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抓住细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细节描写的基本概念。细节描写是对人物、事物、环境的具体刻画,它是作文中表现力的重要手段,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观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筛选细节和运用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有的学生在描写细节时容易陷入“堆砌”的陷阱,无法抓住关键特点,使得作文显得冗长而缺乏重点。针对这一点,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让学生学会筛选和提炼关键细节,提高作文的质感和表现力。
其次,学生在运用细节描写时,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他们往往局限于简单的形容词和副词,而忽略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多练习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他们的写作表达。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细节描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生活中有趣的细节,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使用具体的形容词、副词,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能将其融入作文,使作文内容丰富、生动。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抓住细节作文借鉴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抓住细节作文借鉴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抓住细节作文借鉴我这个可以打开语文书,看到“抓着细节”几个字,一下子就想起了上个星期六去动物园的事。

那天真热,太阳像个大火球,把我的脸都烤红了。

我回到熊猫馆,一群人挤着看两只熊猫,它们懒懒地,舔着竹子,一点也不打算运动。

我吃惊极了,感觉上它们一点也不有趣。

忽然间,一个叔叔指了指熊猫旁边说:“看!你看一看!”我顺着他的手看过去,发现熊猫馆的墙上别着一幅画,画的是一只熊猫,它正准备爬树,表情严肃,像是在说“我要努力再努力往上爬”。

这幅画让我对熊猫的看法变化了,它们原来也不是什么只会吃竹子,它们也会努力,也会拥有梦想。

回到家,我翻阅书本,看见了一篇写小猫的文章,作者具体详细描写了小猫的细节,包括它的毛色、眼睛、动作,还有它的叫声。

我仔细阅读理解文章,想象着小猫的样子,仿似就瞧见了它在我的眼前,十分生动活泼。

语文老师说细节能让我们更灵活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就像画家用不一样的颜色画出美丽的风景,作家用相同的细节描写出人物和事物。

我突然明白了,细节是“点晴之笔”的笔墨,它让我们的文章更有魅力。

以后写作文,我要多仔细、认真地积攒细节,让我的文章变得更精彩!就像那幅画熊猫的画一样,充满力量和希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抓住细节”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些细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细节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元素,它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抓住”的含义:这里的“抓住”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并突出那些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或营造氛围的细节。

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并捕捉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瞬间。

“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是构成文章的基础。

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故事的情节发展。

同时,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何“抓住细节”:首先,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那些具有表现力的细节。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推敲、精心选择,确保所选的细节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特点。

最后,学生还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写细节,使其更加鲜活、立体。

二、习作指导1. 观察生活:细节来源于生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

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细致观察等方法,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2. 筛选细节:在众多细节中,选择与主题相关、最能表现人物或事物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

避免堆砌细节,使文章冗长杂乱。

3. 描写细致: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将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过于笼统或模糊的描述。

4. 突出重点:在描写细节时,要有主次之分,突出重点。

可以通过对重点细节的详细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融入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细节描写中,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让细节不仅具有客观性,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6. 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细节进行描写,如可以描写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使细节更加丰富和立体。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写作 抓住细节(完美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写作  抓住细节(完美版)
片段一: 上课了,语文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在拿到试卷之前,
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拿到试卷后,我一看及格 了,高兴极了。
整体感知
片段二: 上课了,语文试卷要发下来了。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
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看电视了,再也不打游戏了。哎,都怪我自 己老想打游戏,考试前一天晚上还避开宿舍管理员在宿舍偷偷打游戏呢。 老师啊,发发慈悲吧,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 不及格啊!”试卷反躺在桌上,我屏住呼吸,闭上一只眼,用颤抖的手慢 慢掀开试卷,用另一只眼瞥一下试卷的分数栏。呀!“105”三个鲜红的阿 拉伯数字精神抖擞地屹立在试卷上。我不敢相信一只眼看到的,睁开双眼 看看了姓名,还真是我的。我疯了似的,抱着同桌的肩膀抖了三抖。
写作目标
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 的人物,努力提高写作水平。(重、难点) 3.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素养)
整体感知
写作指导
1.什么是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整体感知
片段一: 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的目光一起投向教室门口,只见一位身穿黄花
裙子的女老师走进教室。
片段二: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口。须臾,一个方头大耳
、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 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 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 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 很多,跟你说没用。”“您就说说看, 这对我很重要。”翠翠执拗地说。

七年级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7篇】

七年级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7篇】

七年级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7篇】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篇1】伟大词人辛弃疾曾感叹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我,现在就已觉识尽了愁滋味。

自从上了初中,学习,就成了我犯愁的第一对象。

不知怎么回事,感觉学习一些数理化的内容就会觉得力不从心,遇到一些要动脑筋的题目就要犯愁。

以前学不好的科目照样差下去,学得好的科目也大不如从前。

以前,学习对我来说应该时间挺轻松的事,可是现在,却成了一种负担,不论我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只能在十几名徘徊。

一次不懂,两次不懂,累积起来,不懂的越来越多,所以特别恐惧科学、数学的考试。

生怕一考试,脑袋蒙了,又考砸。

不仅怕小考,大考更是让我胆战心惊,所以,这学习,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啊。

我和我弟弟的关系,可以说一直都不太好。

在家里,我喜欢静一点,而我弟弟却跟我完全相反,整天蹦蹦跳跳,大喊大叫的,弄得我心烦意乱,所以只要我一回家,两个人一见面,就少不了吵架。

有时候呢,拌拌嘴就算了,我看他是弟弟,也知道让让他;但是我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加上自己忍耐有限度,所以有时候也会吵大,甚至几天几夜都不会说话,连吃饭都要等对方吃完了再吃。

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可是好强心又让我没有勇气去主动道歉。

同个妈生的,他的脾气跟我也差不多,誓死都不认错。

所以,一直僵持到现在。

这姐弟关系,让我愁啊!让我发愁的事也不止这些,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啊!所以说,我这小少年,识尽了愁滋味。

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篇2】走在小路上,我看见语文是前面的路标;飞在白云间,我看见语文是云底的鸿雁;荡在碧水里,我看见语文是醉柳的倒影;行在黑夜中,我看见语文是模糊的足音。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 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11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11
轻轻翻开第二张照片,十几年前父母的照片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张照片是爸爸妈妈刚结婚时照的,背景是刚建好的新房,房子已是红砖瓦房,墙壁粉得雪白雪白,看上去十分柔和,坚固。爸爸站在旁边一脸的自豪。尽管没有装修,但那时的爸爸和妈妈却已感到很满足了。一旁的爷爷和奶奶坐在椅子上,在新建的安乐窝前安详而幸福地微笑着。这已经是一张彩色照片了,因此我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妈妈手上戴着金戒指。
怀着惊喜的心情,我又翻开了第三张照片,眼前顿时一亮,原来是一张全家福,照片的背景是一栋漂亮的小洋楼了,这才是一栋真正的房子啊!三层,宽敞的阳台,全新的设计风格,美丽的彩砖。房子里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舒适的沙发、空调、冰箱一应俱全。今年爸爸还想给我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呢!照片上爷爷和奶奶精神矍铄,爸爸妈妈一脸满足幸福的笑容,我,天真烂漫笑得多开心,仿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看完这三张对比鲜明的照片,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进步史。三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巨大的变化让我感慨良多,这三张照片只是三十年经济进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合上相册,我庄严地把它们重新封起来。生命的痕迹就在我的回望中悄然划过,生活的影子也在这照片永恒的记载和折射中,渐行渐远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全家越来越幸福,而记载生活的照片越来越美丽,照片背后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作文三、照片里的故事
写作提示:
1.可以回顾一下七班级上册学过的《学会记事》,叙述故事时应条理清楚。
2.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例文欣赏:
照片里的故事
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住宅正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一个乡村的变迁。它折射出来的,不只是农民居住观念的更新、消费的升级,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展的一大亮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写作抓住细节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把“山海经”叫作“三哼经”,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保姆,却惦念着“我”喜欢的书,细节虽小,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写好细节呢?一、真实。

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如《老王》中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细节描写,“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真切的感觉,让人难忘。

二、典型。

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

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三、生动。

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照片里的故事闲来无事,独自在卧室中翻阅相册,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段横搭在小溪之上的老树干,它极窄,仅能容一人通过;它又极老,沧桑的枝干唯有顶端留有些许枝丫……我的思绪回溯到了那一天。

空山新雨后,我与母亲走在一条林间小道上。

地上闪耀着如星辰般的晶莹露水,泥地里也放出水蒸气来;草尖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路边是一条小溪,鱼翔浅底。

小溪对岸风景秀美:透过红叶落后的挺拔的乌桕树冠,依稀可见缀在云间的南飞的雁阵,一点一丛,用相机照出来,在这青天碧落之下,含蓄地藏着无尽的生气。

太阳上树梢,鸟雀始吱叫。

加上依稀可见的几只在树梢跳跃的松鼠,不知名的鸟儿间或一啼——真是“鸟鸣山更幽”——不过蝉噪却是听不得了。

不自觉地,心中渐升起了对彼岸的憧憬。

正愁没有渡桥之时,一棵相貌奇异的树出现在眼前:根在脚边,枝在对岸,整棵树俯身成了一座独木桥,横跨在溪上。

树干两侧爬满了青苔,粗糙的树皮又如通人性般阻止了青苔在上方的生长。

我轻轻地踏上去,软软的,稳稳的,没有想象中的摇晃。

既往过独木桥的紧张情绪也在稳当的脚步里缓缓消退。

慢慢地,慢慢地,我从这头走到了那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写作—抓住细节
教学内容:写作—抓住细节
课后回忆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2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学生作文中。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
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悟细节,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教法学法:
情境法、范例法、比较归纳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 2课时
课时目标:
赏析例文并归纳,更深一步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的应用。

课时流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我们对细节描写的讲解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赏析例文学以致用。

二、例文赏析和归纳:
1、出示习作片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片断一: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
归纳: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可以去写作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
片断二: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归纳: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设计意图:“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

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

从训练层次的把握和驾驭语境的能力、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入手,使“修辞手法”自然而然地服务于思想内容的表达,使学生的作文语言逐渐变得简练、得体、连贯,形象、生动、具体,言近而旨远,词简而意蕴深厚。

]
片断三: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象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副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归纳:方法三: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把他们的这种个体差异转变为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为己所用,填补老师可能预设不到的问题。

所以,发展思维的最佳就是变换角度]
片断四: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
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归纳: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设计意图:有了上几个环节对母亲形象的具体认识,再这一环节中教者做适当点拨,让学生透过母亲具体形象挖掘其背后蕴涵的母亲性格代给作者的“生命的教育”,体验这种情感,突破重点可谓是水到渠成。

我认为这样设计既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感悟,体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以”回读”这一特定形式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灵活性。

]
三、自主训练,巩固应用。

下面就让我们拿起笔来,试着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在恰当位置增加或修改一处细节描写,使你的人物更鲜明,故事更生动,更能唤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这天雷雨交加,我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妈妈,一辆辆车过去了,一个个人走过了,可是还不见妈妈的身影。

眼看着人越来越少,天越来越黑,我还是坚定地站在那里,焦急地等啊,等啊……”
[设计意图:设置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由前面自此而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情感有一个自然宣泄的突破口,这个环节不直接从上面片段写作入手,而是要学生先写写人物的特点,要写的这个具体事例,让学生在作文前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再从片段着手写,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完整性。

]
四、写作训练
写作亲情片断
要求:1.描写一个亲情场景片断,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细节选材和细节描写)。

2.感动自己,更要感动别人。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交流互评
三、小结。

于微处见妙,于细处见情,细节的力量就是“润物细无声”。

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成就美丽。

文章因为描写细节,才创造精彩。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人的瞬间吧!让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作业设计:
完成课文写作第二篇写作要求。

板书设计:
细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节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描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写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