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大全

合集下载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知识点总结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 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y = k/x(k 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 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

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k 叫做比例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x≠0,因为在分母中,分母不能为 0。

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反比例函数常见的表达式有以下三种形式:1、 y = k/x(k 为常数,k≠0),这是最基本的形式。

2、 xy = k(k 为常数,k≠0),通过对 y = k/x 两边同时乘以 x 得到。

3、 y = kx^(-1)(k 为常数,k≠0),这是用幂的形式表示。

三、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当 k>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当 k<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两条曲线。

四、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单调性当 k>0 时,函数在区间(∞,0)和(0,+∞)上分别单调递减;当 k<0 时,函数在区间(∞,0)和(0,+∞)上分别单调递增。

2、对称性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它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直线 y = x 和 y = x;对称中心是原点(0,0)。

3、渐近线当 x 趋近于正无穷或负无穷时,曲线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4、取值范围当 k>0 时,y>0 或 y<0;当 k<0 时,y<0 或 y>0。

五、反比例函数中 k 的几何意义1、过反比例函数 y = k/x(k≠0)图像上任意一点 P 作 x 轴、y 轴的垂线 PM、PN,垂足分别为 M、N,则矩形 PMON 的面积 S =PM×PN =|y|×|x| =|xy| =|k|。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反比例函数是指函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满足倒数的关系。

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如果函数y=k/x,其中k是一个非零常数,x≠0,则y与x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称为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状,即一个双曲线。

曲线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分别向无穷大和无穷小逼近,且过原点。

3.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 当x逐渐增大(或减小)时,y逐渐减小(或增大)。

- 当x=0时,函数无定义。

- 当y=k/x中的k为正数时,函数在第一象限、第三象限为正值;当k为负数时,函数在第二象限、第四象限为负值。

-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和x轴对称。

4.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
- 具有一个渐进线,即曲线在接近y轴和x轴时,趋于无穷大或无穷小。

- 曲线在x轴和y轴上有渐进截距。

- 曲线在y轴上有一个渐近良好的对称轴。

5.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 反比例函数常用于描述两个变量的关系,如速度与时间、产量与工人、密度与体积等。

- 反比例函数也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问题,如求出满足特定条件的变量值。

总结起来,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一种特殊的函数形式,其定义和性质都与倒数有关,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
状,具有特定的渐进线和渐近截距,常用于描述两个变量的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复习必备打印背熟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复习必备打印背熟

反比例函数是什么?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1:反比例函数是什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因为x在分母上,所以x≠0,即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非零实数。

而且常数k≠0,因此y≠0,即因变量y的`取值范围为非零实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形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两条双曲线,每一条曲线都无限向X轴Y轴延伸但不与坐标轴相交。

增减性: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对称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y=x和y=-x,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2:反比例函数知识点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y=k/x=k?1/xxy=ky=k?x^(-1)(即:y等于x的负一次方,此处X必须为一次方)y=kx(k为常数且k≠0,x≠0)若y=k/nx此时比例系数为:k/n2、函数式中自变量取值的范围①k≠0;②在一般的情况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③函数y的取值范围也是任意非零实数。

解析式y=k/x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其定义域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y=k/x=k?1/xxy=ky=k?x^(-1)y=kx(k为常数(k≠0),x不等于0)3、反比例函数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双曲线(hyperbola),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线会无限接近X轴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K≠0)。

4、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应用?过反比例函数y=k/x(k≠0),图像上一点P(x,y),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两垂足、原点、P点组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S=x的绝对值_y的.绝对值=(x_y)的绝对值=|k|研究函数问题要透视函数的本质特征。

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有一个很重要的几何意义,那就是: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PM、PN,垂足为M、N则矩形PMON的面积S=PM?PN=|y|?|x|=|xy|=|k|。

初三反比例函数知识点

初三反比例函数知识点

初三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函数,也称为倒数函数。

初三学习反比例函数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关系及其图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本文将从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反比例函数是指一个函数与其自变量的乘积为常数的函数。

通常用符号y=k/x表示,其中k为常数。

1. 定义:反比例函数可以定义为y=k/x,其中k为常数,x≠0。

2. 性质:反比例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其定义域和值域都不包括0。

因为当x=0时,函数值无意义,除数不能为0。

此外,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一般是一个双曲线,具有一个垂直渐近线x=0和一个水平渐近线y=0。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双曲线,在以原点为中心的坐标平面上对称分布。

其图像的特点如下:1. x轴和y轴: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x轴和y轴有关,当x趋近于无穷大或无穷小,y趋近于0;当y趋近于无穷大或无穷小,x趋近于0。

2. 渐近线:反比例函数有两条渐近线,水平渐近线和垂直渐近线。

水平渐近线表示y=0,x轴就是一个水平渐近线;垂直渐近线表示x=0,y轴就是一个垂直渐近线。

3. 对称性:反比例函数图像具有关于原点的对称性,即当(x, y)在图像上时,则(-x, -y)也在图像上。

三、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中常会涉及到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 比例尺:反比例函数可以用来解决比例尺相关的问题。

比如,当地图缩小为原来的1/1000时,比例尺变为原来的1000倍。

2. 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通常存在反比例关系。

如果一项工作需要的时间越长,那么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就会越低。

比如,甲乙两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甲需要10小时完成,乙需要5小时完成,乙的工作效率就是甲的两倍。

3. 电阻和电流关系:在电路中,电阻和电流之间往往存在反比例关系。

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

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

初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通过研究角的度量和三角比的关系来研究几何形状的属性。

在初中阶段,三角函数主要涉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以及它们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下面是初中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总结,供中考复习参考。

一、角的度量:1. 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rad)。

2. 角度和弧度之间的换算:1周= 360° = 2π rad。

3.角的终边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正角、负角、终边在各象限的情况。

4. 角度和弧度的转换公式:度数转弧度:θ(rad) = θ(°) ×π/180;弧度转度数:θ(°) = θ(rad) × 180/π。

二、三角比的定义: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正弦函数的值定义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记作sinA = a/c。

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余弦函数的值定义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记作cosA = b/c。

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正切函数的值定义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记作tanA = a/b。

三、三角比的性质:1. 正弦函数的周期性性质:sin(θ+2kπ) = sinθ,其中k为整数。

2. 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性质:cos(θ+2kπ) = cosθ,其中k为整数。

3. 正切函数的周期性性质:tan(θ+π) = tanθ。

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关系:sin(π/2 - θ) = cosθ,cos(π/2 - θ) = sinθ。

5. 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关系:tanθ = sinθ/cosθ。

四、特殊角的三角比:1. 零度角和360度角的三角比:sin0° = 0,sin360° = 0;cos0° = 1,cos360° = 1;tan0° = 0,tan360° = 0。

三角函数中考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中考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等的定义和图像。

2. 周期性:三角函数的周期和图像的性质。

3. 奇偶性:三角函数的奇偶性质。

4.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5. 三角函数的相关位置:在平面坐标系和单位圆中的位置。

二、三角恒等式1. 三角函数的互化公式。

2.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3.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

4. 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

三、三角函数的性质1.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2.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3.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

4. 三角函数的反函数。

四、三角函数的函数图像1. 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余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5. 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的图像。

五、三角函数的应用1. 在三角形中的应用;2. 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3. 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4. 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

六、三角函数的求值1. 三角函数解析式的计算;2. 三角函数的运算;3. 三角函数的积分和微分。

七、三角函数的变换1. 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2. 三角函数的伸缩变换;3. 三角函数的反转和反转。

八、三角函数的等价变形1. 三角函数的等价变形和化简;2. 三角函数的同角变形;3. 三角函数的双角变换。

九、常见的三角函数解法1. 三角函数的二次方程求解;2. 三角函数的绝对值求解;3. 三角函数的等差数列求和。

十、其它1. 三角函数的极限和级数;2. 三角函数的方程和不等式求解。

以上是三角函数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复习备考时,建议大家要多做题、多总结、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中的知识点。

同时,要善于归纳整理知识点,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规律,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初三反比例函数知识点

初三反比例函数知识点

初三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初三数学中,反比例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是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与正比例函数相对应。

反比例函数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和应用。

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形如f(x) = k/x的函数,其中k是常数,x不等于0。

在反比例函数中,当x增大时,f(x)的值减小;当x减小时,f(x)的值增大。

可以看出,反比例函数是一个曲线,它的图像可以用一个双曲线表示。

2.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值得我们关注。

2.1. 定义域和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除了0的所有实数,值域是除了0的所有实数。

2.2. 对称轴:反比例函数的对称轴是y轴。

2.3. 渐近线:反比例函数有两条渐近线,即x轴和y轴。

2.4. 单调性:反比例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单调递减的。

2.5. 零点:当输入变量x等于0时,反比例函数的值为无穷大。

3.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双曲线。

双曲线有两个分支,分别趋近于渐近线,与坐标轴的相交点是它的零点。

当x趋近于正无穷大或负无穷大时,函数值趋近于0。

4.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4.1. 比例定理:反比例函数可以用来描述许多与比例有关的问题。

比如,在购买商品时,如果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成反比,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反比例函数来计算购买不同数量商品时的总花费。

4.2.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当速度增大时,时间减小;当速度减小时,时间增大。

反比例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汽车行驶的时间。

4.3. 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关系:在电路中,电阻和电流成反比例关系。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反比例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4.4. 功率和电压关系:在电路中,功率和电压成反比例关系。

当电压增大时,功率减小;当电压减小时,功率增大。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一、不为零的量1.分式 $\frac{A}{B}$,分母 $B\neq 0$;2.二次方程 $ax^2+bx+c=0$($a\neq 0$);3.一次函数 $y=kx+b$($k\neq 0$);4.反比例函数 $y=\frac{k}{x}$($k\neq 0$);5.二次函数 $y=ax^2+bx+c=0$($a\neq 0$)。

二、非负数1.$|a|\geq 0$;2.$a\geq 0$($a\geq 0$);3.$a^{2n}\geq 0$($n$ 为自然数)。

三、绝对值:$|a|=\begin{cases}a。

& a\geq 0\\-a。

& a<0\end{cases}$四、重要概念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如果 $x^2=a$($a\geq 0$),则称 $x$ 为 $a$ 的平方根,记作:$x=\pm\sqrt{a}$,其中$x=\sqrt{a}$ 称为 $x$ 的算术平方根;2.负指数:$a^{-p}=\frac{1}{a^p}$;3.零指数:$a=1$($a\neq 0$);4.科学计数法:$a\times 10^n$($n$ 为整数,$1\leqa<10$)。

五、重要公式一)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m\timesa^n=a^{m+n}$($a\neq 0$,$m$,$n$ 都是正数);2.幂的乘方法则:$(a^m)^n=a^{mn}$($m$,$n$ 都是正数);3.积的乘方法则:$(ab)^n=a^n\times b^n$($n$ 为正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frac{a^m}{a^n}=a^{m-n}$($a\neq 0$,$m$,$n$ 都是正数,且 $m>n$)。

二)整式的运算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pm b)^2=a^2\pm 2ab+b^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m 的形式,如
l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
(叫做 坡角 ),那么 i h tan 。 l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
3, OA 、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
别是: 45°、 135°、 225°。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
线所成的小于 90° 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
(1) y x (2) y 3
2 (3) xy = 21( 4) y
5 ( 5) y
x
x2
例 2.当 m 取什么值时,函数 y (m 2) x3 m2 是反比例函数?
3 ( 6) y 1 3 ( 7)y= x- 4
2x
x
例 3.若函数 y (2m 1)x m2 2 是反比例函数,且它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则
A的对边 斜边
A的邻边 斜边
A的对边 A 的邻边
sin A a c
0 sin A 1
( ∠ A 为锐角 )
b 0 cosA 1
cos A c ( ∠ A 为锐角 )
a tan A
b
tan A 0
( ∠ A 为锐角 )
余 cot A

A的邻边 A的对边
cot A b a
cot A 0
( ∠ A 为锐角 )
m 的值是 ___________
例 4.已知函数 y= y1+y2, y1 与 x 成正比例, y 2 与 x 成反比例,且当 (1)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 x=- 2 时,求函数 y 的值
x= 1 时, y= 4;当 x= 2 时, y= 5
2.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满足: xy k
sin A cosB cos A sin B sin 2 A cos2 A 1
tan A cot B cot A tan B tan A 1 ( 倒数 )
cot A
tan A cot A 1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 A cosB cos A sin B

x
A . ( 3,4) B . (- 2,- 6) C. (- 2, 6) D . (- 3,- 4)
k
例 4. 如果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 3,- 1),那么函数的图象应在(

x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二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x
y 随自变量 x 的增大而减小,且 k 的值还满足
9 2( 2k 1) ≥ 2k- 1,若 k 为整数,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面积问题
(1)三角形面积: S AOB
1k 2
例 1.如图,过反比例函数
y 1 ( x> 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 x
A、 B 分别作 x 轴的垂
线, 垂足分别为 C、 D ,连接 OA 、OB ,设△ AOC 和△ BOD 的面积分别是 S1、S2,比较它们
向角分别是:北偏东 30°(东北方向) , 南偏东 45°(东南方向) ,
4,OA 、 OB 、 OC 、 OD 的方
南偏西 60°(西南方向) , 北偏西 60°(西北方向) 。
一、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k
1、解析式 : y
k0
x
其他形式:① xy k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
② y kx 1
例 1.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 A 点, AB ⊥ x 轴 .
k

例 4.如图,若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AMO 的面积为 3,则 k
y

(k x
0) 的图象上, AM
x 轴于点 M
y
p O
A
x

由 A B 90 得 B 90 A
sin A cos(90 A) cos A sin(90 A)
斜边 c
A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b
邻边
B

a边
C
tan A cot B cot A tan B
由 A B 90 得 B 90 A
tan A cot(90 A)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 a 2 b 2 c2
2、如下图,在 Rt △ABC中,∠ C 为直角,则∠ 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 ( ∠ A 可换成∠ B) :
定义
表达式
取值范围
关系
正 sin A 弦 余
cos A 弦 正
tan A 切
例 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m ,2)和( -2 ,3)则 m 的值为
例 2.下列函数中,图像过点 M ( -2, 1)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 (
)
2 A.y
x
2 B.y
x
1 C.y
2x
1 D .y
2x
例 3. 如果点( 3,- 4)在反比例函数
y
k
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中,在此图象上的是(
的大小,可得(

(A )S1> S2 (C) S1<S2
( B) S1= S2 (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1
y
例 2. 如图,点 P 是反比例函数
x 的图象上任一点, PA 垂直在 x 轴,垂足为
A,
设 OAP 的面积为 S,则 S 的值为
例 3.直线 OA 与反比例函数 于点 B,若△ OAB 的面积为 2,则 k=
cot A tan(90 A)
5、 0°、 30°、 45°、 60°、 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重要 )
三角函数

30°
45°
60°
sin
1
0
2
322Fra bibliotek2cos
1
3
2
1
2
2
2
tan
0
3
1
3
3
cot
不存在
3
1
3
3
6 、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 0°≤ ≤ 90°时, sin 随 的增大而增大, cos 随 的增大而减小。
1、基础知识
k 0 时,图像在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 k 0 时,图像在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
例 1.已知反比例函数 y
(a
2)x a2
6
,当
x
0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求函数关系式
例 2.已知反比例函数
2k 1
y
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
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 2、应用举例: (1)仰角 :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
俯角 :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注意:尽量避免
仰仰仰
仰仰 仰仰
仰仰 仰 仰仰
h
i h:l
α
仰仰
l
(2)坡面的铅直高度 h 和水平宽度 l 的比叫做 坡度 (坡比 )。用字母 i 表示,即 i i 1: 5 等。
h
。坡度一般写成
7 、正切、余切的增减性:
当 0°< <90°时, tan 随 的增大而增大, cot 随 的增大而减小。
90° 1 0
不存在 0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 a 2 b 2 c 2 ;②角的关系: A+B=90 ° ;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