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统竖向分区问题探讨
超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常见问题探讨

称为虹吸式雨水系统,采用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斗,
设计流态是满管压力流。该系统排水能力强,多用 于超高层建筑裙房等汇水面积大、室内不便设置雨 水立管的区域,但造价高。
88给水排水voI.36
N仉12 2010
水斗系统属气水混合流,半有压流态,需考虑压力, 应采用密闭系统。雨水斗虽然町在不同高度接人同
宅腔排术DNl50
的风速很大,可吹散从溢流口流出的水柱,使其均匀
飘洒在空中),降低雨水立管负荷,控制雨水立管泄 流量,减少立管满流的叮能。
7水位li盏jj|c幸颦水槽
图1某工程中间水箱布置
给水排水vu.36
No,12
2010
89
设置中间水箱可以有效解决管网超压的问题, 但如何避免水箱溢流、设备间地面积水、实现屋面雨 水是否进入中间水箱的自动切换等尚需进一步
目前市场中的管材承压能力仍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但对于超过300 121的建筑来说,即使在中间采用转 折消能等措施,也仅町解决雨水出水口动能问题,无
法满足静压要求。在重力工况下,气水混合流在立 管内形成局部满管的情况是存在的,但这种局部满
足够深时)。由此,会造成立管下部承正压,上部承负 压,最终导致雨水管被吸瘪或爆裂。为避免上述情 况,《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致施工单位选用的管材额定压力小于建筑高度静压 要求。对于裙房部分,选用金属管材当然满足安全 要求,但从投资角度讲,则不经济,完全可以选用排
水翅料管,既可减少投资,亦可缩短施工工期。随着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 排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探究给水排水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

探究给水排水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摘要】针对我国建筑的飞速发展,规范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规定相对滞后,结合工程实际经验,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系统竖向分区、转输水箱、减压措施、管材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和同行们进一步探讨。
根据近几年规范的修改,就日常设计、审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程宏伟总工等同行进行了探讨,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近几年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作了大量的修改,新增了《住宅建筑规范》等规范,以下就设计、审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应如何掌握规范条文合理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分区;转输;减压引言:给排水规划既是水工程规划中的一个新领域。
也是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分析给排水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建设的时代背景。
阐述了给排水工程规划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拜对规划中的水量预测、供水水压、排水体制、河涌截污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以有序、有效地指导给排水工程建设。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1、生活水池溢流管直接排入室外污水检查井或雨水检查井。
这样设计违反了gb50015-2003第3.2.4条,生活水池溢流管应间接排水,不可直接排入污水检查井,以防污水污染生活水池水质。
雨水检查井在实际使用中可能接入污水,故生活水池溢流管也不可直接排入雨水检查井,应间接排入雨水检查井。
生活水池最好不要直接埋地,若条件不许可必须埋地敷设时,溢流口宜设在水池进人孔处且应高出地面。
2、游泳池补水箱是否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0条“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
第3.9.3条“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和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120m~620m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

作为暖通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和做好系统划分是设计好此类建筑的关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120m~620m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微课程-2)
依据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原则,可得到不同高度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
区方案:
1)系统高度在120m以下的建筑,水系统竖向可不分区,所有区域冷量由制冷机直供。
2)系统高度在120~240m的建筑,推荐采用下图a方案。
4)系统高度在330~410m的建筑,推荐采用下图c方案。
5)系统高度在410~620m的建筑,当建筑功能单一时,推荐采用下图d方案。
当建筑在竖向(上
段和下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区且各区需要独立管理时,推荐采用双能源中心方案,每个能源
中心供冷区域可按冷水机组直供和图a,b,c确定竖向分区方案。
6)系统高度超过620m的建筑,推荐采用双能源中心方案,每个能源中心供冷区域可按冷水机组直供和图a、b、c、d确定竖向分区方案。
图c和d方案也可采用一组高承压冷水机组,通过板式换热器供120m以下区域。
7)上图a、b、c、d推荐的竖向分区方案均为该方案能够达到的最大系统高度,当具体工程情况与推荐方案不同时,建议按竖向分区原则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8)空调热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可参考空调冷水系统竖向分区原则。
上述竖向分区方案为原则性建议,在具体工程中,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还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标准、政策法规、施工工艺、施工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关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与加压问题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与加压问题的探讨摘要:近年来,在高层建筑逐步在中小城市中兴建,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给水系统,一般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两系统运行方式不同,供水目的不同,因此,如何采用有效合理的加压供水设备,使其减少投资,降低成本,最大限度降低日常运行及管理费用,笔者对近年来参与的一些项目建设取得的经验浅谈一下。
首先,说一下生活给水系统方面。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一般根据使用要求,管理维修、二网给水管道的供水压力和建筑层等多项因素来确定,如果分区合理,就会使各区的供水压力不但能够满足各用水点压力的需要,同时不会出现导致使用不便影响材料设备寿命以及系统易受损坏的高压。
例如:一栋二十五层的商住楼,生活给水系统通常分为低、中、高三个区,底部的地下室及商业裙房的供水为低区供水,三层至十层为中区供水,十层以上为高区供水。
对于高区供水,可在屋顶设置屋顶水箱,做为生活供水系统的调节水池。
由加压泵站加压后供水至屋顶水箱再供水至高区,如不设高位水箱,可单设一套高区供水管道,由变频供水系统设置高区调供电气系统控制高区供水压力,以保证高区安全供水。
对于高层建筑的中区来说,高层建筑的塔楼功能一般有办公楼、酒店、客房、公寓和住宅,按用水量区分,办公楼只有洗手间设备,按卫生器具一小时的用水量计算也很少,而酒店客房,公寓和住宅,由于具备生活和居住的条件,用水量按每人每日标准计算,楼要大得多,使用时间也较长,为此应分别选择不同的供水方式。
办公楼:由于其用水量小,卫生器具品种少,用水量变化微小,使用时间为10h/d.一天中有14h.几乎不使用,如果采用变频调速用水量较办公装置直供,由于管口压力变化小,调速作用不明显,设备低效运转时间更多,节能变成耗能,不经济适用。
因此针对其用水量小的特点,如果利用屋顶水箱转输,经减压阀减压供水,水箱的容积不会因此拉大很多,给高区加压泵增加的供水量有限,把水提升到屋顶水箱再供给至中区所增加的能耗亦有限,却能减少了一组水泵电机和一套加压管网,明显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要点探讨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要点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层建筑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其给水排水设计内容与高层建筑整体质量密切相关,故系统、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要点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增多,已成为城市建设主要内容,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其给水排水工程将影响高层建筑的有序安全运行及用户体验,因此,合理科学地进行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1 高层建筑给水设计1.1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设计生活给水系统分区供水要根据建筑物用途、建筑高度、材料设备性能等因素综合确定。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一般按竖向分区供水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中在垂直高度分成若干供水区。
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要求[1],当生活给水系统分区供水时,各分区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当设有集中热水系统时,分区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55MPa。
依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各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
分区供水目的不仅防止损坏给水配件,同时可避免过高的供水压力造成用水不必要浪费。
当设集中热水系统时,为减少热水系统分区及热交换设备数量,在静水压力不大于卫生器具给水配件能够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前提下,适当加大相应给水系统分区范围。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一般低层部分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中区和高区采用加压至屋顶水箱(或分区水箱),再自流分区减压供水的方式,也可采用变频调速泵直接供水,分区减压方式,或采用变频调速泵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方式。
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若仍采用并联供水方式,其输水管道承压过大,存在安全隐患,而串联供水可解决此问题。
生活给水分区相关压力值要合理,各分区压力偏大偏小均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给水分区压力偏大时,将带来各自分区内低楼层的配水点压力偏大、流量和噪音变大以及用水器具控制阀易损坏等问题;给水分区压力偏小时,分区数量将增多,增压设备数量增加,将有设备采购费用增加、后期维修成本及管理难度增加等问题。
关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探讨

压设备 的额 定工作 压力 。根据 国标 图集 (8 2 5 《 9 S 0 ) 消防增 压稳压设备选用与安装》 的规定 , 增压 稳压设备 如用 于消火
栓给水系统 , 必须 满足最 不利 点消 火栓水 枪 喷射充 实水 柱
对 于屋顶不设置高位 生活 水箱的生 活给水 系统 和设 置
若考 虑水枪充 实水柱为 1m, 0 则最不利消火栓 栓 口所需 水压应按式( ) 1 计算 :
2
n
进 行分析和探究 , 提出合理的竖 向分 区依据和建议。
1 生活给水 系统 竖向分 区依 据
Hh h+ + = dq + + x= d A dh 等 L ̄
() 1
G 5 0 5— 0 3 建 筑 给水 排水 设 计规 范》 09年 版 , B 01 20 《 20 以下简称“ 建水规” .. . 条规定 , 3 35 1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 配
失 , 取 2 k a 宜 0 P。
n
统 中应尽量减少 中间贮 水设 施。 目前 不超 过 10 的高层 0m
民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更多采 用 的是 变频调速 泵组 加气压
罐的供水模 式 , 而不再设置 屋顶 水箱 , 因此生活 给水管网各
分 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所 承受 的压力包括静水 压力 和 满足最不利用水 点的最 低工作 压力 ( 可称为 “ 系统 持压 ” 。 )
承受 的压力 , 确定 了以系统持压作为竖向分区的依据 , 能更好地符合规范分 区的原则和 目的。
【 关键词 】 生活给水系统 ; 消火栓 给水系统 ; 向分 区; 竖 系统持 压 【 中图分类号 J T 9 1 U9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 842 1 )9 03 — 1 01 66 (020 — 04 0
浅谈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和给水方式

S I E HIF R A IND V L P E T&E O O Y C- C O M TO E E O M N T N CNM
20 年 第 l 卷 第 8 07 7 期
收稿 日 20 — 1 1 期:06 1 - 6
浅谈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和给水方式
.
李奋 华
(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 山西太 原,30 2 000 )
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 , 主要表现为 : 下层给水龙头流量过大 , 流呈喷溅 水
状. 不仅造成浪费 , 而且影响使用 ; 上层给水龙头流量过小 ,Fra bibliotek甚至 出现负
压抽吸, 有可能造成 回流污染 ; 下层管网由于承受压力较大 , 阀时易产 关 生水锤 , 轻则产生噪声和振动 , 重则使管网遭受破坏 ; 下层阀件易磨损 , 造成渗漏 , 增加维修 工作量 , 若压力超过管材和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 , 则 会造成 管材和设备的损坏。 实践证 明, 对高层建筑实行分区供水 , 是解决 上述问题 的有效方法 。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实行分区供水 的另一个重要意
但在许多工程中仍有部分单位不具备原材料质量试验检测和施工质量控制试验检测的基本条件有些单位虽然已购置了一定数量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也建立了试验检测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试验检测人员但由于多种原因使已建成的试验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0 5 6 3 (0 7 0 - 20 0 10 - 0 32 0 )8 0 9- 2 . -
影响分区给水压力值的因素主要有 : 建筑物性质及卫生设备完善程 (8 P~0 P , 0C 2 M a 3 M a6 左右 )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 。综合上述 , 国发 0o , 我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有关问题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有关问题的探讨摘要:超高层建筑物内人员比较密集,功能比较复杂,因此对于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针对工程实例介绍一下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的几点设计原则。
其中包括给水系统分区、生活给水缓冲水箱设置;排水系统分区及排水通气方式、排水管材;消防系统分区、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竖向分区排水通气立管水泵接合器减压阀1. 前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大中城市占有很大比例。
如何合理的设计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对于建筑节能及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给水系统的分区、给水缓冲水箱的设置、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消防系统的分区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 工程概况地下2、3层为人防、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1层为商业及设备用房;主楼首层为入口门厅,7层为会议层,17层为档案楼层,16、32层为避难层,其余为办公空间;附楼(1~7层)部分为商业。
3. 给水系统3.1给水系统分区高层建筑由于建筑层数较多,给水系统多数采用带有气压罐的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该设备可避免设置高位水池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也可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了最低卫生器具的配水点压力不至过高,满足规范所推荐的设计值 (350~450kpa)和限定值 (不大于600kpa),不至使用水时水花飞溅及卫生器具连接软管爆裂,造成安全隐患。
本工程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共分7个供水区。
ⅰ区:地下三层至地上二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市政给水水压按0.20mpa设计。
ⅱ区:三层至七层采用水泵变频调速加压供水,缓冲水箱及加压水泵设置在地下一层给水泵房内(七层以下商业先行投入使用)。
ⅲ区:八层至十六层采用水泵变频调速加压供水,缓冲水箱及加压水泵设置在地下一层给水泵房内。
ⅳ区:十七层至二十四层采用水泵变频调速加压供水,缓冲水箱及加压水泵设置在十六层(避难层)给水泵房内。
ⅴ区:二十五层至三十二层采用水泵变频调速加压供水,缓冲水箱及加压水泵设置在十六层(避难层)给水泵房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鉴于目前国内有关高层建筑空调 水系统竖向分区问 题还缺乏较详尽的 设计参考资料,
本文拟就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可行方式, 即: 一泵到顶、主机上楼、中间设板式换热器等三种方 式,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 从系统的可靠性、运行控制、初投资、运行费等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并讨论了现代空调技术工程中的一些细节, 提出了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最佳分区方式, 供广大 设计人员参考。
方
案
B
4 ∀ CVH E_660
4 ∀ KQL 200_315( # ) A ; 4 ∀ KQL 125_160A
4 ∀ M10 4∀ C DBNL3_500
/ 2 ∀ DR95 4 ∀ KQL 200_400
( #)B 1 081. 6
32. 1
C 4 ∀ CVHE_420 4∀ KQ L200_315
A. 夏季采用板式换热器循环水制冷, 冬季选用燃油无压热水锅炉采暖, 考虑到重庆市 环保要求, 燃料采用 0# 轻柴油。
B. 冬、夏季均采用燃油直燃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供暖和供冷。 C. 夏季采用板式换热器循环水制冷, 冬季则设锅炉房采暖。 D、冬、夏季均采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供暖和供冷, 至于夏季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制 冷, 冬季选用无压电热锅炉的方案, 由于其性能系数太低[1] , 此处不予讨论, 燃料选择油而不 选择煤气, 是由于重庆市的煤气增容费过于昂贵。 3. 1 比较基准 1) 供冷季节取 5 月~ 9 月, 供暖季节取 11 月~ 2 月, 按一班制 8~ 18 小时计算。 2) 各种费用均按重庆本地价, 其中, 电力增容费为 1 200 元/ kW , 电价为 1. 0 元/
46
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筑大学学报
第 19 卷
换热器, 二次水供回水温度可达 7. 5~ 12. 5 ! , 风机盘管无须选大一号, 其运行稳定, 效果较 好, 且不占用 20 层设备转换层及屋顶, 给投资方带来较大收益。
表 1 中山广场设备选择方案
设备 离心式冷水机组
冷冻水泵
板式换热器 冷却塔
风冷热泵机组 中央热水器 冷却水泵
率之比值。它是衡量空调供冷与供暖水系统设计是否节能的一项综合指标。其表达式为:
WT C=
水循环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 ( kW ) 循环水泵电机所消耗的功率 ( kW )
我国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明确规定, 空调供冷的水输送系数,
不得小于 30。然而通过对几个典型工程的实测, 发现其水输送系数皆小于 30, 且国内一些高
G ong N an L i N an Zheng Zhim in
( Cho ng qing Jia nzhu U niver sity , 400045)
( 下转 141 页)
第 5期
王占营: 内燃机试验车间通风与排烟
141
用防爆风机。 排烟管最好采用水套冷却水管, 冷却水可以循环使用, 也可以综合利用。 试车车间通风排烟只要按上述要求设计和施工, 车间劳动条件就会得到改善, 排烟地沟
层宾馆、饭店的水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大流量、小温差的缺点。为克服这个缺点, 应对水系统 进行合理竖向分区, 保证其冷水输送系数大于 30, 同时在技术经济方面达到最佳。
2 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
2. 1 概 述 通过对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 可以节约初投资, 提高水输送系数,
节约能源可减少运行费用; 同时, 合理的竖向分区还便于运行调节。竖向分区的主要考虑依 据是设备的承压问题, 鉴于目前国内外主机、阀门及附属设备承压大多为 1 M Pa 左右, 故一 般地, 若考虑系统阻力 294 kPa 左右, 对于吸入式系统 ( 即主机接在水泵吸入端) , 则水系统
3 冷热源选择
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在空调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仍以重庆中山广场为例, 为使比 较具有普遍实用性, 本文作如下假设:
1) 仅考虑上区 39 48 层冷暖空调部分( 夏季冷负荷为 2 100 kW, 冬季采暖负荷为 1 830 kW) 。
2) 不考虑设备承压问题, 仅只进行冷热源方案比较。 其四种可行方案分别用 A、B、C、D 表示。
以重庆一超高层建筑 重庆中山广场为例, 对其水系统竖向分区作一探讨。 该建筑位于重庆市区, 主楼 48 层, 副楼 7 层, 地下 5 层, 高- 22. 2 m ; 地上部分总高为 154. 5 m 。总建筑面积为 76 400m2, 全楼空调总负荷为 8 152 kW( 考虑同时使用系数 0. 85) , - 5 层、2 层、38 层及屋顶均可考虑为设备层。其空调要求为: 副楼以及写字楼 38 层以下各 层均仅考虑夏季供冷, 不考虑冬季供暖, 38 层以上为冷暖空调。 该大楼水系统竖向分区的三种分区方式分别如附图中 a) 、b) 、c) 、d) 所示, 依次记为方 案 A、B、C、D。
第 4期
弓 南等: 水系统竖向分区问题探讨
47
kW . h, 油按 3. 00 元/ kg 计, 安装费用为初投资的 25% 。
3. 2 比较结果
初期投资比较结果列成表 2。
运行费用比较结果列成表 3。
表 2 中山广场 39- 48 层冷热源设备投资比较
方案 设备初投资( 万元) 电力增容费( 万元) 安 装 费( 万元) 总 投 资( 万元)
泵有许多明显的弊端, 不宜采用。方案 C 投资表面看来似乎并不昂贵, 其实不然, 按照 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锅炉属有压容器, 易燃易爆, 不能置于高层建筑物内, 须另建专用 锅炉房, 其土建投资与安装费用将极其昂贵, 且污染环境, 方案不可行。方案 B 采用 2台双良 2000型 Z XL R 115溴化锂冷水机组, 其优点在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供电, 且溴化锂 无毒无害, 使用安全, 环保部门容易通过。但鉴于目前国内外直燃机价格昂贵, 且其与其他 机组相比, 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机房高度高、设备重量大等缺点, 且由于其排热量大, 冷却塔 和冷却水系统容量大, 故一般甲方也不会轻易采用。方案 A 投资低, 全年性能系数高, 为最 优方案。
对于上文所提及的这种中下区为吸入式水系统的高层建筑, 若能够保证冷水机组承压 在常压范围内, 而只提高相对价格较低的水泵承压能力, 则设备投资将进一步得到降低。
参 考文 献
1 龙惟定 . 上海地区几种空调冷热源的比较研究 . 暖通空调, 1996
Investigation on Vertical Zoning of Air_Conditioning Water System
常用的竖向分区方式有四种: 1) 竖向分为三区, 下区采用冷水机组, 中区设水 水板式 换热器, 上区则使用风冷热泵机组。2) 分两区, 下区采用承压增大的冷水机组, 上区设水 水板式换热器。3) 中、下区仍采用承压增大的冷水机组, 上区采用风冷热泵机组。4) 中下区 采用冷水机组; 上区的高承压冷水机组置于地下室。 2. 2 工程实例分析
设备投资( 万元) 平均水输送系数
A 4∀ CVH E_420 4 ∀ KQL 200_315( # ) B; 4∀ K QL125_160 A; 4 ∀ KQL 100_160A
4 ∀ M 10 4 ∀ CDBN L3_400
4∀ RSA_100H /
4 ∀ KQL 200_315 ( #)A 1 114. 4 30. 6
( #) A; 4∀ KQ L125_160A
/ 4∀ CDBNL3_350 4 ∀ RSA_100H
/ 4∀ KQ L200_400
( #)B 1 092. 8
36. 4
注: 鉴于目前国内大多数 IS 泵承压能力较差, 本设计中采用上海凯泉给水有限公司的 KQL 型立式水泵, 承压能力分别为 1. 0 M Pa, 1. 6 M Pa
关键词 空调水系统, 竖向分区, 最佳分区方式 中图法分类号 T U 831. 36
1 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空调水系统的输配用电, 供暖期约占动力用电的 20% ~ 25% , 供冷期约占动力用
电的 12% ~ 20% 。因此, 降低空调水系统的输配用电是民用建筑节约用电的一个重要环
节。
空调水输送系数是空调水循环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与所选配的循环水泵电机的额定功
经过文章 2、3 部分的讨论, 可知该设计最优方案为在- 5 层设置 4 台工作承压为 1. 6 MP a 的离心式冷水机组 CVH E 660 对中、下区部分进行供冷, 另在 38 层设置 4 台 M 10 型 的板式换热器, 利用二次循环水进行供冷, 冬季时, 则利用 38 层的 2 台 DR95 型燃油热水器 进行采暖。
Abstract T his paper int roduces t he calculat ion met ho d of to t al heat spread into t he test room dur ing f act or y t est of t he eng ines, t he proport ion o f each part of t he heat , t he di rect ion of t he heat loss, calculat ion m ethod o f t he air volume o f vent ilat ion in t he test room , vent ilat ion schedule f or low ering tem perat ure, calculat io n met hod of to t al displace ment of engine f ume, calculat ion m ethod of vo lum e of f resh air headed t o low er t he tem perat ure of f um e, and measur es f or low ering tem perat ure, f ir e_prevent io n and an t i_ex plosion o f f um e_displacing sy st em. Key Words t est room , vent ilat ion, smo ke ex t ract 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