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诗律练习题
古代汉语试题库-诗词格律部分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库-诗词格律部分参考答案A.[诗律]一、1.唐诗,宋词,元曲。
诗经、楚辞、汉魏六朝古诗,唐以后仿古而作的古体诗(古风)。
2.西汉武帝。
音乐机构。
乐府。
歌辞。
乐曲。
创新意、写时事、未配乐的乐府作品。
3.语音结构。
创作规律。
作诗时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配合。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
4.汉魏乐府歌辞、南北朝乐府民歌、文人诗。
每句字数一定,押韵、多用口语词汇。
5.隋唐。
6.唐代以前的。
今体。
近体。
近体诗(今体诗)诗(古风)。
7.同用。
8.刘渊。
106。
106。
平水韵。
9、平。
一韵到底,邻韵通押。
10.平。
仄。
可以通押。
二、1.首句借韵。
妍,先部;余皆元部2.押去声韵。
住,遇部,处,御部。
3.押上声韵。
皆属养部。
4.首句借韵。
青,青部;余皆庚部。
5.押平声韵,隔句相押。
皆属尤部。
三、1.指一句诗中的平仄应两两相间;2.指近体诗中一联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应相对;3.指近体诗中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应和上一联对句的平仄相粘。
四、各韵含字数多少不一,最多的称宽韵,如:支、先、阳、庚、尤、东、真、虞等八个;较多的称中韵,如:鱼、寒、元、萧、侈、冬、灰、齐、歌、麻、豪等十一个;最少的称险韵,如:佳、肴、咸、江等四个,其下的微、文、删、青、蒸、覃、监七个是窄韵。
同别人唱和的诗中用了别人作品的韵字,叫和韵,分成依韵、次韵、用韵三类。
次韵即用原作韵字,且次序也相同。
唐宋诗作中,诗的首句可以人韵,这个韵脚与诗中其余几个往往分属两个邻近韵部,这为借韵。
五、略。
.六、略。
七、1.五言平仄为平平仄平仄,七言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该平而用仄,即拗,其后一字该仄而平,即救。
.:2.平仄皆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出句第四字该平而仄,为拗,对句第三字该仄而平,即救。
3.五言平仄为仄平平仄平,七言平仄为仄仄仄平平仄平,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该平而仄,为拗,五言第三、七言第五字该仄而平,即救。
中国古典诗歌韵律专题

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韵律形式?A. 平仄相间B. 押韵对仗C. 自由体无规律D. 粘对规则(答案)C2、在古典诗歌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的是什么规律?A. 诗句长度要求B. 平仄声安排C. 押韵位置规定D. 对仗使用原则(答案)B3、下列哪项不是古典诗歌押韵时常见的韵脚类型?A. 平声韵B. 上声韵C. 去声韵D. 入声韵与平声韵混用(答案)D4、关于古典诗歌的对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对仗通常出现在律诗的颔联和颈联B. 对仗要求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或相反C. 对仗仅限于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中不常见D. 对仗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表现力(答案)C5、在古典诗歌中,“粘”是指什么关系?A. 相邻两句诗平仄完全相同B. 相邻两句诗平仄完全相反C. 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D. 每句诗内部平仄的交替规律(答案)C6、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古典诗歌中的“拗救”?A. 一种特殊的押韵方式B. 平仄不合规则时的补救方法C. 对仗不工整时的调整策略D. 诗句中重复使用某一特定字词(答案)B7、关于古典诗歌的“借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借韵是指借用其他诗作的韵脚B. 借韵是律诗中特有的押韵方式C. 借韵指首句可押邻韵,其余则须押本韵D. 借韵常用于词而非诗(答案)C8、在古典诗歌创作中,下列哪项不是诗人追求韵律美的目的?A. 增强诗歌的音乐性B. 便于记忆和传诵C. 限制诗歌内容的表达D. 体现语言的精炼与和谐(答案)C。
高考诗词韵律真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诗词韵律真题答案及解析近年来,高考诗词韵律题成为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诗词的韵律特点,选择合适的字句填空。
今天,我们将解析一道典型的高考诗词韵律题,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备考。
【题目】汉乐府《长歌行》是我国古代善于描写英雄事迹的一首诗词。
请结合所学的诗词韵律知识,根据下面的括号中的音节数,选用画线字句的正确流派,完成诗的后两句。
(共2分)自岳阳楼之王孙目断白云胡不聚,酒使行人背杨柳。
A.调字平平平仄,韵母aoyaoB.调字平平平平仄,韵母aoyouC.调字平平仄仄,韵母aoyaoD.调字平平仄仄,韵母aoyou【解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韵律知识。
古代汉语诗词的韵律主要由平仄、韵母和调字构成。
平仄是指声调的高低变化。
平声(平)和仄声(仄)分别对应汉语的一、三声和二、四声。
韵母是指字词末尾的音韵部分。
例如,“云”字的韵母是“un”。
调字是指诗句中用来拼接平仄并固定韵律的字,一般有两个音节。
根据题干,“自岳阳楼之王孙,目断白云胡不聚,酒使行人背杨柳。
”我们需要选择后两句中恰当的调字和韵脚。
观察最后一个字“柳”,我们可以发现它的韵母是“ao”。
而在选项中,只有A和B,两者都有“ao”韵母。
接下来要判断的是调字的平仄和音节数。
由于最后两句的韵平做法不合理,只有第三句和第四句是仄仄平平的节奏规律,所以答案为D。
【答案】D通过这道韵律题的解析,我们可以总结一些解题技巧:1.首先要熟悉平仄规律。
仄仄平平是最常见的韵律规律,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
2.了解最常见的韵母。
例如“云”的韵母是“un”,“柳”的韵母是“ao”。
掌握这些常见的韵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答案。
3.注意排除法。
排除那些显然不符合韵律规律的选项,从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
最后,我们要提醒考生,高考诗词韵律题的难度可能会因不同的年份而有所变化。
除了了解常见的韵律规律,我们还需要不断积累诗词的知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诗律试题解答指迷

诗律试题解答指迷诗律题,每次考试都有,占10分。
考生此题一般失分较多,甚为可惜,其实掌握了要领,一般考生得八、九分是比较容易的。
一、复习准备为了使问题简化,只记住五言律诗的甲乙丙丁四种句型即可。
我们照样与考试要求相对应,用“—”代表平声,“ㄧ”代表仄声。
甲、ㄧ.ㄧ——ㄧ。
乙、——| .| —。
丙、—.——| |。
丁、|.| | ——。
其中加点的是代表可以变化的。
二、记住“粘、对”和韵脚关系。
“粘”就是诗律的八句中,第二三、四五、六七句开头两字平仄相同;“对”就是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句开头两字的平仄相反。
律诗的二四六八句句尾永远入韵,即固定是平声字。
而第三五七句句尾肯定是仄声字。
三、试题的简捷答法。
现以李白的《金陵》(三首之一)为例来说明。
1、先画韵脚的平仄。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春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2、首句前两字(主要看第二字)的平仄,推断“粘对”规律,继续添画平仄。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春地少,山似洛阳多。
| | —————| |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 | ————————3、根据甲乙丙丁四种句式对照已填好的句式,补画空处平仄。
首句尾韵“国”字是入声字。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春地少,山似洛阳多。
| |——| ——| | ————| | | |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 | ——| ——| | ————| | | | | ——这样扒填的结果,就可以得到基本分。
计算一下,答到此只错了四处,最多扣一至二分。
4、以上初步填完,再和中古实际语音对照,由于这诈诗入声字较少,凭北方话就可以判断出“苑、山、并、东”是和标准句式不合的。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春地少,山似洛阳多。
| |——| ——| | ———| | | |——。
| | ——| ——| | —| | | |——5、找拗救。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说明:学习和掌握外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多做练习,这恐怕没有异议。
古代汉语是古人使用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对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比较陌生的语言,要想学好古代汉语必须像学习外语那样下工夫。
即使只是为读懂,也不能不下工夫。
而下工夫学习的过程中,做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这里为大家设计了相当数量的练习题,供大家在学习时使用。
如果能够正确解答这些练习题,就说明你基本掌握了《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考试是毫无问题的。
练习题的最后还有四份自测题,期末时做一做,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不妨也做一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练习题的答案中如有与教材不一致的地方,请以教材为准。
如发现练习题中的错误,望能及时告诉我们,以便及时改正。
“非典”时期,潜心学习,肯定可以使你心态平和,平和的心态是战胜一切困难,度过一切难关的法宝。
希望本练习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祝愿所有学员学习好,身体好,家庭幸福!中央电大文法部古代汉语主持教师吴鸿清2003年5月7日壹、古代汉语被动句一、问答:1.什么是被动句?2.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几种类型?二、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1.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
(中山狼传)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3.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战国策·燕策)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心为鲧、禹笑矣。
(韩非子·五蠹)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8.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禀禀也,窃为陛下惜之。
(论积贮疏)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答李翊书)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4.今不取,后世心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5.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起义)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南京大学《古代汉语》考试以及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六艺又按时地温习和练习, 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切 磋学问,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 〔没人推荐我去做官,〕而我却并不恼怒,不正是 一种君子风度吗?”
二、名词解释: ( 12 分) 1.集解:注释的一种类型。分两类:(一)兼解经传。如: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二)汇集旧注,下以己意。如: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 2. 衍文:因缮写、刻版、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 3.七音:音韵学术语。古人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将声母分为七类,即唇音、舌音、齿音、 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
“古代汉语”试题 (第一学期) A 卷 闭卷
一、填空:( 22 分)
1. 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其中第一个“如”的意思是
,第二
个“如”的意思是
;“俟”的
意思是
。
2.2.“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其中“好”的读音是
三、名词解释:( 16 分)
1. 通假字:
2. 古今字:
3. 破读字:
4. 联绵字:(答案略)
四、请穷尽式地分析下列文段中的语言要点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破读字、
词类活用现象、词序):( 28 分)
(一)通假字:选贤与能-举
矜寡孤独-鳏 脩( xi ū)睦-修
(二)古今字:勇知-智 在埶( shì)者-势 (三)异体字:賔-宾 出遊( yóu)-游
“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大人世及以 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 婦,以設制度, 以立田里, 以賢勇知, 以功爲己。 故謀用是作, 而兵由此起。 禹、 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 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 以爲殃,是謂小康。” 本章语言要点分析: (一)通假字: (二)古今字: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

《古代汉语》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一、填空(每空1分,10分,考察语音和注解的基本知识)二、选择(每个1分,共20分,涉及面广,语音、古注、诗律、修辞、特殊读音)三、语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许行》《非攻》《国殇》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四、简答题(中古声母、上古声母的重要结论,20分)五、诗词格律(18分,平仄格式、对仗、拗救)六、古注阅读理解(18分,熟悉古注的体例,古注的内容)七、对对子(每个2分,共4分)古汉语语音练习题【练习一】一、填空题2、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魏人李登的《声类》。
3、现存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
4、《广韵》成书后,宋代又有两部韵书,一部叫《集韵》,另一部叫《礼部韵略》。
5、唐末守温和尚参照梵文,创制了能代表当时汉语声母系统的30 字母。
6、中古入声韵有-p 、-d 、-k 三种塞音韵尾,它们分别与阳声韵同部位的鼻音韵尾搭配,从而四声相承。
7、《广韵》是一部按韵编排的韵书,依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共五卷。
其中平声卷15 韵,上声卷15 韵,去声卷60韵,入声卷34韵,共206韵。
8、《广韵》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
其中“广”的意思是“增广”。
910部。
11、在《广韵》平声字的反切中,被切字的阴平或阳平,取决于反切上字,切上字是阴平的,切出来的字是阴平;切上字是阳平的,切出来的字是阳平。
二、判断题12、《广韵》中同一小韵(纽)的字都为同音字。
(对)13、音韵学上所说的韵就是韵母。
(错)14、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对戏曲用韵情况研究的结果。
(对)15、上古音指的是韵书产生以前的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
(对)16、《广韵》按韵分卷,上平声下平声就是后来的阴平和阳平。
(错)三、选择题17、关于韵的概念中最大的概念是( A )A韵摄B韵部C韵类D韵目18、在“东德红切”这一切语中“东”和“德”的关系是(A )A双声B叠韵C双声叠韵D非双声叠韵19、下列词语中属于双声的联绵词是( C )A狼狈B婵娟C参差D玻璃20、《中原音韵》中的韵部数是( B )A29 B19 C106 D20621、普通话中调类为去声的调值为( D )A55 B35 C214 D51四、名词解释题22、王力古韵三十部音韵学家在上古韵部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王力先生总结上古韵部为30个,分别为…….王力先秦古韵三十部具有很大普遍性,不仅适用于《诗经》,也适用于同时代其他诗歌韵文。
古代汉语练习9-诗律(附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9-诗律(附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九)——诗律
一、指出下列各诗的实际平仄,并指出拗救之处。
(1)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2)韩愈《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本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3)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花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
参考答案(红色字体为可“不论”而平仄通融之处,紫色字体为拗救之处):(1)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律练习题
---------单选
1、律诗的第五句在四联中属于()
A 颈联
B 尾联
C 首联
D 颔联
2、律诗出句的平仄为平起仄收,它的对句的平仄应该是()
A 平起平收
B 平起仄收
C 仄起平收
D 仄起仄收
3、律诗对句的平仄为仄起平收,下一联与之相“粘”的诗句的平仄应该是()
A 平起平收
B 平起仄收
C 仄起平收
D 仄起仄收
4、李商隐五律诗《晚晴》首句为“深居俯夹城”,这首诗尾联出句的平仄应当是()
A 平起平收
B 平起仄收
C 仄起平收
D 仄起仄收
5、苏轼七律诗《新城道中》首句是“东风知我欲山行”,这首诗颈联出句的平仄应该是()
A 平起平收
B 平起仄收
C 仄起平收
D 仄起仄收
6、李白五律诗《送友人》首句是“青山横北郭”,这首诗颈联出句的平仄应该是()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
7、杜甫五律诗《春望》颔联的出句是“感时花溅泪”,这首诗尾联出句的平仄应该是()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
8、杜甫七律诗《咏怀古迹》之一的首句是“支离东北风尘际”,这首诗尾联对句的平仄应该是()
A 平平仄仄仄平平
B 平平仄仄平平仄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D 仄仄平平仄仄平
9、李商隐七律诗《安定城楼》的第二句是“绿杨枝外尽汀洲”,这首诗颈联出句的平仄应该是
A 平平仄仄仄平平
B 平平仄仄平平仄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D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多项选择题
1、近体诗押韵的规则有()
A 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B一般押平声韵
C 不能出韵,不能换韵
D 相邻的韵部字可以通押
E 用韵遵循的是《平水韵》
2、五律的首句平仄格式为“仄仄仄平平”,那么这首诗颈联对句的平仄可以是()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平平仄
D 仄平平仄平
E 仄平仄仄平
3、七律颔联出句的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它的颈联对句的平仄情况可以是()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平平仄仄仄平平
C 仄平平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平仄仄
E 平平仄仄平平仄
-----------给下面各首近体诗标上平仄:(可平可仄处加上记号)
(1)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李商隐《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併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4)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8)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
---------------给下面各首诗标上平仄,并指出其中的拗救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过”平声)应共冤魂孕,投诗赠汩罗。
(3)苏轼《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4)杜甫《咏怀古迹》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标出下列各诗的平仄并或分析它们的粘对情况。
(l)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判断下列诗句中的拗救情况
1、更吹羌笛关山月(王昌龄)
2、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李绅)
3、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王建)
4、乱山为四邻(储嗣宗)
5、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
6、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
7、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
(刘威)
8、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
(杜甫)
9、不觉入关晚,别来林木秋。
(贾岛)
10.有发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裴迪)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12.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王维)
简答题
1、唐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的韵脚字为“秦”、“津”、“人”、“邻”、“巾”。
其中,“秦”、“人”、“邻”现在读起来为阳
平声,而“津”、“巾”读起来为阴平声。
试说明一下原因。
(2)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首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本应为“平平平仄仄”,但“凉风起天末”实际为“平平仄平仄”,第
三字拗,第四字救。
又,颔联出句的平仄格式应为“仄仄平平仄”,现在第三字“几”当用平声处用了仄
声,而在对句第三字用平声“秋”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