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脸谱与历史人物故事 教案

合集下载

京剧脸谱的教案课件教案

京剧脸谱的教案课件教案

京剧脸谱的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单元“传统艺术之美”,第2课时“京剧脸谱”。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渊源、分类和特点,掌握脸谱的基本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生、旦、净、末、丑)、颜色寓意、典型脸谱图案(如关羽的红色脸、曹操的白脸等),以及脸谱绘制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分类和寓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京剧脸谱特点的能力,提高绘画技巧。

3. 通过欣赏和实践,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京剧脸谱的分类、颜色寓意和基本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出脸谱的特点和神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京剧脸谱图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脸谱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1)介绍京剧脸谱的历史渊源、分类和颜色寓意。

(2)讲解典型脸谱图案的特点,如关羽红色脸的忠诚、勇敢等。

3. 实践演示(10分钟)现场绘制一个典型京剧脸谱,边绘制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4. 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自行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脸谱绘制。

5. 课堂互动(10分钟)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京剧脸谱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如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内容:(1)京剧脸谱的历史渊源、分类(2)颜色寓意(3)典型脸谱图案及特点(4)脸谱绘制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京剧角色,为其绘制脸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浓厚,但在绘画技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京剧艺术,如观看京剧表演、学习京剧唱段等,提高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京剧脸谱教案

京剧脸谱教案

京剧脸谱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了解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构图方法。

2.借助亲子合作绘画的方式,进一步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增进对京剧的了解和认识。

3.培养幼儿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京剧脸谱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材料准备:PPT课件、画纸、彩笔、京剧脸谱范例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幼儿欣赏并提问:1.这是中国的什么艺术形式?2.你知道京剧脸谱是什么吗?3.京剧脸谱有哪些颜色和图案?它们代表什么意义?二、欣赏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京剧脸谱,引导幼儿欣赏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构图方法。

同时,介绍每种颜色和图案的象征意义,帮助幼儿深入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

三、探索发现,交流分享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如何画京剧脸谱。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合作绘画,鼓励幼儿尝试用彩笔在画纸上进行创作。

3.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延伸,拓展经验1.在美工区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参考图片,鼓励幼儿继续创作京剧脸谱。

2.开展家庭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京剧脸谱面具,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

3.在班级中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家庭制作的京剧脸谱面具,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和平台。

4.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5.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关注并欣赏更多的京剧表演和艺术作品,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6.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更多与京剧有关的人物、故事和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幼儿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7.在班级中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京剧的表演技巧和文化内涵。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5篇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5篇

《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5篇《京剧脸谱》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在熟识乐曲旋律的根底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看图片的排列挨次,熟识歌词的挨次。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宠爱京剧的心情。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感受歌曲严厉、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预备: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活动过程:(一)脸谱配对嬉戏,熟悉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依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

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1、圆舞板也想来熟悉他们,你听:打节奏念歌词。

跟念一遍。

2、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示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圆舞板合作,他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再交换。

4、大鼓也想参加呢?你会跟着大鼓完整地说一说吗?(三)通过倾听、比拟、接龙嬉戏等方式来戏说脸谱,体验京剧的唱腔。

1、告知你们哦!这就是一首京剧,名叫《戏说脸谱》。

想不想听?教师范唱。

2、想不想学呀?3、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一样?拖音——喳,出示图谱多音——啊,出示图谱。

引导幼儿学唱。

4、接龙嬉戏,教师与幼儿。

5、京剧唱起来和其他歌曲不一样,除了歌词的变化,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对呀!很有力也很有节奏,你会跟着京剧里的伴奏来唱一唱吗?6、隐秘导入,尝试屡次的竞赛练习。

(四)观看视频表演,尝试迁移动作来表演。

1、在京剧中,脸谱的形象也是很讲究的,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邪、孙猴代表神的力气,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2、我们一起来看看京剧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3、跟着他们一起来做一做。

4、听音乐加上自己的动作声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长面前,与家长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开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局部,我采纳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略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根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京剧脸谱》教案精选

《京剧脸谱》教案精选

《京剧脸谱》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八单元“戏曲脸谱”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及其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重点学习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脸谱特点及其所代表的角色性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及其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京剧脸谱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脸谱特点及其绘画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脸谱的韵味和个性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示范用脸谱模板。

学具: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调色盘、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京剧选段,引导学生关注脸谱,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京剧脸谱的起源和特点吗?2. 脸谱知识讲解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及其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展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脸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3. 示范讲解演示绘制脸谱的过程,讲解线条、色彩运用技巧。

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脸谱的韵味和个性特点。

4. 学生实践发给学生绘画纸和颜料,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角色进行绘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内容: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脸谱特点绘画方法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你喜欢的京剧脸谱角色。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色彩鲜明,特点突出,具有韵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知识,学生的实践效果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剧种的脸谱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深入感受京剧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脸谱特点及其所代表角色性格的理解。

脸谱人物——关羽

脸谱人物——关羽

脸谱人物——关羽一、学习目标:1.了解关羽的故事及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这个历史人物的喜爱。

2.了解关羽脸谱的特点,会简单绘制关羽脸谱。

二、学习内容:⒈认识关羽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关羽的故事;2、简单绘制关羽脸谱。

三.活动设计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关羽京剧脸谱)(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

(2)教师讲有关关羽的故事。

关羽蜀汉前将军。

本字长生,亡命奔涿郡。

与张飞追随刘备征战,当刘备为平原相时,他们俩为別部司马。

二人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稠人广坐则侍立终日。

随同曹操和刘备讨吕布于下邳,事后为朝廷封为中郎将。

当刘备袭杀曹操的徐州刺史车冑后,以关羽镇下邳太守。

曹操东征破刘备,关羽被俘,被拜为偏将军,对他礼遇很优厚。

白马之战时关羽万军中刺敌主帅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报了曹操之恩后便告辞,寻找刘备。

长阪之战刘备败北,抄近路赴汉津与关羽的数百只船汇合至江夏。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利后,关羽在其后的江陵之战中绝北道,阻隔曹操的援军,为周瑜能攻下江陵创造有利的条件。

事后遙领襄阳太守、拜为荡寇将军。

诸葛亮等人入蜀增援刘备,关羽便镇荊州。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被拜为前将军,假节钺。

关羽乘汉水暴涨之机出兵襄樊,更在于禁七军为水所淹乘船进攻,梁、郏、陆浑各县的盗贼有些远远地领受了关羽的官印封号,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都避其锋芒。

后因孙权背盟投曹,后方为吕蒙所破,关羽便退兵,但终为孙权军所擒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多少纵横天下的风云人物,为后人传颂。

而真正被人们长久宗敬并顶礼膜拜的偶像。

卻寥若晨星,三国蜀将关羽。

超越时空,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和文化历程中,具有广泛而有长远的影响力,至今仍是童叟皆知的“关帝”、“武圣”。

遍及世界的炎黄子孙,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和台、港、澳的同胞,十分崇尚关羽忠义仁勇之精神。

2.欣赏关羽脸谱,激发创作欲望。

《京剧脸谱》教案精选

《京剧脸谱》教案精选

《京剧脸谱》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单元“戏剧艺术”中的第二课时“京剧脸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色彩和图案寓意,掌握基本的脸谱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发展2. 京剧脸谱的分类及特点3. 脸谱色彩和图案的寓意4. 脸谱绘画技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使学生掌握京剧脸谱的分类、色彩和图案寓意,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基本的脸谱绘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京剧脸谱的分类、色彩和图案寓意,脸谱绘画技巧。

难点:脸谱绘画技巧的掌握,尤其是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角色的脸谱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京剧脸谱图片、绘画材料等。

2. 学具:绘画纸张、水彩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京剧选段,引导学生关注京剧中的脸谱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脸谱的历史背景。

(2)讲解京剧脸谱的分类、色彩和图案寓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角色脸谱的特点。

(3)展示不同角色的脸谱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脸谱艺术的魅力。

3. 示范讲解:(1)教师示范绘制一个简单脸谱,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2)强调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角色脸谱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绘制。

4. 学生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自己绘制一个脸谱。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5. 作业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京剧脸谱起源与发展分类与特点色彩与图案寓意绘画技巧2. 不同角色脸谱特点生旦净末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绘制一个自己喜爱的京剧角色脸谱。

2. 答案:根据学生所绘脸谱的角色特点,评价其准确性、美观性和创意性。

《京剧脸谱》教案

《京剧脸谱》教案

《京剧脸谱》教案教案:《京剧脸谱》一、教案背景:《京剧脸谱》是一部经典的京剧作品,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和面具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京剧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本教案以学生对戏曲文化的了解为基础,通过学习《京剧脸谱》,了解京剧角色脸谱的种类、意义和表演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戏剧审美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脸谱的种类和风格,并能够分析脸谱的象征意义;2.学习京剧脸谱的基本画法,并能够画出基本的脸谱;3.通过模仿京剧演员的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4.培养学生对戏曲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预热,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和京剧脸谱。

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京剧的印象和想了解的问题。

2.学习脸谱的种类和象征意义:a.介绍京剧脸谱的种类:正派、武旦、净行、丑角、生行等。

并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脸谱的特点和角色形象。

b.分析脸谱的象征意义:通过讲解脸谱的颜色和纹路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每种脸谱所代表的性格、身份等。

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观察脸谱图案,猜测其象征的含义。

3.学习脸谱的基本画法:a.展示脸谱的基本形状和线条结构。

b.教授脸谱的基本颜色和画法:红色代表忠诚、义气;黑色代表坚定、威严;白色代表邪恶、狠毒等。

c.给学生展示实物脸谱,并讲解画法的具体步骤。

d.让学生一起动手实践,互相指导,画出基本的脸谱。

4.模仿京剧演员的表演:a.让学生观看一段京剧演员的表演视频,并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动作。

b.分析演员的表演特点,如动作的舞蹈性、眼神的变化、音调的起伏等,并让学生逐段模仿演员的表演。

c.让学生分组,用京剧脸谱为角色设计剧本,并表演出来。

5.总结提高:通过学生的表演,评价他们对京剧脸谱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

四、教学资源:1.视频:京剧表演和脸谱介绍视频;2.图片:不同种类脸谱的图片;3.实物:脸谱展示;4.工具: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评价:通过学生对京剧脸谱的理解和表演,观察他们对脸谱的绘画和角色的把握情况,考察学生对京剧的了解程度和表演能力。

京剧脸谱教案7篇

京剧脸谱教案7篇

京剧脸谱教案7篇教师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更好地安排课堂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京剧脸谱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京剧脸谱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感知脸谱作品的对称性和鲜艳的色彩,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通过对称的方法学习画脸谱,并且尝试用多种颜色装饰。

3、提高对称装饰能力,萌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有对“图形对称”的基本认知。

2、物质准备:教具:ppt,椭圆形画纸。

学具:彩色水笔,蜡笔。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幼儿两两讨论,回忆生活中对京剧的认知。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京剧呀?在电视上有没有看过京剧呢?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图片播放ppt,展示京剧图片。

(二)欣赏京剧脸谱,发现对称特性。

1,教师播放ppt,欣赏京剧以及脸谱。

(提问回答)教师:恩,京剧中的服装很漂亮,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图片,你们看看是什么呀?教师总结:图片上是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图。

2,教师慢放ppt,幼儿仔细观察脸谱。

教师:我们来一张一张慢慢欣赏一些漂亮的脸谱,这些脸谱都有秘密哦,看看谁能够发现脸谱的秘密。

(提问回答)教师总结:脸谱都是左右对称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模一样的,色彩也是一样的。

教师: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脸谱和我们人的脸有什么区别呢?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两两讨论,提问回答)教师总结:他们的眉毛是向上翘的,嘴巴有的是向下的,有的是向上的,而且眼睛的旁边有图案,像这种弯弯的,卷卷的。

(三)教师示范,提出绘画要求:1,教师示范画脸谱。

教师:接下来呢,老师先给小朋友们发一张画纸,老师画一张脸谱,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怎么画。

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左右画的一样呢?要怎么折出对称轴?我们先要什么哪?教师总结:中间画个鼻子,接着在鼻子的上面两边画眼睛,左边和右边都要画,接着在鼻子下面画个嘴巴,画完……最后我们给脸谱做点自己喜欢的装饰图案,注意要对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京剧脸谱与历史人物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京剧脸谱,了解相关图案代表的人物及故事
2.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人物的不同性格及中华传统美德
3.能画画最感兴趣的脸谱,有兴趣进一步探究中国的京剧人物与历史故事
技能培养:
1.假设与验证
2.收集信息、运用信息、归纳信息
3.记笔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脸谱的来历:兰陵王的故事
2.欣赏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体会京剧的魅力。

二.猜测与验证
1.猜测京剧脸谱上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
2.活动一:每人分到一张脸谱人物的小故事,拿到同一颜色的同学一组,读自己拿到的故
事,与小组成员分享共读,讨论颜色的含义
3.活动二:回到各自小组,分享刚才讨论的结果
4.汇报,总结各种颜色代表的性格特点并学记笔记
红色:表示忠诚。

黑色:表示正义。

白色:表示奸诈。

蓝色:表示草莽英雄,性格鲁莽
黄色:表示凶残
思考:如果很多年以后,你老了,后人把你编进了戏剧,你希望你的脸是什么颜色的?
和你旁边的人说一说
三.欣赏歌曲《唱脸谱》里中国传统脸谱,分辨人物性格特点
四.创作或临摹自己感兴趣的脸谱。

小结:脸谱是京剧角色心灵的画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民族气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