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核心考点思维导图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导图 精华识记 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新个体)(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2.花的结构与有性生殖图解

3.无性生殖的类型有: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2)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3)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4 .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家蚕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 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 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 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比较早期蝌蚪成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 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 于在水中游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后肢趾 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6.鸟的生殖和发育(1)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同名952)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同名952)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 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14.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感觉器官是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 器;呼吸器官是气门;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位于胸部。 15.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1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蝉、 蜘蛛、蝎子、蜈蚣、虾、蟹、蚊子、蜜蜂等。 17. 无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物是指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 物。 18.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19.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20.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鱼的体型呈流线型,能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体表常有鳞片 覆盖,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作用。 21.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颜色为鲜红色,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能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 于鱼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水从口进去,由鳃盖后缘出来,出来的水含氧量减少,含二氧化碳量增多。 22.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 作用游泳。 2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 皮肤可辅助呼吸。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2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代 表动物有蜥蜴、壁虎、龟、蛇、扬子鳄等。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25.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1)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正羽排列呈扇形,有利平稳飞翔和滑行。 (3)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 (4) 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5)视觉发达,有的能在疾飞中捕食。 (6)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没有牙齿,可减轻体重。 (7)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随粪便排出,可减轻体重。 (8)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的需要。 (9)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作者: ————————————————————————————————日期: ?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精华识记 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新个体)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2.花的结构与有性生殖图解 3.无性生殖的类型有: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2)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3)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4.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3)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家蚕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部编版八下历史《思维导图》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单元思维导图】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阶段特征】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考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温馨提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非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考点解读】西藏和平解放【易混警示】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并没有实现全国完全的统一,因为台湾还没有统一。【考点解读】抗美援朝【易混警示】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一次战争,取得了胜利。【考点解读】土地改革【易混警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实现了公有制。【比一比】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解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1)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2)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着作,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党

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知识检测】 1、《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C.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2、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方法指导】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中国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可从三方面了解,如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抗美援朝;政治上,和平解放西藏;经济上,土地改革。 3、某校正在开展历史专题图片展览,下列图片能选入“中国历史新纪元”板块的是 4、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战争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B.侵略越南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两伊战争 5、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6.读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全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主要观点】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 利和国家武装力量等内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人权的主体 和内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 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 组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 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 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 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及中考考点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及中 考考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这本书定位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可是市面上大家对它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书中的内容太难读懂,不适宜作为初中生必读读物;而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存在即合理,既是经典那就值得阅读,总之让我们先用张思维导图来了解下全书大概。 2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描述《傅雷家书》,我想应该就是“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了吧。该书摘自于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也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由于是家书的形式,所以那看似普通平凡却又语重心长的字里行间中均流露出一种真挚的情感,如果能够深入理解并读懂,那它一定是一本能帮助我们更好提升自身修养值得一读的好书。 早期的《傅雷家书》只写了一位父亲的独白,还没有收录傅聪的回信,所以很多人读后认为傅雷过于严格,有的甚至认为有这样的父亲实在是“不幸”。直到后来上海音乐学院在一间装扫帚等杂物的小屋里发现了遗失多年的傅聪回信,才使得这本《傅雷家书》变得完整。 巧用思维导图,阅读更轻松 作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典范,《傅雷家书》的部分内容被收录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并且作为考点之一,许多初中生也被要求阅读。这个年龄段想要真正理解这本书其实是有困难的,很多人都是因为考试才强制性阅读,所以很多学生党对这本书的评价并不友好。用思维导图软件来做考点复习,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记忆,也能提高我们的复习效率,学习更轻松。 3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导图 精华识记 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新个体)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2.花的结构与有性生殖图解 3.无性生殖的类型有: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2)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3)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4 .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3)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家蚕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 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 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 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2)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3)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比较早期蝌蚪成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 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2019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水平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很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能够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所以,在观察蚯蚓的过程 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能够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11.当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当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会发生蜕皮现象。 14.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感觉器官是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器; 呼吸器官是气门;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位于胸部。 15.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1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蝉、蜘 蛛、蝎子、蜈蚣、虾、蟹、蚊子、蜜蜂等。 17. 无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物是指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 物。 18.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19.鱼适合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20.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鱼的体型呈流线型,能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体表常有鳞片覆 盖,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作用。 21.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颜色为鲜红色,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能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 鱼在水中实行气体交换。水从口进去,由鳃盖后缘出来,出来的水含氧量减少,含二氧化碳量增多。22.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 用游泳。 2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 皮肤可辅助呼吸。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2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代表 动物有蜥蜴、壁虎、龟、蛇、扬子鳄等。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合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25.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1)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正羽排列呈扇形,有利平稳飞翔和滑行。 (3)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 (4) 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5)视觉发达,有的能在疾飞中捕食。 (6)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没有牙齿,可减轻体重。 (7)食量大,消化水平强。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随粪便排出,可减轻体重。 (8)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肺实行双重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的需要。 (9)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26.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27.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语法填空解题技巧思维导图+14-17年历年真题考点分布总结(最新原创)

语法填空解题思维导图 语 法 填 空 解 题 思 路 有提示词 无提示词冠词 连词 介词 代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动词 2. 名词词性转换(动词/形容词) 1. 名词复数名词单数 1.形容词词性转换(名词) 2.-ing/-ed形容词词性转换(动词) 3.形容词比较级形容词原级 4.副词形容词 时态,注意常考时态 语态,即被动语态 主谓一致 1. 词性转换名词 1. to do 表:将来/目的 2. V-ing 表:主动/进行 3. V-ed 表:被动/完成 名词之前,尤其是泛指”一”,或特指某个人或事物;泛指用a/an,特指用the 高考通常考查介词与动词、形容词或者名词的搭配。 空格前后都是句子(一个主谓就为一个句子);前后都是并列单词或短语 1. 单词/短语+并列连词+单词/短语; 2. 一个句子+并连/从连+一个句子 3. 从属连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主句); 人称代词、不定代词、反身代词 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后必须加名词; 名词性物主代词作主 语,宾语,本身就是名词,后不需再加名词。 指代上文事物 形式主语 形式宾语 强调句型 It的用法 作谓语 不作谓语 2.非谓语

2014-2016全国卷语法填空考点规律精准总结(7套真题) 2014一卷2014二卷2015一卷2015二卷2016一卷2016二卷2016三卷 名词changes (change) paintings (painting) ability (able) attraction(attract) days (day) achievement(achieve) studies (study) development(develop) 形容词cleaner(clean) amazing(amaze) patient (patience) disappointed (disappoint) natural (nature) greater (great) 副词actually (actual) suddenly (sudden) before/earlier regularly (regular) slowly (slow) officially (official) regularly (regular) gradually (gradual) 时态语态主谓一致was (be) caught (catch) arrived(arrive) is (be) goes (go) was allowed (allow) is (be) be made (make) were (be) 非谓语to reduce (reduce) It takes .. to do 结构being(be) to stop(stop) riding(ride) conducted(conduct) living (live) built(build) using(use) to cool (cool) permitted(permit) introducing (introduce) to bring (bring) to create (create) using (use) 代词me /mine (I) its (it) its (it) 冠词the the(the+ most+adj) the(one;the other) a (for a while) 介词to (next to结构) by (by bus) at (at the same time) to (go back to) on (be focused on) with (eat with hands) 连词or (连接短语; 表示选择) and (并列句)and (连接短语) 从句that/which定语 从句that/which定语从 句 how宾语从句when定语从句as/when状语从句 who非限定性定语从 句 短语搭配as… as 特殊句式Did疑问句make(make sure祈 使句)

2018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由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精华识记】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 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 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14.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感觉器官是一对触角、 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器;呼吸器官是气门;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位于胸部。 15.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1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 节。代表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蝉、蜘蛛、蝎子、蜈蚣、虾、蟹、蚊子、蜜蜂等。 17. 无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 物是指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中考生物八上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新人教版

八上 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草履虫、眼虫、变形虫等 水螅、珊瑚虫、水母、海蜇等 涡虫、绦虫、血吸虫等 蛔虫、晓虫、钩虫、线虫等 蚯蚓、水蛭、沙蚕等 缢蛭、河蚌、扇贝、文蛤等 蝗虫、蜜 蜂、蝴蝶、蚊等(昆虫) 蜘蛛、虾、 蟹、蜈蚣(非昆虫) 淡水鱼(四大家 鱼)、海水鱼等 青蛙、蟾蜍、大鲵、蝾 螈等 蜥蜴、蛇、龟、鳖、鳄鱼等 — 家 鸽、鸵鸟、企鹅等 狗、鼠、蝙蝠、鲸、 海豚等 核心速记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 又称单细胞动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 腔肠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由 简 单 到 复 杂 水 生 到 陆 ▼

【精华识记】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 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晓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

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 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 呼吸的。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 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双壳类 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 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 万种以 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 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14.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感觉器官是一对触角、三个单 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器;呼吸器官是气门;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位于胸部。 15.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1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 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蝉、蜘蛛、蝎子、蜈蚣、虾、蟹、蚊子、蜜蜂等。17.无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 物是指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18.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19.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单元思维导图】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阶段特征】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考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温馨提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非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考点解读】西藏和平解放【易混警示】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并没有实现全国完全的统一,因为台湾还没有统一。【考点解读】抗美援朝【易混警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一次战争,取得了胜利。【考点解读】土地改革【易混警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实现了公有制。【比一比】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解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1)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2)写了《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3)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1945 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知识检测】1、《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B .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C.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D .迎接新世纪的曙光2、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方法指导】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中国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可从三方面了解,如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抗美援朝;政治上,和平解放西藏;经济上,土地改革。3、某校正在开展历史专题图片展览,下列图片能选入“中国历史新纪元”板块的是4、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这里的战争指( )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侵略越南战 争 C .抗美援朝战争D .两伊战争 5 、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6.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一、二反映了什

中考生物八下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新人教版

八下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导图 精华识记 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 精卵T胚T新个体)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2. 花的结构与有性生殖图解 3. 无性生殖的类型有: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 (1)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 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 [zh e n]木。嫁接的关 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 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 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2)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 植株的方法。甘 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3) 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 殖和分化,快速 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 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4 . 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 完全变态发育:卵T 幼虫T 蛹T 成虫 举例:家蚕、 蜜蜂、蝶、蛾、蝇、蚊 (2) 不完全变态发育:卵T 若虫T 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3) 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家蚕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 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 态结构和生 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冋,为完全变态 发育 蝗虫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 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 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 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1) 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 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3) 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比较 早期蝌蚪 成 蛙 成躺株 醱-鯉I T 鄭卵 丽啲胚

图形推理考试知识点大全(含思维导图)

图形推理 第一节平面规律推理概述 题目特征: 题干给出若干个图形,要求考生通过观察找出图形之间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解题思维: (1)观察给出图形构成的特点; (2)根据特点总结图形间的规律; (3)根据规律结合选项推出答案。 确定图形构成的特点是解答图形推理的起点,具体如下: (1)图形组成元素相同,一般考查位置规律; (2)图形组成元素相似,一般考查样式规律; (3)图形组成元素不同,一般考查属性、数量及其他特殊规律。

第二节位置规律 位置规律是图形推理的一个高频命题规律。 题型特征: 图形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常考的位置规律有三种: 平移、旋转、翻转 考点一:平移 平移是指图形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元素沿特定方向进行规律移动。 常见考法: (1)平移方向。 ①直线方向:上下平移、左右平移 ②时针方向:顺时针平移、逆时针平移 (2)平移的步长(移动几格):恒定、递增(递减) 提示: 遇到平移问题,一般先判断平移的方向(怎么走),后判断平移的步长(走几步)。 考点二:旋转 旋转是指图形在平面上按特定规律进行转动。 常见考法: (1)旋转的方向(怎么转):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2)旋转的角度(转几度):恒定、规律变化。 考点三:翻转 翻转是指图形仅痛殴平面转动无法变化得到,必须经过类似于"翻书"的动作才能得到。 常见考法: (1)翻转的方向(怎么翻):关于横轴(x轴)进行上下翻转,或关于纵轴(y轴)进行左右翻转,或关于自身对称轴进行自身对折。

(2)翻转和旋转的区分:利用"时针法"进行判断。

第三节样式规律 样式规律是图形推理的一个高频命题规律。 题型特征: 图形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 常见考点: 样式遍历、加减同异、黑白运算 考点一:样式遍历 通俗地说,遍历就是缺什么补什么,首先要求构成图形的元素在一定范围内都要出现,在此基础上要求元素出现的次数相同。 常见考法: (1)整体遍历 (2)部分遍历 考点二:加减同异 加减同异是指两个图形经过相互加、减、去异存同、去同存异得到一个新图形。 常见考法: (1)相加:将两图形中所有的元素(或线条)拼合成一个图形,重复的位置保留一次。 (2)相减:当第一幅图的元素(9或线条)完全包含第二幅图时,两图相减的结果,就是第一幅图去掉第二幅图所有元素(或线条)之后的图形。 (3)去异存同(求同):由图形中完全相同的元素(线条)组成一个图形。 (4)去同存异(去同):将两图形中完全相同的元素(或线条)去掉,剩下的部分拼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考点三:黑白运算 之所以起名为黑白运算,是因为这种题目通常以黑白块叠加之后颜色发生变化的形式出现。黑白运算的题目,一般需要根据已知图形列出四个计算公式: 白+白=?黑+黑=?黑+白=?白+黑=? 这里,如果出题人设置陷阱,会将黑+白=?和白+黑=?两个公式的结果设置得不一样,只要

八下考点思维导图

八年级下册考点(中国现代史) 新政协(时间,内容)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土地改革:(原因,概况,意义) 1949--1956 三大改造:(时间,内容,意义) 过渡时期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内容,意义) 万隆会议(时间,内容,意义) 1956—1966十年建设时期: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 1966—1976十年文革 中国现代史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 1949-1956 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加强 经济: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及格局特点 1978—至今思想:邓小平理论(酝酿,提出,发展,完善,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生活:改革开放衣食住行的变化 新时期外交:亚太经合组织 考点链接:1.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共历次会议: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3.中国特色的创新:井冈山道路;三大改造中的赎买政策;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

中国现代史易错点汇总 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2.为新中国成立做好准备的会议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 3.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但没有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是开国大典,而非抗战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 4.三大改造的完成既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的事件是新中国成立; 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的事件是抗战胜利。 6.历史上三次剧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人民取得新中国成立、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 7.农村政策四次调整中,先后顺序是: 土地改革----农业的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而土地改革没有改变所有制,依然是土地私有制,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国有。 8.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9.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10.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 11.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会议的内容: 中共一大:标志着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共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2.两条道路及指导思想: 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中国建设道路: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13.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本质区别:社会制度不同。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4.改革开放后,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指导思想: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15.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