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法律
国家及地方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汇总

国家及地方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汇总来源:南度度节能服务网我国自1997年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增多,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多个领域。
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国家和各地方政府不断出台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政策进行扶持。
为了让大家方便查找或者整体了解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南度度对国家和地区发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进行了汇总。
国家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进一步壮大,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符合相关规定的,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本标准规定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参考合同文本,适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
用能状况诊断可按照GB/T 2587、GB/T 3484、GB/T 15316、GB/T 17166及相关标准执行。
能耗基准确定可按照GB/T 2589、GB/T 13234及相关标准执行,并应得到双方的确认。
项目节能量的确定可按照GB/T 13234及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对象: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对象是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
支持范围:财政奖励资金用于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
已享受国家其他相关补助政策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纳入本办法支持范围。
关于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需求及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将根据各地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和节能服务公司综合考评等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节能服务公司名单。
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及项目实施

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及项目实施作者:张志勤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节能减排法律事务部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法律顾问“十二五”时期国家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强化各项政策措施。
公共机构节能不仅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公共机构节能具有重要示范和指导作用。
但是许多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面临节能改造资金不足问题。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市场化的节能机制,为公共机构不增加投入但又实现节能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
那么,当前国家关于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何,合同能源管理如何实现零投资节能,具体操作流程如何,如何控制项目风险就成为公共机构关心的问题。
本文在疏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一、公共机构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的法律依据1、公共机构的节能义务2008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该法将公共机构节能与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并列,对公共机构节能作出专门规定,要求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
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条例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下发财建[2011]20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
合同能源管理税收优惠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甲方:(用能企业名称)乙方:(节能服务公司名称)鉴于甲方有意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乙方作为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愿意为甲方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并根据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本合同。
第一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内容1.1 乙方对甲方进行能源审计,分析甲方的能源使用情况,提出节能改造方案。
1.2 乙方负责筹集节能改造项目所需的资金,并实施节能改造。
1.3 乙方确保节能改造后的项目达到约定的节能效果。
第二条税收优惠政策2.1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乙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2.2 乙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项目中的增值税应税货物转让给用能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
2.3 乙方满足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三条合同的履行3.1 甲方应配合乙方进行能源审计和节能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场地。
3.2 乙方应按照约定时间完成节能改造项目,并确保节能效果达到约定标准。
第四条合同的解除和终止4.1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甲方违反合同约定,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4.2 如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可协商终止合同。
第五条争议解决本合同的解释和执行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保密条款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所获悉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应予以严格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第七条其他条款7.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7.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甲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乙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第二篇范文:第三方主体+甲方权益主导甲方:(用能企业名称)乙方:(节能服务公司名称)第三方:(税收咨询公司名称)鉴于甲方有意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乙方作为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愿意为甲方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第三方作为专业的税收咨询公司,愿意为甲方和乙方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文档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文档Contract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第三编规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文便于学习和使用,下载后内容方可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一、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山东融世华租赁有限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联律师事务所、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新时空(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鹏程、陈海红、赵明、谌树忠、李铁牛、钱靖、于力、王康、程丹明、聂海亮、刘昕、何生、范莉莉、贾洲平、刘秋生、罗丽芬、李明奎、邢向丰。
二、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参考合同文本。
本标准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87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348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716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1.法律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通过,2007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颁布,2009年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法规、政策性文件部分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2010年10月19日)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2010年8月9日)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需求及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2010年6月29日)4)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6月3日)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年4月2日);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09年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检查的通报(2010年3月30日);7)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的通知(2010年3月18日);8)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2010年3月14日);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0年重点工作的通知(2010年2月10日);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2010年2月2日);1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2009年12月31日);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12月1日);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及有关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年10月15日);1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关于召开“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的通知(2009年10月9日);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09年9月22日);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9月19日);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2009年7月19日);18)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2009年7月6日);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贯彻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通知(2008年12月4日);2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系统深入开展节能行动和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2008年11月7日);21)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2008年09月23日);2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法制办关于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通知(2008年9月16日);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08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年9月5日);24)公共机构节能条例(2008年8月1日);2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2008年8月1日);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2008年7月15日);2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6月10日);2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年5月21日);2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2008年5月13日);3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工作检查报告》的通知(2008年4月14日);31)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年12月28日);32)财政部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年12月20日);33)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年10月24日);34)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07年10月23日);35)国务院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2007年8月26日);36)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2007年7月3日);37)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年6月26日);38)商务部关于开展“零售业节能行动”的通知(2007年6月4日);39)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2007年6月3日);4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2007年6月1日);41)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5月23日);42)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关于印发《建设部科技司200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2007年3月30日);43)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06年9月15日);4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关于发布“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三个重大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2006年9月13日);45)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2006年8月25日);46)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6年8月6日);4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等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2006年7月25日);48)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的通知(2006年7月4日);4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06年4月7日);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5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等关于加强政府机构节约资源工作的通知(2006年2月14日);5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2005年7月8日);5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6月27日);54)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促进节约用电工作的意见(2004年11月23日);5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2004年11月10日);5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2004年4月1日);57)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2001年10月12日);58)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的通知(2001年10月10日);59)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意见(2000年3月16日)。
GB/T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导读

项 国家标准 , 当解 决 合 同能 源 管 理实 施 中具 有 应
普 遍性 、 原则 性 、 基础性 的 问题 , 因此将 标 准名 称 调 整 为《 同能 源管 理技术 通则 》 0 9年 3月 , 准 合 。2 0 标
程 序 等标准 化 依 据 。劳 伦斯一 克 利 实验 室 的研 究 伯
标准 宣 贯 指 导
CH I NA TAN DARDS REVI S EW
中国标准导报
G / 4 - 2 1 ( 同 能 源 管 理 技 术 通 则 读 B T 2 9 1 5 0 ( 到 中 国 已有 十 多 年 的发 展 历史 。2 1 0 0年 4月 2日, 国办转 发 了国家 发 改委 等 四部 门《 于加快 推行 合 同能 源 管理 促 进 节能 服 关
吨标 准煤 , 业人 员 达到 1. 万 人 。 从 13
20 0 7年底 , 国家 标准化 管理 委员 会正 式批 准 了
《 同 能源管 理技术 规 范 》 准制 定 项 目, 合 标 由全 国 能
通过标 准 化 活 动 推 动 节 能 服 务 机 制 的快 速 有
序 发展 是 国际通行 的做 法 。美 国 、 欧盟 、 日本 、 大 澳 利亚都 十分 重视 相关 领域 的标 准化 研究 , 并把 标 准 文本 、 一致 性 的测试 和验 证方 法 等 作 为标 准化 活 动 的重 点 内容 。在美 国能 源部 的大力 推 动下 , 国 以 美 法 律法 规 的形式 对合 同能源 管 理行 为 进行 了规 范 。
策措 施 的落 实提 供 了重要 技术依 据 。
一
、
《 同能源 管理技 术通 则 》 合 制定 的背景
“ 同能源 管理 ” 合 作为 一 种新 型 的节能 机 制 , 在 北美 、 欧洲 和 日本 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在 国 家经 贸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的适用与解读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的适用与解读关键字:合同能源管理(EPC)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节能服务企业(ESCO)由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等单位负责起草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作为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24915-2010)已于2010年8月9日发布,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则》的法律性质如何,其发布和实施对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特别是节能服务企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节能服务企业应该如何适用《通则》,需要做怎样的准备可以更好的实施《通则》。
本文拟围绕这些节能服务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围绕《通则》的实施和适用对通则进行解读。
一、《通则》的背景及主要作用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就在我国示范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达成了共识,并决定共同实施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开展节能工作。
1998年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实施的大型节能合作项目正式将“合同能源管理”引进我国。
为实施该项目,先后成立了三家示范节能服务企业。
自此拉开了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序幕。
由三家示范企业起步,至2010年经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超过500家。
已经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超过4000项。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市场化的节能机制,是一项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泊来品,虽然已在我国落地生根,仍然需要消化吸收和本地化改造的过程。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在术语、运作模式等技术层面尚缺乏统一的规范,从行业发展角度,制订统一规范存在技术上的必要性。
此外,我国已通过立法将合同能源管理列入鼓励和推广的节能措施范围,需要向社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的指南。
《通则》的指南意义,从提供合同参考文本这一作法中可见一斑。
另外,国家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奖励政策,要把扶持和奖励政策落到实处,需对合同能源管理进行界定,因此制订统一规范存在政策上的必要性。
《通则》从技术上统一了合同能源管理术语和技术要求,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基本运作模式的指南,为政策上界定合同能源管理及其实施效果提供技术依据。
合同能源管理 国家要求

合同能源管理国家要求
道合同能源管理(Contract Energy Management,简称EMC)是一种节能服务机制,其核心是通过签订合同,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并通过提供必要的服务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此过程中,节能服务公司通常会承担项目的前期投入,包括节能方案设计、设备采购和安装等,而用能单位则以节能效益支付这些投入及其合理利润。
在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国家鼓励企业采用这种节能投资方式,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标准,指导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国家对单个项目的财政奖励资金补贴不超过500万元,且发放标准为每吨标准煤260元。
此外,地方财政也会相应承担一部分支出。
总的来说,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有着明确的法规支持和政策导向,是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成本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目一览
1.法律部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通过,2007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颁布,2009年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法规、政策性文件部分
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
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2010年10月19日)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2010年8月9日)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
励资金需求及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2010年6月29
日)
4)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6月3日)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
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年4月2日);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09年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
筑节能检查的通报(2010年3月30日);
7)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的通
知(2010年3月18日);
8)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2010年3
月14日);
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0
年重点工作的通知(2010年2月10日);
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2010年2月2
日);
1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
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2009年12月31日);
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12月1日);
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
建设技术导则》及有关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年10月15日);
1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关于召开“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
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的通知(2009年10月9日);
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半导
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09年9月22日);
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9月19日);
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2009年7月
19日);
18)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
方案》的通知(2009年7月6日);
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
于贯彻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通知(2008年12月4日);
2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系统深入开展节能行动和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
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2008年11月7日);
21)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2008年
09月23日);
2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法制办关于贯彻实施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通知(2008年9月16日);
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08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8年9月5日);
24)公共机构节能条例(2008年8月1日);
2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2008年8月1日);
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2008年7月
15日);
2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
年6月10日);
2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
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年5月21日);
2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
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2008年5月13日);
3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
查建筑节能工作检查报告》的通知(2008年4月14日);
31)31)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年12月28日);
32)32)财政部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
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年12月20日);
33)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年10月24日);
34)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
作的实施意见(2007年10月23日);
35)国务院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2007年8月26日);
36)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
通知(2007年7月3日);
37)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
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年6月26日);
38)商务部关于开展“零售业节能行动”的通知(2007年6月4日);
39)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2007年6月3日);
4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2007年
6月1日);
41)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5月23日);
42)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关于印发《建设部科技司200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2007年3月30日);
43)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06
年9月15日);
4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关于发布“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筑节能关键技术
研究与示范”等三个重大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2006年9月13日);45)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2006年
8月25日);
46)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6年8月6日);
4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等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
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2006年7月25日);
48)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的通知
(2006年7月4日);
4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06年4月7日);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
月14日);
5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等关于加强政
府机构节约资源工作的通知(2006年2月14日);
5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分工的通
知(2005年7月8日);
5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6月27
日);
54)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促进节约用电工作
的意见(2004年11月23日);
5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2004年11月10
日);
5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2004年4月1日);
57)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2001年10月12日);
58)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的通知
(2001年10月10日);
59)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绿色照
明工程”的意见(200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