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学科知识树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图文

图形与几何 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提出设计 思路制订 简单方案
容内标准
会用适当的 方法收集数 据
了解节约用 水的必要性 和紧迫性
综合运用所 学解决实际 问题
编排体例
内容结构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说 教 材
改进百分数的编 排,加强知识的 整合迁移和联系 实际,培养学生 的应用意识
统计与概率
8、数学
广角确定
起跑线节
综合与实践 约用水
横向整合
纵向整合
立 体 整 合
认识扇形统 计图
新学习特点
横向整合
统计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纵向整合
统计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六上
扇形统计图
一、二
单式条形 统计图 复式条形 统计图
四上
四 单下式折线 统计图 复式折 线统计 图
三、教学建议
联
系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 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
结合教材进行情感态度教育
教 学 建 议
数学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评价
情感态度的评价
对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 的评价
注重学习 过程的评 价
评价建议面评价学生
选择性创造性的评价
评价应简明准确
评价应情真意切
以鼓励为主
生成性资源
学科资源
在图形与 几何方面, 注重动手 实践与自 主探索, 促进学生 空间观念 的发展
编 写 特 点
加强数学思想 方法的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 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
教材编写体例
小节
标题 例题 做一做 练习
初中数学知识树

初中数学知识树一、数的认识1. 整数(1)正整数、零、负整数(2)整数的基本性质2. 分数(1)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2)分数的基本性质3. 小数(1)小数的意义(2)小数的性质二、数的运算1. 加法(1)整数加法(2)分数加法(3)小数加法2. 减法(1)整数减法(2)分数减法(3)小数减法3. 乘法(1)整数乘法(2)分数乘法(3)小数乘法4. 除法(1)整数除法(2)分数除法(3)小数除法5. 混合运算(1)加减混合运算(2)乘除混合运算(3)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三、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的概念(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 一元一次不等式(1)不等式的概念(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四、几何图形1. 点、线、面(1)点、线、面的概念(2)点、线、面的性质2. 平面图形(1)三角形(2)四边形(3)圆3. 立体图形(1)长方体(2)正方体(3)圆柱(4)圆锥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1)概率的概念(2)概率的计算方法2. 统计(1)平均数(2)中位数(3)众数(4)方差(5)标准差六、数学应用1. 实际问题求解(1)应用题的解题思路(2)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 数学建模(1)数学建模的概念(2)数学建模的步骤(3)数学建模的应用七、数学思维与能力培养1. 抽象思维(1)抽象思维的概念(2)抽象思维的培养方法2. 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的概念(2)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3. 创新思维(1)创新思维的概念(2)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八、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1. 课堂学习(1)认真听讲(2)做好笔记(3)积极参与讨论2. 课后复习(1)及时复习(3)做习题巩固3. 考试技巧(1)合理安排时间(2)仔细审题(3)规范答题九、数学竞赛与拓展1. 数学竞赛(1)数学竞赛的意义(2)数学竞赛的准备(3)数学竞赛的参赛技巧2. 数学拓展(1)数学拓展的意义(2)数学拓展的方法(3)数学拓展的实践十、数学与生活1. 数学与生活(1)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数学与生活的关系2. 数学与科技(1)数学在科技中的应用(2)数学与科技的关系3. 数学与艺术(1)数学在艺术中的应用(2)数学与艺术的关系初中数学知识树一、数的认识1. 整数(1)正整数、零、负整数(2)整数的基本性质2. 分数(1)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2)分数的基本性质3. 小数(1)小数的意义(2)小数的性质二、数的运算1. 加法(1)整数加法(2)分数加法(3)小数加法2. 减法(1)整数减法(2)分数减法(3)小数减法3. 乘法(1)整数乘法(2)分数乘法(3)小数乘法4. 除法(1)整数除法(2)分数除法(3)小数除法5. 混合运算(1)加减混合运算(2)乘除混合运算(3)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三、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的概念(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 一元一次不等式(1)不等式的概念(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四、几何图形1. 点、线、面(1)点、线、面的概念(2)点、线、面的性质2. 平面图形(1)三角形(2)四边形(3)圆3. 立体图形(1)长方体(2)正方体(3)圆柱(4)圆锥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1)概率的概念(2)概率的计算方法2. 统计(1)平均数(2)中位数(3)众数(4)方差(5)标准差六、数学应用1. 实际问题求解(1)应用题的解题思路(2)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 数学建模(1)数学建模的概念(2)数学建模的步骤(3)数学建模的应用七、数学思维与能力培养1. 抽象思维(1)抽象思维的概念(2)抽象思维的培养方法2. 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的概念(2)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3. 创新思维(1)创新思维的概念(2)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八、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1. 课堂学习(1)认真听讲(2)做好笔记(3)积极参与讨论2. 课后复习(1)及时复习(3)做习题巩固3. 考试技巧(1)合理安排时间(2)仔细审题(3)规范答题九、数学竞赛与拓展1. 数学竞赛(1)数学竞赛的意义(2)数学竞赛的准备(3)数学竞赛的参赛技巧2. 数学拓展(1)数学拓展的意义(2)数学拓展的方法(3)数学拓展的实践十、数学与生活1. 数学与生活(1)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数学与生活的关系2. 数学与科技(1)数学在科技中的应用(2)数学与科技的关系3. 数学与艺术(1)数学在艺术中的应用(2)数学与艺术的关系在探索数学的旅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知识点,还要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树图(经典)整理.ppt

统计与概率
如何描述 数据
直方图 扇形图
条形图
统计表
平中 均 位众 数 数数
极方 差差
集中趋势
离散程度
描述 整理
分析
应用
推断、预测
统计
概率
收集
统计
与
概率
演示课件
事件发生 可能性的
刻画
频率估计法
求法
列举法
简单列举法
列表法 (两步)
定义
随机事件
树形图(两 步以上)
意义
四、教材的处理
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教 材 的 处 理
角平分线
关系
条件
全等三角形
性质
位似变换
相似三角形
性质
两角对应 相等
两边成比例 且夹角相等
判定
三边对应 成比例
平行
对应边、角、周长 面积、中线、高线、
角平分线相等
表示方法
两个三角形 用符号≌连接
定义
完全重合 两个三角形
全等 三角形
与 相似 演示三课角件 形相似多边形 性质相似图 Nhomakorabea 比例线段
A字型 X字型
常量变量
函数
二次函数
初
获得体验
应用
中
实践与运用
综合应用
解法
方程
数与代数
数
提炼策略
分类
学
二次根式
代数式
分式 整式
实数
相关概念 分类 运算
知 识 演示树课件
课题学习
体会知识 形成过程
发展思维 培养应用
能力
意识
二、编者的意图 、体例安排 、内在逻辑关系
编者的意图
课程设计知识树怎么画

课程设计知识树怎么画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掌握课程内容,理解知识树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绘制知识树。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了解知识树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掌握知识树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心主题、分支和叶子节点;知道如何将复杂的信息归纳整理成知识树。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软件绘制知识树;能够独立完成知识树的绘制,并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同学们对知识树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信息整理能力和思维导图绘制技巧,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知识树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知识树的起源,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知识树的基本结构:讲解知识树的中心主题、分支和叶子节点的概念及作用。
3.知识树的绘制方法:教授如何将复杂的信息归纳整理成知识树,并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软件进行绘制。
4.知识树的优化与应用:介绍如何对知识树进行优化,以及如何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应用知识树。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知识树的起源、发展、基本结构和绘制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树的运用和优化。
3.实验法:同学们动手实践,使用工具和软件绘制知识树,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知识树绘制教材,作为同学们学习的基本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关于知识树和思维导图的额外阅读材料,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知识树的应用案例。
4.实验设备:提供相应的计算机和软件,供同学们在课堂上实践绘制知识树。
知识树图片大全(1)

点关于X 轴对称
点关于Y 轴对称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定义
轴 对 称 变 换
距离最短的问题
作图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性质
要素
等角对等边
判定
表示方法
概念
定义
等 腰
三
角
形
特例
等边三角形
九年级数学 上册
人教版(天津专用)
正多边形 和圆
与圆有关的 位置关系
弧长和 扇形面积
圆
课题学习
中心对称
图形 的旋转
九 年( 级一 数册 学书 上)
D.航空运输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
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 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 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 三项表述都有错误。 答案:A
展开与 折叠
三视图
立体图形
点和直线 的位置关 系
平面图形
制作:南孙庄中学 数学组
的多 图姿 形多
彩
寻找射
应用
线的方
表示 法
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
直线公理
射线
画法
点和直线的
位置关系
直线
线段
表示
性质 画法
表示
制作:南孙庄中学 数学组
知识树的意义及绘制

知识树的意义及绘制一、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的意义教师通过对单元知识树的绘制及相对应教材的解说,不但使其加深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准确把握,而且会有效提升教师灵活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材的水平,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也促动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提升。
因而,学校要引导教师按照知识树绘制和教材解说的要求,即要轰轰烈烈、又要扎扎实实的展开,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学科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达到高屋建瓴、准确把握、合理整合和灵活处理的目的。
教师工作很辛苦,每天应处理的事情比较繁杂,因而,钻研教学内容,绘制知识树及解说教材,必须与其本人实际承担的教学任务相吻合。
我们认为,用绘制单元知识树及对相对应教材解说,来替代教师的单元备课,这样既不加重教师的负担,又会使其欣然接受。
所以,我们对学校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教师教哪个学科哪个年级,就绘制和解说哪个学科哪个年级的教材;二是要求教师按单元绘制知识树和解说相对应的教材为主(其它知识结构为辅),同时取代单元备课;三是要求教师站在学段课标和教材的高度,不能仅仅盯在所教年级的教材上,要从学段教材整体上把握,理顺知识结构脉络。
在处理本单元教材中,以便使学段知识前后贯通,找准新知识的生长基础,方可使单元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四是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一套学段教材和学科课标,以便教师在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中熟悉和准确把握相关具体内容。
三、知识树绘制和教材解说的内容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内容是一致的,按照绘制图解说教材,具体内容我们从五方面提出要求:1.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师要站在学段课标和教材高度,绘制出本单元知识内容在学段相对应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这是教师必须绘制的一棵树),同时在教材解说中,说清楚该单元教材内容在学段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哪些(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对后续知识学习会产生哪些影响(展望知识的拓展趋向)。
绘知识树设计活动总结

绘知识树设计活动总结一、引言绘知识树是一种以图形化方式展示知识结构和关系的活动,通过绘制知识树,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绘知识树设计活动的过程和效果,以及对学习者的帮助。
二、绘知识树设计活动的过程1.明确主题:在进行绘知识树设计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主题或要学习的知识领域。
例如,可以选择数学、历史、科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点作为主题。
2.收集知识点:根据所选择的主题,收集相关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查阅书籍、课程资料、互联网等途径获取相关知识点。
3.整理知识点:将收集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帮助整理。
4.确定知识树结构: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点,确定知识树的结构。
可以将主要的知识点作为树的根节点,然后将相关的知识点作为分支连接到根节点上。
5.绘制知识树:使用合适的工具(如纸笔、绘图软件等)来绘制知识树。
可以使用不同的形状、颜色、线条等来表示不同的知识点和关系。
6.完善知识树:绘制完初稿后,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
可以添加补充说明、举例等,以增强知识树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三、绘知识树设计活动的效果1.提升学习效果:通过绘制知识树,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知识树的图形化展示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加深理解和记忆:通过观察和理解知识树的结构和关系,学习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
同时,知识树也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和复习的工具,帮助学习者记忆和回顾所学知识。
3.培养思维能力:绘知识树设计活动需要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这可以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绘制知识树也需要学习者进行抽象和归纳,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发展。
4.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绘知识树设计活动可以将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创造性。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知识树的设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绘知识树设计活动对学习者的帮助1.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体系:通过绘制知识树,学习者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怎样绘制知识树PPT课件

如何画知识树
一、 画什么? 先画四种树,即:全册教材知识树,单元教材知识树,以及 某一课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树。 二、 怎么画? 知识树要有层次。打个比方说,知识树像中国交通图。第一 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像地市,第三层次像县,第三层 次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一样。这样就可以一 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 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
•3
把握教材
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
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在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
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
逻辑线索之后,画知识树便是把前后相关的知识
整合起来的最好方式。知识树可以让知识形成点、
线、面、体的结合,使教师更好、更准确的把握
教材。就如同到一个城市,首先要看这个城市的
怎样说教材
教师说教材,可说一册教材,可说整 个学段的教材,至少说一个单元。
•1
什么是知识树
知识树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知识结构图,教 师画知识树,其最大好处就是有利于促使教师 加大对教材的研究力度,有利于教师对某一课, 某一单元,整本乃至整套教材做准确的把握, 有利于教师了解本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从而真正弄明白上课“教什么”的问题。它只 是教师钻研教材的一个切入点,解说教材的一 个工具。
•5
说教材的要点:
(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册、年级或本单元)的基本 要求是什么?应该如何落实这些要求?(2)你所说 内容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3)你所说内容包括 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 起来的?(用知识树呈现)(4)如说整个阶段材, 要说清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如初中 古诗文、说明文或小说等。(5)所说内容蕴含的能 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可画一棵知识树,也可 分开:知识树、能力树、价值树)(6)考试大纲对 所说内容的要求是什么(考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Aid,temporary,injury,bleed,ankl e,choke,cupoard,skin,organ,bar rier,ray,complex,variety,liquid,r adiation,mild,mildly,pan,stove,ti ssue,swell,swollen,scissors,etc.
三、知识树的绘制
1、 画什么? 先画三种树,即:全册教材知识树,单元教材知 识树,以及某一课的知识树。
2、知识树要有层次。打个比方说,知识树像中国 交通图。第一层的知识像省,第二层像地市,第三 层像县,第三层一下还有更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 镇一样。画知识树之前,应该想好每一层写些什么, 然后根据内容填写。知识树不一定只画树,发挥想 象,也可以画成星星、水果等。
字音 查找资料 利用注释 为设果 以示儿 未闻 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文意
停顿
体会文意
体会文意 读准字音
了解文言文 正确朗读
注意停顿 杨梅 孔雀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背诵课文
感受幽默
杨氏之子
家禽
流利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杨氏 之子的聪明
杨梅 孔君平
正确
杨 氏 之 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十课
孔雀
教师如何绘制知识树
一、什么是知识树
• 知识树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知识结构图。 画知识树便是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
二、知识树的重要性
知识树可以让知识形成点、线、面、体的结合, 使教师更好、更准确的把握教材。更重要的是,教 师的知识树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即通 过每节课知识树的呈现,可以使学生把握学习内容 的结构,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如同到一 个城市,首先要看这个城市的地图,只要在头脑中 有一张地图,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
三、教材内容
逆用公式
公 提 式 公 法 因 式 法
必须内容 补充 十 字 相 乘 法
数与代数3-1
不改变 分式的值
分 组 分 解 法
平 方 差、 完 全 平 方
公因式
通分化 成同分 母
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 减
多项式除以 单项式 单项式除以 单项式 同底数幂 相除
通分
除法 基本性质
子积为子 母积为母
注:分子、 分母为多 项式时先 分解因式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品位生活
高雅生活 身边的诱惑
学会拒绝
笑迎新生活
各尽所能 共同目标
新同学 新学校
结伴成长
新体验
思 想 品 德 七 上 知 识 树
对不良诱 惑说不
过健康、安 全的生活
保护自我
保护自己
身边的侵害
政治、思 想
汉武帝经济 上的大一统
知识结构横向联系
冒顿统一 蒙古草原 卫、霍 破匈奴 昭君出塞
升降幂排列
多项式
整式
检验 增根
次数
意义
最高 项的 次数
单项式
次数 系数
数 字
字母 指数
代 数 式
二次根 式
定义 性质
(1)
( 2)
运算
乘除
加减
a a 0
a
2
a a 0双非负
2
a ( a 0)
a
(3) a
No ivin gi W w ns at lis tr c th h ten uc Lo ese ou ca tio su ok in t fo re ns s r f r to e t ou tru -- ull Co ---B ha t f ct -Fo y-i t o M ver e ca --- r--- ons llow in --- rf Ta M --d wi ul ke ak yo th n u --- ot car e do N to e n /d ev — o i Elli t o c n’ erpsis n t - - Fu --
汉武帝军事 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大一统 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
农业 东汉统治
手工业 商业
两汉经济的发展 大一统的汉朝 伐无道,诛暴秦
匈奴的兴起 与汉朝的和战
张骞通西域
汉通西域 和丝绸之路
昌盛的 秦汉文化
丝绸之路
班超经营西域 宗教
佛教 道教
陈、吴起义 秦的暴政 秦王扫六合 秦朝疆域
巩固统一 的措施
秦的统一
id Saf e;me tA rs hom ine Fi dic
To
c i p
at ety -
Unit5 Book5
树
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感悟青春 走进青春 青春节拍 珍爱生命
祝福青春
发现潜能 认识自我 自我新 形象
多样的 情绪
调控情绪
生命的 独特性
自我新期待
做情绪 的主人
情绪与兴趣
珍爱生命 生命的意义 探索奥秘 苦乐交织 享受学习 方式 方法 特点 团结协作 创建新集体 学习新天地
words
wo rd
s
first aid,fall ill, squeeze out,in place,make a difference,a number of,etc
ra ph
s se
r a Burns are called m m firsr,second or ra third degree G burns.
政治、经 济、文化、 思想、军
统 一 国 家 的 建 立
科技 医学
造纸术 地动仪 华佗 张仲景
数学 文学
《九章 算术》、 《史记》
短 跑 实心球 跳远 铅球 篮球 乒乓 球 足 球
球 类
跨栏跑 中长跑 接力跑
跳高
排 球、 田 羽 毛 径 球
中国 功夫 跆拳 道
游 泳 街 舞 体 操 瑜 伽 韵 律 操 体育 保健 体育 游戏
体育与健康知识体系
栽下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知识树, 才会开出鲜艳的、有韧性的花朵;栽下 追逐教改潮流的知识树,开出的花必将 是昙花一现。 知识树的绘制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来 说,不仅是一次电脑操作的大比拼,更 是一次实践新课标、解读教材的竞赛。
谢谢大家
化除法为 乘法
乘法公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 幂的乘法
乘除
运算 乘方
乘法 运算
加减
系数 相加 字母 不变
分母中 含字母、 分母 不为零
an a n为整数 bn b
a n 1 n为整数 an
n
分式
分式方程
应用
去分母 是解
合并 同类项
项
整式方程 解法 解方程
xa
同类项
每个单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