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干式复合专业技术

合集下载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包装加工技术,适用于各种食品、医药、日化、农化等领域的产品包装。

该工艺通过合理的复合设计和生产流程,能够满足不同产品对包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对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作一概述。

一、工艺流程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工序:1、基材处理:首先对基材进行处理和调配,包括选用合适的基材、处理表面、印刷等。

2、涂布胶粘剂:将胶粘剂制成一定粘度的液体,按照产品的性能要求,在基材上均匀地涂布。

3、复合:将经过涂布处理的基材和另一种基材通过热合或压合的方式进行连续复合。

4、成品卷取和切割:将连续复合后的膜材料按照客户要求切割成相应长度的辊或袋。

二、胶粘剂胶粘剂是干式复合的核心环节之一,影响复合品质和产品性能。

为了满足不同产品对于复合品质的需求,胶粘剂需要根据不同的基材种类、厚度、表面性质等进行处理和定量。

主要的胶粘剂类型:1、聚乙烯:聚乙烯胶粘剂是一种常见的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化学性能,并且具有优良的强度和黏性。

2、聚氯乙烯:聚氯乙烯胶粘剂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化学性能,并且可与各种基材进行复合。

3、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胶粘剂通常是聚酯、聚醚或脂肪族胶粘剂树脂的制品,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黏度。

四、基材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的基材多种多样,需根据不同的产品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聚酰亚胺:聚酰亚胺基材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优良的机械强度,能适应高温或残留有机物的包装要求。

2、聚酯膜:聚酯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耐热性,适用于各类物品的包装。

3、纸质材料:纸质材料具有优良的阻氧性、导电性和纵向强度,适用于灭菌袋、衣服袋等。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复合强度不佳。

这可能是由于复合前两种基材的表面处理不当,或者胶粘剂定量不当。

解决方法: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表面处理和胶粘剂定量,保证复合品质。

软包装技术汇总范文

软包装技术汇总范文

软包装技术汇总范文1.印刷技术:软包装印刷技术是软包装的核心技术之一、常见的印刷方法包括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等。

这些印刷技术可以实现丰富多彩的图案和文字的印刷,为包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2.复合技术:软包装通常是由多层薄膜材料复合而成,以提供更好的防潮、防氧化和防腐蚀性能。

复合技术包括干法复合、湿法复合和共挤复合等。

干法复合是将两层或多层薄膜通过加热压合在一起,湿法复合是通过涂布胶水将两层薄膜黏合在一起,而共挤复合是通过共挤机将两种或多种塑料材料挤出黏接在一起。

3.压缩技术:软包装的形状通常是通过热封或冷封技术来完成的。

热封技术是将两层或多层薄膜材料通过加热使其熔化,并通过压力将其黏合在一起。

冷封技术是利用胶水或其他黏合剂将两层或多层薄膜黏合在一起,无需加热。

4.凸凹压花技术:凸凹压花技术可以使软包装具有更好的质感和美观度。

通过在薄膜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薄膜产生凹凸不平的纹理或图案。

这种技术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激光切割技术:激光切割技术可以实现对软包装的精确切割和打孔。

激光束的焦点能量非常集中,可以在不引起热损伤或机械应力的情况下对薄膜进行切割。

这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无污染的特点。

6.高分子涂层技术:高分子涂层技术可以为软包装提供更好的防潮、防水和抗氧化性能。

通过将高分子材料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喷涂或浸涂在薄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

这种技术可以增加软包装的功能性能,并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7.可降解技术:由于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可降解技术成为软包装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可降解技术包括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可降解包装设计和可降解材料的回收利用等。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塑料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包装材料的可循环利用。

总的来说,软包装技术在实现包装功能的同时,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软包装技术在材料选择、印刷技术、复合技术和降解技术等方面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包装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复合加工工艺一、干法复合干法复合是生产复合薄膜最常用的方法

复合加工工艺一、干法复合干法复合是生产复合薄膜最常用的方法

复合加工工艺一、干法复合干法复合是生产复合薄膜最常用的方法,它是用溶剂型粘合剂将两种或数种基材复合在一起。

干法复合主要有以下特点:(l)对基材的适应性广。

可用于各种塑料薄膜、铝箔、镀铝薄膜以及纸张的复合,尤其适于同种或异种塑料薄膜的复合。

(2)生产效率高。

复合速度最高可达250m/min左右,一般为130~150m/min;加工宽度为400~1400mm。

(3)使用聚氨酯粘合剂,其粘合强度大,并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品性,可用作耐高温蒸煮袋等。

(4)复会操作简单,只要干燥温度和张力控制适当,就可顺利生产。

干法复合的主要缺点是粘合剂用量大,能源消耗大,其生产成本较高;且聚氨酯粘合剂有一定的毒性。

目前,我国约有1/3的复合薄膜采用于法复合生产,主要用于蒸煮食品、风味食品等中高档商品的包装。

在国外,由于价格的竞争,共挤出和挤出复合薄膜占了绝大部分,而干法复合薄膜所占的比重较小,只有在需要高档包装上才使用。

如日本干法复合薄膜仅占12%;在美国和西欧等国,因聚氨酯粘合剂的毒性问题,其复合薄膜不准用于食品的包装。

近年来,我国也在注重发展共挤出和挤出复合薄膜。

1.干法复合材料及原辅料。

主要有干法复合薄膜、复合用基材、粘合剂、油墨等。

(1)干法复合薄膜。

干法复合薄膜最常见的是由2~3层基材构成,主要用于食品包装。

复合薄膜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包装要求,选择适合的基材,进行合理的设计。

如蒸煮袋要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阻隔性和强度等,典型的蒸煮袋结构是:PET(外)/AL(铝箔)/CPP(内),PET薄膜为蒸煮袋提供了较高的强度、印刷性和透明性;铝箔提供了刚性和阻隔性;CPP薄膜作内层材料则具有较好的热封性和化学稳定性。

常见干式复合薄膜的结构、特点及用途见表14-1。

(2)复合用基材。

干法复合可供选择的基材面广,一般基材均可用于干法复合。

从复合薄膜的结构来看,外层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印刷性能和光学性能;强度高,不易划伤、磨毛;耐热性能好等特点。

软包装干式复合技术与工艺控制

软包装干式复合技术与工艺控制

软包装干式复合技术与工艺控制作者:王丽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34期[摘要]软包装是货架销售最主要的包装形式之一,单一材质的软包装在性能上往往会有一些缺陷,而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材质的单层基材(薄膜)制成复合薄膜,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层材料的优势,满足多种商品的包装需求。

干式复合技术是最简单的一种复合方法,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复合基材。

[关键词]软包装复合基材干式复合技术中图分类号:TB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009-01软包装是指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容器形状可发生变化的包装。

纸、铝箔、纤维、塑料薄膜以及它们的复合物所制成的各种袋、盒、套、包封等均属于软包装目前软包装材料的生产方法有干式复合、湿式复合、挤出涂覆、挤出复合和共挤复合等工艺。

它是利用水或溶剂型的液态黏合剂均匀涂布于某复合基材薄膜上(第一基材),再经过干燥烘道使黏合剂中的溶剂挥发成固态“干”的状态,然后与第二层基材经热压黏合在一起的工艺方法。

干式复合。

尤其适用于内容物条件苛刻的包装,比如食品中含有酸、碱、辣油脂等成分,化妆品中的香精、乳化剂等成分,化学品中的溶剂、农药等成分等都有很好的适用性。

特别适用于复合121℃以上的蒸煮袋,比其它复合方法有优势。

一、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流程首先准备干式复合基膜,利用放卷机构放卷,涂胶辊进行涂胶。

在压胶辊的作用下,将黏合剂涂布在第一复合基膜上,第一基膜在烘道部分进行烘干,进入复合部分,在复合部分首先预热第二基膜,再将第一基膜与第二基膜进行复合,最后在冷却部进行冷却,如图1所示。

二、准备干式复合基膜干式复合薄膜在表面性能、厚度偏差、表面张力、宽度确定以及确定载胶膜上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1、基膜表面应该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光泽度、透明度,表面无斑点、瑕疵、褶皱、孔洞。

2、基膜的厚度偏差分布应当均匀,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厚度偏差的计算方法是在薄膜上每隔20cm作为一个测量点,测量它的最大厚度D1与最小厚度D2,然后利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软包装的生产工艺

软包装的生产工艺

软包装的生产工艺软包装是一种以柔性材料为基础制造的包装形式,通常由塑料薄膜、铝箔、纸张等材料制成。

软包装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准备、印刷、复合、切割、制袋等多个环节。

首先,在软包装的生产工艺中,材料准备是第一步。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客户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常见的软包装材料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尼龙(NY)等塑料薄膜,以及铝箔和纸张等。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检验和筛选,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接下来是印刷环节。

印刷是软包装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将产品的信息、图案、文字等印刷在包装材料上,增加产品的美观性和吸引力。

常用的印刷技术包括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等。

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颜色的准确性、图案的清晰度以及印刷速度的控制。

印刷完成后,接下来是复合环节。

复合是将多个材料层通过热压或胶黏剂粘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膜。

复合可以提高软包装的强度、抗撕裂性和阻隔性能。

常见的复合方法包括干式复合和湿式复合。

干式复合是将两个或多个材料层叠加在一起,通过热压粘合。

湿式复合是在复合过程中加入胶黏剂,将两个或多个材料层粘合在一起。

复合完成后,需要进行切割。

切割是将复合膜按照一定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切割制作。

常见的切割方法包括模切、热切等。

模切是使用模切机将复合膜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如平口袋、立体袋等。

热切是使用热切机通过高温切割复合膜,常用于制作封口袋和切边。

最后是制袋环节。

制袋是将切割好的复合膜折叠、定位、焊接成袋的过程。

制袋可以通过机械制袋机、手动封口机等设备完成。

制袋过程中需要注意袋口的封口牢固性和袋子的整齐度。

总结起来,软包装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准备、印刷、复合、切割、制袋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尺寸、用途的软包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软包装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塑料薄膜软包装材料的印刷与复合工艺

塑料薄膜软包装材料的印刷与复合工艺

塑料薄膜软包装材料的印刷与复合工艺塑料薄膜软包装材料的印刷与复合工艺是塑料包装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塑料包装生产中,经过印刷与复合工艺的处理,可以给包装材料赋予一定的装饰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塑料薄膜软包装材料的印刷与复合工艺的流程、常用设备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印刷与复合工艺流程:1.印刷前处理:将塑料薄膜送至印刷车间,进行静电除尘和适度的烘干处理,保证薄膜表面的清洁和干燥。

2.印刷:选择合适的印刷设备,一般为柔版印刷机。

根据客户需求和产品特性选择适当的印刷工艺,如凹版印刷、屏幕印刷、凸版印刷等。

根据印刷工艺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版材和油墨。

3.烘干:印刷后的薄膜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去除油墨中的溶剂,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烘干方式一般是通过热风或者红外线烘干机进行。

4.复合:将印刷好的薄膜与另一种薄膜进行复合,形成复合膜。

复合方式一般有干式复合和湿式复合两种。

干式复合是通过高温高压将两片薄膜进行复合,气密性较好;湿式复合是通过涂布胶水将两片薄膜复合在一起,速度较快。

5.再次烘干:复合后的膜需要进行再次烘干处理,确保复合层间的胶水充分固化,增加复合膜的牢度。

二、常用设备:1.印刷设备:柔版印刷机是印刷塑料薄膜软包装材料的常用设备之一、根据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可以选择多色印刷机或者单色印刷机。

2.烘干设备:可以选择热风烘干机或者红外线烘干机。

热风烘干机适用于水性油墨,通过高温烘干将油墨中的溶剂挥发掉;红外线烘干机适用于溶解性油墨,通过红外线辐照将溶剂挥发掉。

3.复合设备:复合设备一般分为干式复合机和湿式复合机。

干式复合机通过高温高压将两片薄膜进行复合,复合速度较慢但复合牢度较好;湿式复合机通过涂布胶水将两片薄膜复合在一起,速度较快但复合牢度相对较低。

三、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版材和油墨:根据客户需求和产品特性,选择适合的版材和油墨。

不同的版材和油墨具有不同的特性,如抗刮擦、抗磨损、耐化学品等,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选择。

软包装复合技术

软包装复合技术
同时,因为使用的墨量少,残留的溶剂量也少, 也特别适合食品包装的印刷要求。另外,水性 油墨因为使用以酒精为主的溶剂,在产品安全 性方面不会存在问题。
24
无与伦比的高生产效率
柔性印刷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其高生产效率。 柔性印刷机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完成从卷纸到
后加工一体化的生产。凭借这点,柔性印刷机 可以做到包括印刷后加工在内的不中断连续加 工,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最近多品种、 小批量印刷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柔性印刷正 好顺应了这种潮流。同时由于其采用了一体化 的方式生产,在质量控制方面就显得更具优势。
5
柔性版印刷作为特殊的凸印方法,最初 称为“苯胺印刷”,其最初得名来源于, 该印刷方式在产生的时候使用苯胺染料 制成的挥发性液体色墨。随着科技的进 步,颜色虽鲜艳但容易褪色的苯胺类油 墨不再被使用,所以“苯胺印刷”的叫 法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6
最初的苯胺印刷出现于20世纪初,当时采用的 是手工雕刻橡皮版,只能印制大色块、简单图案 等。
当感光树脂层被紫外光照射时,感光树脂层发生 光聚合反应。感光树脂牢固地附着在聚酯支撑 膜上保证尺寸的稳定性,这样可以获得非常稳定 的印刷套准精度。
21
目前,不仅是瓦楞纸、纸袋、购物背包,包装 纸等的包材材料,甚至化妆品和点心箱子等纸 质容器及牛奶袋等液体饮料纸器。快餐面和点 心,尿布和米袋等的软包装材料都在使用柔性 印刷。在商业和医疗领域广泛使用的包装材料, 纸袋,以及很早就开始使用的标签,纸餐巾, 无纺布,磁带,波纹管等也都使用柔性印刷。 实际上,不光是瓦楞纸板的方面,柔性印刷方 式在软包装领域正被逐渐看好。
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呢? 首先是因为对包装的价值观不同。所谓
柔印,是凸版印刷的1种,使用软性的版。 简单地说就是辊状的图章。这个比凹版 印刷的精度虽然差,但廉价且操作简单。

无溶剂复合工艺与干式复合工艺应用差异谈

无溶剂复合工艺与干式复合工艺应用差异谈

无溶剂复合工艺与干式复合工艺应用差异谈【内容提要】干式复合是一项成熟的复合技术,是我国软包装行业的主导复合工艺,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干式复合工艺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型胶黏剂,由此产生的溶剂挥发与溶剂残留在所难免,导致干式复合工艺在环境保护、卫生安全和综合成本等方面颇为受制。

干式复合是一项成熟的复合技术,是我国软包装行业的主导复合工艺,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干式复合工艺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型胶黏剂,由此产生的溶剂挥发与溶剂残留在所难免,导致干式复合工艺在环境保护、卫生安全和综合成本等方面颇为受制。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淘汰或局限在某一特定情况下使用干式复合工艺。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溶剂复合工艺迎来了最佳发展机遇。

无溶剂复合是一项绿色复合技术,代表着复合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然而,在不少国家和地区这种复合工艺还属于一种新型工艺,尚未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我国亦是如此。

一些初次使用无溶剂复合工艺的软包装企业往往简单地认为无溶剂复合设备只是干式复合设备的一种简化型式,而忽略了这两种复合工艺的本质区别,易导致在实际生产中不能有效把握无溶剂复合工艺的控制要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废品率。

笔者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无溶剂复合工艺与干式复合工艺相比,在技术原理、工艺控制、外观质量、适用范围等方面大有不同,要想成功应用无溶剂复合工艺,软包装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全面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

技术原理之差异无溶剂复合工艺与干式复合工艺在技术原理上的差异是较大的,主要体现在涂布方式、涂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以及干燥、冷却、固化等工序的作用和要求方面。

(1)涂布方式干式复合工艺采用的是凹辊涂布方式;胶层较厚,表面呈凹凸(波峰)状,厚薄极不均匀;涂布量主要由凹辊网线数决定,只能通过更换凹辊进行有限调整。

无溶剂复合工艺采用的是多辊转移涂布方式;胶层薄,厚薄均匀;涂布量主要由各辊转速决定,可在线无级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包装干式复合技术————————————————————————————————作者:————————————————————————————————日期:软包装在包装印刷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由塑料薄膜制做的复合包装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

塑料薄膜制做的复合袋,因其价廉、质优,具备优良的热封性、阻隔性,能耐酸、耐碱、防漏等特点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包装需求。

一、为什么要进行塑料薄膜复合?1、外观:美观、轻巧、价廉。

2、柔软性:复合软包装材料柔软且携带方便。

3、耐温性: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耐低温性。

4、粘接力强且持久。

5、卫生安全性。

6、应用的广泛性:复合软包装材料一定是用各种塑料薄膜,如PE、PP、PET、OPA、PT,或纸或铝箔等,用胶粘剂将它们粘接成统一整体的一种功能性材料。

7、功能性:功能性强、形式多样、可用于普通、水煮、蒸煮。

8、成本:和传统的铁罐头相比,成本低廉、同时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二、现目前塑料薄膜复合的种类及各种优缺点。

1、种类:干式复合、无溶剂复合、共挤复合、挤出复合。

2、干式复合与挤出复合的优缺点:(1)、干式复合适合品种多、生产量小的复合膜生产,而挤出复合最适合于大量连续性的生产。

(2)、干式复合生产成本高,挤出复合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3)、干式复合在正常工艺条件下,剥离强度(塑/塑复合)一般都在1~3.5N/15min。

适合大部分产品要求;挤出复合在一般工艺条件下剥离强度(塑/塑复合)一般都在0.7~1.5N/15min,适用于一般的包装材料。

(4)、干式复合采用胶黏剂,容易产生溶剂残留,要完全达到卫生要求,工艺控制难度较大;挤出复合基本或只仅用水性底涂剂,涂布量很少没有溶剂残留,卫生性能较好。

(5)、干式复合薄膜的厚薄均匀度决定于所选基材质量,无法调整,挤出复合可调整薄膜厚薄均匀度和平均厚度。

(6)、干式复合生产操作容易,工人的技术要求一般;挤出复合生产操作比较复杂,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

(7)、复合不同产品时,干式复合工艺技术改变不大;挤出复合工艺需要经常调整,对工艺的要求更高。

(8)、干式复合有溶剂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安全操作和劳动卫生问题;挤出复合存在环境温度较高及有时有烟雾产生的问题。

3、无溶剂胶水复合与溶剂型胶水复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无溶剂胶由于没有溶剂,胶的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无污染,成品无残留溶剂侵害,生产无爆炸等安全隐患,使用环境无需防爆设施;同时复合时不会因为溶剂及加热系统而引起的薄膜变性,对确保复合薄膜平整性有利,复合薄膜采用里印时,印刷面的油墨不会因粘合剂中的溶剂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

(2)、干燥能耗低,没有预干燥通道,较之干式复合,能耗仅为1/25-1/15。

(3)、无溶剂复合生产线速度明显提高。

因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无溶剂复合的最高线速高达500m/min以上,通常在200m/min以上。

(4)、无溶剂复合的加工成本,较干式复合明显要低,复合工序的成本可望降低到干式复合的60%左右或更低,经济效益显著。

(5)、无溶剂的缺点:初粘力小,报废率高,功能性与酯溶型相比有待提高。

由于反应快,所以工作液寿命较短。

熟化时间较于溶剂型胶黏剂长。

设备投资大,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

所以目前仍然以溶剂型胶黏剂为主。

4、共挤复合的优缺点(1)、优点:不用胶水、成本低,没有有机溶剂排放,环保。

(2)、缺点:材料限制,纸塑、铝塑不能用,膜之间不能印刷。

三、目前干式复合所采用的胶水有哪些种类?胶水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四大类:(1)水性胶水,目前有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两大类,这类产品只适合干杂等轻质包装。

(2)醇溶型胶水,市面上有丙烯酸单组份胶水和聚氨酯双组份胶水两大类,醇溶丙烯酸单组份胶主要用于一些卷膜和珠光膜,而醇溶聚氨酯双组份胶水可以用于大多数普通塑料包装,强度低,使用范围较小。

(3)酯溶型聚氨酯胶水,使用范围广,可以用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塑料复合,根据需要现有普通,真空水煮,蒸煮三大类。

(4)无溶剂胶水,环保,无溶剂残留,但对设备及工艺要求较高,胶水本身初粘力差,产品报废率高,目前仅有少数客户在使用。

四、聚氨酯胶黏剂的制造原理、固化机理。

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的主剂通常是含有羟基的改性聚酯多元醇,固化剂往往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

两组份按比例混合后,主剂的—OH与固化剂的—NCO基进一步氨酯化反应。

因为固化剂一般是三元加成物,这种扩链反应生成网状高分子结构形成的牢固的粘结层,固化反应产生软段和硬段相间的嵌段共聚物。

主剂的分子量将决定复合工艺的适应性,分子量小的粘合剂,涂布性能、流平性好,但初粘强度低,反之,分子量大初粘性好,但流平性差,胶黏剂主剂分子量还会影响固化后最终达到的性能指标,所以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考虑加工过程,又要顾及最终效果,适当的分子量是主剂设计的关键。

固化剂含有NCO要具有高度的活泼性,能与醇、水、胺等含活泼氢的物质反应。

五、配胶的种类及优缺点。

1、配制方法:(1)、先将主剂倒入配胶桶,倒入1/3溶剂稀释,搅拌均匀后,加入固化剂,边加边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剩余溶剂。

这是标准的配制方法。

(2)、加完主剂后倒入全部溶剂,再加入全部固化剂,这样做很简单,但配好的胶液的性能对所用溶剂的依赖很大,目前生产乙酸乙酯多为甲醛法生产,其中的醛含量非常高,有时厂家会发现什么工艺都没变,复合膜的剥离强度突然变得很差,把配胶的方法改变一下,强度就好了。

(3)、主剂+固化剂+溶剂,对溶剂的要求较低,分子量不均匀,复合后白色和黄色印刷膜及镀铝膜容易起白点。

2、注意事项:(1)、配好胶水,需放置15min使用,脱泡,初步交联。

(2)、最好使用循环泵(胶水浓度比较均匀)。

(3)、配好的胶水最好用250目的滤布过滤,主要过滤掉胶配制过程中混入的杂质等。

(4)、溶剂的质量要求:水份、酸等(含量不得超过0.05%)。

六、复合膜在生产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干式复合过程中网纹辊上胶一般需配置三套网纹辊:①70—80线用于生产高上胶量的蒸煮包装产品。

②100—120线用于水煮等耐介质产品的包装。

③140—200线用于生产上胶量较少的普通包装产品。

2、标准工艺参数(1)、复合关键参数:烘箱温度:50—60℃;60—70℃;70—80℃;复合辊温度:70—90℃;复合压力:在不损坏薄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复合辊压力。

关于几种具体情况:①透明薄膜复合时,烘箱和复合辊的温度及烘箱内的通风情况(风量、风速)对透明度影响较大,印刷膜为PET时温度采用上限;印刷膜为BOPP时温度采用下限。

②复合AL箔时,如印刷膜为PET,复合辊温度必须高于80℃,通常在80—90℃间调节,印刷膜为BOPP时复合辊温度不要超过80℃。

(2)、固化:固化温度:45—55℃;固化时间:24—72小时;双组份胶在复合下机后并不立即具有理想的粘结强度,需要将制品送人固化室在45—55℃下熟化24—72小时,(普通透明袋24小时,铝箔袋48小时,蒸煮袋72小时),另外固化室的定时排风也很重要,足够的排风可以减少固化时间,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溶剂的残留。

3、剩余胶液的使用将剩余胶液稀释2倍后,密封,次日作业时,作为稀释剂将其参人新配的胶液中,做要求高的产品时,不要超过总量的20%,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冷藏保存。

如果溶剂水分合格,配好的胶粘剂存放1—2天无大变化,但由于复合好的膜不能马上判断是否合格,剩余胶液直接使用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4、工艺上的问题:烘道入口温度太高或无温度梯度,入口温度太高,干燥太快,使胶液层表面的溶剂迅速蒸发,表面结皮,然后当热量深入到胶液层内部后,皮膜下面的溶剂气化,冲破胶膜形成火山喷口那样的环状物,一圈一圈,也使胶层不透明。

复合橡胶辊或刮刀有缺陷,某一点压不着,形成空档,不透明。

环境空气中尘埃太多,上胶后烘道里吹进去的热风中有灰尘。

粘在胶层表面上,复合时夹在二片基膜中间,有许多小点,造成不透明,解决办法:进风口可用高目数的过滤网清除热风中的尘埃。

上胶量不足,有空白处,夹有小空气泡,造成花斑或不透明,请检查上胶量,使其足够且均匀。

七、胶水和醇水油墨或醇酯溶油墨的配比性。

我们应该知道不同厂家的胶水或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胶水在同一材料、同工艺的情况下其溶剂的残留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聚氨酯主剂中的羟基会与乙酯中的氢结合形成氢键,从而束缚了乙酯的挥发,不同的胶水其氢键强弱不同,也就造成溶剂残留不同,同一胶水用不同材料上其溶剂残留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材料的溶剂的释放能力不同造成。

现在根据环保的要求,有些厂家开始使用醇水油墨,由于含有水份,使得干燥时,溶剂的挥发速度减慢,容易造成复合时起斑点,剥离强度降低,热封时边子脱层,同时油墨也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转移,使强度降低。

因此在使用醇水油墨时一定要保证彩印膜的干燥性,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提高上胶量,增大固化剂的用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非彩印膜上胶,以减少溶剂对彩印油墨的影响。

八、复合袋油墨转移。

(1)、油墨质量不好,附着力不强。

(2)、印刷基膜表面张力差。

(3)、残留的溶剂超标。

九、复合袋子开口性不好。

(1)、上胶量能太多。

(2)、内层薄膜爽滑剂偏少。

(3)、熟化温度太高。

(4)、固化剂过量太多。

(5)、熟化后没有完全冷却后制袋。

(6)、如果已经出现该情况制袋后在用高压枪对其口吹气,改善其开口性。

十、高温高湿天气对干式复合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高温高湿天气对干式复合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干式复合所使用的大多是二液反应型的聚酯、聚氨酯系的粘合剂。

但它的性能一般与异氰酸酯的选择、聚酯多元醇的分子结构、聚合度、官能团以及混合比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液反应是由高分子末端部分含羟基成分的主剂与分子结构中含异氰酸酯基成份的固化剂起交联反应,结合成有较高紧密度的聚氨酯。

含异氰酸酯基成份的固化剂具有较强的活性与含有羟基、胺基的物质起反应且反应速率比与高分子聚酯、聚氨酯主剂反应快10倍以上。

如甲醇、乙醇、水以及其他胺类等物质。

这也是大多数聚氨酯粘合剂厂家在说明书上对水、醇、胺类做限制的原因。

那么在干式复合过程中,湿度较高时对复合所造成的影响则是多方面的,比如:1、粘合剂硬化不足,复合熟化后仍然保持粘性,造成剥离强度降低;2、交联速度减慢,粘合剂初粘力降低,容易引起复合膜起隧道现象;3、高温蒸煮膜袋,在高温蒸煮过程中破袋现象增多;4、溶剂挥发不彻底,复合膜袋异味现象增多;5、复合时胶盘泡沫现象增多,复合膜容易起斑点、白点和晶点等;6、复合膜手感发硬发脆现象增多。

二、高温高湿天气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上述的了解,我们对高温高湿天气对干式复合的影响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在干式复合过程中我们在各道工序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1、我们必须对各种薄膜进行控制,比如尼龙、玻璃纸等易吸潮薄膜,当尼龙起皱时,则有可能已吸潮,因此在没有复合完的情况下,用金属铝箔或阻隔性好的薄膜将薄膜包好放在干燥环境的货架上,切记直接堆放于地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