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_教案教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教案

三角形面积的教案【篇一:《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与评析:教材分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将图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探索研究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迁移法和探究法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有了研究图形面积的经验,本节课就可以达到独立设想并进行研究。
针对本班学生竞争意识特别强的特点及教学内容,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在学习过程中以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状态。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在探索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发现数学问题并乐于动手解决;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利用知识迁移法探究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或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及物品上三角形的面,并测量和记录其底与高。
2、学具(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任意三角形四个,完全相等的锐角、钝角、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各一对)。
3、课前小组分工:每组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
教学流程一、从生活出发,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记得吧!前几天大家针对班里总有人忘戴红领巾而扣分这一难题,步跟我说了他的一个很好的想法,你们想知道吗?请他自己告诉你们吧!生:我想自己做一条红领巾,这样既省钱,又可以让爸爸妈妈看看我的本事。
师生交流,为更加节省决定全班一起买布,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求出一条红领巾的面积。
师: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大胆设想。
师: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呢?生1:可以像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再推导出公式。
优质课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优质课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
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掌握计算不规则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 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 教学难点:解决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3. 教学准备
- 课本及课外资料。
- 计算器。
- 图形绘制工具。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引导
通过向学生呈现一些常见形状的图形,并引发学生对面积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2 知识讲解
详细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介绍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3 理解运用
让学生投入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例如给出一些特殊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其面积。
4.4 总结归纳
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理解和运用。
二、反思
本节课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思考和讨论,能够独立解决不规则三角形的
面积计算问题。
然而,部分学生对计算公式的运用仍存在困难,需
要进一步巩固和练习。
对于此类情况,我将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个别辅导他们。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下一节课计划加入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课程中的一节,主要涉及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在学生学过乘法和除法之后,本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通过练习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了解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和定义;•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各种形状的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1. 引入首先,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和定义,并与学生一同讨论这两种形状的特点和区别。
2. 讲解接下来,老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具体操作步骤,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2.1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方法1:底边长度乘以高的长度。
面积 = 底边长度× 高的长度•方法2:对角线长度之积与夹角的正弦值之积的积。
面积 = 对角线1长度× 对角线2长度× sin(夹角)2.2 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方法1:底边长度乘以高的长度再除以2。
面积 = 底边长度× 高的长度÷ 2•方法2:任意两边长度之积与夹角的正弦值之积的积再除以2。
面积 = 边1长度× 边2长度× sin(夹角) ÷ 23. 练习在讲解完毕面积计算方法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各种形状的面积计算,包括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计算、对答案进行自我检查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4. 总结本节课的总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分别有哪些?2.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计算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3.在实际生活中,你可以想到哪些问题需要用到计算面积的知识?总结本节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一)教师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共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指导探索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第69页三个三角形的面积。
(小组内分工合作)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3.评价一下以上用“数方格”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
(二)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第三种拼法)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用两个m.shancaoxiang 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
(指名演示)(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6.讨论:(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三)教学例1.例1.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例题、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发1.出示平行四边形1.5厘米2厘米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出示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3.既然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二、指导探索(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4.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①把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叠放置。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优秀10篇《三角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每小组各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条红领巾。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1.复习旧知。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PPT课件演示)(2)创设情境。
同学们,请大家看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如果要裁剪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红布吗?求所需红布的大小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什么?2.回顾引新。
(1)回顾: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2)引新:如果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能直接求出裁剪红领巾所需红布的大小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二)主动探索,推导公式1.操作转化。
(1)提出问题:既然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那三角形能不能也像这样,通过转化推导出计算面积的公式呢?(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角形,仿照我们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试着拼一拼,看能不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动手前,注意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你选择两个怎样的三角形拼图?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屏幕出示)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汇报。
预设拼法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数学教案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课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 难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约200字)
- 创设情境,引入三角形面积的概念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新课讲解(约300字)
- 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 分析公式中各部分的意义,强调理解公式的必要性
3. 练习巩固(约400字)
- 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 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提升(约300字)
- 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 提出一些复杂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解答
四、教学反思(约200字)
-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 对下一节课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布置(约100字)
- 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家庭完成的练习题
- 提醒学生注意复习和预习
以上就是这个教案的基本框架,每个部分的内容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编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角形的面积》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

《三角形的面积》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每小组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每小组各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纸模型;一条红领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发现规律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
请大家拿出信封内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听好了,既然是游戏当然就有游戏规则,请想一想,如何在每个图形上折一次,使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先思考或讨论有几种折法,再开始折,并用彩色笔画出折痕。
2、小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操作结果。
3、师根据汇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贴出以下四种折法:4、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师: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生: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如果我们知道长方形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生1:长方形的面积是30×20=600(平方厘米)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0÷2=300(平方厘米)师:如果我们知道正方形边长为3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为什么?生2:正方形的面积是30×30=900(平方厘米)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00÷2=450(平方厘米)师:如果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0厘米,高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呢?为什么?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20=800(平方厘米)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00÷2=400(平方厘米)【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即做到复习旧知,又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p.17、18练习三的第4~10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挑选部分讲解)
1、在图中画出与涂色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
(黑板上事先画好两行互相平行的点子线。
)
指出这题和方格图的不同:方格图上的底和高是通过数格子得到的。
而这张图的高度是固定的,只要考虑底。
画一个底是7的三角形。
问:再画一个和它面积一样的三角形,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一:可以利用原来三角形的底画,只要再另选一个顶点就可以了。
方法二:可以在空白的地方,先画底为7。
)
选择方法一,画出若干种,让学生直观的体会“等底等高”
指出:这样一组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画一个面积相同的平行四边形:高不变,底应该是多少?为什么?画一画。
2、量出所需的数据,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指出:在量的时候,尽量选择整厘米数。
不能取整厘米数的时候,用毫米作单位。
3、一块三角形菜地的底是60米,高是15米,如果每棵番茄占地30平方分米,这块地可以种多少棵番茄?
指出:要注意单位名称的统一。
4、用纸剪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计算它的面积。
指出:在画的时候,可以取简单的数据,比如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等,这样可以方便计算。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口算。
老师统一要求开始,学生写,再交流校对。
2、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
为了交流的方便,先给4个三角形标上号。
问:读完题目要求,你觉得先要知道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找一找,哪几个三角形面积是它的一半?
(1号:等底等高,是一半。
2号、3号:等高不等底,不是一半。
4号:虽然不等高也不等底,但底和高的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乘高,所以也是它的一半。
)
指出:这里我们找到了两个符合要求的三角形,最方便的情况是找等底等高,只有一个相等的肯定不是,两个都不符合的,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
3、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底和高想乘得18)
列举出:1×18=18,2×9=18,3×6=18
学生画出尽可能不相同的三角形,并在每个三角形下面写出求面积的算式。
教师巡视检查。
4、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5、有一块三角形的花圃。
底是25米,高是22米。
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块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多少枝?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6、下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50平方厘米,涂色的三角形面积各是多少?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所以面积是它的一半,即:50÷2=25平方厘米
补充:剩下两个白色的三角形和也是25平方厘米
7、七巧板:老师事先在黑板上画该七巧板。
依次从大到小算出各块的面积,并说明理由。
三、布置作业:
1、练习册上的有关作业,
2、剪第129页上的梯形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