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
第四章 建筑构造

第三节 墙体、柱
• 大型墙板
• 按规格尺寸,墙板可分为基本板、异型板和辅助构件。
• 基本板是指形状规整,量大面广的基本形状的墙板; • 异形板是指量小形状特殊的墙板。
• 辅助构件是指与基本板、异形板共同组成厂房围护结构的 其他构件。
• 按所用材料分为单一材料墙板和复合材料墙板。墙板的布 置形式有横向、竖向、混合布置。
第三节 墙体、柱
• 2.纵墙承重
• 两种布置方式
• 优点:开间大小划分灵活,能分隔出较大的房间;楼板等 构件规格较少,安装简便;材料消耗较少。
• 缺点:楼板跨度常比横墙承重时大,有些地区难以采用; 门窗洞的开设受到限制,室内通风受到影响;房屋刚度较 差。
• 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建筑,如教学楼、办公楼,不宜用 于地震区。
第二节 基础
• 考虑防潮和耐久需要,基础需采用不低于75号的粘土转及
不低于50号的水泥砂浆来砌筑。
• 为节省大放脚的材料,在大放脚下设置垫层。常用垫层材 料有灰土、碎砖三合土等。 • 灰土垫层在平房中采用150mm厚,楼房中采用300~ 450mm厚。
砖基础台阶的宽高比为 1∶1.5
图4.4 基础宽度与高度关系
称非承重墙。)
图 墙的类型
1—纵向承重外墙;2—纵向承重内墙;3—横向承重内墙; 4—横向自承重外墙(山墙);5—隔墙
第三节 墙体、柱
• 按墙体所用材料和构造方式分,有实体墙、空体
墙和组合墙三种类型。
• 实体墙为一种材料所构成的墙。
• 空体墙也由一种材料所构成的墙,但材料本身具
有孔洞或由一种材料组成具有空腔的墙。 • 组合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墙。
第三节 墙体、柱
• 3.纵横墙混合承重
《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

混凝土结构体系
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耐久性,广 泛应用于住宅、商业等建筑。
钢结构体系
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 适用于大跨度、高层等建筑。
木结构体系
环保、节能、易加工,但需注 意防火和防腐处理,常用于低
层和别墅建筑。
组合结构体系
结合多种材料的优点,提高结 构性能和经济效益。
组成部分功能与布局原则
基础部分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01
02
03
绿色环保材料
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能,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高性能材料
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满足复杂和恶劣环境下的 使用要求。
智能化材料
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 修复等智能特性,提高建 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材料应用
案例一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材料 的应用,分析其强度等 级、配合比、浇筑工艺
优化策略
采用新型结构形式、减轻 结构自重、提高材料强度、 改善受力性能等措施进行 优化设计。
经济性分析
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提高经济效益。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结构体系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在高层 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
如网架结构、悬索结构等,适用于体育馆、 展览馆等大跨度建筑。
案例分析:成功绿色建筑设计实例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案例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介绍其设 计理念、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案例分析
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 和可借鉴之处。
案例启示
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对绿色建筑设计实践的 启示和建议。
THANKS
(完整版)建筑构造课件

06
屋顶构造与防水技术
屋顶类型及设计要求
屋顶类型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及 气候条件等因素,屋顶可分为平屋顶 、坡屋顶、曲面屋顶等类型。
设计要求
屋顶设计应满足承重、防水、保温、 隔热、排水、防雷击等基本要求,同 时还要考虑造型美观、经济合理等因 素。
防水材料选择及施工方法
防水材料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沥青防水卷材、高 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 等。选择防水材料时应考虑其耐候性 、耐腐蚀性、抗老化性能及环保性能 等因素。
保温隔热技术应用
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 保温系统、夹心保温墙体 等。
节能型墙体构造设计实践
1 2
节能型墙体构造类型
复合墙体、自保温墙体等。
节能型墙体设计原则
满足建筑热工性能要求,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 性能,减少能源浪费。
3
节能型墙体构造设计实践案例
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型墙体构造设计,工业厂房中 的节能型墙体构造设计等。
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必须 保证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遇到突发事件时都能保持稳定;适用性要求建筑物满足使用功 能的要求,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经济性要求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
造成本;美观性则要求建筑物的造型和外观符合审美要求。
设计规范
建筑构造设计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各 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是确保建筑物质量和安全的 重要保障。同时,设计师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的合规性
电梯组成、选型及安装要求
电梯组成
电梯主要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 、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3.楼板层
楼板层是建筑物的水平分隔构件,也起承重作用。 就承重而言,其承受着家具设备、人体荷载,并将这 些荷载传给墙或梁。楼板作为分隔构件,沿竖向将建 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借以扩大建筑面积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2.建筑构件的竖向定位
⑴楼地面的竖向定位:楼地面的竖向定位应与楼地
面的上表面重合,即用建筑标高标注。 ⑵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与洞 口结构层表面重合,为结构标高。 ⑶屋面的竖向定位:屋面的竖向定位应为屋面结构 层的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处或与墙内缘重合处 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交处,即用结构标高标注。
• 绝对标高——青岛市外黄海海平面年平均高度为
+0.000标高 • 相对标高——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为+0.000标高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构造的概念; 2.了解建筑构造的任务、房屋的基本组成 和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 3.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及建筑构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建筑学专业)(共 56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科学,它阐述了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等问题。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建筑构造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
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要求把定义、概念讲清并让学生在教材中画线,以增加学生对原理性概念的认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系统的观点来了解建筑物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中间屏障及具有美学特征的独立实体,在构成上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学习三维物象和二维构造图之间的表达关系;学习构造详图的正确表达;基本掌握建筑物在应对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使用者的要求方面在构造细部上所有的设计方法,并理解相关的建筑规范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主要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一章建筑构造技术概论【目的和要求】 1.了解建筑的构成要素。
2.了解建筑物的分类原则,掌握建筑物的分类及等级。
3.了解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协调。
4.熟练掌握民用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重点和难点】 1.建筑物的分类及分级。
2.统一模数协调和模数数列。
3.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教学内容】1.1概述1.2建筑结构体系1.3影响构造设计的因素1.4建筑构造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墙体和基础构造技术【目的和要求】 1.掌握墙体的类型,了解墙体的设计要求。
2.了解砌体墙的墙体材料,熟练掌握砌体墙的砌筑方式及墙体的细部构造。
建筑构造简答题

《建筑构造》简答题1.建筑物一般有哪几部分构成?各自有什么作用?2.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基础、地基的概念是什么?4.什么是人工地基、天然地基?5.什么是基础埋深?如何确定及基础埋深?6.基础如何分类?7.什么是刚性基础和刚性角?什么是非刚性基础?8.常见的基础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9.不同埋深的基础如何处理?10.管沟的常见做法有哪些?11.地下室的采光井应注意哪些构造问题?12.如何确定地下室是防潮还是防水?其构造有何特点?13.常用的地下室防水措施有哪些?并简述其防水构造原理。
14.抄绘某条形基础的平面图,并设计绘制2~3个基础断面。
15.墙体在构造设计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为什么?16.墙体承重结构的布置方案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17.提高外墙保温能力的措施有哪些?18.墙体隔热措施有哪些?19.墙体隔声措施有哪些?20.以其所处位置不同、受力不同、材料不同、构造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墙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1.常用砌体墙材料有哪些?常用空心砖有哪几种类型?标准砖自身尺度之间有何关系?22.组砌墙的组砌要点是什么?23.砖墙砌筑原则是什么?常见的砖墙组砌方式有哪些?24.砌块墙的组砌要求有哪些?25.简述砖墙墙脚处水平防潮层的作用、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
26.在什么情况下设置垂直防潮层?其构造做法如何?27.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其处理方法有哪几种?试说出各自的构造特点。
28.常见的过梁有哪几种?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构造特点是什么?29.窗台构造中考虑哪些问题?构造做法有几种?30.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31.简述圈梁的概念、作用、设置要求、构造做法及其特点。
32.简述构造柱作用、设置要求及其构造做法。
33.常见的隔墙、隔断有哪些?试述各自隔墙的特点及其构造做法。
34.说明墙面装修的作用、分类、种墙面装修的构造要点及其适用范围。
35.什么是建筑幕墙?常用建筑幕墙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36.什么是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如何分类?其构造组成如何?37.简述楼板层和地坪层的构造组成。
建筑构造复习资料

建筑构造复习资料【第⼀章】1.1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的物质实体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
(1)基础: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2)墙和柱:墙体作为承重构件,柱和梁形成框架承重结构系统。
(3)框架承重:柱—承重;墙—分割,遮蔽风⾬,防光墙承重:承重,分隔,防风⾬,光(4)楼盖层和地坪层:楼板既是承重构件,⼜是分隔楼层空间的维护构件楼盖层:⽀承荷载并传给墙柱,分割空间地坪层:作为底层空间与地基之间的分割构件作⽤:⽔平承重(5)饰⾯装饰:其主要作⽤是美化建筑表⾯、保护结构构件、改善建筑物理性能。
(6)楼梯和电梯:作⽤:上下楼层,紧急疏散(7)屋盖:其作⽤⽀撑风霜⾬雪荷载,抵御风霜⾬雪的侵袭,太阳辐射热,施⼯荷载。
(8)门窗门(围护构件):开闭室内外空间并通⾏或阻隔⼈流。
窗(围护构件):采光和通风。
1.2建筑的类型宏观上分为:民⽤建筑⼯业建筑(从事⼯业⽣产和⽣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根据⽣产⼯艺流程和机械设备要求⽽设计)农业建筑(供农牧业⽣产和加⼯⽤的建筑)六⼤分类:使⽤功能、修建量和规模⼤⼩、层数、民⽤建筑耐⽕等级、耐久年限、承重结构材料1.2.1按建筑的使⽤功能分类民⽤建筑(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1.2.2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分类(1)⼤量性建筑(2)⼤型性建筑特点:不重复1.2.2按建筑的层数分类低层建筑多层建筑⾼层建筑1.2.4按民⽤建筑的耐⽕等级分类(⼀⼆三四级)耐⽕极限:从受⽕作⽤时期,到失去⽀持能⼒,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作⽤时⽌的时间段,⽤⼩时计。
燃烧性能:⾮燃烧体(天然⽯材,⼈⼯⽯材,⾦属)燃烧体(⽊材)难燃烧体(沥青混凝⼟,⽊板条抹灰)⼀级的耐⽕性能最好,四级最差耐久年限:⼀级⼤于100年重要⾼层⼆级50—100年⼀般性建筑三级25—50年次要建筑四级⼩于15年临时性建筑1.2.5按建筑的设计使⽤年限分类⼀类建筑(5年),⼆类建筑(25年),三类建筑(50年),四类建筑(100年)1.2.6按承重结构材料分类⽊结构:古代多,现代少砖⽯结构:要求抗震及软弱地基上不宜⽤钢筋混凝⼟:⼴泛钢结构建筑:超⾼层,⼤跨度1.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1.3.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1)外界环境的影响(2)使⽤者的需求(3)建筑技术条件(4)建筑经济因素1.3.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坚固使⽤(2)技术适宜(3)经济合理(4)美观⼤⽅1.4建筑模数协调1.4.1模数定义: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承重结构:可分为基础、承重墙体(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则由柱、梁代替)、楼板、屋面板等。
维护结构:可分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
基础: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墙和柱:承重构件,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基础。
楼盖层和地坪层:1承重结构(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墙或柱)2分隔楼层空间 3墙体的水平支撑(减少水平荷载对墙面产生的挠曲,增强房屋的刚度和整体性)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单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4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两个因素来确定的。
一级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使用年限:一类建筑:5年,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二类建筑:25年,适用于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次要建筑。
三类建筑:50年,适用于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四类建筑:100年,适用于纪念性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1外界环境 2使用者的要求 3建筑技术条件 4建筑经济因素设计原则1坚固实用2技术适宜3经济合理为什么要使用模数制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状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或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模数: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设备等界限之间的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隔墙与楼板的关系
当隔墙直接放置在楼板上时,必须从结 构上予以考虑。不易将隔墙直接放置在楼板 上,而应采取一些构造措施。
3、板的搁置和锚固
二、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场支模放置钢筋后,整体浇注混凝土,使 梁、板或梁、板、柱(墙)连成一体, 支座可承担弯矩。
特点:
结构整体性好,对抗震有利,且构件断 面较小,自重轻。
(一) 楼板层的基本组成
为满足楼板层的使用要求,建筑物的楼板层 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面层 保护楼板、承受并传递荷载的作用,清洁 及装饰作用 楼板 楼板层的结构层 顶棚 抹灰顶棚、粘贴类顶棚、吊顶棚三类
(二)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1 、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足够的强度(承载力)指楼板能够承受使 用荷载和自重。
3 楼地层
内容提要:
概述 钢筋混凝土楼板 地坪层构造 阳台及雨篷
3.1 概述
楼盖层——其分隔上下楼层空间,结构层为 楼板,楼板将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及自重传递给 墙或柱,并由墙柱传给基础 。
地坪层——其分隔大地与底层空间,结构层 为垫层,垫层将所承受的荷载及自重均匀地传 给夯实的地基。
一、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
缺点是现场施工周期长,费模板,且湿 作业易受气候限制。
现浇式的钢砼楼板,结构虽然往往是四边支承
的,但根据力的传递趋向:“走短路”的原理,当 板的长边L2与短边L1的比>2(L2 : L1>2)时,荷 载基本只沿L1的方向 传递,是为单向板。反之则为双向板
双向板
四面支承现浇板受力示意
单向板
≤
>
1、肋梁式楼板(主次梁结构)
地坪层由面层、结构层、垫层和素土夯实 层构成。
地坪层可分为:实铺地层和空铺地层。
实铺地层
•2实3、受、铺垫力基地层后层层:不::作产即用生地是塑基, 地承一坪性重般的变和为构形传原造多力土组用,或于一填整般土 成采分部体用层分地6夯0有面~实面和1。层小00、块m块m 附厚加料的层地C1、面0垫。混层凝土垫 和1受结地层刚砖的4层层面基荷构面柔和体易多。性三整、、和层层 载 层 的性 炉 刚 产 用垫 : 和 体附防 隔:。,和作:渣度生于层混土刚加潮汽是保美用砂等,塑块材凝。度层层层承护化、。受性料料土有,。:、等碎无力变地有、足防隔。石整后形面碎够水热。。
跨 度:跨度可达30m—40m,梁的间距 3m左右。
梁 高:梁跨的1/15左右。 梁的断面高宽比约为2—4。 效 果:可正交或斜交、图案美观,井式楼 板可做成同一方向粱间不等距,或局部不布置 楼板,以安装采光天窗。
3、无梁楼板
板直接由柱子支承,连接部分可以设柱帽,以免 楼板过厚,也可不设。
无梁楼板的柱网尽量成方格布置, 楼面活荷载>5kN/m²,跨度在6m左右时较为经 济。板厚一般>150mm,且不小于板跨的1/35。常 用于商场、仓库、多层车库等建筑内。
预制板非搁置端节点
预应力空心板的 跨度尺寸可达到 6、6.6、7.2m 板的厚度为: 120—240mm。
板的布置方式
板的布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板直接搁置在 墙上,形成板式结构;另一种是将板搁置在 梁上,梁支承在墙或柱子上,形成梁板式结 构。板的布置方式视结构布置方案而定。
某建筑局部平面 b—b剖面 (矩形梁)
• 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 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
一、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将楼板在预制厂或施 工现场预制,然后装配而成。
长度与房间的开间和进深一致,一般是3M 的倍数。宽度一般是1M的倍数。具体尺寸须经 结构计算确定。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有预应力和非预应力两 种。
2、悬挑阳台板
即阳台的承重结构是由楼板挑出的阳台板构 成。(阳台板底平整,造型简洁,阳台长度可 以任意调整,但施工较麻烦。)
悬挑阳台板具体的悬挑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楼板悬挑阳台板, 另一种是:墙梁(或框架梁)悬挑阳台板。 通常将阳台板与梁浇在一起。
三、阳台栏杆
1、类型
根据材料不同有:金属栏杆、钢筋砼栏杆、玻 璃栏杆及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合栏杆。
按阳台栏杆空透的情况不同有: 实心栏板、空花栏杆和部分空透的组合式栏杆。
2、钢筋混凝土栏杆构造
(1)栏杆压顶
(2) 栏杆与阳台板的连接
(3) 栏板的拼接
(4) 栏杆与墙的连接
四、雨篷
为了雨天人们在出人口处作短暂停留时不被 雨淋、保护门和丰富建筑立面造型。
墙(梁)-木隔栅-木板。应用较少。
2、钢筋混凝土楼板
强度高、耐久、防火、用途广
3、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型钢梁-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 多用于高层建筑。
木楼板具有自重轻、表面温暖、构造简单等 优点,但不耐火、隔声,且耐久性亦较差,为 节约木材,现已极少使用。
砖拱楼板可以节约钢材、水泥和木料,曾在 缺乏钢材、水泥的地区采用过。
复式垫层:先做非刚性垫层、再做刚性垫层。
3、面层
地坪面层与楼板面层要求相同。
3.4 阳台及雨篷
阳台是多层或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室内 外过渡空间,阳台的设置对建筑物的外部形象 起着重要的作用,阳台是楼房各层与房间相连 并设有栏杆的室外小平台,是居住建筑中用以 联系室内外空间和改善居住条件的重要组成部 分。
常用隔声物体的隔声量
隔声物体
隔声量 (分贝耳)
有双层嵌板装配良好的木门 30
单层玻璃,厚6.4mm
30
双层玻璃,厚各6.4cm,中有 46
24mm厚的空气隔层
楼板
40~50
砖墙(厚6cm)
44
砖墙(厚12cm)
47
砖墙(厚25cm)
53
双层墙
63
铝(厚3.2mm)
32
钢厚(2mm)
33
楼盖层满足热工要求:对于有一定温度要求 的房间,常在楼盖层中设置保温层,使楼面的 温度与室内温度一致,减少通过楼板的冷热损 失。
足够的刚度即是指楼板的变形应在允许的 范围内,它是用相对挠度(即绝对挠度与跨度 的比值)来衡量的。
2 、 隔声、防火、防水、热工
(1) 隔声 噪声的传播途径: ①空气传声-不密实、有裂缝 ②固体传声-脚步声、撞击声、振动 隔绝固体传声对下层影响的方法:
①楼板层铺设弹性面层 ② 浮筑楼板(设弹性垫层 ) ③吊顶(空气层、弹性挂钩) 以满足规范对不同使用性质房间的隔声要求。
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好,既耐 久又防火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且便于机械化 施工等特点,是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楼 板的基本形式。
钢梁
(a)钢衬板上浇钢混凝土
(b)钢衬板以暗梢与 素混凝土咬合
(c)钢衬板与素混 凝土间靠钉拉结
(d)钢衬板连接端间有暗“梁”与钢梁连接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3.2 钢筋混凝土楼板
三、装配整体式楼板 装配整体式楼板的两种类型: 1.密肋填充块楼板
由密肋楼板和填充块叠合而成(工程中 应用 较少)。
2.叠合式楼板
预制薄板与现浇混凝土面层叠合而成的装配 整体式楼板,或称叠合式楼板。
3.3 地坪层构造
地坪层是建筑物底层与土壤相接的构件, 和楼板层一样,它承受着底层地面上的荷载, 并将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
雨篷位于建筑物出入口的上方,用来遮挡 雨雪保护外门免受侵蚀。
一、阳台的类型、组成及要求
按照使用要求不同可分为:
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
根据阳台与建筑物外墙的关系,可分为:
挑阳台、凹阳台、半凸半凹阳台;
按照阳台在外墙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中间阳台和转角阳台。
当阳台的长度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开间时,称 为外廊。
a—a剖面
b—b剖面 (花篮梁)
预制多孔板平面布置示意
预制多孔板只 能两面搁置
楼板的细部构造 1、板缝处理
• 为了便于板的安装,板的标志尺寸和构造 尺寸之间有10~20mm的差值,这样就 形成了板缝。
• 常见的板缝: V字形:处理简单,但强度不够; U形缝:易于灌浆,但不牢固; 凹形缝:连接牢固,但灌浆困难。
由板、次梁(肋梁)、主梁现浇而成。 传力途径:板-次梁-主梁
肋梁楼板布置原则:
(1)受力构件——有规律布置、上下对齐、传 力直接、受力合理。 (2)梁避免布置在门窗洞口上,重大设备和自 重较大的隔墙宜布置在梁上。 (3)满足经济要求
单向板跨度(肋梁间距):1.7—2.5m 双向板短边跨度 : <4m 方形双向板跨度: <5m×5m 次梁经济跨度:4—6m(高跨比1/18—1/12 )。 主梁经济跨度:5—8m(高跨比1/14—1/8)。
板厚:楼板 :70—100;屋面板:60—80
2、井式楼板(肋梁楼板的特例)
当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 等、同位相交、呈井字形时则称为井式楼板。
在板下沿两个方向垂直或斜交布置梁,可减 小梁高。
井格式楼板一般在可以形成双向板,且板跨 较大的情况下布置,布置后每个节间依然为双 向板。
井式楼板适用于:正方形平面、长短边比 <1.5的矩形平面。
楼盖层满足防水要求: 一些房间,如厨房、 厕所、卫生间等地面潮湿、易积水,应处理好 楼盖层的防渗漏问题。
3 、建筑经济
应注意结合建筑物的质量标准、使用要求 以及施工技术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和构造方案,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和楼盖层的 自重,并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以加快建设速度。
二、楼板的类型及选用 1、木楼板
实心平板
空心板
槽形板
1、实心平板
实心平板的 上下表面平整, 制作简单。但 板的跨度受到 限制,隔声效 果较差,一般 多用于跨度较 小的房间或走 廊等处。
板厚60mm。
2、槽形板
槽形板是由板和肋两部分组成,它是一种梁 板结合的构件。板形为两边带高的纵肋及中间 带小的横肋的平板。肋设于板的两侧以承受板 的荷载。承载能力优于预制空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