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描写中秋节的古诗,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作文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作文1小时候盼中秋盼得是吃月饼。
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远不如现在丰裕,过节对于小孩子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可以吃到好吃的。
月饼就是我最盼望的美食,可这美食只有到中秋节才能吃到,所以每年一过暑假,我就望眼欲穿地盼着中秋节快点到来。
小时候妈妈每年在中秋节准备的月饼并不是很多,所以我常常是很想吃而又有点儿舍不得吃。
每次我把圆圆的月饼捧在手心里,都会凑到鼻子底下细细地闻它香甜的味道,到现在我仍然觉得那种香甜悠远而又深厚。
我把自己的嘴巴凑上去,小心地咬下一块儿,闭上眼睛慢慢咀嚼,那种香甜瞬间在口腔里弥漫开来。
随着一个月饼被慢慢咬成月牙儿,一个小孩子的馋嘴的心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长大后盼中秋盼的是赏圆月。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
中秋节的时候,无论你身在何方,望见了夜空中这一轮圆月,就仿佛望见了自己的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唐代李白思乡的愁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我们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福。
看到那一轮高悬在浩渺静谧的夜空中的圆月将自己明朗的光辉洒满大地,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是得到了故乡和亲人的抚摸。
静静地望着这一轮皎洁的圆月,我仿佛能看见自家的小院儿。
小院儿里母亲早已在月下摆好供桌,在供桌上摆好月饼、苹果、葡萄和石榴。
我看到母亲焚香祈祷,她一定是在祷告上苍,保佑她的亲人和儿女平安、吉祥。
她一定希望天上的圆月将她美好的祝愿带到她的儿女的身旁。
而今盼中秋盼的是一种情怀。
这情怀是祝福的情怀、是团圆的情怀、是尽孝的情怀。
月是故乡明,团圆在中秋。
每年临近中秋,无论身处何方,我都会赶在中秋节这一天回到父母的家中,承欢膝下,带去我的礼物,带去我的祝福,也带去我的一片孝心。
能看到洋溢在父母脸上满足的笑意,便是做儿女的最大的幸福。
而这种幸福,在中秋节的的时候,你将体会得更加深刻。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变了的是我那日渐沧桑的容颜,不变的是我对中秋不老的情怀。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作文2晚上,我和妈妈在自己家过节。
中秋节作文古诗,五百字以上

中秋节作文古诗,五百字以上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会摆出一张丰盛的团圆饭桌,品尝着月饼、柚子、石榴等美食,赏月、猜灯谜、点燃孔明灯等节庆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天,正是每个人远离家乡的时刻,也是追忆昔日的日子。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每年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人们总希望能够和家人团聚,远离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回到那个被岁月流转渐行渐远的故乡。
在这个节日里,许多老人家也会从身边的家庭走出来,在月光下漫步小区,欣赏着满月圆娇艳的身躯,它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沉淀下留下的情感和记忆,也在为过去的美好时光留下了更多珍贵的遗产。
中秋节也是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节日,月亮与中秋节紧密相连,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一个又是中国文化中最具含义的象征之一。
在中秋节当晚,人们会欣赏丰富的文艺节目、品尝传统的美食,在欢声笑语中享受团圆的时刻,将故事、神话、传说与中秋节紧密相连,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总之,中秋节是一年中特别丰富和有意义的日子之一,它不仅让家人团聚、亲情升华,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人们在这个日子里,不仅可以好好品尝美味的月饼,品尝各种美食,也可以享受欢乐的文化节目,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无论身在何方,每个人都憧憬家庭团圆的美好时刻和中秋的那轮明月,它将魂牵梦绕,永远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文化精神的载体。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作文《中秋》田家重节汉家年,今古浮云俱有情。
从来探月知何处,不道人间亦有明。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爱情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而设。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被视为一个团圆的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赏月、吃月饼,团聚一堂,共同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感受着月亮的神秘。
中秋节,一种古老的文化,它承载了千百年的人类智慧和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天,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思念化作月光,送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这一天,人们的心与心之间将会更加紧密。
相信,在这一天,我们大家都会感到一份空前的欢愉,呈现出一种凝聚力,一种温暖的情感。
中秋之夜,人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欣赏月亮。
中秋月,在中国是一个很美丽的、特殊的、有着深远文化底蕴的物。
唐代的白居易就曾写过一首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古代诗人常常把远方的亲人、爱人比作月亮,总是感慨万分:无论人在何处,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月亮,映照着彼此的思念、祝福和爱。
中秋之夜,人们也在欣赏月亮的同时热闹其间,吃月饼。
中秋月饼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是用精选的原料制成的,并且食用后有很好的美容养颜效果。
中秋月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是一份美味的礼物。
它寓意着团圆,可以向远方的亲人和朋友献上一份祝福。
中秋之夜,我们总是喜欢跳起舞来,扭动身体,招摇过市,一起享受着跨越时空的欢乐。
这是未来的一个时刻,也是我们中秋节这种团圆和谐的传统文化的美丽展现。
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更加重视它,让它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秋的夜晚,我们团聚在一起,享受着团圆的幸福。
那一轮又一轮的圆月,映衬出人间和谐、社会进步、国家的兴盛。
中秋节,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精华。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这样的心情面对这种传统文化,让中秋节这个节日充满着欢笑,充满着和谐,在美好中行走着,追寻着更加远大的梦想。
中秋节作文素材(通用8篇)

中秋节作文素材(通用8篇)中秋节作文素材篇1月朗星稀。
在中秋接那幽静的月夜里,我们全家一起来到阳台上,欣赏那十五的月亮。
表弟还反剪着双手摇头晃脑地吟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
这句话很有道理。
看,月儿带着一圈淡淡的光环,露出了圆圆的笑脸,徐徐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白云,向上升扎、升着。
渐渐地把整个夜空点缀得更加迷人!月儿高傲地升起来了,它挂在夜空中,圆得那么可爱,那么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放射着一道道白光。
啊,皎洁的月亮,代表着无私的情怀,象征着圣洁的情操,流传着一个又一个美妙的传说,见证着一次又一次的悲欢离合,勾起了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关在广寒宫,但她总是悄悄地溜出来,在夜空中舒展她那长长的衣袖;吴刚,被罚砍桂花树,可桂花树永远也砍不断,桂花的清香总是弥漫在夜空中;小玉兔呢,在广寒宫里不停地为嫦娥捣药……月儿啊,你是那么遥远!在这欢乐的日子里,我想借大雁的翅膀,飞到你的怀抱,我想借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探望你这神话中的美女。
我凝望着月儿,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着爸爸讲述着关于月亮的传说,一直到很晚很晚……中秋节作文素材篇2月亮姐姐探着圆圆的脑袋,静悄悄地在八月十五的晚上出来散步了。
看着可爱的月亮姐姐,我感慨万千:“十五的月亮可真圆呀!”不知怎的,被我这么一夸赞,月亮姐姐仿佛害羞了似的,躲进了云雾里。
在朦胧的夜下,那云雾如同月亮的一层面纱,把她点缀得更美了。
过了一会儿,月亮姐姐又抛开羞羞的脸,探出她那圆圆的脑袋。
这时,四岁的弟弟侥幸背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瞧他背的,像模像样,还真滑稽哩!鞭炮之声不绝于耳,让人感受到一派热闹的氛围。
我拿了一个月饼,竟诗意大发,作了一首丹式诗歌《月饼》:圆圆的月饼,如同天上那一轮圆月,月亮里有花仙,它也有,我们一吃它,便和家人团聚了。
因为它,象征着团圆!四岁的弟弟也学起了我,瞧,他双手别在身后,还真像一位小诗人!只听那似诗非诗的绝句:“啊,月亮!你真像一个大月饼!我好想,把你一口咬掉!”哈,绝不绝?嘘!别急着回答。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作文300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作文300字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庆祝丰收,赏月,享受天伦之乐。
在我国古代,中秋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全国各地都有丰富的庆祝活动。
下面是一个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以表达我对这个节日的热爱之情。
嫦娥舞月中秋佳节到,江南花落时。
愿能飞上天上,与嫦娥同悲。
月轮高挂天边,阴晴不定时。
浪起湖面翻滚,船影漾远痕。
寂静的夜空中,皎洁月光闪烁。
瞧,那嫦娥在舞蹈,秀发纷扬随风飘。
一张盈盈面庞,如水一般湛蓝。
一双闪亮的眼睛,如繁星在天上闪烁。
她轻摇霓裳,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看她飞舞莲步,如诗如画千般美。
我想与她唱和,唤起一派乐音。
让竹枝清音、琴弦缠绵,共舞一个华美的梦。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中秋节的热爱之情。
节日是我们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块固有的文化符号。
而在中秋节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里,舞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成为我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这一天,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力量,享受美好而浪漫的时光。
同时,在观看嫦娥舞月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了古代神话的魅力,以及我国古代文化的厚重底蕴。
总之,中秋节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节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庆祝。
而在庆祝的同时,也应该铭记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底蕴,用行动来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片段描写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片段描写作文中秋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是家庭团聚、亲情相连的时刻。
中秋节的主题是团圆,让人们怀念故乡,怀念家人。
从古代到现代,中秋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诗人们也曾用他们的优美诗句表现这种情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古诗片段描写中秋节的感人场景。
一、《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李清照中秋佳节正好时,月到中天,情人到罢饮此杯莫相忘!古诗人李清照个性独立、作风清新,这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就是她为中秋节写的感性佳作。
一如既往地,李清照利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写出了一个情人节,让人们感到温馨亲切。
二、《十五夜望月寄杜郎》白居易今宵清兴最可人,万里无云月似银。
古诗人白居易因其作品的优美而得到了世人的喜爱,而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诗歌表达自己对美的热爱,中秋节也不例外。
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他写道:“今宵清兴最可人,万里无云月似银。
”白居易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月明如水、秋爽如画的场景。
三、《中秋月夜感怀寄程伯鱼》唐朝白居易中秋月夜,见况举倩影分明远近烛。
唐朝诗人白居易,与前已介绍过他的另一首诗,他对月亮的表达风格与别人不同,他不像别人那样写月亮的美,而是更注重月亮的“分明远近”。
他的这句诗充满了意象,使读者不禁感叹,这样的描绘充满了神秘,令人很容易聚集精神,进入他的诗歌世界中。
四、《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归。
唐代女诗人王昌龄是唐婉的代表人物,她的诗歌有着女性特有的温婉,这首《芙蓉楼送辛渐》中也有她的独特情感。
她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富有感染力,令读者切实感受到中秋节的温馨与感动。
五、《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首《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名篇,他在诗歌中描绘了自然风景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发生变化的深刻观察和感触。
王之涣的诗歌风格清新畅达,充满了深刻哲理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中秋节是家人和亲人相聚的时刻,对于高中生来说,应该学会与家人分享快乐与感动,一起度过这欢乐的节日。
诗词中的中秋节小学生作文十篇

诗词中的中秋节小学生作文十篇自古以来,描写中秋节的古诗有许多,那你喜欢哪首古诗中的中秋节呢?那诗词中的中秋节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词中的中秋节小学生作文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诗词中的中秋节小学生作文范文一“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晚中秋,月盘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么柔和,慢慢的升起,由白变红,由红变黄,月亮是那样美丽,一颗颗的小星星慢慢的移动,好像月亮牵着那些闪烁的小星星在天空中走着走着,月亮像什么呢?像月饼、像玉盘,像橘子,这时我又想到了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今天的月亮可真圆好像滚动的珍珠,又似香甜的月饼,月亮上有一些黑色的东西,那是什么,是大山,是石头,还是雪原,都不是,听说那些黑东西,就是地球的影子,你看上面的东西像不像一只雄鸡,像,太像了。
忽然一个想法从我的脑子闪过,作诗吧,我先来,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甜和咸,愁白少年头。
恩……过了一会妈妈向我认输了,好好享受月光下的美景吧!诗词中的中秋节小学生作文范文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在乡间小路上忍不住说出这首诗,因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我坐在爸爸的车上,车飞驰着,如同我的心情一样激动。
中秋节家家团圆,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过中秋,阖家团圆。
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熟食店买了炸鸡块、鸡翅和牛肉。
在真得利超市买了月饼,爷爷有糖尿病,妈妈给他买了无糖月饼,五元一个,买了四个。
奶奶在家煮了玉米,做了牛肉炖土豆,包了水饺,好不丰盛。
晚上奶奶圆月时在放脸盆的架子上放了一个板子,板子上放几块月饼,给天堂上的老祖宗吃。
摆好月饼,我们一家就去吃饭了,当我们吃到一半时,奶奶去端水饺。
没想到,两只小猫在我们吃饭时,把老祖宗的月饼打翻了,月饼掉了下来,小猫吃了个欢,一共吃了整整两块呢!你看,小猫躺在地上吃饱了,像是在望月呢!吃过饭,我坐在外面的板凳上,边吃着月饼,边望月,这让我想起了泰安的弟弟和济南的妹妹,不由得掉下了两行泪水。
自编中秋节的古诗

自编中秋节的古诗一、原文:《中秋乐团圆》中秋明月照山川,万户阖家喜乐传。
饼香四溢迎佳节,桂酒盈杯醉榻前。
星汉璀璨天宫静,人间热闹笑语连。
但愿此景年年有,莫负清辉共枕眠。
二、衍生注释:- “中秋明月”: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又大又圆又亮,中秋的明月是这个节日的代表性景象。
- “阖家喜乐”:全家老小都非常高兴、快乐的意思,在中秋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一家人聚在一起是非常欢乐的场面。
- “饼香四溢”: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传统习俗,那香喷喷的月饼味儿到处飘散。
- “桂酒”:用桂花酿造或者泡制的酒,有浓郁的桂花香,也是中秋节常见的饮品。
三、赏析:主题方面,这首诗是以中秋节为主题,描写了这个节日里从家庭到天上人间的景象。
情感上充满了欢乐、团圆和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祈愿。
表现手法较为直白,用通俗的语言描绘出中秋佳节的种种画面。
首联就点出中秋明月照亮山川,家家户户都传递着快乐的氛围。
颔联着重写到中秋食物月饼的香气和桂酒满杯的惬意场景。
颈联把视角扩展到天上星汉天宫的沉静和人间热闹欢声笑语的对比,更显出人间节日的烟火气和喜庆。
尾联最直接地表达了希望这样的美好景象每年都存在的愿望,“莫负清辉共枕眠”有一种珍惜当下团圆时光的意味。
四、作者介绍:可以想象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对传统节日怀着满满深情的普通文人。
他喜欢享受一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对中秋节的习俗和场景有深刻的感受。
或许他就生活在一个热闹的小镇,在那儿中秋佳节到处弥漫着欢快的气息,所以才写出这样直白反映中秋欢乐团圆的诗歌。
五、运用片段:- 例子一:在中秋节的家庭聚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喝着香甜的桂酒。
这时最为年长的爷爷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说:“今天啊,这么美好的场景,就像古诗里说的‘中秋明月照山川,万户阖家喜乐传。
饼香四溢迎佳节,桂酒盈杯醉榻前。
星汉璀璨天宫静,人间热闹笑语连。
但愿此景年年有,莫负清辉共枕眠。
’咱们家啊,每年都要这么团聚欢乐才好。
”全家人听了都纷纷点头称是,现场更加其乐融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描写中秋节的古诗,作文
作素材: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奴娇·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