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溧阳市学校体育优秀论文评比获奖者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各省(区、市)论文.pdf

淮安市淮阴师院 附属中学
江苏省南通市城 中小学
常州市武进区星 辰实验学校
苏州大学体育学 院
南京市教学研究 室
泰州市口岸中心 小学
扬州大学体育学 院
“租借评价法”的创建及其对激发体 育弱势生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
校园“十二分钟跑”促进高中学生心 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支持性评价对提高小学生主动学习能 力的实验研究
不同运动项目对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 水平干预的实验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指标 体系研究
布点校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与发展策 略研究
关于我国实施“体教融合”的体制难 点及制度设计的研究
况分析 1985-2012 年无锡市中小学生体质健
康状况动态分析 洞察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五体”因
素及调优策略 无锡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多
措并举的机制探索 教育均衡视域下学校体育由弱变强系
统化建设个案研究 优化县级学校体育组织环境的研究 基于课程领导力的普通高中体育教学
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区域性“每天锻炼一小时”专项督导 的现状及有效策略研究——以南通市
挖潜增效: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 开展的有效途径
宁镇扬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的探究
曹波 孔敏亚 宋伦忠 陈志山 王小东 陈武 杨小帆 姚娟 程娟 任杰 谭文杰 王平 陆伟 程林 彭杰
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江阴高级 中学
连云港高级中学
南京金陵中学河 西分校
常州市新桥中学
泰州市高港区教 育局
南京师范大学体 育科学学院
“棒垒球校本化实施”对我校棒垒球 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突破与超越—— 基于体育课磨课三个维度的探索与研
究 “三位一体运动处方”对高中生体能
江苏省教研室2013论文结果

特教语文教学使用普教教材的几点体会 加强学情分析 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让智障孩子乐读、会读、爱读 浅谈提高培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乡镇特教班三复式课堂教学初探 注重口语培养 提升教学效果 从生命缺憾走向生命蓬勃 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打造学校办学品牌 抓聋生的有效作业,提数学的复习效率 培智学校生态化教育活动的校本呈现 让残缺生命在“主动发展日”活动中绽放光彩 聋校使用苏教版语文教材进行古诗词教学初探 在“结构化”的视野下——在聋校进行“数学结构化 教学”的思考 “激活”智障学生语文复习课的策略 展现语文魅力,让培智课堂活起来 浅谈“培智数学活动课”研究中的几点感受 关于培智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启智博士”功效 构建有效语言康复课堂 计算教学中透视出的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 略 五个问题一节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盲校中医课 堂教学的渗透 对聋校语文教材的理性分析与灵活处理 亲身经历,唤起智障学生学习的本真 特教学校好课模式初探
盐城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连云港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连云港灌南逸夫特殊教育学 校 连云港市海州区培智学校 连云港市海州区培智学校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南通启东市特殊教育学校 南通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南通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南通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
闫青 张沁 王艳 郭志方 金莉 徐长龙
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淮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淮安盱眙县特殊教育学校 淮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盐城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盐城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盐城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连云港市海州区培智学校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南通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南通市通州特殊教育学校 泰州特殊教育学校 泰州泰兴特殊教育学校 泰州姜堰特殊教育学校 宿迁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
常州市第二十六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获奖名单

张小瑜
“三人制”篮球在小学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欧园明
二等奖(20篇)
新北区体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引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新北区新桥中学
顾建伟
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金坛洮西中学
贺琳丽
浅析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钟楼区盛毓度小学
沈玉仙
常州市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视力成因及干预措施演技
常州田家炳实验中学
高芳
高考体育考生考前不良心理探究与应对策略
常州市第一中学
潘旭坤
常州市**中学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
常州市正衡中学
高雪艳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常州市正衡中学
林毓强
我校“阳光体育”的开展难度及应对措施
常州市正衡中学
范哲铭
转变体育学习方式的误区与对策
常州市青龙中学
龚俊方
关于高考加试体育的设想
袁建东
常州市初中学生暑假阳光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常州北郊中学初中分校
昌君
体育课程改革的局限与反思
常州市第一中学
陶国华
对“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常州市正衡中学
梁瑞涛
浅谈学校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
常州市花园中学
高杨王秀芬
体育课堂教学细节研究与思考
武进牛塘中心小学
庄艳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初探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钱亢范德举
例析体育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张洁
常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分析调查报告及对策
天宁区教研室
王国元
对常州市高中体育校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
15.爱心托起希望,责任成就梦想:江苏省溧阳中学鲍燕文老师【精品资料】

15.爱心托起希望,责任成就梦想:江苏省溧阳中学鲍燕文老师“公平善待每个学生,务求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表率影响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甚至每一位家长。
”——这是同事们对鲍燕文老师师德的评价。
鲍燕文,女,35岁,现为江苏省溧阳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高二政治教师。
她曾主持过校团委工作,连续7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她从教12年,始终辛勤耕耘,尽心尽责,任何时候都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
她既教学生学习,又教学生做事,还教学生做人;更重要的是在她的学生看来,她本身的一言一行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
在学习中,她是严师,对学生学习要求甚严;在生活中,她是母亲,对学生关爱有加;在交流中,她是朋友,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隔膜。
她与学生一起,磕磕绊绊一路走来,边学边做,一同进步着、成长着。
爱,是生命里灿烂的阳光教育家捷尔任斯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鲍燕文老师为此不懈地实践着、体会着。
她以“教师能赋予学生梦想、追求、爱心、责任、良好行为习惯等从而使之获得发展提升”为对学生最大的爱,孜孜不倦,润物无声,用无私的爱唤起了学生的自信心,做到了以情育人。
她总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也把她当作朋友,学习上的困惑、思想上的烦恼都主动找她倾诉,而她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亲近学生。
一位家长曾经说“鲍老师,我真服您了,孩子不跟家长说的却跟您说……”关爱学生,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鲍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形成的特色。
记得在2005年高考期间,鲍老师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5)班是文科班,考场设在市光华中学。
班上有一位女寄宿生,无自行车,坐公交车又晕,鲍老师用自己的摩托车主动承担起了这位同学的接送工作。
有一天早上大雨滂沱,道路被水淹得很深。
为保证班上的寄宿生都能准时到达考场,为他们多提供一份方便,鲍老师又请自己的亲戚驾了小车把班上的几位寄宿生送到了考场。
2008年高考,鲍老师又负责送考,她坚持每场考试提早1小时到达考点点名,以微笑将学生送进考场,又以微笑迎接学生走出考场。
常州市第30届学校体育论文评比结果通报

常州市第30届学校体育论文评比结果通报为总结、交流全市中小学体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一线取得的宝贵经验、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促进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的质量、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市举行了2015年第三十届学校体育论文征集活动。
在各方面统筹安排下,本次论文征集评审活动也于日前落下了帷幔。
本届论文评比集中展现了我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的实践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的思想理论、学生体质健康、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阳光体育运动与校园足球、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体育教师队伍、课余训练与竞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反映了各学校体育的发展状态。
相关论文研究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性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总结经验与研究现状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专业性、规范性、实用性与前瞻性,部分论文立意新颖,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给人启迪,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工作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
本次论文评委由各辖市区教科研突出教师代表、特级教师以及市教育学会理事会成员组成,论文评比经过了动员、征集、编码、匿评、网络查询等工作环节,经评审组严谨、公正、客观的评比后,共评出一等奖论文10篇、二等奖论文20篇、三等奖30篇(名单附后,如有异议,请于一周内与教科院办公室联系,电话:86669503或86669500)。
本次论文评选活动为深入了解我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现状、交流辐射学校体育工作经验、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践依据。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二○一五年十一月十七日2015年常州市第三十届学校体育论文获奖目录一等奖十名对我校四届跳绳通讯赛成绩的分析研究与建议金坛西旸小学王骏促进小学生参与大课间10分钟体育活动的策略研究常州市实验小学汤祥小学体育教学变革的校本化实施研究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钱亢对常州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分析研究报告天宁少体校王国斌基于莫斯顿理论的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案例研究常州外国语学校姜庆军中学生中长跑耐力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武进湖塘实验中学姜海强阳光健身大课间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武进坂上小学盛晓虎程序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溧阳实验初级中学李源影响溧阳市高中生选项教学溧阳南渡高中董菁校园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深层剖析与行动策略局前街教育集团龙城小学贺妍颖二等奖二十名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金坛唐王小学张静航对一年级新生跳绳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与教学建议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蒋建全浅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案”运用的可行性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欧园明青少年足球技战术训练中足球意识的渗透与养成天宁区延陵小学韦民乒乓球校本课程促进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田家炳高级中学姜磊常州市局属中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正衡中学林毓强常州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研究实验初级中学沈一菲少儿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清英外国语学校杨维全足球游戏在小学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开展应用星辰实验学校陶伟伟武进区中学开展篮球运动现状的调查分析省前中国际分校高飞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案例研究星辰实验学校钱程小学男子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提高命中率的实验研究湖塘桥实验小学胡英兰小学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案例研究潘家小学张瑞杰校园啦啦操运动在我校推广普及的可行性研究华润小学钱小琴关于足球试点校开展现状的探究溧阳天目湖实验学校陈菲对学校篮球选修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溧阳南渡中心小学吴月婷对我校高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状况的调查分析溧阳中学赵云龙初中篮球教学中实施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钟楼实验中学沈菲以“地面体育游戏玩法”例谈拓宽体育游戏活动内容新北区罗溪小学顾林合作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女生跳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外国语学校何飞三等奖三十名例析体育教学中调控与应变的有效性虹景小学许光亮常州市高职院校羽毛球课程学习状况的研究与对策分析华城实验小学谢成卫金坛城区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华城实验小学周玮提升小型体育教研组核心竞争力的实验研究西横街小学倪敏浅析排球教学中影响接发球质量因素与对策泰村实验学校夏惠娟谈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实施白云小学徐海琴“1+x”模式下初中体育选项走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勤业中学王林瑞高中男子足球分层教学的对策与研究第五中学宋杰常州市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正衡中学白雪常州市天宁区部分学习游泳课开设条件的调查研究外国语学校万岩林篮球教学中应用莫斯顿自我检查式教学法初探外国语学校张王平常州市某中学八年级课外活动现状分析实验中学汝灵芝抓住低年级足球课堂激发小学生足球兴趣横林实验小学吴锭浅谈农村小学田径队如何提高运动成绩前黄实验学校殷磊对小学体育教学同课异构的思考清英外国语学校白雪课间10分钟孩子们去哪儿?清英外国语学校张望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的实践研究星河小学龚尧小学中年级学生体育学校行为习惯的调查与研究湖塘桥中心小学何留校区史春明校园篮球活动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防治对策浅谈湖塘桥中心小学杨兴健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湖塘桥中心小学陈春艳基层学校少儿健美操运动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潘家小学蒋映优化单元教学策略促进体育技能学习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范德举浅谈新课标下综合型体育教师的适应性发展溧阳文化小学王万乐对体育课堂中后进生的一丝思考和建议溧阳文化小学王大泉我校基础建设下大课间场地缩减的应对策略溧阳实验小学蒋培激活小学体育队列队形课的新教法溧阳撗涧小学韩超对青少年篮球防守技术教学的探究溧阳清安小学戴英杰溧阳初中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体育游戏开展现状研究溧阳前马初中何雪峰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探索溧阳旧县小学孔鹏飞对我市七所高中开展体育选项模块教学的分析研究溧阳中学赵云龙。
近年来学校教师论文获奖汇总表(2010.8)

溧阳市教育学会
2008年
65
钱兵
浅谈初中化学课改中的新问题及探究性学习
市三等奖
溧阳市教育局
2008年
66
蒋琴
加强主观体验,提高鉴赏能力
国家二等奖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
2009年
67
陈立东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策略
发表
考试指南报
2009年
68
唐治英
演示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发表
论文选粹
2009年
69
蒋林军
23
杨继纯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教育
市三等奖
溧阳市教育局
2007年
24
杨继纯
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教育
市三等奖
溧阳市教育学会
2007年
25
杨金华
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精细化和人文关怀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
学苑新报
2008年
26
杨金华
春风不让一木枯
发表
学苑新报
2008年
27
朱彦刚
影响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因素与对策
发表
省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08年
33
陈立东
浅谈数学课中“问题探究教学”的策略
省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08年
34
杨金华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省三等奖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2008年
35
解荣青
基于问题解决优化课堂教学
省三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08年
36
陈立东
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策略
常州市二等奖
2009年
融合与重生——体育电影《弱点》中的美国国家形象塑造

综合论坛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要求的不断提升,各国体育电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美国体育电影发展尤为突出。
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含着人的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张传来,2011)。
美国体育电影所承载的体育文化,往往能将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主流的意识形态、人文思想了无痕迹地输出给电影受众,也使美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体育电影在塑造美国国家形象方面功不可没。
随着二战后好莱坞的崛起,美国先进的工业技术为电影制作提供技术保障,其体育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独具魅力。
以电影盛会奥斯卡为例,自1931年一部描写拳击手生活的名为《舐犊情深》的影片首次获得奥斯卡小金人以来,体育题材电影成为该盛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迄今已有30余部体育影片擒获奥斯卡奖。
2018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中就有3部体育题材影片获奖:《我,花滑女王》获最佳女配角、《伊卡洛斯》最佳纪录长片、《亲爱的篮球》最佳动画短片。
美国体育题材的电影屡见不鲜,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影业脱颖而出,确要用心之作。
2012年获得第84届奥斯卡奖的体育电影《弱点》,成为又一部体育题材电影成功的范本。
从一定意义上讲,该部影片通过黑人孩子和白人家庭的融合,通过“爱”使社会吸毒、贫富差距、青少年教育等现实社会问题得到解决,让心怀“美国梦”的美国大众心有慰籍,也为伊拉克战争背景下的美国国家形象描绘了温柔的一笔。
在该部传记电影中,主人公迈克的原型是2009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 )首批被选球员迈克尔•奥赫。
影片讲述黑人小孩迈克的童年极为不幸,吸毒的生母甚至不知道迈克的生父身份,迈克也多次亲眼目睹生母因吸毒被警察带走。
对于贫民窟的种种恶劣事件,小迈克无力抵抗;偶然的机会,少年迈克与白人养母结缘,养母无私的扶助和教育,最终让贫民区出来的迈克,成为橄榄球明星,被诸多大学盛邀入学,最终成为国家橄榄球联盟队员。
这部电影以体育见人性、人格和人生,本片对伊战后的美国正面和积极形象塑造起到一定作用,美国电影人也试图通过他们的电影扭转对伊战争后美国所背负的负面影响。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几点思考

管理篇誗德育天地一、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重要,而一个人道德的培养是漫长的过程,应从小抓起。
学校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行,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后天教育的不同才有了好坏之分,可见道德教育在人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极其重要。
小学正是青少年的身心成长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期,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此时的道德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受教的主体主要是校园环境和教师。
因此,小学教育既是德育的初级阶段,又是最重要的阶段,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是德育的基石。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所以小学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从入学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阶段,必须立足现实,客观分析,多方面、多角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体育教学在德育教学中的优势1.体育教育使德育的实施渠道实现了多样性。
学校实施的德育中,有一条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尊重他人,不怕吃苦,形成勇敢、自信、坚毅、果断的完美个性。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所以,体育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与德育具有一致性,也增加了德育的实施渠道。
2.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不同于以往的德育。
体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开放性、社会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它在德育手段和方法上不同于其他学科,所以我们要把体育教学特点的优势利用好,在体育教学中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使学生在获得强健体魄的同时,心理上也可以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小学阶段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杨树松
埭头小学
1
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作用及如何运用好
徐建新
文化小学
1
新课程标准下我校篮球模块的教学设计
赵云龙
省溧中
1
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提供教材穿针引线
史建伟
第二实验小学
1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探析与解决策略
王大泉
文化小学
2
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周宇峰沐贤
平陵小学
郑良顺
社渚小学
3
如何重视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意志
戴分
绸缪实验学校
3
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钮文胜
绸缪实验学校
3
如何将德语教育贯穿在体育教学中
张惟
燕山中学
3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缪华
西平小学
3
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与“运动技能”该如何取舍
韦东平
平桥小学
3
在新课程的课堂模式中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张顺
第六中学
1
目标教学法在中小学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尝试
张冬梅
第六中学
1
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凸显
孙君
实验小学
1
体育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研究
宋孝清
实验小学
1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效性问题探讨
濮阿仙
实验初中
1
体育高考专业训练的有效性研究
蒋建青
戴埠高中
1
谈构建和谐体育课堂的策略
庄新建
东升小学
2
体育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策略
姚炜
实验小学
2
对构建生长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陈新风
实验小学
2
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组织方式的研究
程菲
天目湖实验学校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杨志刚
溧城小学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许斌
溧城小学
2
体育教学开放模式下的研究
将峰敏
溧城小学
2
浅谈情感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房春华
外国语学校
2
小学体育课堂依托小游戏开展体育技能教学的探究
马超平
外国语学校
2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堂运用的研究
刘劲松
第六中学
2
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思考
沈杰
第六中学
2
探究情景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蒋培
实验小学
2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
杨莹
实验小学
王万乐
东升小学
2
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活情趣
徐和峰
东升小学
2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解决途径
卢星元
东升小学
2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情况的调查研究
陈小波
别桥小学
2
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蒋乐乐
燕山中学
2
合作学习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思考
王小龙
文化小学
2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评价
潘全中
实验初中
2
体操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发展
2
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汤炎
燕山中学
2
体育教学中“学生共同体”建设有效性的研究
曹晓娇
后周小学
2
竹文化特色校本课程抖空竹的探索研究
高渊
平桥小学
2
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张磊
平桥中学
2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白来宝
外国语学校
2
让心理健康渗透体育教学
储国琴
外国语学校
2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心理健康渗透的几点思考
2013年溧阳市学校体育优秀论文评比获奖者
论文题目
作者
单位
等级
浅析小学体育业余训练
黄修锋
文化小学
1
近十年溧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统计分析报告
白峰
绸缪实验学校
1
听常态三级跳远课引发的思考
王亮
省溧中
1
如何减少运动员赛前心理焦虑
吕志祥
少体校
1
对体育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探讨
宋华
燕山中学
1
正本清源反扑求真--追求体育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张旭军
阮科群
燕山中学
1
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让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渗透
李康
外国语学校
1
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实效之我见
左梅喜
前马中学
1
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沙莎
外国语学校
1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探讨及对策研究
潘荷芳
省溧阳中学
1
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更快乐
马福安
文化小学
1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3
体育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三个要求
蒋仁
第六中学
3
如何让情感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
王侃
实验小学
3
巧设情境提高跨越式跳高教学效果
蒋培
实验小学
3
比赛பைடு நூலகம்学法在高中乒乓球模块教学中的运用
蒋建青
戴埠高中
3
中学女生健美操组合的教学探讨
徐兰香
光华中学
3
对影响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的探究
赵云龙
省溧中
3
吴蓉
燕山中学
3
新课程下如何加强中药在运动性疲劳中的运用
朱惠娟
外国语学校
3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周凯
外国语学校
3
让孩子们享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吴杰
外国语学校
3
易未雨而绸缪未、毋临渴而掘井
谢达
埭头小学
3
“乐坐舟”“巧坐舟”浅谈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
薛丹
埭头小学
3
一年级学生体育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韩超
横涧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