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的竖向分区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关于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热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50%B.显热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50%C.全热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70%D.全热和显热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均不应低于60%【答案】 D2、适用于冷热水系统的调节阀,一般应选用下列哪一种流量特性?( )A.直线型流量特性B.等百分比型流量特性C.抛物线型流量特性D.快开型流量特性【答案】 B3、某空调系统在调试时,发生离心式风机电动机的电流超值,试问是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A.空气过滤器阻塞、阻力增大,致使所需电动机功率增大B.系统阻力小于设计值,致使风量增大C.空调区出口风阀未开启,致使风机压力上升,电流增大D.风机的风压偏小,导致风量增加【答案】 B4、通风系统风管穿防,火分区防火墙或楼板处设置的预埋管(或防护套管)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 )。
A.1.2mmB.1.6mmC.2.0mmD.2.5mm【答案】 B5、在进行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时,其分区应( )。
A.与冷水系统分区一致B.按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最大工作压力进行C.采用减压阀分区方式D.采用分区热水箱供水方式【答案】 A6、水蓄冷空调系统中,无隔板式温度分层型蓄冷水槽的绝热处理方案,正确的应是下列哪一项?A.水槽侧壁和底部绝热厚度均相同B.水槽侧壁绝热厚度大于底部C.水槽底部绝热厚度大于侧壁D.水槽顶部和底部绝热厚度大于侧壁【答案】 C7、采用地埋管换热器的地源热泵系统,机组制冷能效比为EER,地源热泵系统向土壤的最大释热量Q。
表述正确的应是下列哪一项?( )A.B.C.D.【答案】 D8、在计算一个房间的空调冷负荷时,下列发热量算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电冰箱的发热量按散热板的发热量计算B.计算机的发热量按′额定功率计算C.照明发热量按房间全部灯具的总额定功率计算D.确定人员发热量时应考虑人员的组成【答案】 D9、下列选项中,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中对管材的技术要求是错误的是( )。
谈高层建筑在低层供热系统中的采暖设计

2 高层 建 筑采 暖 系统 的选 择
题: 1 ) 综合楼采暖系统高静压 与其 他多层建筑 采暖 系统散热 器的
高层建筑采 暖系统 的选择 与一般多层 建筑不 同 , 高层建 筑供 承压能力的矛盾 。2 ) 综合 楼采 暖 系统 与其他 多层 建筑采 暖 系统 ) 综合 楼采 暖 系统与其 他 多层建 筑采 暖 系统 热系统的静水压力较大 , 在进行采暖设计 时应 当综合考 虑室外 热 定压 方式 的确定 。3 网供 热参数 , 以及 与室外热网相连接 的多层建筑 物 内散热器 的承 水力 平衡问题 。 压 能力 , 来确定 高层建 筑物系统形式。 设计 的初 步想法 : 1 ) 选择在综 合楼 内设换 热站 , 在换 热站 内分高压 、 低 压 两套
谈 高 层 建 筑 在 低 层 供 热 系 统 中 的 采 暖 设 计
王 收 永
( 中国煤炭科工集 团太原研究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简要分析 了高层建筑采 暖与一般 多层建筑共用一个采暖 系统在设计 中应注 意 的问题 , 介 绍了几种 采暖方 式 的设计原 理
第3 9卷 第 1 4期 2 0 1 3 年 5 月
S HANXI ARC HI T EC T UR E
山 西 建 筑
Vo 1 . 39 No. 1 4
Ma y . 2 0 1 3
・1 0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1 4 — 0 1 0 5 - 0 2
系统的压力 不可 能满 足高 层建筑 采 暖系统 的要求 , 新 随着社会 经济的快 速发展 , 城 市建设 与用地 矛盾 日益突 出 , 压力供热 ,
设 计 中 高层建筑 日益 增多。由于项 目的多样性及 条件所 限 , 往 往会 出现 建高层建筑只能采用这一 系统 压力 。为 了解决这 一 问题 , 通常的做法是 : 高层与 多层建 筑共存的现象 , 很多 高层建筑 的采暖 系统不得 不采 1 ) 以城 市供热 热源 为一次 热源 , 在小 区 内建设 换热 站 , 换热 站内设高低压两套供热系统 , 分别对 高层建筑 、 多层 建筑 供 暖, 这 暖系统设计 , 解决高 层建筑 在低 层供 热系统 中的采暖 问题 , 这 对 设计 形式 比较简 单 , 系统 运行 也会 比较稳 定 , 但这 一 系统增 加 于广大建设者 和设计人 员提出了新的课题 。 了换 热站的投资 , 以及 以后的运行管理人员及费用 。 1 高层建筑热负荷计算注意事项
建筑给排水工程试题(八)

建筑给排水工程试题(八)一、单项选择题1. 排水立管最小管径可采用()。
A、 DN50B、 DN100C、 DN150D、 DN2002. 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系的悬吊管、埋地管分别按()设计。
A、非满流、满流B、非满流、非满流C、满流、非满流D、满流、满流3. 无人活动的屋面设置的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
A、0.5mB、0.4mC、0.3mD、0.2m4.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的雨水斗应对称布置,一根据吊管上连接的雨水斗数不得超过()个,且雨水斗不能设在立管顶端。
A、 2B、3C、 4D、 55. 关于水封破坏,下列( )叙述是正确的。
A、排水管内排水量过大,造成水封水被冲走而破坏;B、因动态和静态原因造成水封高度减少,不足以抵抗管道内允许的压力变化;C、由于排水立管内下落水流速度太快,产生过高水压;D、因排水管道堵塞而造成6. 多层建筑直接供水方式的条件是()。
A、H>H SB、H<H SC、H=H SD、和H S无关7. 某住宅7层,室外给水管网在建筑引入管始端水压为0.16MPa,采用的给水方式为()。
A、1~3层直接给水,4~7层加压给水;B、1~7层加压给水;C、1层直接给水,2~7层加压给水;D、1~4层直接给水,5~7层加压给水。
8. 铸铁管的常用连接方法有()。
A、粘接B、焊接C、法兰连接D、承插连接9. 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礼堂的舞台口,即与舞台相连的侧台、后台的门窗洞口,应设置()。
A、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B、水幕喷水灭火泵系统;C、雨淋喷水灭火系统;D、湿式喷水灭火系统10. 建筑内给水系统组成有()。
A、建筑内给水立管、给水横管、水表;B、引入管、计量仪表、给水管道、用水设备、配水装置;C、配水装置、用水设备、给水管道;D、引入管、给水管道、计量仪表。
11.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定用环境温度为()。
A、4~70℃;B、小于4℃;C、大于0℃;D、大于20℃12. 以某一卫生器具流量(给水流量或排水流量)值为基数,其它卫生器具的流量(给水流量或排水流量)值与其比值为()。
水2020注册给排水案例真题(下)

水2020注册给排水案例真题(下)2020年度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试卷专业案例(下)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命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印制二〇二〇年十月注意事项1.书写用笔:黑色或蓝色墨水的钢笔、签字笔、圆珠笔,考生在试卷上作答案时,必须使用书写用笔,不得使用铅笔,否则视为违纪试卷;填涂答题卡用笔:黑色2B铅笔。
2.须用书写用笔将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相应的栏目内。
3.本试卷由25题组成,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为5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一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4.考生在作答时,必须按题目在试卷上每道试题对应的答案位置处填写上该试题所选择的答案(即填写上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并必须在相应的试题解答过程下面的空白处写明该题的主要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及结果,同时还须在答题卡上将相应试题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
对不按上述要求作答的,视为无效,该试题不予复评计分。
5.在答题卡上书写与题意无关的语言,或在答题卡上作标记的,均按违纪试卷处理。
6.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当面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7.草稿纸由各地统一配发,考后收回。
1.某城市给水系统规划设计最高日供水量100000m3/d,采用统一供水系统。
用户用水量时变化系数1.5,管网中没有设置调节构筑物。
原水输水管漏损水量为给水系统设计规模的3%,水厂自用水量为给水系统设计规模的5%,管网漏损水量为给水系统设计规模的10%。
问二泵站设计流量比取水泵站设计流量大多少(m3/h)?A.2687.5B.2375.0C.1750.0D.1333.3答案:[]主要解答过程:2.某城市采用统一供水,供水管网中没有设置调节构筑物。
平时最高供水时,从二泵站到管网控制点的总水头损失16.5m,管网控制点的地形标高比二泵站吸水井最低水位高1.5m。
消防时,二泵站水泵扬程35.2m,从二泵站到管网控制点的总水头损失较最高供水时增加了6.3m。
住宅建筑中的采暖设计

住宅建筑中的采暖设计作者:刘涛张广卿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 本文阐述了高层住宅的采暖设计与低层住宅的设计有许多共同点,由于其高度而产生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负荷计算及系统选择两个方面。
关键词: 高层建筑;系统;采暖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我们的身边,高级宾馆、高层写字楼、高层住宅……一幢幢拔地而起。
这其中,由于高层住宅受到使用者及管理者方面的一些局限,其暖通设计仍以采暖为主,用户自行安装分散式空调机为辅。
这里笔者简要介绍一下高层住宅在采暖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
1负荷计算1. 1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主要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兼顾夏季防热,其设计应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高层建筑为减小荷载,其围护结构常为轻质结构加内(外)保温。
为了保证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在任何情况下不小于按冬季保温要求确定的最小热阻值,必须反复校验保温材料的厚度,直到R>Rmin。
其作用一是防止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或内部受潮,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二是使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能满足人的卫生标准要求;三是为了节约供暖建筑的能源。
1. 2外窗传热系数因室外风速随高度增大而增大,从而使围护结构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随楼层增高而变化。
对居住建筑而言,由于其使用者有一部分是老、弱及儿童,对环境的保暖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考虑到这部分热负荷。
引入系数βd,得到考虑了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增大后的外窗计算用传热系数KJ.d= K(1+βd) 。
1. 3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低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主要考虑风压, 即根据冬季室外平均风速确定冷风渗入量,而不考虑热压作用。
高层建筑由于高度的增加,室内外温差所形成的热压不容忽视。
因此高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需考虑风压和热压的综合影响。
2系统选择采暖系统的选择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依《采暖通风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的采暖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是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 宜竖向分区供热;二是一个垂直单管系统所供层数,不宜大于12层。
012采暖系统竖向分区和高层直连采暖技术

采暖系统竖向分区和高层直连采暖技术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院邬守春太原一顺悟业节能新技术有限公司周宁于青摘要分析了采暖水系统竖向分区的目的,列举了设计中出现的误区;介绍了带阻断器的高层建筑直连采暖装置和带减压阀的高层建筑直连采暖装置,简要介绍其原理,介绍了带减压阀的高层建筑直连采暖装置的工程实例。
关键词采暖水系统压力竖向分区高层直连采暖技术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城镇的民用建筑楼层越来越高,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高层居住建筑也越来越多。
为了防止高层建筑采暖系统下部的压力超过散热器及部件的承压极限,高层建筑的采暖系统应进行竖向分区;当室外管网只有低压等级而且供水压力不能满足高层系统的运行要求时,有多种解决办法,其一是采用高层直连采暖装置,使高层系统与室外低压管网直接连接,而不用配置高压力等级的室外管网系统。
1 采暖系统竖向分区的规定及误区1.1 采暖系统竖向分区的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第4.3.9条规定:“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作出本规定的目的是:减小散热器、埋地加热管以及室内采暖系统其它附件所承受的压力,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同时分散立管负荷、避免立管直径过大及出现垂直失调等现象。
目前国内现行的设计规范均规定,热水采暖系统中散热器、地面辐射采暖加热管和附件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
在同一竖向分区内的各层中,最底层的工作压力最大,最底层和最高层的工作压力差为两者之间的几何高差,要达到最大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的要求,几何高差、循环水泵扬程以及系统顶点压力之和应不超过80m(0.8MPa),其内在的含义是,同一竖向分区内最底层和最高层的几何高差限制为50m,当超过50m时,宜进行竖向分区。
1.2 误区之一:认为竖向分环就是竖向分区【案例】2001年前后,武汉市的一些住宅小区开始设计集中采暖系统,成为当地商品房的新卖点。
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的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的竖向分区正文:1.概述1.1 介绍1.2 目的1.3 范围2.建筑结构分析2.1 建筑高度2.2 建筑结构类型2.3 建筑外立面材料3.供热系统设计3.1 供热系统类型3.2 供热介质选择3.3 进口及出口设计3.4 节能措施4.竖向分区4.1 竖向分区划分原则4.2 分区结果表格4.3 分区间隔设计5.分区热负荷计算5.1 分区面积测定5.2 分区人员及设备热负荷计算方法6.热水供应系统设计6.1 供水温度及压力设计6.2 供水管道布置6.3 水泵选型6.4 容器及设备选型7.暖气系统设计7.1 暖气片选型7.2 暖气回路布置7.3 循环泵选型7.4 暖气阀门及控制方式附录:附件1:建筑结构图纸附件2:供热系统图纸附件3:暖气系统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律名词解释:根据建筑管理法,建筑物指的是土地上由墙、屋顶和其他构件构成的独立的、有居住、工作、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和其他活动用途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
2. 供热系统法律名词解释:供热系统是指将供热介质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以满足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和需求的系统。
3. 附件1、附件2、附件3为本文档所涉及的图纸、图表和其他相关材料。
正文:1.概述1.1 介绍1.2 目的1.3 范围2.建筑结构分析2.1 建筑高度2.2 建筑结构类型2.3 建筑外立面材料3.供热系统设计3.1 供热系统类型3.2 供热介质选择3.3 进口及出口设计3.4 节能措施4.竖向分区4.1 竖向分区划分原则4.2 分区结果表格4.3 分区间隔设计5.分区热负荷计算5.1 分区面积测定5.2 分区人员及设备热负荷计算方法6.热水供应系统设计6.1 供水温度及压力设计6.2 供水管道布置6.3 水泵选型6.4 容器及设备选型7.暖气系统设计7.1 暖气片选型7.2 暖气回路布置7.3 循环泵选型7.4 暖气阀门及控制方式附录:附件1:建筑结构图纸附件2:供热系统图纸附件3:暖气系统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律名词解释:根据建筑管理法,建筑物指的是土地上由墙、屋顶和其他构件构成的独立的、有居住、工作、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和其他活动用途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对于有害气体的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中( )是不提倡采用的。
A.燃烧法B.吸附法C.吸收法D.高空稀释法【答案】 D2、外部吸气罩在控制点上造成控制风速的大小与( )无关。
A.外部吸气罩的形式B.有害物的毒性C.外部吸气罩的排风量D.外部吸气罩口与控制点的距离【答案】 B3、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设备内,低压部分的压力很低,处于低压部分的蒸发器和吸收器的压力与绝对大气压力的比值,应是下列哪一项?( )A.约为1/25B.约为1/75C.约为1/125D.约为1/200【答案】 C4、下列关于燃气密度值大小的比较,正确的表述是( )。
A.人工燃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B.天然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C.液化石油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D.液化石油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答案】 C5、因制冷剂R22润滑油有一定相容性,在设计制冷管路系统时应注意下列哪一项问题?A.不必考虑润滑油问题B.应考虑满液式蒸发器回油和压缩机出口润滑油分离问题C.应考虑压缩机吸气管回油问题D.应考虑蒸发器、压缩机吸气管回油和压缩机出口润滑油分离问题【答案】 D6、接受式排风罩的排风量取决于( )。
A.接受污染气流的尺寸B.抽风在罩内造成负压C.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D.工作孔上控制风速【答案】 A7、为保证热水管网水力平衡,所用平衡阀的安装及使用要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建议安装在建筑物人口的回水管道上B.室内供暖系统环路间也可安装C.不必再安装截止阀D.可随意变动平衡阀的开度【答案】 D8、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房间的事故排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 )。
A.B.C.D.【答案】 B9、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房间的事故排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 )。
A.B.C.D.【答案】 B10、某地区室外冬季空调计算温度为-12℃,在该气温下,一台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制热量为100kW,输入功率为60kW,在60k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的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的竖向分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考虑低区系统材料的承压问题,二是便于调控,防止系统出现垂直失调现象。
建筑物按层数大致有如下的分类:
住宅建筑: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30层。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建筑物总高度在24米以下者为非高层建筑,总高度在24米以上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
建筑物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称为超高层建筑。
规范上有这样的规定:“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时空调系统宜分区。
”由此可以看出,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竖向分区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分区高度或层数(例如上海等高层建筑较多的城市一般按80—100米进行竖向分区),实际上各地区根据各自不同情况也进行了大量工程及运行实践。
(1)对于一个热源供单幢(或高度相当的几幢)高层建筑时,除考虑材料承压、垂直失调外,还应结合运行成本、控制技术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分区的高度或是否分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甚至就有超高层建筑不分区的例子,上海地标性建筑金茂大厦(88层,420米)在确定空调水系统时就出现了两种观点:中方专家提出将系统竖向分三个区,安装三套冷(热)水机组分别与之相连;美方专家提出整个系统不分区,而是将机组、阀件及低部系统的材料等进行耐高压材料的单独定货,仅安装一套冷(热)水
机组与之相连,同时配置高效自控设备。
后者从运行成本、运行管理、局部调控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并且按此方案形成的空调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2)对于住宅建筑,在原有多层及中高层建筑热负荷中出现高层建筑(一般指30层以下)热负荷,由于受到不同的开发商、不同的系统设计、不同的材料等因素影响,给供热单位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单从投资、运行成本来说,对于供热单位并不希望高层建筑进行分区,并希望用尽量少的机组满足这不同高度热负荷的需求,这就引出了如下不同高度建筑与集中供热管网的连接方式问题。
多层、中高层、高层混合热负荷与集中供热系统的连接
当前,在一些中小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出现在原有的多层或中高层中间,甚至由于地形等原因在同一片新建小区中,也会规划、设计出高度不同的建筑形式,这样供热单位就必须根据建筑分布、高层分区情况、采暖形式、系统材料等诸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与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连接,既要保证热用户的采暖效果,还要确保整个供热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下面就介绍几种连接方法。
蒸汽(高温水)换热间接供热
例如某小区内的建筑物有多层、中高层(室内供热系统不分区)和高层(室内供热系统分区)建筑。
若把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室内供热系统连接在一个水网系统上,则系统低点的静压太高,换热机组、低层热用户散热设备等都承压过高,一是设施长时间过高承压,降低了使用寿命,还直接影响到运行安全,二是易造成水力失调,使热用户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从而影响到运行管理和供热节能。
因此,宜把多层建筑、
中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低区系统连接为一个水力系统,同时考虑到多层建筑采暖系统材料的承压问题,对多层建筑敷设单独的分支管道,并在该分支管道上安装压差平衡阀。
在换热站设两套供热机组,分别供高区、低区系统。
另外:(1)还可根据高层建筑的设计情况灵活的将供热机组安装在地下设备层或分区点的技术夹层,从而缩短供热半径,提高供热效果。
(2)根据该片区地形和周围热负荷的分布情况,在把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低区系统连接为一个水力系统后,可将高层建筑的高区系统接入地势高的临近换热站,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设备承压,减小补水泵扬程,实现运行的安全、节能。
二级水网直连供热
例如某小区内的建筑物有多层、中高层(室内供热系统不分区)和高层(室内供热系统分区)建筑。
把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低区系统连接为一个水力系统,高层建筑的高区供热系统与热网采用特殊措施直接连接,这样高区供热系统既与低区系统直连,又独成一个系统,该系统供水需要另装中继泵,回水管需要设减压阀。
系统运行时,水减压阀可将上层系统的回水压力减至与热网要求符合的数值,高区系统供水管及回水管上设电磁阀;并与水泵联锁,其作用是防止突然性停泵,空气倒灌入上层系统。
与水泵并联的调节阀用于调节水泵流量。
与水减压阀并联的调节阀用来作为减压阀失灵时的备件。
另据有关报道,国内有专家已经针对高区与低区直接连接问题发明了实用新型设备(断流器、阻旋器),就是在安装中继泵、电磁阀等的基础上,在高区系统高点设断流器,与低区系统连接前设阻旋器,使高区系统循环水实现“有压流—无压流—有压流”的转换过程,将回水压力减至低区热网要求的压力范围,实现整个系统分别、有序的循环。
混水直连供热
混水直连是指一级网供水在进入用户系统之前进行混水后再连接。
直连供热与混水直连供热相比,在相同管径,相同经济比摩阻的情况下,后者输送热量的大于前者,因此混水直连供热系统在同样管径下供热能力增大。
具体做法如下:
(1)可在换热站内一级网供回水之间的旁通管上安装水泵,抽引回水压入供水管,混合后再进入二级网。
该方式可提高一级网供、回水温差,减小管径,降低管网初投资混合比μ的计算公式如下:μ= Gh/ Gw (式中Gh—混水量T/H ; Gw—一级网循环水量T/H)对于现状供热管网,在热网改造困难或无法改造的情况下,可采用提高二级网混合比的方法来增大一级网的供回水温差,以满足热负荷不断增长的需求。
此种方式适用于一级网供回水压差能满足用户系统需用压差的热力站。
(2)在换热站一级网供水管上设置水泵,同时将泵吸入口处的供水管与用户系统的回水管连通,使得该泵同时抽引一级网供水与用户系统的部分回水,兼具加压与混水的两种功能。
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混水直连供热系统中一级网供回水压差低于用户系统需用压差的换热站。
综上所述,多种高度的建筑、多样的供热形式混合的热负荷越来越多,我们要根据热负荷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热系统,保证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推动热力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宋若生安锦锋陈维军马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