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人教版八年级近代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3)这段材料后来被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 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进步意义 有哪些? 戊戌变法.意义(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
传播.(2)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派别
探索活动
基本主张
师夷长技
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 棠,张之洞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进步的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陈独秀 李大钊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感悟:
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B)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C
A.1888年 B.1894年
)
C.1895年
D.1898年
3.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戊戌变法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C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5.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B ) A.公车上书 B.成立强学会 C.创办《万国公报》 D.成立保国会 6.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D ) A 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 发展社会经济 D 促进思想启蒙
选择题: 1、兴中会成立地点是: D A 广州 B武昌 C日本东京 D檀香山
2、 1905年,孙中山创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C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中国同盟会 D光复会
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中考题汇总(含答案)

八上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0.5分)1、 (2015·安徽)阅读图4,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2、(2015武威)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
这种“变局”开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14•山东东营•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4、(2014•四川遂宁•3)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中华民国成立C.中共一大召开D.蒋家王朝的灭亡5、(2014•x疆•1)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世纪40年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史实是A.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渡江战役胜利,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6、(2015安顺)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关天培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7、(2014•山东滨州•7)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掘,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①支持正常贸易②反对鸦片走私③反对开放口岸④维护民族利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2014•山东聊城•8)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含答案

23.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A.强学会成立B.《万国公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
24.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下所示,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19.“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下列活动能体现“富有”观点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B.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C.湖北织布局的创办D.北洋海军的创建
20.2014年2月10日,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经进行了12年。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7.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8.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13.D
解析: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反帝活动,从思想上主动为帝国主义服务,表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符合题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AB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影响
刺激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是中 国近代化的开端 加快了近代化的 进程 在社会上起到思 想启蒙作用
19C6090年代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二试身手
1、(2011· 牡丹江)7.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 以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宣告夭折,但它却在近代化道路上留下 深深的足迹。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反帝反封 三民主义 建的资产 1911年 资产阶级 革命派 阶级革命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先生的主要民主革命活动
辛 亥 革 命
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3、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革命事迹知多少?
时间 1894年 1905年 革命活动
派遣留学生:
1、培养了大批科 技、军事、外交 人才 2、也为清末的教 育改革奠定了基 础
海军: 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这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
请回答:
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 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炮折》
1、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 物还有谁?
19C6090年代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反帝反封 三民主义 建的资产 1911年 资产阶级 革命派 阶级革命 新进 1915年 知识分子 民主 思想解 科学 放运动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近代化的探索-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三、戊戌变法的内容、评价(意义、局限)
(一)概况·背景
背景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列强掀 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加重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进程
①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变 法维新运动的序幕;②公车上书失败 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 报刊(上海·梁启超《时务报》、天 津·严复《国闻报》);③1897年,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 绪 帝 , 呼 吁 变 法 救 国 。 ④ 1898 年 6 月 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孙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地位
(P38第8课导言)
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立 高潮 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四、辛亥革命的概况、评价(意义、局限) (二)重要成果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 议员合影
清帝退位诏书
重要 成果
①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建立; ②清帝下诏退位:1912年2月,清帝下诏 退位;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 日颁布(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 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P48)
背景
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 认识到救国就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
化领域的革新运动。(P56)
开始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 标志 年杂志》(《新青年》)
代表 人物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重要 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中考历史复习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

中考历史复习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一、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就是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实行的斗争,也就是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1、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如在历次反侵略战争。
2、中国人民反抗清政府、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斗争。
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抗争①鸦片战争:林则徐禁烟及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③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④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战士抗击八国联军。
⑥日本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日。
(佟麟阁、赵登禹等)⑦反抗清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⑧反抗北洋军阀的统治:五四运动等⑨反抗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斗争。
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即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一、阶段特征1、含义:中国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
包含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2、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3、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独立;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4、进程阶段:(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中国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
洋务运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核心内容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又促动了文化和军事领域近代化的起步。
在它的诱导下,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初三历史复习八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八年级历史学科(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姓名知识梳理教师寄语:复习要用心复习要动脑复习要求实祝同学们开心愉快复习!复习题设计1、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2、说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3、说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共同原因。
1、⑴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通过富国强兵来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来促进作用。
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采用的是机器大生产。
⑶洋务派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拓荒作用。
2、(略)3、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共同原因: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4(略)达标测评题一、选择题1、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奕诉2、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3、京师同文馆是培养()人才。
A、军事B、科技C、经济D、外交4、()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A、1895年公车上书B、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C、保国会成立D、康梁创办《万国公报》5、康有为曾三次上书(),倡导变法。
A、道光B、光绪C、咸丰D、同治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③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④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辛亥革命的性质是()A、反帝反封建B、反帝爱国C、反封建反侵略D、资产阶级改革8、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了。
A、袁世凯B、黎元洪C、李鸿章D、段祺瑞9、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是()A、自强和求富B、自由和平等C、民主和科学D、自由和民主10、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A、《新科学》B、《新青年》C、《新民主》D、《新社会》二材料分析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分地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
关注目录
两探索
两战争 两条约
口号+企业;认识作用+局限。 主要战役+条约主要内容; 说明与危机加剧的关系。
康有为、梁启超;“百日维新”。
史实+结合条约内容分析影响。
【易错易混】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单元概述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义和团运动 抗击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签订
近代民用工业(官督商办)——求富
张之洞建汉阳铁厂,委托薛福成在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和 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什么样的设备,张之洞却说“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 铁但买一套可也”。结果汉阳铁厂使用的大冶铁矿磷多,而设备主要针对含 磷少的矿石,造出来的产品脆裂易折。
问题2:请将以下六组图片进行归类,
C 派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大生纱厂
6.如图是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 划表。这体现了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
D 目的是: ( )
A. 完全实现教育西方化 B. 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 C. 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D. 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4.根据地图洋务运动开设的工业有怎样的特 点?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 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学日本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学美国
①上海—《时务报》—梁启超② 天津—《国闻报》—严复
其他报刊:《万国公报》(《中外 纪闻废》八)股《不强是学废报科》举《(新19民05丛年报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 运动的不同点:学习西方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不同 (1)洋务运动开启了经济工业化之路;戊戌 变法开启了政治民主化。 (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要中国走资本 主义道路,不同之处是对清政府态度不同 , 前者要在清政府支持下走改良道路,向日本 学习,通过改良确立君主立宪制;后者是要 推翻清政府统治,学习美国式民主共和制。
⑪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 “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 哪些探索?(4分)
⑫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 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 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 “东洋旧文明”的态度?(2分)
6、近代史上李鸿章从事的活动有哪些? 答:①开展洋务运动 创建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创建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创建北洋舰队 ②签署《马关条约》 ③签署《辛丑条约》 ④海防派的主张者
7、光绪皇帝经历过哪些重大事件? 答、 ①甲午中日战争(悼念邓世昌) ②戊戌变法(主持变法)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随慈禧西逃)
7.戊戌变法的影响主要在于 ( ) A.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B.改变了封建专制体制 C.制止了民族危机 D.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8.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揭开这 一事件序幕的是 ( ) A、《马关条约》签订 B.《中外纪闻》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公车上书
9.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 ( ) A.封建帝王 B.袁世凯 C.北洋军阀 D.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10.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最主要的依 据是 ( ) A.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B.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C.资产阶级不能依靠和发动群众 D.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政治上
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上的自由、
民主化。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维新 变法 辛亥 革命 新文化 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1、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 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 用其人。请回答: ①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 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前期提出了 什么口号?
②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场运动对中 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3、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 运动是指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4、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是( A、自强和求富 B、自由和平等 C、民主和科学 D、自由和民主
)
5、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B.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C.培养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D.强化儒家传统文化教育 6.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D.保护本国封建经济
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是从洋务派为 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 工业的洋务运动开始,经康有为、梁启超维 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继而孙中山领导革命派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 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 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 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一刻也未 曾停留。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 历史助学P39)
①洋务运动是( )阶级在 ( )后主张学习西方先 进( )的救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 ③洋务派在中央以( )为代表 地方上以( ) 为代表。 ④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 ( )
⑤洋务运动前期 口号是( ),企业代表是: ( )( )( ) 等一批近代( )工业。 ⑥洋务运动后期 口号是( ),企业代表是: ( )( )( ) 等一批近代( )工业。 ⑦洋务派还筹建了( )( ) 和( )三支海军。
⑧洋务派还兴办了( ),其 中1862年成立的( )是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⑨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 ⑩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 ) ⑾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4、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 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 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 深入。
5、近代化的探索最终的结果怎样? 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都失败了 道理: 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 命运,资本主义道路救不了中国。
①公车上书的目的是: ( ) ②公车上书时的皇帝是( ) ③公车上书的意义: ( ) ④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康梁创 办《 》后来又改名 《 》,又组织( ) 标志着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⑤变法时间是( ),这 一年是旧历的( ),因此 变法就叫做( ),又因为 变法前后共103天,因此又叫做 ( )。 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破坏变法的 原因是( )。 ⑦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⑧戊戌变法的性质是: ( )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 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二: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 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请回答:
旧历年份记忆表 1894年 1898年 1901年 1911年
9、近代化的探索中国人表现出哪些 可贵的精神?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 不挠的抗争精神,甘愿奉献,救国救 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9、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
中国: 器物
(先进技术)
政治 制度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 文化 新文化运动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 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建设近代海军。 2、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达到了? 维护清朝统治 没有 3、你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4、李鸿章等领导的洋务运动在近代化中有何积极 作用? 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 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⑨戊戌变法的内容: A、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 冗(rong)官,任用维新人士 B、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文化思想上:开办新式学堂,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⑩戊戌变法的意义: ( )
组织 兴中 会 中国 同盟 会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⑾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消极方面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 强的道路。 积极方面评价:引进了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 批近代企业,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产 生和发展。
1、洋务运动是中国(
)的开端
2、鸦片战争是中国(
)的开端
3、与洋务运动发生的同时期的世界历史大
事有哪些? 答:俄国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新文化运动Leabharlann 开始标志 创办人 创办时间 主要阵地 两面大旗 投稿人
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内容 提倡 反对
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内容
③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他的两篇文章《 》和 《 》发表在了 《 》上。 ④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在北京创办了《 》。 ⑤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⑥如何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 )
洋务运动
西方: 思想
文艺复兴或 启蒙运动
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
器物
工业革命
10、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主要向西方 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制约 近代化的两大因素有: 列强的侵略; 腐朽的封建制度。
1、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2、京师同文馆是培养( )人才。 A、军事 B、科技 C、经济 D、外交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
①都向西方学习 ②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其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都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起到了怎样的思想解放作用?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促 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传播 创造了条件。
特点
②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③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即( )( )( ) ④武昌起义时间( ) 这一年是旧历的( )故称为 ( ) ⑤中华民国成立于( ) 首都是( ) ⑥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 ( )
⑦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又有失败的一面? 成功: 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①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②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