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公司2011年工作计划总结与2012年工作安排

合集下载

2011年安全工作总结和2012年安全工作安排

2011年安全工作总结和2012年安全工作安排

同生树儿里煤业有限公司2011年安全工作总结暨2012年安全工作安排一、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在集团公司和同生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针对实际情况,不等不靠,超前工作,主动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组建机构、充实人员、隐患整改、完善制度、安全生产、加强培训、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突出表现在:1、安全形势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同生公司总体工作思路,深入整改、严格落实、稳步推进,有利的促进了安全工作。

截止目前,安全实现了全年无死亡;队组实现了无轻伤,为明年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隐患治理成效显著。

按照集团公司安准办和《矿井复工整顿方案》的要求,结合树儿里煤业公司的实际,从今年3月23日对矿井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反复的排查和治理。

对2203巷、402皮带延伸巷、北部进风巷、总回风巷道进行了维护和治理。

共补打锚杆、锚索2000多根。

加固或重新构筑通风设施45道,其中防火密闭4道、永久密闭9道、零时密闭19道、调节4道、风门9道,安装了监测监控系统,共安装各类传感器37台。

将所有密闭粉刷一新,并制作了通风设施及各类传感器管理牌板。

按照标准建立了井下消防仓库。

安装改造了矿井静压、防尘管路。

针对井下巷道砌碹墙体空洞,易引起煤尘自燃的情况,及时采用粉煤灰技术进行充填,成功的对5#层副斜井底砌碹巷道和402皮带延伸巷实施了科学有效的粉煤灰灌注,充填空间约900 m3,对加固巷道碹体,防止煤尘自燃起到了积极的预防作用。

恢复了矿井通讯系统,更换了淘汰电缆和电器设备,进一步改造了井下中央变电所,实现了设备上台上架,管理到位,各种记录齐全。

为301盘区两条掘进巷、皮带巷末端的3台局扇铺设专用电缆1200m,实现了局扇的风电、瓦电闭锁。

对地面绞车、风机等大型设备实行了日检、周检、旬检、月检记录卡,保障了大型设备的正常运行。

截至目前,按照集团公司安准办的要求,已治理的重大隐患有19项,列入复工整改和技改的隐患有14项。

2011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

2011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

陈家庄煤焦管理站2011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度计划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煤销系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年。

我站在省、市公司的领导下,在具体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站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立足系统转型跨越的发展需求,积极应对外界形势变化的严峻挑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认真履行出省站的职能,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一、今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情况(1-11月份)1、过境煤流量 137.1万吨;出省煤流量 729.5万吨;总计流量为 866.6万吨。

2、可持续发展基金回收720.6万吨,补收29.7 万元;煤炭销售稽查票回收656.7万吨,补收1327.8万元。

3、任务完成96.4万元,完成年计划任务的96.4%。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根据职责要求,我们在省、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维护山西煤炭整体利益,规范煤炭市场经营秩序,服务和保障物流通道为指导,强化查验管理可持续发展基金和煤炭销售票的力度,杜绝税费流失。

科学管理、完善制度,充分展示煤销窗口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出色的完成了上级赋予的职责和任务。

主要做法是:(一)结合“治庸、治懒、治散”专项活动,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塑造煤炭运销新形象我站三分之二的职工都是元月份交流过来的新职工,我站结合忻州市政府、市有限公司开展的“治庸、治懒、治散”专项活动,积极配合市公司公路事业部的工作,对所有职工进行了业务培训。

加大对干部职工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重点解决干部职工作风飘浮、办事拖拉、消极怠工、自由散漫的工作态度;加大了对执行力不强、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力度并逐级签订了《陈家庄煤焦管理站目标考核责任书》。

今年七月份,我站对全体职工进行了政治、业务培训,每位职工都认真学习、讨论,认真做了笔记。

最后全站所有职工都在陈家庄学校参加了考试,由市公司公路事业部与陈家庄学校的老师监考、阅卷。

经考试合格后定员定编上岗。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为主要原则,目的是为了狠刹不正之风,塑造煤炭运销新形象。

井下作业岗年度工作计划

井下作业岗年度工作计划

井下作业岗年度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提高操作技能:通过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井下作业技能,熟练掌握各种井下作业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熟练掌握作业规程,确保安全作业。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方法,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井下作业生产效益。

3.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充分注意安全事项,保证自身安全和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

4. 完善工作记录:记录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数据和操作步骤,建立完善的工作记录,为工作评估和日常运营提供依据。

5.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团队沟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井下作业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整体效能。

二、具体任务1. 完善井下作业流程与标准化操作1.1 回顾井下作业流程,发现并整理出存在的流程不合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1.2 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井下作业流程改善计划。

1.3 根据改善计划,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1.4 完成井下作业流程的改善和标准化操作规程的编制,通过培训和实践推行。

2. 提高操作技能2.1 学习掌握各种井下作业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钻机、水泵、压裂设备等。

2.2 学习并掌握井下作业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井下作业安全可靠。

2.3 参加相关培训班和实地考察,提高自身的井下作业技能水平。

2.4 通过实践操作和与资深作业员的交流,不断提升井下作业技能。

3. 加强安全教育与意识3.1 参加公司举办的安全培训,了解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3.2 关注安全生产动态,了解行业安全标准和最新法规,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要求。

3.3 在每次井下作业前,对工作车间进行检查,确保井下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3.4 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井下作业规程操作,加强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

4. 完善工作记录4.1 在每次井下作业前,核对相关的工作记录和流程标准,确保井下作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井工科2011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井工科2011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1年工作总结井工科自成立三个多月以来,在全体科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全面落实120万吨井巷建设规划为主体,不遗余力地强化工程质量,严格按照《矿山井巷工程验收规范》为标准进行工程验收,在公司两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井工科主要成员与分工1、科内成员科长:魏发明副科长:时小忠队长:李三林科员:王晋林乔飞熊张君郑泽军周晓峰2、成员分工科长魏发明负责井工科全面工作。

副科长时小忠在科长的带领下负责科内全面日常工作。

队长李三林协助副科长作好科内日常工作和工程质量进度的监管。

科员王晋林负责科内的全部资料档案,其他成员协助队长监督工程质量和协调工作。

二、2011年工作总结1、我矿在120万吨建设初期成立了井工科,科室成立后及时制定了井巷建设管理制度汇编,各职能科室对工程质量监管制度,为争创精品工程、优质工程。

制定了基建矿井建设考评奖惩办法,督促施工方制定了施工管理制度汇编,监理方制定了监理实施细则,目的是对整个矿井的井巷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严格实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

井工科是基建矿井的主要管理部门,负责15#三个标段井下工作岗位的组织协调管理。

工程进展的快慢直接牵动着120万吨矿井的投产日期。

在120万吨矿井建设期间,井工科作为建设的管理部门,其作用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120万吨矿井建设各项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加强了施工现场管理,规范了施工行为,杜绝违章作业,做到了安全、文明施工。

2、120万吨建设矿井井巷工程共分三个标段:第一标段由福鼎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包括回风立井(177m)和集中回风巷(1050m),目前正在进行回风立井的掘砌,按照计划2011年底要完成回风立井的掘砌工程,现预计到2011年底共掘砌177m,其中包括遇三号大巷高3米宽4米的隐蔽工程,可完成今年计划任务的100%,按照计划2011年底要完成集中回风巷285m,现预计到2011年底共掘砌200m,剩余85m,可完成今年计划任务的71%。

井下作业公司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

井下作业公司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

井下作业公司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井下作业公司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一、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井下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油田“114555”发展思路和整体部署,围绕“发展、转变、和谐”的工作目标,突出“管理增效、科技强企、党建助力”的工作主题,发挥“勘探前锋、上产主力、应急尖兵”的作用,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油上产为中心,以强化三基为重点,不断增强保障能力,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前11个月,全油区共计完成井下作业1266口。

井下公司完井391口,其中新井128口,试油33口/68层,大修15口,措施215口。

完成产值20811万元,完成约当预算的84%,实现利润1451万元。

为油田增储上产做出了贡献。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1.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本着“保重点,占高端,抓关键、放一般”的原则,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广泛讨论,编制了《井下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五大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品牌形象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并提出了做好“提高素质、固本强基、精细管理、构建和谐”这四篇文章的全年工作思路,为持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

2.稳步推进内部改革,公司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本着“精干机关,充实一线,整合二线”的思路进行了组织机构调整。

1一是对机关部门按油田统一标准进行规范设置,本着“按需定岗,以岗定员,竞聘上岗,全员满负荷工作”的思路,精干机关管理层,精干非生产人员,做到一人多岗,分时管理。

调整后机关由原来的92人精简为43人,减少51%。

二是撤销了原二线辅助生产单位的机构设置和定员编制,将相近的业务进行归并整合,全部按大队级进行管理,成立8个队站,减少管理干部10人。

通过整合,服务职能进一步明确,各类资源进一步优化,提高了生产保障能力。

煤矿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

煤矿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

安全管理科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2011年以来,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安全管理科认真学习贯彻神华、神宁两级集团公司及矿2011年工作会议和安全1号文件精神,以深化本安体系建设为主线,以隐患整治为抓手,以各类专项安全活动为载体,着力提升安全管理执行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生产计划经营指标,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如下:2011年工作总结一、认真贯彻落上级各类安全管理文件和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切实抓好2011年安全管理工作。

(一)结合落实神华、神宁两级集团公司年初工作会议精神及安全1号文件,根据矿领导安排,组织召开了安全办公会议,结合我矿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了矿安全1号文件,对2011年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随着集团公司阶段性工作的开展分别制定了《关于开展“首季开门红”专项安全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201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梅花井煤矿2011年第三季度及下半年重点工作分工落实方案》、《关于开展“奋战四季度实现年目标”专项安全活动”的通知》等10个安全文件,为全矿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到了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措施到位。

(二)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抓手,完善了158个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了以矿长为安全第一责任的安全责任制度体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完善施工合同,签署安全责任书,层层签署自保、互保联保安全责任书等形式,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将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各级员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责任落实体系。

(三)在安全制度的建设方面。

修订完善了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责任制度》等52项管理制度。

随着矿井目标任务、机构设置,岗位设置的增加变换,不断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强化对各类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

井下作业生产技术工作总结

井下作业生产技术工作总结

井下作业生产技术工作总结2011年作业3队在大队和大队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2011年度大队工作理念和技术会议精神,牢固建立以井下作业生产为中心的理念,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环保优先,重点实行质量控制和监督,实现全年无责任返工井,开辟进取,革新技术,更是积累到了宝贵的中修经验,中修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现将今年的技术工作汇报以下: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1、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截至2011年10月止,作业3队共施工各类油水井44口。

其中,中修28口,措施后下泵4口,注水井4口,机械堵水2口,试配2口,封堵、重配、投配和其他类型施工油水井各1口。

与去年相比,我队施工井口数少了15口,缘由是:①、2010年我队有1个月的5矿会战新井下泵作业,相较中修井占井时间短,井口完成量大。

②、今年统计只截止至10月份,统计还不完全。

③、今年中修井磨铣井较多,相比作业时间延长。

④、今年中修井相较于去年作业难度大,平均占井时间稍长。

2、质量技术指标今年我队响应丁大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实行质量控制和监督,围绕提高井下作业质量,下降综合返工率主要做了4方面的工作: ? 对下井工具下井前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工具能正常工作;? 在作业井施工进程中,严格履行标准化施工,从管杆刺洗丈量到下井工具的详细检验,不投机取巧,不偷漏工序,并严格履行3项设计,按设计施工;? 实行《质量跟踪卡》制度,确立责任明确到个人;? 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以质量求效益的质量至上工作理念。

经过我队全部员工的共同努力,我队2011年达成的质量技术指标以下:★施工1次合格率:100%★施工全优率: 100%★资料全准率: 100%★施工时效: 89.6%同比去年,我队的资料全准率上升了0.01个百分点,施工时效上升了2.07个百分点,全年无责任返工井,有两口处理井,且1次性处理成功,而且事后查明并不是作业责任。

这直观的反应了我队在中修井作业方面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经验的积累成长。

2011年煤矿安全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

2011年煤矿安全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

2011年安全工作总结2012年安全工作安排第一部分 2011年安全工作总结2011年以来,我公司大力倡导“积极主动把本职工作干到标准”的理念,坚持用心用情、用实用严、用稳用正抓煤矿安全工作,全公司安全生产一直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

消灭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轻伤发生了5人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超千天。

随着“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的纵深推进,有力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必定会再创一个安全生产年。

一、2011年安全管理的特点一是紧紧围绕“爱”、“软”、“硬”三个字抓安全:在“爱”字上,主要是开展了干部带班下井、队正职或两名副队级跟夜班作业、三违职工的陪护工伤、“爱心恳谈会”和回访跟踪活动,注重了现场把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在“软”字上,发挥安全宣传教育作用,不定期播放《安全为天》、《金牌班长》、自制教育片《老工伤的痛》、《老工人话安全》、《我这一辈子》、《母亲的嘱托》、《子女的期盼》等,拓宽党工团组织安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设立了“5.18”班组长节,每年四月份为“班组长竞赛月”,进行实质性的检查、评比和考核。

开展“安全兄弟”承诺活动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在“硬”字上,依法治企,对事不对人,有错必究,有过必处。

二是认真开展月度安全主题活动,使安全工作具体化。

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明确规定了每个月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比如一月份为“全员学习转变观念月”,二月份为“保勤保安月”,每个活动主题由相关业务科室牵头负责,党工青妇各组织协同配合,月底综合考核和讲评通报,确保取得实效。

认真安排和开展了安全生产月、三季度保安全、后五个月和“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竞赛活动。

三是加强薄弱时间、薄弱环节的安全工作。

越是节假日,越是安全的薄弱点,越是需要干部加强现场管理。

坚持了“学好基本知识,建好基本制度,用好基本方法”的理念,以最基本、最管用、最需要的制度建设、执行、监督为抓手,大力倡导辛苦细致、勤谨敬业的干部作风,仿造干部下井管理办法完善了地面干部下现场的监督讲评机制,对安全生产管理干部和重要部门干部节假日上岗履职进行考核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作业公司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一、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井下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油田“114555”发展思路和整体部署,围绕“发展、转变、和谐”的工作目标,突出“管理增效、科技强企、党建助力”的工作主题,发挥“勘探前锋、上产主力、应急尖兵”的作用,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油上产为中心,以强化三基为重点,不断增强保障能力,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前11个月,全油区共计完成井下作业1266口。

井下公司完井391口,其中新井128口,试油33口/68层,大修15口,措施215口。

完成产值20811万元,完成约当预算的84%,实现利润1451万元。

为油田增储上产做出了贡献。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1.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本着“保重点,占高端,抓关键、放一般”的原则,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广泛讨论,编制了《井下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五大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品牌形象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并提出了做好“提高素质、固本强基、精细管理、构建和谐”这四篇文章的全年工作思路,为持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

2.稳步推进内部改革,公司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本着“精干机关,充实一线,整合二线”的思路进行了组织机构调整。

一是对机关部门按油田统一标准进行规范设置,本着“按需定岗,以岗定员,竞聘上岗,全员满负荷工作”的思路,精干机关管理层,精干非生产人员,做到一人多岗,分时管理。

调整后机关由原来的92人精简为43人,减少51%。

二是撤销了原二线辅助生产单位的机构设置和定员编制,将相近的业务进行归并整合,全部按大队级进行管理,成立8个队站,减少管理干部10人。

通过整合,服务职能进一步明确,各类资源进一步优化,提高了生产保障能力。

三是充实一线力量,在不超干部定员的基础上,减少管理干部,将机关、二线精减下来的8人全部充实到一线,从近两年新分大学生中选拔28人充实一线技术力量,每部动力增加了1名技术员,为生产效率提高提供了保障。

四是实行干部动态管理,建立了干部聘用新机制。

对管理干部实行末位淘汰,根据基层单位干部定员和2010年干部考核情况,按照干部能上能下的原则,年初解聘或降职使用7名基层干部。

制定了《一线技术人员分级管理暂行规定》和《经管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规定》,对技术干部和经管员实行“竞争上岗、分级管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奖金待遇。

通过综合测评、考核、考试,经公示后,确定一级技术员18名,二级技术员23名,三级技术员18名,奖金系数分别为1.7、1.5、1.3;经营员确定一级4人,二级4人,三级15人,四级4人,五级4人,奖金系数分别为1.2、1.1、1.0、0.9、0.8。

机关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的人员,实行半年试用期,考核合格后再正式调入机关。

初步建立形成了积极向上、末位淘汰、能上能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干部聘用新机制。

五是为稳定外雇工队伍,保证熟练工不流失。

对劳务派遣用工实行等级工资制,根据技能水平和工作年限确定等级,每年组织一次晋级考核,初步建立了劳务派遣用工工资能升能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今年以来,388名外雇工有302人晋升,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稳定了外雇工队伍。

3.加大试油投入力度,积极占领高端市场,推进内涵发展。

围绕试油工作,加大了试油装备配套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配备了10套试油施工用的专用器材,提高了试油装备水平。

坚持定期与甲方沟通、回访,组织试油技术培训,将6支小修队调整为试油队伍,试油动力由原来的4部增至10部,试油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58%提高到83%。

完成试油62层/33口,同比增加了28层/14口。

4.加大高端设备引进与应用,积极开拓新市场。

重点抓好新引进的带压作业机、连续油管作业机以及第三、四套氮气车组等高端设备的启动投用。

通过全面的技术配套、隐患排查、专业指导、操作培训以及制定相应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了新设备在最短时间内启动。

1-11月份,连续油管作业16井次,创产值690万元;带压作业7口井,创产值186万元;完成泡沫酸化9井次,创产值90万元;完成氮气作业614井次,创产值3227万元,同比新增产值1127万元。

通过开辟新业务,今年共新增产值2000多万元。

另外,还积极开展电动修井机试验和引进工作。

在MC25-15、L13-19、M28-25井进行了3口井的现场试验,通过试验获得一系列详实的数据。

(二)加强三基工作,不断筑牢发展基础按照7月18日召开的油田领导干部会议整体部署,以加强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为重点,以着力提升员工基本素质为主线,积极推进三基工作。

8月初制定了《井下公司三基工作实施方案》,排出了2011年三基工作运行计划表,通过“四定”(定措施、定标准、定时间、定责任人),认真组织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1.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和班子建设,突出组织保障作用(1)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一方面,优化基层领导班子配备,按照定员标准配齐了基层干部,调整8名年轻、有文化、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基层干部到主要领导岗位,选拔28名大学生到技术岗位,改善了基层班子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增强了班子整体功能。

另一方面,强化基层班子的学习与培训,将基层单位正职干部纳入到中心组学习范围,每季度组织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组织了4期基层干部培训班,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与培训形成了常态化。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了25个党支部(其中3个联合支部),配备6名专职支部书记,19名兼职支部书记。

同时,每个基层单位还成立了队委会和工团组织,基层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二是加强基层制度建设。

统一建立了8项基本管理制度,即:队委会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岗位责任制度、职工考勤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厂务公开制度、职工学习培训制度、“两创一达标”考核细则。

三是抓好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深入推行。

建立了支部工作18项流程图,规范了党支部“四本两卡”基础资料,即:党支部工作记录、队委会工作记录、职工学习记录、党员学习记录(个人)、“五型”班组和“星级”员工达标考核卡。

通过月度考核,使党支部工作从安排到活动过程、资料记录、检查考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序,推进了支部工作程序化建设。

(3)突出典型引路,推进“创先争优”工作。

9月份部署开展了“五好党支部”、“党员先锋岗”、“五大标兵”评选活动,在不同领域选典型、树红旗,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五好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岗”每季度评选一次,分别颁发流动红旗,机关党员授桌牌、基层党员授胸牌。

“五大标兵”(勤奋学习标兵、技术创新标兵、安全生产标兵、爱岗敬业标兵、节能降耗标兵)每半年评选一次,由基层单位上报候选人,公司评审领导小组评定,在宣传橱窗设“五大标兵”展示台,宣传标兵的事迹并表彰。

旨在使广大干部员工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着力营造崇尚先进、积极向上、争创一流的企业文化氛围。

(4)推进“基层建设千队示范工程。

本着“有内容可看,有经验可学,有方法可操作”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作业一队“基层建设千队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完善了软硬件建设,制定实施了包括交接班评分、每周小课件培训、明细化的厂务公开、星级员工评比、党员责任区考核等13项基础工作的标准、流程和管理方法,通过目视化规范了基础资料,目前正在建设作业一队展览室,旨在打造基层建设的模范队,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5)推进“五型”班组创建和“星级”员工达标考核。

在“五型”班组建设上,重点抓好以巡回检查和交接班、班前讲话为重点的班组现场活动,理顺了交接班程序,细化了交接班内容,使交接班工作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发挥了班组自我管理作用。

8月份根据基层单位性质,选出了5个试点单位,有重点的加强培养,准备明年一季度组织基层单位学习试点单位的经验作法,以点带面,促进班组管理整体上水平。

在“星级”员工达标考核上,在坚持原有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员工月度综合评价表,由基层单位作为日常工作来开展,每月评定星级,并与员工收入挂钩。

在此基础上,基层单位每季度评选一名优秀“五星”员工,通过张贴照片、宣传事迹等形式进行激励引导。

2.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规范业务流程。

以开展对标工作为契机,按10个业务板块,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梳理,重新制订和修订了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6项制度,规范了物资采购、油管管理、资金管理等50多项业务流程,绘制了200多个业务简易流程图,并通过细化“工作计划书”活动,加强了各项业务的事前控制力度,各项管理逐步步入了程序化。

二是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机制。

实施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对基层单位实施“基础项、浮动项、否决项、决定项”四项指标考核,对机关实施“基础管理、费用控制、服务满意率”三项指标考核,实行月度过程考核,增强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三是实施月度全面岗检。

按照“注重全面性、体现过程性、反映真实性、确保时效性”的原则,实施了月度岗检。

采取三级检查方式进行。

即:一级检查由小队组织实施,为自查自改方式;二级检查由机关部门组织实施,对基层单位采取“以职能科室日常检查为主、定期专项检查为辅”的方式进行;三级检查由公司领导组织实施,采取联合检查与随机抽检的方式,成员由科室与基层队人员组成。

对机关的检查由经营科牵头组织基层单位干部代表进行月度检查。

每月在联评会上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考核,促进了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是全面推进三个标准化。

按照“统一配备、规范管理、突出文化”的原则,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办公标准化、库房标准化建设。

对办公区域和小队库房进行了标准化集中整治,统一了配备标准、摆置标准等,实现了规范化。

以作业十队和作业十四队为试点,在公司范围内推广实施现场标准化管理,更新了23栋一线值班房,规范了作业现场设施设备、工具用具配备、防污染措施、现场资料、目视化标识等。

同时,通过开展现场观摩会、标准化竞赛等形式,促进了标准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季度还组织相关机关部门和部分基层单位负责人,赴华北油田采油一厂、大港油田井下公司、塔里木井控中心就现场标准化、安全文化建设等情况进行学习调研,为提高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是加强设备的基础管理。

围绕“精心维护、严格操作、节约降耗、保障有力”的方针,积极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坚持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的引进、监造到安装调试、验收、投用实施全过程监管,规范了设备运转记录、设备档案和报表等日常资料,做到了“一机一档”。

认真做好了以“十字作业”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现场维护管理工作,按照“多养少修、以养控修”的管理思路,坚持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完好率达98.89%,利用率达7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