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的生理功能

合集下载

人体钾钠钙镁的正常值

人体钾钠钙镁的正常值

人体钾钠钙镁的正常值钾、钠、钙和镁是人体中重要的电解质元素,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正常值范围是有一定的参考标准的,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一、钾的正常值范围是3.5-5.0毫摩尔/升。

钾是维持正常心脏、神经和肌肉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电解质。

它参与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的调节,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调节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

钾的摄入主要通过膳食,如香蕉、土豆等富含钾的食物。

当钾摄入不足或排出过多时,会导致钾离子浓度异常,引起心脏节律紊乱等严重问题。

二、钠的正常值范围是135-145毫摩尔/升。

钠是人体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的调节剂,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参与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

钠的摄入主要通过食盐和其他含钠食物,如咸菜、火腿等。

如果钠摄入过多或排出异常,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异常,引发高血压、水肿等问题。

三、钙的正常值范围是2.1-2.6毫摩尔/升。

钙是人体最丰富的矿物质之一,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钙参与血液凝固、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骨骼形成等生理过程。

钙的摄入主要通过食物中的乳制品、豆类、鱼类等。

缺乏钙会导致骨骼疏松、易骨折等问题,而摄入过多的钙则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四、镁的正常值范围是0.75-1.25毫摩尔/升。

镁是体内重要的辅酶,参与细胞能量代谢、酶活性调节、神经肌肉传导等多种生理过程。

镁的摄入主要通过食物中的坚果、绿叶蔬菜、海产品等。

缺乏镁会引发疲劳、肌肉痉挛等问题,而摄入过多的镁则可能导致腹泻等症状。

总结来说,人体的钾钠钙镁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3.5-5.0毫摩尔/升、135-145毫摩尔/升、2.1-2.6毫摩尔/升和0.75-1.25毫摩尔/升。

维持这些电解质元素的正常水平对于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是维持这些电解质元素平衡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摄入富含钾、钠、钙和镁的食物,同时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摄入,以保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维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钾平衡及生理调节

钾平衡及生理调节

钾平衡及生理调节(一)、人体钾的含量和分布正常成年人含钾量为 31-57mmol/kg ,总钾量约 140-150g 。

体钾的 70% 在肌肉,10% 在皮肤,其余在红细胞、脑和内脏中。

细胞外液钾占体钾的2% ,血清 [K+ ] 为 3.5-5.5mEq/L;细胞内液钾占 98% ,浓度约为 150mmol/L ,细胞内、外液钾浓度相差达30倍。

细胞内钾部分与大分子有机物如糖原和蛋白质结合,部分游离。

(二)、钾的生理功能1.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内有些酶如磷酸化酶、丙酮酸激酶等必须 K+ 的参与才有活性。

2.维持细胞渗透压及影响酸碱平衡 K+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阳离子,细胞内游离 K+ 是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的基础。

在细胞外液 H+ 浓度发生变动时, K+ 可通过细胞膜与之进行交换,故钾能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相反,细胞外液 K+ 浓度的变化也能影响细胞外液 H+ 的浓度,引起酸碱平衡方面的变动。

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脏的正常功能 K+ 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保持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对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脏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方面,其他电解质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们在体液中的相对浓度决定着机体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应激性。

(三)、钾平衡及其调节1.钾的摄入与排出机体由食物如肉类和蔬菜每天可获得钾 40-120mmol (或 2-4g ),主要由小肠吸收。

钾的排泄主要依靠肾,机体每天经尿液排出总排钾量的 90% ,其余 10% 随粪便排出,随汗液排出钾极少。

肾排钾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2.细胞内、外液之间的钾平衡细胞内、外液的钾平衡依靠两种机制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细胞膜上钠泵( N a+ -K+ -ATP 酶)的作用,使细胞内 K+ 维持高浓度。

另一机制是细胞内外 K+ -H + 的交换。

细胞内、外钾的平衡过程比较缓慢,约需 15h (水只需 2h )。

另据估计,血液pH 每升高或降低 0.1 ,血钾浓度可降低或升高 0.6mmol/L 。

钾钠钙镁的作用

钾钠钙镁的作用

钾钠钙镁的作用钾钠钙镁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钾钠钙镁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一、钾钾是一种重要的电解质,它在人体内扮演着多种角色。

钾在细胞内含量较高,是细胞内液的主要成分。

钾的主要作用如下:1. 维持酸碱平衡钾通过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当人体出现酸中毒时,钾会从细胞内释放出来,以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

2. 控制心脏功能钾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非常重要。

钾可以帮助心脏细胞产生电位,从而调节心脏的跳动节奏。

当人体缺乏钾时,会出现心律不齐等心脏问题。

3. 帮助肌肉收缩钾可以帮助肌肉细胞收缩,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

当人体缺乏钾时,会出现肌肉痉挛、无力等问题。

二、钠钠是一种重要的电解质,它在人体内的含量较高,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钠的主要作用如下:1. 维持血容量钠可以帮助维持血容量,从而保证血液的正常循环。

当人体缺乏钠时,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等问题。

2. 控制神经传导钠可以帮助神经细胞产生电位,从而调节神经传导。

当人体缺乏钠时,会出现神经紊乱、头痛等问题。

3. 维持酸碱平衡钠通过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当人体出现碱中毒时,钠会从细胞外释放出来,以中和体内的碱性物质。

三、钙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之一,它在人体内扮演着多种角色。

钙的主要作用如下:1. 维持骨骼健康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可以帮助骨骼维持健康。

当人体缺乏钙时,会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

2. 控制神经传导钙可以帮助神经细胞产生电位,从而调节神经传导。

当人体缺乏钙时,会出现神经紊乱、头痛等问题。

3. 支持心脏功能钙可以帮助心脏细胞产生电位,从而调节心脏的跳动节奏。

当人体缺乏钙时,会出现心律不齐等心脏问题。

四、镁镁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是它的作用非常重要。

镁的主要作用如下:1. 维持骨骼健康镁可以帮助骨骼维持健康,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等问题。

钾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钾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钾的生理功能与作用
说起钾这个东西,在我们身体里头,那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功臣哦!它不像那些爱出风头的营养素,钾就是那么低调,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想啊,心脏每天砰砰跳,全靠钾来稳节奏。

要是钾不够,心跳可能就乱套了,一会儿快得像打鼓,一会儿又慢得像蜗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血压,钾也能帮忙调节,让血液在血管里头乖乖地流,不高也不低,刚刚好。

再来说说肌肉,不管是咱们身上的大肌肉块子,还是那些精细的小肌肉群,都得靠钾来保持活力。

缺了钾,肌肉就没力气,走两步路都喊累,更别提运动健身了。

还有神经传导,钾也是关键一环,它让大脑发出的指令能顺畅地传到身体各个角落,反应快,动作灵。

另外,钾还参与身体的电解质平衡,跟钠啊、氯啊这些小伙伴一起,维持着体内的水分和酸碱度。

要是钾不平衡了,身体就容易出问题,什么水肿啊、疲劳啊,都可能找上门来。

所以啊,平时咱们得注意补充钾,多吃点儿香蕉、土豆、菠菜这些富含钾的食物。

特别是夏天出汗多的时候,钾随着汗水流失,更得及时补回来。

这样,身体才能健健康康,精神头儿也足!。

钾离子生理功能

钾离子生理功能

钾离子在生理上具有以下功能:
1. 维持细胞内外电位差:钾离子是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在细胞膜上形成电位差,参与细胞的电活动,如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

2. 调节细胞内外液体平衡:钾离子与钠离子共同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参与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调节,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3. 参与酸碱平衡:钾离子是细胞内主要的酸碱平衡调节物质,与氢离子(H+)结合形成钾酸盐,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4. 调节心脏功能:钾离子是维持心脏正常收缩和传导的重要离子,参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调节,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

5. 参与肌肉收缩:钾离子参与肌肉细胞的收缩过程,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

6. 调节神经传导:钾离子是神经细胞内外电位差的主要调节物质,参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和神经传导的正常功能。

总之,钾离子在维持细胞的电活动、液体平衡、酸碱平衡、心脏功能、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

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
速)
1 2 3 4
Et
0 4
Em
0期—Na+内流 1期—K+外流 2期—Ca 2+内流 K+外流 3期—K+外流 4期—Na+泵
28
29
与细胞代谢障碍有关的损害
骨骼肌损害——横纹肌溶解
肾损害——间质样肾炎
30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H+ K+
31
2.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32
静脉输入大量钾盐、库存血
速大量内流而爆发动作电位。这
个足以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 放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阈电位比静息电位约小10mV~20mV。
任何刺激只要能使膜从静息电位 去极化到阈电位,便能触发动作 电位,引起兴奋。
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23
Et Em
24
25
对心肌的影响
26
低钾血症-电生理特性变化
注意:胞外低钾时,心肌细
相关:
钠-钾泵简称钠泵,也称Na+-K+-ATP酶,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3个 钠离子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钾离子移入胞内。
钙泵,也称Ca2+-ATP酶,位于质膜、内质网或肌质网膜上。质膜钙泵
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1个Ca2+由胞质内转运至胞外;肌质网或内质 网钙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1个Ca2+由胞质内转运至肌质网或内质 网内。 除钠泵和钙泵外,体内还有两种质子泵。一种主要分布于胃腺壁细胞 膜和肾小管闰细胞膜上的H+-K+-ATP酶,主要功能是泌H+;另一种分布 于各种细胞器膜上的H+-ATP酶,可将H+由胞质内转运至溶酶体、内质

钾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钾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钾的相关知识点总结钾的基本性质:1.物理性质:钾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在常温下,钾是一种软的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成氧化物。

钾的沸点为759°C,熔点为63.38°C。

2.化学性质:钾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在与水接触时会迅速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并产生碱性氢氧化钾。

钾也可以与非金属元素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氧化物、氢化物等化合物。

钾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神经传导:钾是神经细胞内外重要的离子之一,维持神经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对于神经传导至关重要。

钾离子的浓度变化可以导致神经元的极化和去极化,从而控制神经脉冲的传递。

2.肌肉收缩:钾离子对于肌肉收缩也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节肌纤维的收缩和松弛,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

3.细胞代谢:钾参与多种细胞内化学反应,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特别是对于心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4.酸碱平衡:钾和钠一起维持了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对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和离子平衡有重要作用。

钾的缺乏症和过多症:1.钾缺乏症:由于长期饮食不平衡或者肾脏功能障碍等原因,人体内钾的摄入量低于正常需求量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钾缺乏症状,包括肌肉无力、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2.钾过多症:高钾血症是指体内钾离子的浓度过高,可能是由于肾功能障碍、血液酸碱平衡紊乱、过量摄入钾等引起。

高钾血症会导致心脏传导障碍、肌无力、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钾的应用:1.在医药领域,氢氧化钾被广泛应用于制备药物、生产药品原料以及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等方面。

2.在冶金工业中,钾的化合物可以用于金属钠的提纯;3.在农业生产中,氯化钾、硝酸钾等化合物是常用的肥料成分;4.在化工领域,氢氧化钾可用于生产肥皂、清洁剂等化学制品;5.在制备玻璃、釉料以及其他陶瓷材料中,氧化钾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

钾的来源:1.天然资源:钾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矿物和岩石中,如钾长石、钾矿石、卤化钾等,也存在于海水和地表水中。

血气中钾离子正常范围

血气中钾离子正常范围

血气中钾离子正常范围1. 什么是血气中的钾离子?血气中的钾离子(Potassium, K+)是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它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其中约98%的钾离子位于细胞内,而仅有2%存在于细胞外液(包括血液和组织液)中。

2. 血气中钾离子的正常范围是多少?血气中钾离子的正常范围通常为3.5-5.0 mmol/L。

这个范围在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轻微差异,但大致都在这个范围内。

3. 钾离子在人体中的作用钾离子在人体中执行多种重要功能,包括: - 维持神经肌肉功能:钾离子参与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

- 调节心律:心脏细胞需要适量的钾离子才能保持正常节律。

- 影响酸碱平衡:酸碱平衡对于正常的细胞功能至关重要,钾离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

- 促进代谢:钾离子参与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过程。

4. 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血气中钾离子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4.1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指血气中钾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

高钾血症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 - 肾功能不全:肾脏是排除体内多余钾离子的主要器官,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 细胞损伤:细胞受损或死亡时会释放大量的钾离子到细胞外液中,导致高钾血症。

- 高钠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体内的总体溶质浓度,从而导致细胞内外液中的电解质平衡发生改变。

高钾血症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高钾血症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

4.2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是指血气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低钾血症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 - 长期使用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增加肾脏排泄钾离子的能力,导致低钾血症。

- 持续呕吐或腹泻:大量液体和电解质的丢失可能导致体内钾离子不足。

- 高醛固酮状态:某些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会导致肾脏过度排泄钠离子和保留钾离子。

低钾血症可能引起肌肉无力、心律不齐、消化道问题等,严重的低钾血症也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钾的生理功能
钾是非植物结构组分元素。

植物以钾离子形态吸收钾。

根吸收钾的方式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

主动吸收要消耗能量,通过膜结合的H+泵ATP酶提供;被动吸收可沿电化学势梯度进行。

两种方式中常以主动吸收占主导地位。

钾首先要满足细胞质内代谢的需要。

液泡是一种储备的细胞器,其中储备的养分,也包括钾,大部分是通过代谢主动排入的。

钾不是植物细胞结构组分,在植物体内钾以钾离子形态存在,很易运输。

钾从木质部薄壁细胞进入木质部导管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受代谢的控制。

进入导管后靠根压和蒸腾拉力向地上部运输。

地上部组织从木质部导管液中吸取钾可以通过木质部薄壁细胞质膜内的钾离子选择通道,也可通过H+泵ATP酶所启动的钾/氢共运输进入地上部组织。

韧皮部筛管液中高浓度的钾随糖分运输流大量流动。

筛管细胞质膜中的H+泵ATP酶泵出氢离子,启动氢离子-蔗糖共运输,在氢离子外流的同时钾离子被吸收到筛管。

钾离子有促进韧皮部运输的功能。

这主要是钾在合成代谢中的功能。

钾促进蔗糖合成,蔗糖是碳水化合物运输的主要形式;钾也促进淀粉和蛋白质合成,因此促进同化物从源到库的运输;此外钾沿着韧皮部运输途径调节膨压,也促进溶质在筛管中的运输。

钾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钾在植物体内的功能主要是激活酶。

有60多种酶需要钾来激活。

当激活作用发生在一个或几个钾离子连接的酶分子表面时,钾可以改变酶分子的形状并暴露出酶的活性位点。

2.钾参与光合作用。

钾对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都有促进作用,包括希尔反应、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同化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输等方面。

3.钾对植物水分平衡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

钾是一价阳离子,在植株中比其它阳离子对渗透压的调节有优势。

钾提供很强的渗透势将水分子拉入植物根系。

其次,钾同有机酸阴离子(如苹果酸)作为主要溶质,使细胞膨压增高,促进细胞伸长。

钾还通过调节生长素(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来影响细胞伸长。

第三,钾调节气孔保卫细胞的膨压控制气孔开闭来控制蒸腾失水。

光通过结合在保卫细胞质膜内的氢离子泵ATP酶使ATP水解,从保卫细胞内泵出氢离子,同时保卫细胞外的钾离子进入。

4.钾调节阴阳离子平衡和pH值。

钾平衡细胞结构内大分子的阴离子电荷或是在液泡、木质部及韧皮部内可转移的阴离子电荷,同时保持这些部位pH值。

钾促进根系对硝酸根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5.钾从三个方面促进蛋白质代谢。

第一、钾促进根对硝酸盐的吸收和转运,
在硝酸根通过木质部导管向枝叶运输过程和枝叶中形成的苹果酸阴离子通过韧皮部运到根系脱羧生成碳酸根释放到土壤中与硝酸根交换的两个过程中,钾都作为这些阴离子的反离子;第二、钾促进氨基酸向蛋白质合成的部位运输;第三、钾促进蛋白质合成。

6.钾可平衡酸性氨基酸中的负电荷,使蛋白质结构稳定。

缺钾症状
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

蛋白质合成受阻。

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故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明显。

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双子叶植物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烧焦状。

单子叶植物叶片叶尖先萎,渐呈坏死烧焦状。

叶片由于各部位生长不均匀而出现皱缩。

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水稻叶片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景观稻面发红如火燎状。

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穗形小,结实率差,籽粒不饱满。

由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不同,症状有差异。

第一种类型是返青分蘖期发生的缺钾性赤枯病,或称“青铜病”。

第二种类型是缺钾性褐斑病。

第三种类型是缺钾性胡麻叶斑病。

麦类作物缺钾以大麦容易发生。

苗期叶色蓝绿,叶尖及叶缘黄化。

随生育进展,症状逐渐向上扩展,下部老叶逐渐焦枯。

有些品种苗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变白色。

病斑多呈矩形,称“白斑形”缺钾症。

叶片下披,严重时植株萎缩,分蘖死亡,叶片全部黄化,抽穗困难,产量锐减。

小麦缺钾症状较不明显,植株呈蓝绿色,叶片软弱下披,茎杆常曲屈,叶片长度与茎节长度不成比例,易倒伏。

玉米发芽后几个星期即可出现症状,下位叶尖和叶缘黄化,,不久变褐,老叶逐渐枯萎,再累及中上部叶,节间缩短,常出现因叶片长宽度变化不大而节间缩短所致比例失调的异常植株。

生育延迟,果穗变小,穗顶变细不着粒或籽粒不饱满,淀粉含量降低,穗端易感染病菌。

棉花5-6叶期出现症状,通常在蕾期后趋于明显棉田景观班驳黄化,长势衰弱,植株矮小,株间参差不齐。

病株主茎细瘦、节间缩短,果枝节位提高,下位果枝发育差,常见只1-2果节末端结弱铃后即萎缩停止生长,前期结铃显著减少,成熟推迟。

叶片症状是脉间失绿发黄,主、侧脉及两侧区域保留绿色,形成黄斑花叶,状如“虎皮斑纹”,以后黄斑扩大,叶缘开始褐变,发脆、反卷,并逐渐向内延展,最后叶缘焦枯、坏死,呈残破缺刻状,落叶提早。

油菜缺钾苗期叶缘出现灰白或白色小斑。

开春后生长加速,叶缘及叶脉间开
始失绿并有褐色斑块或白色干枯组织,严重时叶缘焦枯、凋萎,叶肉呈烧灼状,有的茎杆出现褐色条纹,杆壁变薄且脆、遇风雨植株常折断,着荚稀,角果发育不良。

大豆容易缺钾,5-6片真叶时即可出现症状。

中下位叶缘失绿变黄,呈“金镶边”状。

老叶脉间组织突出、皱缩不平,边缘反卷,有时叶柄变棕褐色。

荚稀不饱满,瘪荚瘪粒多。

蚕豆叶色蓝绿,叶尖及叶缘棕色,叶片卷曲下垂,与茎成钝角,最后焦枯、坏死,根系早衰。

甜菜幼苗期缺钾除生长受阻外,一般不表现其它症状,随后老叶叶尖及叶缘变黄,并逐步向中部蔓延,叶面皱缩,向下卷曲,到后期叶缘及脉间呈棕色焦枯状而凋萎,最后整个叶片坏死,并散发出腐胺味。

但相应的叶柄在相当时期内仍保持绿色和直立,块根发育不良,易腐烂。

马铃薯缺钾生长缓慢,节间短,叶面粗糙、皱缩,向下卷曲,小叶排列紧密,与叶柄形成夹角小,叶尖及叶缘开始呈暗绿色,随后变为黄棕色,并渐向全叶扩展。

老叶青铜色,干枯脱落,切开块茎时内部常有灰蓝色晕圈。

甘薯缺钾中下部叶叶缘黄化并出现褐色斑点,扩展后坏死,最后全叶变褐而枯萎,藤蔓伸长受抑,薯块着生少,薯形小而不齐,品质降低,严重时块根不膨大。

蔬菜作物一般在生育后期表现为老叶边缘失绿,出现黄、白色斑,变褐、焦枯,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老叶依次脱落。

甘蓝、花椰菜易出现症状,尤以结球期明显。

甘蓝叶球不充实,球小而松。

花椰菜花球发育不良,品质差。

黄瓜缺钾症状多发生在开花以后,表现为下位叶叶尖及叶缘发黄,渐向脉间叶肉扩展,易萎蔫,提早脱落,果实发育不良,常呈头大蒂细的棒槌形。

番茄叶色浓绿,下位叶出现灰白色斑点,少光泽,叶缘卷曲,渐次扩大干枯、脱落,果实成熟不良,着色不匀,杂色班驳、肩部常绿色不褪,果肉萎缩,少汁,称“绿背病”。

果树中,苹果表现为新生枝条的中下部叶片叶缘发黄或暗紫色,皱缩和卷曲,并渐向顶部扩展。

严重时几乎整株叶片呈红褐色、干枯,焦灼状特别明显,焦枯坏死叶片在较长时间内不脱落。

柑橘轻度缺钾仅表现果形稍小,其它症状不明显,对品质影响不大。

严重时叶片皱缩,蓝绿色,新生枝伸长不良,全株生长衰弱。

桃树容易缺钾,表现为新梢中部叶片边缘和脉间褪绿、起皱、卷曲,随后叶片呈淡红或紫红,叶缘坏死,小枝纤细,花芽少。

葡萄缺钾叶色变黄,夹有褐斑,逐渐脱落,新梢伸长不良,果实成熟不一致。

马铃薯、甜菜、玉米、大豆、烟草、桃、甘蓝和花椰菜对缺钾反应敏感,其次是油菜、棉花、番茄、葫芦科作物等。

根据外部症状可以判断是否缺钾及其程度
果树钾素吸收利用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
苹果树体钾素养分特性与N和P不同,从3月26到4月30日,整株和地上部钾含量先增加,在4月30日以后不断下降,而根系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处于稳定;整株和地上部钾累积量到7月30日增至最大,随后降低,年周期内根系钾累积量变化很小。

不同器官皮层与木质部中钾含量与累积呈多峰多谷变化。

收获后至休眠期吸收的钾素主要储藏在各器官中,而果树早期器官建造主要利用树体内储存的钾素。

年周期内果树吸钾总量为87.16kg/hm2,幼果期吸收54.67kg/hm2,秋季吸收32.49kg/hm2,分别占吸收总量的63%和37%;果园年推荐施纯钾108.95kg/hm2,秋季基施钾40.61kg/hm2,幼果期追施钾68.34kg/h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