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比较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比较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国际比较、TC指数的国际比较、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来说明对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所占的份额、所处的地位与我国货物贸易相比较是很滞后的,进一步与国际上其他贸易大国的服务贸易相比较更是落后很多。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比较TC指数对策建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贸易以年均接近20%的速度迅猛发展,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少数几个国家已达到了80%,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也已超过了60%。
入世后的几年里,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的迅速的发展,200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均位居世界排名第三,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之列;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近97亿美元的逆差。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我国的服务贸易纵向来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横向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一、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国际比较一个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直接表现为其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位置与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
表1为1997年-2005年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及其出口额在国际上的排序与占有份额,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服务贸易的地位也明显提高,世界排名由1997年的15位上升到2005年的8位,但我们在看到这些可喜的成绩的同时也会发现,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额的数量不小,但出口额在世界上的份额却很小,2005年仅占到3.3%,而排名前四位的美国为114.6%、英国为7.6%、德国5.9%、法国4.7%。
中国与外国服务贸易比较

一、市场占有率与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货物贸易角度衡量,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贸易大国,目前总量位居第三。
事实上从服务贸易的角度看,我国也已经成为贸易大国,据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国际贸易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九,进口位居第八,是唯一进入服务贸易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排名第十)。
如果以经济体计算,中国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位居第四。
而十年以前的1993年,中国仅处于世界排名第21位,十年间我国的排名前进了十几位。
从总量上来考察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另外两个最直观的指标是世界出口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年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某行业或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状态,它表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国的某个产业所具有的实力。
出口年增长率则说明一国该产业的扩张速度和发展势头。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近十年来增长迅速,世界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已经超过了不少传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服务贸易大国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二、贸易竞争指数的国际比较国际上在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时候通常使用的一个指标是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有将其称为可比净出口指数,或贸易专业化系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表示的是一国某产业或商品贸易差额占其贸易总额的比值。
七个国家过去十年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
该指数显示,与90年代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指数的确有所下降,然而从2000年开始,该指数处于稳定状态。
国内一些人士担心由于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垄断和保护状态,很难抗衡国外同行的竞争,再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服务业开放做出的许多承诺,因此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将出现大的滑坡。
应当指出的是,在使用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时可能会产生偏颇,因为该指数仅仅考虑进出口量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导致进出口量变化背后的政策原因和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度。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服务贸易的竞争指数一直为正数,这并非意味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高于目前水平,而是当时我国的市场开放度小。
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应用研究

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应用研究作为一个开放型经济体,我国一直以来都注重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在服务贸易领域方面的发展。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贸易的新亮点。
服务贸易也被称为“无形的出口”,是指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提供服务的过程,包括传统的商务、旅游、运输等服务和新兴的信息技术、知识产权、金融、教育、医疗等高附加值服务。
然而,服务贸易相比于商品贸易,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和更多的交易障碍,因此,在服务贸易领域中采取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有效促进服务业的国际贸易和投资。
一、国际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及基本原理国际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19世纪初提出的,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旨在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互利性。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不同国家的产品或服务生产效率存在差异,如果两个国家相互贸易,并将各自的生产资源用于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生产,那么两国都将从中获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不同国家的生产效率一般是不同的,不同国家的产品或服务成本也不同。
有些国家在某些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具有相对优势。
因此,如果所有国家专注于生产他们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或服务,然后彼此贸易,这将为每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利益和福利。
二、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应用中国服务业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逐渐打开了市场。
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服务业的发展,相应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管理措施和经济开放措施,从而全面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然而,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完全开放服务市场、减轻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服务业人员的流动等。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国在服务业领域有一系列的产业和领域,例如传统的旅游、运输、建筑、保险等服务,和新兴的互联网、软件设计、环保、医疗等高价值服务。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结构特征入手,通过实证数据深入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准确论述我国服务贸易所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结构问题。
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为政府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促使服务贸易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服务贸易的发展,减小服务贸易逆差,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tc指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由以货物贸易为核心的竞争转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的竞争,因此,“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加快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转换,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结构特征(一)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分析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
199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98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的0.6%,出口总额为57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1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也相应地得到了迅猛增长,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624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的4%,服务贸易出口总额17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四,进口总额1924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
与1990年相比,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近37倍,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近30倍,进口额增长近47倍。
尽管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呈上升态势,但从20世界90年代起,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一直小于进口额,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见图1。
从2001年至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逐渐增大,从2001年的-61.3亿美元扩大到2004年的-95.5亿美元,2004年至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逐渐减小,从2004年的-95.5亿美元缩减至2007年的-76.0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保险服务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是造成逆差的主要分项。
中国与G7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G7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作者:胡心宇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10期[摘要]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相对竞争力指数来比较分析中国和G7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与G7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呈逐步增强趋势,服务贸易竞争力日益提升。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G7国家[中图分类号]F75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18-03[作者简介]胡心宇(1976-),女,湖北人,讲师,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
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的服务贸易差额在其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该指数取值在-1~1之间,该指数大于零,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竞争力,即服务贸易存在顺差;若小于零则缺乏竞争力,服务贸易存在逆差。
本文采用相对竞争力指数(NRCA指数)来研究中国和G7国家服务贸易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力图通过总体和服务贸易部门两个层面来测算中国同G7国家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服务贸易同G7国家的差距,从而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一)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2001—2012年,G7国家内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并不平衡,其中美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一直大约在14%以上,占全球第一;其次是英国和德国,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大约在7%左右;国际市场份额最小的是加拿大,详见表1。
另外,G7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相反,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却一直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2001(二)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2001—2005年G7大部分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呈下降趋势,2006—2012年则呈现上升趋势,见表2。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际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若 R C A指数 处于 1 2 5和 2 5 0之间 ,就说 明该 国的该产业在
国际上具 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若 R C A指 数处 于 8 0 —1 2 5之 间 ,则我们认 为该 国该 产业 在国际上略具有竞争力;若 R C A ̄" 数 小于 8 0 , 则表示该 国的该产业在世界市场 上处于 弱势地位 。 从表 1 可 以看出 , 2 0 1 0 年我 国知识密 集型 服务贸易 总体 的 RC A指 数为 9 9 . 0 0, 整体排名倒数 第三 , 与2 0 0 5 年 的7 1 . 6 6 相 比较 ,我 国的知识 密集型服 务贸易的 国际
指 数均大 于 1 2 5 ;韩国 的 RCA指 数大于
日本 新加 坡 瑞 士 中国 香港 加拿 大 韩 国
1 1 2 . o O 7 7 o O 1 7 1 O O 5 0 . 8 8
较优 势指数( N R CA) 来对这十个国家的知 识 密集型服务贸 易总体 以及各分项 目进行
测 算并比较 ,确定 中国在 知识 密集型服务 贸 易领域 的国际地位和差距。
传 ( 1 4 3 . O 5)这两项是我国 目前最具有国
表 1
知识 密集 型 服务 贸易 通讯 服 务
样本经济体作 为参 照 ,以各经济体知识 密
集 型服务贸 易进 出 口额为依据 ,用显示性 比较优 势指数 ( R C A)和净出 口显示性 比
竞争 力有 了较 大 的提 高 ,但是 介于 8 0与
1 0 0 之间 , 仍 然不具备显性比较优势 , 与其 他发达 国家和地 区相 比较 ,依然存在很大 的差距。建筑 ( 3 3 3 . 2 4) 和广告 、咨询、宣
这一项 的 R C A指数 大于 1 O 0 ,为 3 2 3 0 1 , 其余 的几项 均低于 1 0 0 ,显示 了印度的知 识 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相 当不均 衡 ;其次是 瑞士 , 瑞士有 3 项的 R CA指数均大于 1 2 5 , 分别 为金融 、保 险和专利权服 务 ;欧盟 知
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应用研究

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应用研究国际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他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中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该理论在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该问题的1200字以上的详细分析。
首先,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等行业,我国已经拥有相对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国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根据国际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在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因为它在生产该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要素上比其他国家更具竞争力。
在我国服务贸易中,金融业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我国银行和证券市场规模庞大、规范发展,金融从业人员素质较高,金融科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优势使得我国在服务贸易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再次,我国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培育。
虽然我国在一些服务行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努力。
首先,优化服务贸易中的政策环境。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如降低服务贸易的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等,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提高外贸水平,从而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其次,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人才是服务贸易中关键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继续推动金融科技、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提高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第三,加强服务贸易中的国际合作。
在国际比较优势理论中,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推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国可以通过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扩大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例如,可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合作,加强与欧洲和北美的旅游合作等。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服务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对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探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两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服务贸易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包含的范围和类型。
接着,通过对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两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从市场规模、产业结构、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对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
文章还将探讨中美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分析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文章将提出提升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建议,以促进两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以及学术界提供有关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深入的参考信息,为推动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服务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目前,中美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非常庞大。
美国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0%,而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在服务贸易结构方面,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产业和服务领域。
例如,美国在金融、法律、会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则在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然而,中美服务贸易也存在一些差异和挑战。
美国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较高,政府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较大,而中国则相对保守。
中美服务贸易在跨境支付、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影响了双方的服务贸易往来。
总体来说,中美服务贸易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双方在市场规模、产业结构、政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 10.4 5.5 Statistics 22.6 13.7 6.7 4.4 2.7 2.2 1.4 1982 61.6 3.3 35.1 0.3 4.3 1985 60.4 12.4 27.2 0.3 1.8 1990 74.6 10.8 14.6 O.3 9.2— 14.2 15.7 8.0 6.4
3.27%。①
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3.9%,居世界第 七位⑦;服务贸易总额为2 560亿美元,增速超 过20%。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1982—1991 年期间,服务出口一般大于服务进口,服务贸易 处于顺差状态,但自1992年开始直至2007年, 服务出口小于服务进口(1994年除外),服务贸 易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呈现逐年加大的态势, 2007年逆差有所改善。(见表1所示) 2.从贸易构成来看,中国服务贸易表现出 结构失衡、逐步改善的特点 (1)从表1可以看出,以运输和旅游为主 的传统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中都占有较 大比重,两者之和的比重在选取的年份中均超过
年以后有所下降,但是从近几年情况看,仍旧远
万方数据
58
财经问题研究
2009年第7期
总第308期
远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出口规模。但是,与印度和 新加坡这两个国家相比,除了1997年新加坡① 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强于中国以外,中国服 务贸易的市场占有率都远超过了这两个国家,因 此,如表l所示,从服务贸易总额来看,近10 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市场占有率还是较强 的。但是,我们同时还要看到,同样作为发展中 国家的印度,从2003年开始,服务贸易出口势 头强劲。与中国的差距在2006年之后明显缩小, 似有赶超之势。另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国际市 场占有率较强,并不能全面反映中国服务贸易的 国际竞争实力,我们还需要从结构方面进行国际 比较分析。
270
历了持续的快速增长。1978--2007年的30年
间,服务业平均增速超过10%,高于同期国内 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随着服务业逐步对外 开放,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服务贸 易进出口分别从1982年的20.24亿美元、25.12 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l 290亿美元、1 270亿 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2%和17.6%。中 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进出 口在全球服务进出口中的比重分别从1982年的 0.46%和0.63%增长到了2006年的3.74%和
量萤蜜蠡蠡窝蓦吾鑫骞
年份
圈4其他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翠
以上分析说明,中国服务贸易表面上的较高 国际市场占有率,主要还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大 国,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传统型的服 务贸易在国际市场当中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但是代表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贸易
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后.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出vI所占市场份额明显下降,从1999年开始又缓慢回升。 ⑦受2003年非典的影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之后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④新加坡优越的自然条件.赋予了其较强的运输贸易实力。
争力差。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劳务出口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
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在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国际竞争 力很弱。 关键词:服务贸易;回际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中圈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7-0056-08
中国和新加坡,并且差距在不断拉大。这说明, 近年来印度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得益于 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
圈2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事
圈1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图2、图3和图4分别是各国运输服务贸 易、旅游服务贸易和其他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 率的国别情况。总的来看,美国的确是世界服务 贸易的强国。它在三类服务贸易方面所占的市场 份额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同时,美国在保持 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稳中有升的市场份额 的同时,尤其是代表新兴服务贸易的其他服务贸 易发展速度更快,在2000年之后直线上升。对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不断的融入到全球 经济。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
期间出口年均增速达到22%,进口年均增速达 到2l%。1989年的服务出口在全世界名列第27 位,进口居第32位。到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 进出口双双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其中,服务 进口额1 29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 4.2%,居世界第五位;服务贸易出口额为l
比重则基本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3)从进口方面看,运输服务进口占服务 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显著下降,由1982年的 61%下降为2006年的34%;旅游服务进口则逐 步增加,从1982年的3.3%增加到2006年的 24%;其他商务服务进口比重也基本呈现稳步增 长的态势。因此,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仍然 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但是我国的服
第7期(总第308期) 2009年7月
财经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Number
Financial and
Economic
b晦嘴
7(General
Serial Ng
308)
July,2009
中圈服务贸易竞雩力的圈骺比经
车文立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服务贸易量不断增加,服务进出口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不断 提高。研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服务贸易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通过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三个指标,时中国和美国、印度以 及新加坡的服务贸易进行了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整体竞
和特许费等为主的新兴服务贸易占比较小。
(%)
2003 16.9 37.2 45.8 1.4 2.8 O.7 o.3 2.4 0.2 37.3 0.1 0.8 2003 33.0 27.5 39.6 0.8 2.1 8.3 0.4 1.9 6.4 18.8 O.1 O.8 2004 19.3 41.2 39.4 0.7 2.4 0.6 O.2 2.6 0.4 32.O O.1 O.6 20D4 34.0 26.5 39.4 0.7 1.9 8.5 o.2 1.7 6.2 19.3 0.2 O.7 2005 20.7 39.4 39.9 O.7 3.5 0.7 O.2 2.5 O.2 31.3 o.2 o.7 2005 33.9 26.0 2006 22.8 36.9 40.3 O.8 3.O 0.6 0.2 3.2 0.2 31.5 o.1 0.6 2006
易呖面所占的市场份额强于其他两国之外;在
运输服务贸易方面,中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弱于 新加坡③,但是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差距在不 断缩小;在其他服务贸易方面,2003年之前, 中国、印度和新加坡三国出口的市场占有率相 当,但是之后,虽然新加坡、尤其是中国在 2001年人世之后加快了其他服务贸易的发展, 但是印度发展速度更快,其出口份额开始超过了
34.6
4.4 2.0 O.4 0.3 1.2 O.3 25.2 O.O 0.9 2000 28.9
3.9
0.7 O.1 O.3 o.2 33.6 0.O 0.3 19917 35.6 29.1 35.4 1.O 4.3 3.7 1.2 o.8 1.9 21.3 o.2 0.9
34.1
24.1 41.8 0.8 2.0 8.8 0.9 1.7 6.6 20.4 0.1 O.5
34.5 40.1
O.8 4.2 6.6 0.6 1.2 1.6 24.2 O.1 0.8
36.4
40.6
0.6 4.9 6.1 0.5 0.7 2.5 23.2 0.1 2.O
34.8
0.7 2.8 6.9 O.3 O.7 3.6 19.3 o.1 0.5
40.1
O.7 1.9 8.6 o.2 1.9 6.4 19.4 O.2 O.7
如图1所示,从服务贸易出口总量的国际市 场占有率来看,美国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其服
务贸易的出口占到了全球出口总量的15%一
20%,随着世界其他国家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美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的比率虽然在2000
务贸易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正逐步由传统的劳动
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向新兴的知识(技术)密 集型转化。
中国服务贸易具体部门结构比例情况(1982m2006年)
1982 52.3 28.O 19.7 1.1 1985 42.6 32.O 25.3 O.4 1990 46.2 29.7 24.1 2.7 1997 12.O 49.1 38.8 1.1 2.4 1998 9.6 52.7 37.6 3.4 2.5 1.6 O.1 o.6 0.3 29.O 0.1 0.1 1998 25.4 1999 9.2 53.7 37.1 2.2 3.8 0.8 0.4 1.O 0.3 28.2 o.O 0.3 19919 25.O 34.4 2000 12.1 53.3 200l 13.9 53.4 32.7 O.8 2.5 0.7 0.3 1.4 O.3 25.3 O.1 1.3 200l 28.8 35.4 35.7 0.8 2.2 6.9 o.2 0.9 4.9 19.1 0.1 O.6 2002 14.4 51.3 34.3 1.4 3.1 O.5 O.1 1.6 0.3 26.2 O.1 O.9 2002 29.3 33.1 37.7 1.O 2.1 7.0 O.2 2.4 6.7 17.1 o.2 1.O
万方数据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比较有限。 2.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比较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