了河姆渡远古先祖聪慧狩猎的生活状态,风格古朴、神秘而粗犷。

乐曲的结构是引子——狩猎——庆功——尾声,乐曲采用简洁朴素的音乐语言,充分发挥了骨哨独特的音色和淳朴的艺术魅力,通过各种乐器的特殊演奏手法,从而产生各种独特的音响效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远古时代原始森林夜幕中狩猎活动的图画。

(三)欣赏《哀郢》1、第一次欣赏《哀郢》思考: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2、老师展示埙,看图介绍乐器埙。

原始狩猎图-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原始狩猎图-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原始狩猎图-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原始狩猎文化及其特点;2.理解原始狩猎图中表现出的文化内涵;3.学习编写简单的原始狩猎乐曲。

二、教学内容1.原始狩猎文化的概述;2.原始狩猎图的特点、内容和文化意义;3.原始狩猎乐曲的演奏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1.理解原始狩猎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掌握原始狩猎图的分析方法和技巧;3.学会编写简单的原始狩猎乐曲。

四、教学难点1.理解原始狩猎图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演奏和创作;2.教师在鼓励优秀作品的同时,如何引导学生改进不足之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挂起原始狩猎图,向学生展示这幅图,并提出以下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2.这幅画中的每个细节都代表什么?3.这幅画的文化内涵是什么?通过问题的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 介绍原始狩猎文化(15分钟)在了解原始狩猎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原始狩猎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原始狩猎文化的历史、特点、分布地区等方面的内容,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原始狩猎文化的实物。

3. 分析原始狩猎图(30分钟)将学生分组,给每组分配一幅原始狩猎图,并要求学生分析该图的内容、特点和文化内涵,并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语言描述分析结果。

教师在此期间巡视各组,指导学生分析,同时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解决问题。

4. 素材准备和创作乐曲(50分钟)要求学生按照所分析的原始狩猎图,准备一些音乐素材,并创作一首简单的原始狩猎乐曲。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素材和创作动态调整课程进度,适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展示和分享(20分钟)在学生创作完乐曲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创作进行点评和表扬,并对一些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六、课堂作业1.完成原始狩猎图的分析;2.完成一首原始狩猎乐曲的创作;3.准备展示和分享材料。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原始狩猎文化和原始狩猎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学会了创作简单的原始狩猎乐曲。

欣赏《原始狩猎图》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八年级音乐下册(人教版)】

欣赏《原始狩猎图》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八年级音乐下册(人教版)】

欣赏《原始狩猎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部分古代乐器,如骨笛、埙等;2.通过欣赏音乐,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了解源远流长的古代音乐,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音乐,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感受音乐与远古生活情节内容的完美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原始人狩猎图片。

师:同学们了解原始人是如何狩猎的吗?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原始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演奏的音乐吧!【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1. 初听音乐思考: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它们有怎样的音色特点?2. 介绍古代乐器(1)骨笛骨笛是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

又称鹰笛或鹰骨笛,藏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边棱气鸣乐器,藏语称当惹。

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

常用于独奏。

是藏族青年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多在夏季放牧或田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

经常吹奏的乐曲有《春播》、《上山》和《下山》等。

音色尖锐、高亢。

(2)埙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乃是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的。

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埙的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

亦称“陶埙”。

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

3. 欣赏古代乐器演奏音乐。

4. 再听音乐思考:(1)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乐曲结构是怎样的?学生回答:(1)描绘了远古时期原始森林里的神秘气氛和猎人捕猎的场景,表现了河姆渡远古先祖聪慧狩猎的生活状态。

(2)引子——狩猎——庆功——尾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原始狩猎图》教学课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原始狩猎图》教学课例

欣赏课《原始狩猎图》教学课例【课题】欣赏《原始狩猎图》【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华夏古韵》【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原始狩猎图》,了解源远流长的古代音乐及相关艺术的历史印痕,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认识和了解古代吹奏乐器骨哨、骨笛,通过作品欣赏体验其音色特点,感受它的艺术表现力。

3.通过聆听、体验、探究、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深入体会音乐要素在刻画情境及表现情绪情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体验感受作曲家如何运用音乐要素描述音乐情境、塑造音乐形象的。

【教学难点】创编音乐情境,再现音乐内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联想导入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段特别的音乐,仔细聆听,特别在哪儿?你能联想到怎样的情境?(感受音乐的古朴音调、神秘和粗犷的音乐风格及独特的音响色彩)聆听《原始狩猎图》的引子部分。

学生畅谈联想情境。

二、探访远古、寻觅古韵1、简介《原始狩猎图》及骨哨、骨笛师:这是一首按照今人的思维,模拟表现原始人狩猎、充满古韵的一首乐曲。

乐曲描绘了远古时期原始森林里的神秘气氛和猎人捕猎的场景,表现了河姆渡远古先祖聪慧狩猎的生活状态。

这首作品的创作源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骨哨,为再现骨哨的风采,作曲家钱兆熹创作了这首《原始狩猎图》。

骨哨与骨笛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距今七千多年前的骨哨与骨笛。

这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骨哨,距今大约有七千余年的历史。

它是以大型禽鸟的肢骨,在骨管上磨出一、二个或两、三个吹孔制成的,可以吹出几个简单的音。

骨哨既用来诱捕猎物,也可以在闲暇之余吹奏娱乐。

而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是骨笛,是一种竖吹乐器,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

一般用大型鸟类的翅骨截去两端关节,钻孔制成。

最典型的代表器物是舞阳贾湖骨笛,这些骨笛距今至少已有7700年,已能吹奏六至七声音阶。

2、聆听《原始狩猎图》全曲问题:乐曲的音乐风格是什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骨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分析:音乐风格——古朴、神秘而粗犷;乐曲描绘了远古时期原始森林里的神秘气氛和猎人捕猎的场景,表现了河姆渡远古先祖聪慧狩猎的生活状态;骨哨的音色尖锐明亮。

人教版音乐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原始狩猎图

人教版音乐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原始狩猎图

原始狩猎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音乐《原始狩猎图》,了解源远流长的古代音乐及相关艺术的历史印痕,感受博大精深的母体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有情感的聆听,在探究、讨论等过程中, 启发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内涵,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己设计音乐,深入感受音乐所呈现的栩栩如生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古代音乐的了解不多,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教学中会由于一些难度,需要教师很好的去引导。

三.重点难点重点:在欣赏、探究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

难点:感受音乐与远古生活情节内容的完美结合。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放背景音乐)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身后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灿烂的历史。

不同的民族乐器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有声有色的世界。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奇妙的声音之旅。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师弹《战台风》片段,问:大家听到了什么呢?感觉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画面呢?生:(生自由回答)师:同一件乐器,同样的音响,同学们心中出现的画面却不一样。

那么,我们将不同的乐器组合在一起,便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场景。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音乐片段,我们呀当一回小小的设计师,给这些音乐片段设计下,给它配上生动的画面(播放《原始狩猎图》“狩猎庆功”片段)生:(欣赏后回答)师:同学们感到了激昂、欢快的情绪,那么它的音乐要素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它的力度怎么样?(强)速度怎么样?(快)多种乐器混合在一起,其中有一件声音比较清脆、悠扬、尖锐的乐器,它也是整个乐段的主奏乐器,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乐器呢?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介绍骨笛)骨笛是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

又称鹰笛或鹰骨笛。

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

我国考古发掘最早的乐器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骨笛,长约20公分,上有七个同规格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

古韵----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教学设计

古韵----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教学设计

课题:华夏古韵------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课时:一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课教材内容:单元主题是:风格——凸现艺术的个性,本单元的宗旨,在于通过展示艺术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个人风格,使学生从感性上感受到艺术的风格犹如人的面貌,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深地体验,细细地品味,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艺术的真谛,感受其本质的美。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音乐情绪,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

(2)通过体验具有“古韵”的音乐作品,增加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作品、对比欣赏、分析音乐基本要素特点、听辨音色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乐器的音色、演奏特点等。

3、知识与技能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

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古韵”。

教学重点:认识听辨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的音色。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古韵作品感受体验音乐作品,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演奏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学生你知道哪些中国的古代乐器?(讨论回答)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认识三种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体验具有华夏古韵的作品《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

学生回答:中国的古代乐器主要有琵琶、二胡、笛、古琴、鼓、埙、缶、排箫、箜篌、筝、古琴、箫、瑟等。

那么大家有没有见过用动物骨头做的乐器吗?(展示骨笛图片)(一)欣赏《原始狩猎图》1、展示图片,说出乐器名称。

2、小微课视频,简单认识骨笛和听辨音色。

师介绍骨笛,并详细叙述河南舞阳发现的骨笛,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实物乐器。

那大家想不想听听中国最古老的乐器的音色?3、师讲解《原始狩猎图》a首先了解创作背景骨笛《原始狩猎图》乐曲表现了“河姆渡文化”——神秘的森林、双鸟朝阳和狩猎乐舞的情景。

“河姆渡遗址”是“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它被学界命名为“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古代狩猎图》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古代狩猎图》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古代狩猎图》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狩猎图》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古代狩猎场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研究演奏乐器或合唱《古代狩猎图》的部分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奏技巧。

4. 培养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了解古代音乐在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及音乐播放设备。

2. 乐器(如小提琴、长笛等)。

3. 指挥棒和乐谱。

4. 学生合唱团。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对古代音乐的兴趣。

欣赏与分析(15分钟)播放《古代狩猎图》音乐片段,让学生仔细聆听。

1. 引导学生观察音乐片段中的旋律、节奏和乐器声音等要素。

2. 让学生通过讨论,试图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古代狩猎场景。

乐器演奏(20分钟)1. 教师示范演奏《古代狩猎图》的部分乐谱,并解释演奏技巧。

2. 分发乐器给学生,让他们分组练演奏乐谱。

3. 让学生自由探索演奏乐谱,鼓励他们尝试各种音乐表达方式。

合唱练(20分钟)1. 学生合唱团集体演唱《古代狩猎图》部分歌词。

2. 教师指导学生合唱技巧,注意发音和节奏。

3. 不断重复练,确保合唱效果流畅和协调。

小结与展示(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古代音乐在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

2. 邀请几位学生进行乐器演奏或合唱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课后作业1. 自选一种乐器,尝试演奏《古代狩猎图》的其他部分曲目。

2. 在家中查找关于古代音乐的资料,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演奏和合唱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狩猎图》这首音乐作品。

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欣赏《原始狩猎图》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八年级音乐下册(人教版)】

欣赏《原始狩猎图》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八年级音乐下册(人教版)】
初中音乐 八年级下册
原始狩猎图
导入
新课
初听歌曲
思考: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它们有怎样的音色特点?
新课
骨笛是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又称鹰笛或鹰骨笛。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 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常用于独奏。是藏族青年喜爱的自娱 性吹奏乐器,多在夏季放牧或田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经常吹奏的乐曲有《春播》、 《上山》和《下山》等。音色尖锐、高亢。
新课
再听歌曲
思考: (1)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乐曲结构是怎样的?
新课
跟随音乐舞动,模仿古代人的舞蹈动作。
小结
这节希望同学们课下更多的了解古代音乐,丰富音乐知识。
敬请各 位老 师提 出宝 贵意见 !
新课
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乃是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 籁的。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 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 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新课
欣赏古代乐器演奏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狩猎图教学设计
1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所听、所唱音乐材料做直接的感想与体会并自主总结出我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特征;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原始狩猎图》音乐要素特点的分析抓住其“古韵”所在。

2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直笛等。

3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播放上节课所学:古代歌曲《阳关三叠》。

2.各音乐探究学习小组做好交流准备。

【教学环节意图】:承上启下,延伸拓展。

二、复习琴歌《华夏古韵》。

1.吟诵歌词,寻找歌唱状态及歌曲意境。

2.视唱歌谱,分析琢磨歌曲音乐性。

3.师生互动,演绎琴歌《阳关三叠》。

【教学环节意图】:在前一课时的学习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分析歌曲音乐特点,深入理解琴歌的情感和内涵。

指导学生以情真意切的歌声、惆怅清虚的直笛声表达琴歌意境。

三、自主学习,古韵探索。

1.前一节课课后布置各小组自选主题进行协作探究学习。

2.各主题探索小组进行创演展示、资料交流等音乐活动。

探索主题:
(1)寻找流行歌曲中的古风古韵。

(2)古词新唱。

(3)寻找古代文人怡情雅趣的音乐表达方式。

(4)中国古代乐曲知多少?
【教学环节意图】: 引导音乐探究学习小组协作探索,带动全班在“琴曲”“琴歌”“宋词”等音乐形式中寻找华夏古代音乐文化中的古韵之美。

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转变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协作及创演等音乐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对华夏古韵有更深
刻的感悟。

三、感受认识,远古乐器。

1.认识远古乐器,听辨音色,感受华夏古代音乐古韵之美。

(埙、瑟、编磬、箎)
2.欣赏《原始狩猎图》。

(1)认识骨笛。

(2)作品简介。

《原始狩猎图》是现代创作作品,但主奏乐器是中国古代传统乐器骨笛。

(3)初次聆听:联想场景,感知音色、气氛。

思考探讨:
a.骨笛主题旋律出现几次?试着用语言描绘出每一次所刻画表现的音乐形象。

b.人声呼叫声出现几次?分别表现怎样的场景或情绪?
c.你能拟出乐曲结构图吗?
(4)再次聆听,欣赏骨笛与乐队演奏视频。

a.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音乐要素特点寻找古韵。

b.引导学生欣赏探索中国民族乐器对音乐情绪、场景刻画的细腻表现、形象演绎。

【教学环节意图】: 学生对远古音乐的认识度及鉴赏力是有限的。

本环节意在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注意以音乐为本、听赏为主,以古朴深幽的音乐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直观地感受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华夏古韵的魅力之光。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讨论华夏古乐音乐风格特征。

2.布置音乐协作小组学习探究主题:
(1)创演中国古代音乐典故;
(2)古代乐曲欣赏心得分享会等。

【教学环节意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领会华夏古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古代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并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