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通插装阀和比例控制技术在我国重大工程和装备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插装阀的原理及应用 插装阀工作原理

插装阀的原理及应用 插装阀工作原理

插装阀的原理及应用插装阀工作原理插装阀和其阀孔的设计通用性的紧要性在于大批量生产。

就某一种规格的插装阀为例,为了批量生产,其阀口的尺寸是统一的。

此外,不同功能的阀可接受同一规格阀腔,例如:单向阀、锥阀、流量调整阀、节流阀、两位电磁阀等等。

假相像一规格、不同功能的阀无法接受不同阀体,那么阀块的加工成本势必加添,插装阀的优势就不复存在。

插装阀在流体掌控功能的领域的使用种类比较广泛,已应用的元件有是电磁换向阀,单向阀,溢流阀,减压阀,流量掌控阀和次序阀。

通用性在流体动力回路设计和机械应用性的延长,充分呈现了插装阀对系统设计者和应用者的紧要性。

由于其装配过程的通用性、阀孔规格的通用性、互换性的特点,使用插装阀完全可以实现完善的设计配置,也使插装阀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压机械。

体积小、成本低批量生产的对用户好处在阀块还未装配线尽头时就已显现。

接受插装阀设计的整套掌控系统可为用户大大削减制造工时;该掌控系统的每个元件在组装成集成阀块前就可进行独立测试;集成块在发给用户之前就可进行整体测试。

由于必需安装的元件和连接的管路大大削减,为用户节省大量的制造工时。

由于系统污染物的削减,泄漏点的削减和装配错误的降低,使牢靠性显著提高。

插装阀的应用实现了系统的高效、便利。

以轮式装载机为例,接受插装阀集成块来代替故障不断、难以诊断和维护和修理的动力传动掌控装置。

原有掌控系统有60多个连接管件和19个独立元件。

用来替代的整体特制集成块上只有11个管件和17个元件。

体积为12x4x5立方英寸,是原系统所占空间的20%。

接受插装阀的特点如下:削减安装时间削减泄漏点削减易污染源削减维护和修理时间(由于插装阀无需取下管接头配件即可更换)功能全、应用广泛插装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机械、物料搬运机械和农业机械。

在常被忽视的工业领域中,插装阀的应用在不断的扩大。

特别是在很多重量和空间的限制的场合中,传统工业液压阀束手无策,而插装阀却大显身手。

二通插装阀的应用与分析

二通插装阀的应用与分析

的卸荷时间和较小 的压力摆动 ,而影 响这些动态参数 的只有先 导阀和插件 的质量 。 溢流阀原理不难发现 , 3中溢流阀控制 从 图 盖板装 的阻尼器起到 3个作用 : 建立压差 打开 主阀( 的大小决 孔 定 了主阀芯 的开启压力 ,同时要保证主 阀芯不能被泄漏产生的 压差打开 。一般情况下要保证通过节流孔产生的压差至少是泄
1 . 插装 阀用作单 向阀
插件用作单 向阀最典型 的应 用 , 就是 大流量场合下设 置在 泵的 出口保护 泵不致反转 。图 1 是设 计 中经常使用 的双泵 ( 恒 压泵 ) 供油 回路 。试 验时 出现 的 问题 是第一 台 电机 启动后 , 发 现第二 台电机 自动 反转 。经供应 商现场 服务 工程师 仔细检查 和 比对 , 发现 管路安装 和油路 块与原 理图相 符 , 即原 理没有 问
— 缝 娄 叠
设 管 与 幢 21o 国 置 理 维 0 1 1N2
漏产生压差的 5倍 )开启主 阀后减振 ( ; 节流效果控制 阀芯运动
可以认定 ,原先 导级减压 阀升压过 渡时 间达 不到该 系统要求
速度 以减 小超 调量 )泄压时缓 冲( ; 减小 冲击 以减小 噪声 和保护
2中密 度 板 压 机 .

个完整的二通插装阀由阀芯、 阀套 、 复位弹簧 、 密封件 、 阀
盖组成 , 有部分厂家 的制 品有插件帽 。 江苏海 门市油威力液压工 业有 限责任公 司的部 分插件制 品 , 目前 最大 为 D 2 , 量达 N15 流 到 10 0 /i , 2 0 Lm n 插装 阀的插入元件工作状 态是 由作用 在主阀芯 上的合力控制 , 是十分典型 的两位两通阀。通过典 型案例 , 说明
阀用 作 单 向 阀 时 检 修 球阎 l 单 向插件

二通插装阀功能特点与使用维护

二通插装阀功能特点与使用维护

二通插装阀功能特点与使用维护
史纪定
【期刊名称】《装备维修技术》
【年(卷),期】2005()1
【摘要】二通插装阀是采用先导控制,座阀结构主阀和插装阀连接的新型液压控制元件。

八十年代以来,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集成化液压控制技术,已被我国液压技术界广泛瞩目。

这项液压技术在东风汽车公司多种设备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如1600吨校正油压机、大型油压机、液压拉床、GF铸造造型自动线、液压剪床。

【总页数】10页(P26-35)
【关键词】二通插装阀;阀套;先导阀组;先导控制;油腔;控制压力;主阀芯;插装件;电磁铁;电器;锥面密封;液压回路;液压系统;电磁溢流阀
【作者】史纪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3
【相关文献】
1.液压螺纹插装阀的发展趋势——螺纹插装二通阀、比例阀与数字阀 [J], 许仰曾;朱小明
2.二通插装阀和螺纹插装阀在盾构机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J], 陈传武
3.螺纹插装式溢流阀在二通插装阀组件中应用 [J], 王正磊; 于良振; 高昂; 范健良
4.二通插装阀在泥炮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及维护 [J], 叶冬柏
5.二通插装阀的特点及应用的一般问题 [J], 张大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通插装阀的结构原理和功能分析续_图文(精)

二通插装阀的结构原理和功能分析续_图文(精)

第5期(总期第6期)2004年9月流体传动与控制FluidPowerTransmissionandControlNo.5(Serial/No.6)Sep.,2004二通插装阀的结构原理和功能分析(续)黄人豪(中船重工上海七。

四研究所上海200031)中图分类号:THl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器罢#端(2004)05—0044—003我们曾不断强调二通插装阀与传统控制的单个液压阀有着很多的不同;尤其它是一种基于模块化的集成化控制元件和组合,因此,组件化和可配组的特征非常突出。

为了充分反映这一些特征,二通插装阀的符号表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和创新的一面,其中已被工业界广泛接受和普遍采用的符号是作为DIN24342标准附件中的符号表示。

参见图5。

4、二通插装阀的图形符号表示二通插装阀的座阀主级等在几何图形上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二维图形以及特定的符号来表示,这些图形应能包含原理构件的功能面以及连接这些功能面的线条或包容它们的轮廓。

这些图形是它们的最小或基本的几何表示。

DIN24342的附录符号X!符4j洲即1219方向控制座阀绌棚~:^,‘1^:主油ux:控制u~、、。

—.—。

—J=AB^.A,L—U}k:?I^‘^^。

方内控制带缓冲尾部和}f程限制^^:^}【<l审]肄x事缱毫融丧L…...~,一‘f。

IoAA:A口汕觚作用面积AB:B口油压作用面积如:x口油腻作用面积l磬‘毋ache[1嘲蟊固,.劳毋蟊・器…构田…构田帆再]]驿厂Lr..一[】:=囱萨一L一一~,’ln[野PL一一一。

’IA鹭舜魏椰审~ava方向控髑度一缩构方向控制座朗结构.^^:^>1一对一[尊1.厂L捃鼍j虿零^^:《1巨一‘方向控制!L—t凸珂【~一..-L:二_l—J带缓冲尾椰图5IS07368/DIN24342标准中列出的图形符号(部份1)收稿日期:2004~06—09作者简介:黄人豪,研究员,中船重工上海七0四研究所。

二通插装阀发展与结构特性综述

二通插装阀发展与结构特性综述

二通插装阀发展与结构特性综述**(********************)摘要:介绍了二通插装阀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二通插装阀的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

关键字:二通插装阀;发展前景;结构特点1前言自60年代以来,随着液压技术的飞速发展,液压设备的不断更新,对液压传动系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主要有:提高工作压力、加大流量、缩小体积和减轻重量、提高控制精度、尽量减少管路、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噪声、提高三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节省能量等。

而对液压控制元件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归纳为:高压化、大容量化、小型化、精密化、复合化、通用化、低噪声化和节能化等。

在这种形势下,自30年代以来一直广泛应用的以滑阀式结构为主的传统液压控制阀,由于受其结构形式所限,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液压技术发展的需要。

例如滑阀流动阻力大、通流能力小,最大通径80mm,公称流量也仅1250L/min,不能满足高速或大型液压设备对流量的要求。

因此,当系统需要控制更大流量时,不得不采用两个或多个阀并联使用,或者设计非标准的大通径阀,以解决燃眉知急。

这样不仅使设备结构庞大,而且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三化程度。

同时,滑阀的结构尺寸将随着通径的加大而急骤增加(Ø48mm通径滑阀的外形尺寸己达752mm×366mm×360mm,重量约270kg)。

阀芯尺寸大、质量大、行程长,所以响应慢、换向时间长;同时因尺寸大,泄漏量大,换向冲击也大。

另外,滑阀由于采用间隙密封,其抗污染能力差,容易卡死,换向可靠性差,且不适用于低粘废水基介质。

再有,现行传统液压阀多为单机能阀,组成系统非常复杂,大流量系统集成起来就更困难。

当通径大于32mm时,至今只有法兰连接一种形式,因此,目前采用传统阀可以集成化的系统流量也只限于流量为200L/min以内。

由于大流量的管式连接系统存在许多弊病,因此这种系统的集成问题就摆在了人们面前。

在这种情况下,国外7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液压控制元件——二通插装阀。

中国大型工程和装备液压系统总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大型工程和装备液压系统总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IS SN 】7 - 9 4 6 2 8 0
中 图分 类号 :H173 T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彳 (0 6 0 — 0 7 0 8 7 2 0 )4 00 - 0
引 言
液 压 技 术 作 为 众 多 大 型 工 程 和 装 备 中机 电一
识 体 系 的示 意 图 。 大 型 工 程 和 装 备 液 压 系 统 的技 术 应 用 水 平 和 规 模 还 直 接 反 映 了一 个 国 家重 大 工 程 和装 备 的 自 主开发 研 制 的创 新 能力 和核 心竞争 能 力 。 我 国液 压 界 已经 形成 具 有 自己特 色 、 基础 良好

道。 意在长长 中国人 的志气。
表 1国 际 典 型 重 大 工 程 和装 备 及 其 液 压 系统 概 况 (9 9年 收 集整 理 ) 19
领 域
行 业




通航设施 长江三峡永久船 闸 世界最大 的双线连续五级船 闸 , 采用 特种防护和检测 总计 2 4支液压缸 , 全部
和富有活力的产学研体系 , 在当前 国际化和全球化 的市场环境下企业 、 科研 院所和高校进行着广泛 的 合作 , 不同层面积极吸收和消化 国际先进技术和 从 理 念 , 过 大量 的 系统 集 成 应 用 , 续 进 行 工 程 技 通 持 术 实践 积 累 , 育着 巨大 的 自主创 新 和集 成 创新 的 孕 潜力。我们的广大同行紧紧抓住 中国近代以来最好 的发展机遇 , 充分发挥中国的后 发优 势 , 迅速加快 缩小与发达 国家差距的前进步伐 , 真正摆脱对国外 长期依赖而导致整体落后的不利局面。事实表明 , 我国液压界近年来在大型工程和装备 的液 压技术 领域 实现了许 多具有 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特色 的

电液比例技术论文

电液比例技术论文

电液控制技术应用【摘要】电液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 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文就电液技术发展历程、电液控制的技术特点、电液技术的应用范围等进行探讨。

并以ZY50型汽车起重机伸缩回路系统为例,介绍了ZY50型汽车起重机的用途以及电液控制技术在此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其与所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之间紧密结合的认识,并针对电液控制工程技术提出自己的看法很感想。

【关键词】电液比例技术机电一体化汽车起重机应用0.前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电液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 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今,电液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工业机械、工程建设机械及国防极端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以挖掘机、推土机、振动压路机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火炮控制系统、导弹运输车中的电液控制技术则推动了我国国防实力的提升。

电液控制技术在机床加工、交通运输、汽车工业等部门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

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就所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来讲,电液控制技术与其密不可分。

电液控制技术的调控精密度对于机械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电子计算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将电控、液压与机械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新方向。

1.电液控制概述1.1电液控制技术概述电液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液压技术早在公元前240年的古埃及就已经出现。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液压技术的到快速发展,在此期间,许多非常实用的发明涌现出来,多种液压机械装置特别是液压阀得到开发和利用,使液压技术的影响力大增。

18世纪出现了泵、水压机及水压缸等。

19世纪初液压技术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进展, 其中包括采用油作为工作流体及首次用电来驱动方向控制阀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电液技术的发展加快。

出现了两级电液伺服阀、喷嘴挡板元件以及反馈装置等。

20世纪50~60年代则是电液元件和技术发展的高峰期,电液伺服阀控制技术在军事应用中大显身手,特别是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二通插装阀和比例控制技术在我国重大工程和装备中的应用

二通插装阀和比例控制技术在我国重大工程和装备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二通 插装 阀和 比例控 制技术
在 我 国重 大工 程 和装 备 中的应 用
Th p l a i n o eA p i to fTwo W a r rd eVa v n o o to a c ・ y Ca t i g l ea d Pr p r i n l
备中都大规模地采用 了液压技术特别是电液比例和 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 , 而笔者及同仁有幸直接参与 , 并在 这里 回顾 和思考 ,愿 同大家 一起 分享 初步 的成
功 ,也希 望 同大 家共 同探 讨我 国液压 工业 的未 来 。
机 电设 备 2 0 0 2年 第 5期
靠 、高效与安全以及经济合理并体现环保和可持续 发 展 。重 大工 程和装 备往 往融 合众 多学科 领域 新技 术特别是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技术 ,以及先进材料 和工艺。 只有基于全局和综合的技术和管理的把握 ,
长汀 i 永久船 闸 峡
f界最大 的双 线连 续 ,级船 『 1 f 刊.采川特 种防护 和检 测 总计 2 4支液 压缸 .全 邺液 泵 站总 功率达 刮 70 k .采川 rl 比例和二通 插装 阀控 制技 术 ‘ 00 W 乜液 两 个 k 4 m 鹚形 ¨ 备蕈 100、可 承受 300 海 水 J力 . f两个独 芷的液J 26 50 t 00 t E { 1 I 刚控制一 粥 弧 ¨ .总功 率将 近 10 k ,最 大流 袋 50 lmi.闪 门的液 』1 总 }达 5m, 蕾 71 采川 陶瓷 00 W 0 0J n ti ∈ (r 0 0,
特征 。这些 大型 系统通 常需 要灵 活 可靠地 控制 成千 上万 吨级 的 巨大 负载 ,液 压系统 的驱 动功 率通 常在 6 0 W 以上甚 至达 到 7 0 k ,液 压泵供 油流 量超 0k 0 0W 过 l0 Lm n甚 至高 达 10 0 1mi ,相应 的系统 O0 /i 5 0 0J n _ 所 用 关 键 元 件 规 格 巨 大 , 例 如 通 常 要 采 用 规 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域 基 础 设 施
大 型 工 业 装 备
尖 端 高 科 技
行业
通航设施
冶金设备 建设机械 工程机械 船舶运输 锻压机械 成型机械 海上平台 航空航天
汽车
表 1 当今世界若干重大工程和装备中采用液压控制技术的概况
工程 长江三峡永久船闸
荷兰海络丹三角洲 鞍钢 1780 步进炉 RH400 液压挖掘机 世界最大掘进机 TTS 船舶转运装置 SMS90MN 自由锻 毕乐特曼拉管机 自升式钻井平台 极浅海步行式平台
1979 北京冶金机械厂和西安重机所开始在冶金和重机行业应 用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
DIN24342 颁布并迅速成为事实上的国 际标准
DIN 系列二通插装阀规模生产
Backe 领导 Aachen 工业
采用二通插装阀主结构的比例控制技术 形成 位移-力反馈和电反馈比例插装阀系列 开发 位移-电反馈滑阀型比例控制元件性能 改善
1982 上海 704 所举办第一次全国性插装阀技术培训班。黄人豪 1985《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一书[5]出版,首次系统而全面地 介绍了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
我国二通插装阀和比例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液压机、注塑机、 船舶和冶金等领域[12]。
路甬祥 1988《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一书[6]出版,系统阐述了比 例控制技术的理论和实践。
1980 上海 704 研究所率先在船舶和冶金(精炼炉,乳化液介质) 领域采用 DIN 系列标准二通插装阀。
1981 上海 704 所同 Vickers 联合设计 200m3/h 挖泥船全船插装 阀控制系统,采用比例控制技术。
GB2877:1981 国家标准等效采用 DIN24342:1979。
1982 路甬祥回国在浙江大学领导比例控制插装阀技术的研究 开发,位移-力反馈新原理流量控制技术取得新进展。
产品设计学 流体力学 CAD/PDM 产品规划 成组技术 工业设计
材料力学
润滑密封 振动理论
液阻理论 控制理论 微电子学 有限元 合理化工程
模块化
工业工程/BPR
绿色设计
企业管理/ERP
制造工程学 CAM/CAE
可靠性工程 试验分析 测量分析
质量控制
图 1 现代电液比例和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的支撑理论和知识体系
—2—
机电设备 2002 年第 5 期
能诊断、节能降噪治漏以及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 ④液阻理论应用于大功率液压传动和控制系统设 计;⑤现代产品设计理论应用于集成化模块化组合 式液压系统设计;⑥先进制造技术和合理化工程应 用于液压系统设计制造和管理以及质量工程和全面 质量管理应用于液压系统设计制造和管理,等等。 2.3 我 国 电 液 比 例 和 二 通 插 装 阀 控 制 技 术 应 用 成 效卓著
机电设备 2002 年第 5 期
— 1—
才能保证重大工程和装备的水平与质量。图 1 表达 了围绕重大工程和装备发展现代液压控制技术的支 撑理论和知识体系。概括而言,当今大型液压系统
技术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机械-电子-液压一体 化技术的广泛应用;②电液比例和二通插装阀集成 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③主动维护、实时监控和智
2 液压技术的重要角色
在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型工程和装备中, 液压技术充当了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作者曾经撰 文[1]概括重大工程和装备中大型液压系统的配置和 特征。这些大型系统通常需要灵活可靠地控制成千 上万吨级的巨大负载,液压系统的驱动功率通常在 600kW 以上甚至达到 7000kW,液压泵供油流量超 过 1000L/min 甚至高达 150000L/min,相应的系统 所用关键元件规格巨大,例如通常要采用规格 NG40 以上甚至 NG160 的二通插装阀,液压控制集 成块的重量达到数吨之巨,相应的泵站油箱则达到 了数万升之巨。 2.1 负载功率大、规格参数高,液压控制成为首选
表 1 列出了当今世界上若干典型的重大工程和 装备中大型液压系统的特点。在大量的大中型工业 和工程装备中液压系统的参数配置尽管规格不象表 列那样庞大,但液压控制仍然是关键的首选技术, 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2.2 目标要求高、综合复杂,电液比例和二通插装 阀控制技术优势显著
重大工程和装备关系国计民生,投资决策和管 理控制十分谨慎严格,在技术上更是要求先进与可 靠、高效与安全以及经济合理并体现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重大工程和装备往往融合众多学科领域新技 术特别是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先进材料 和工艺。只有基于全局和综合的技术和管理的把握,
DIN 系列水液压二通插装阀
主动控制型二通插装阀
球式电磁先导阀
P-Q 复合控制
阀心位置检测和安全联锁
大学相关研究工作,在二 通插装阀和比例控制领 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11]: Wobben1978 Willebrand1980 Trudzinski1980 Lu1981 Zimmermann1984 Zehner1987
世纪之交,世界水利史上三大水电工程相继在 我国开发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冶金工业也经历了 重大技术革新和进步,目前粗钢产量已雄居世界首 位。非常荣幸的是,在一系列相关的重大工程和装 备中都大规模地采用了液压技术特别是电液比例和 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而笔者及同仁有幸直接参与, 并在这里回顾和思考,愿同大家一起分享初步的成 功,也希望同大家共同探讨我国液压工业的未来。
2001 在长江三峡永久船闸以及厂坝上大规模应用二通插装阀 控制技术,在世界水利史上罕见。
机电设备 2002 年第 5 期
— 3—
和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水平 同国外接近,在局部还有超越和突破。基于对新技 术的敏感直觉,我们利用后发优势和较小的技术转 移成本,紧紧抓住机遇取得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机会, 实现初步的跨越和成功。在表 3 列出的应用领域, 我国已基本结束需要成套引进系统装备的局面,这 是我国液压行业取得的意义十分重大的成功之一。 我国已经实现大部分国内项目采用自主设计、制造、 调试和维护的液压系统中,二通插装阀作为关键元 件国产化并替代进口的情况明显好于其它关键元 件。表 3 还反映了一些明显的中国特色,通过模仿、 引进到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究开发进而国产化创新的 发展模式,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竞争 优势。在一些领域的应用规模远远超过了欧美发达
卫星试验平台 逆向撞击试验装置


世界最大的双线连续五级船闸,采用特种防护和检测总计 24 支液压缸,全部液压泵站总功率达到 7000kW,采用了电液比例和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 两个长 246m 扇形闸门各重 15000t,可承受 30000t 海水压力,由两个独立的液压泵站分别控制一扇 弧门,总功率将近 1000kW,最大流量 5000L/min,两扇门的液压缸总长达 50m,重 70t,采用陶瓷 液压缸和 CIMS 检测技术 双段式步进梁最大承重和自重达 1100t,单梁工作周期约 46s,双梁同步进度<3mm,液压泵站总功率 达 1200kW,最大流量 3000L/min O&K 公司 RH400 型液压挖掘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压挖掘机,挖斗容积42m3,柴油机总功率2500kW, 18 台泵供油 10200L/min,用于工作的 8 台泵单台流量 1000L/min,配备专用 MO-52 控制块和高响应 比例控制 推进机直径达 14.14m,48 支掘进缸单缸推力 500t,20 台液压马达最大扭矩 32500kNm,掘进总功率 超过 4000kW 由 40 辆 250t 起重量和 118 辆 180t 起重量的转运车组成,共用一个 600kW 的移动式供油液压泵站, 起升重量 18000t,运行速度 2m/min 最大锻造压力 9000t,移动 1300t 重量的精度达±2mm,供油总流量达 10780 L/min,压力 40MPa,总 功率 6365kW,二套插装阀和比例控制集成块总重 9400kg,比例插装阀规格为 NG100mm 两支超长插装式液压缸各长 50m,可生产长达 100m 的铜管,液压缸在 20MPa 压力下传递 140t 力并 以 3m/s 的速度拉管,8 套液压泵站最大流量 3200L/min,驱动功率 720kW,总装机功率 1150kW TPG500 型钻井平台重量达 22000t,升降系统由两台闭式回路液压泵供油,驱动功率 1000kW,流量 2700L/min 胜利二号石油钻井平台重 5000t,步行速度 60m/h,四套液压泵站供油最大流量 2200L/min,四支液 压缸缸径 1000mm,最大行程 10m EXSTEC 发射试验和 ENVISAT“极地平台”重量达 17000kg,试验卫星重量 8000kg,固有频率超过 100Hz,液压泵站总功率 1000kW,流量 1750L/min,八支伺服液压缸单缸公称力 630kN 长 50m 宽 7m 的试验站,四级伺服阀控制最大流量 60000~150000L/min,配备蓄能器站 35MPa 压力 下瞬时功率 35000~55000kW
中国液压气动密封行业发 展报告会暨 2002 年亚洲重大工程和装备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wo-Way Cartridge Valve and Proportion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Domestic Key Projects and Machinery
在中大功率的液压传动与控制领域,二通插装
阀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和谐结合已成主流,突出 体现了重大工程和装备的核心技术和总体水平。值 得高兴的是,我国液压界广大同仁共同努力推动了 电液比例和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笔者 在专题文章[2~3]中已有介绍。表 2 给出了电液比例 产学研的大量成果、专利、论文和产品等,更不用 提我国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之多。表 3 说明了在相 关的应用领域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相 对优势。从表 2 和表 3 可以看到,我国在电液比例
年代 1970s
1980s
表 2 电液比例和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