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角雉叫声CabotsTragoanTragoancabotiGo
我国特有“ 寿字鸡”陷窘境

我国特有“ 寿字鸡”陷窘境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9年第12期萧野福建、江西、广西、浙江以及湖南、广东等地区的山地密林中, 生活着我国特有珍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
它是我国2002年邮票画面上的明星之一。
这类鸟的雄鸟羽冠两侧, 各长有一只数厘米长的肉质角,呈钴蓝色,平时隐藏在头顶羽毛下,发情时耸立。
它们的另一个特征是喉部有朱红色肉裾, 到了繁殖季就会膨胀垂落, 颜色鲜艳,如打了一条绚烂的领带。
不过这种鸟现存数量稀少,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红色名录·脊椎动物篇》中被列为“濒危”物种。
头上长“犄角” 脖下打“领带”黄腹角雉属于鸡形目,雉科,角雉属物种。
1857年,英国生物学家古尔德(Gould)) 根据他在福建武夷山挂墩地区密林深处采集到的黄腹角雉模式标本为其定名。
顾名思义,雄鸟羽冠两侧各有一只数厘米长的钴蓝色肉质角状突起,像头上长了两只犄角, 所以名为“角雉”;又因为它们腹部羽毛是黄色的,所以叫“黄腹角雉”。
雄鸟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脖子下“打”着与众不同的肉质“领带”,其实是颈部皮肤特化而成的角质结构,学名为“肉裙”或“肉裾”。
黄腹角雉身长50至65厘米,雄鸟体重约1.5公斤,雌鸟约0.9公斤,二者的羽色差异巨大。
雄鸟华丽多彩,脸颊没有羽毛,颜色鲜红,额头和头顶是光亮的黑色,后枕部为深橙红色,后颈为黑色,从耳朵向下延伸到肉裙周围;颈部两侧为深橙红色,延伸到喉部;胸前和腹部的羽毛明黄中透着隐隐的光泽,体背由皮黄、栗红和黑色搭配。
其上体布有大小不等、带黑缘的淡黄色圆斑,乍一看可能会引起“密集恐惧症”患者的不适。
它们的脚为肉红色。
相比之下,雌鸟就低调多了,像灰不溜秋的“灰姑娘”:没有靓丽斑斓的肉角和肉裾, 上体呈棕褐色,布满黑色和棕白色的斑;下体为淡皮黄色,腹部有明显的大白斑。
雌鸟这一身乏善可陈的装扮,是长期自然进化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为了种群的繁衍而牺牲了“美色”:雌鸟独自承担营巢、孵卵、育雏等繁重的养育责任,所以“衣着”比较朴素,几乎与栖息环境融为一体,有助于它们隐蔽,方便躲避天敌捕杀。
黄腹角雉救助记

黄腹角雉救助记作者: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1年第10期1996年,湖南省野生动物繁殖中心内,来了3只被人救助的黄腹角雉,2只雌的,1只雄的。
黄腹角雉是一种与大熊猫同等珍贵、已被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列为濒危物种的鸟类,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珍禽。
这种鸟的肚子上长满了黄色的毛。
角雉又怎么理解呢?雉是野鸡的意思。
雄性的黄腹角雉在发情的时候,会竖起来2个蓝色的肉角,非常漂亮。
黄腹角雉自身繁殖能力较差,每年只产3~4枚蛋,人类的活动又导致它栖息地的不断减少,而且这种鸟很呆很傻很笨,甚至天敌来了都不懂得还击。
所以,这种美丽的动物几近灭绝,生存境况堪忧。
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它们能够活到现在简直是太艰难了,命运真的是岌岌可危。
3只黄腹角雉被人从偷猎者手中救下后,它们来到了一个新家——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基地,这里有不少动物,但这里却不是动物园,而是一个动物救护机构。
拯救黄腹角雉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只黄腹角雉被送来后不久,短短的1个月中,救护中心又从捕猎者手中截获了12只黄腹角雉。
所有的野生动物,在经过偷猎者的捕捉和贩卖后,已经不可能再做到原环境放生。
如果把它们放到陌生的地方,它们将因为缺乏食物和栖息地而无法继续存活。
所以,人们必须在救护中心里为黄腹角雉营造一个新的家园。
但这个家该怎么建呢?救护繁殖基地没有饲养黄腹角雉的经验,他们只能给它提供最舒服的笼舍。
黄腹角雉胆小,为了让它们少受干扰,救护人员不仅给它们选择最安静、隐蔽条件也最好的笼舍,而且还把每个笼子之间都用隔板隔开了,这样它们或许可以慢慢适应人工饲养的环境。
但这些来自野外的小鸟能不能活下去,它们能否在这儿生儿育女,对人们来说,一切都是未知数。
没过多久人们发现,这些家伙活得很好!它们好像对环境不是那么敏感,而且一点儿也不怕人,好像天生脑子里就没有危险这个概念,慢慢还跟大家都混得挺熟。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在这儿不愁吃不愁喝,这些家伙反而都丧失了繁殖能力,这可太奇怪了。
“寿字鸡”黄腹角雉

相较而言,雌性成鸟低调很多,上体呈棕褐色, 满布黑色和棕白色矢状斑;头顶黑色较多;尾上黑色 成横斑状;下体为淡皮黄色,胸前多分布黑色粗斑, 腹部分布明显的大形白斑,肛周羽和尾下覆羽为灰白 色。这种雌雄异形是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雌鸟单独 肩负孵卵重任,因此,外表比较朴实,暗淡的色彩使其 在孵卵期更有利于躲避天敌的伤害。
刚生下的雉卵比鸡蛋稍大,卵呈土棕色或土黄色、 密布褐色或红褐色斑点,有时还有大而稀疏的灰紫色 斑。经26天一28天的孵化后,小鸟破壳而出,在这期间雌 鸟全天24小时几乎寸步不离的守护着雉卵.每天只离巢 l小时左右觅食。雄鸟只能做—下保卫工作,孵化的后期 更是不见踪影。刚孵出的幼鸟生长迅速,尤其是飞羽发 育良好,破壳3天后就能垂直起飞达l米高,水平飞行2米 ~3米。虽然飞行本领了得,但雏鸟缺乏觅食和独立生活 经验,需要由雌鸟带领幼鸟活动。有时领域相邻的雌鸟 会汇合成一个小团体,由2只~3只雌鸟带领lo只左右幼鸟 组成家庭混合群,集体度过第一个冬天。待到第二年春 季,雌鸟又会迎来新一轮的繁殖季,幼鸟就不得不独立 面对复杂危险的世界。如果足够幸运,幼鸟会在第三年 性成熟,开始婚配繁衍。
黄腹角雉是中国的特有种,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 (即最先发现或最先命名的亚种)分布于福建、浙江南 部和西南部及江西东北部;广西亚种分布于广西东北 部、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和江西的中南部。
物种繁殖
每年3月~6月是黄腹角雉的繁殖期,清晨雄鸟在占区 呜叫,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雄鸟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求 偶炫耀的动作。首先雄鸟面对雌鸟蹲伏在低矮的木头、 石块等障碍物后,不停地上F点头,头上的肉角随着上下 点头而伸出,长度可达5厘米~7厘米,肉裾也徐徐展开下
黄鸟的叫声大全

黄鸟的叫声大全
黄鸟,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鸟类,它们常常栖息在林间、果园、花园等地方,喜
欢在树上跳跃、觅食。
黄鸟的叫声清脆悦耳,常常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黄鸟的叫声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可爱的小鸟。
1. 啁啾声。
黄鸟的最常见的叫声就是啁啾声,它们会在树上或者灌木丛中发出清脆悦耳的
啁啾声,这种叫声常常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2. 鸣叫声。
除了啁啾声之外,黄鸟还会发出鸣叫声,这种叫声通常是由于它们在寻找食物
或者宣示领地时发出的。
这种叫声声音高亢,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3. 鸣啭声。
在繁殖期间,黄鸟会发出鸣啭声,这种叫声带有一种温柔的情感,常常能够吸
引异性黄鸟,成为它们交配的信号之一。
4. 高亢的鸣叫声。
有时候,黄鸟会发出一种高亢的鸣叫声,通常是由于它们在警示其他鸟类或者
动物入侵领地时发出的。
这种叫声带有一种紧张的情绪,常常能够让人们感到紧张和警惕。
5. 悦耳的颤音。
黄鸟还会发出一种悦耳的颤音,通常是在它们感到愉悦或者放松的时候发出的。
这种叫声带有一种欢快的情感,常常能够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
总结。
黄鸟的叫声多种多样,每一种叫声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了解黄鸟的叫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情感表达方式。
希望大家在欣赏黄鸟的叫声时,能够更加细心地倾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黄腹角雉,祝福句

黄腹角雉,祝福句1.引言1.1 概述黄腹角雉(Yellow-bellied tragopan)是一种珍稀的鸟类,属于雉科角雉属。
它以其美丽多彩的羽毛和独特的生态习性而闻名于世。
黄腹角雉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如云南、四川等地。
由于其数量稀少并且受到生境丧失和盗猎等威胁,黄腹角雉已被列为濒危物种。
黄腹角雉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雄性黄腹角雉拥有鲜艳的红色头冠和明亮的黄色腹部,羽毛色彩鲜明而华丽。
而雌性黄腹角雉则相对较为朴素,身体呈暗褐色调。
这种性别二型羽色的差异是黄腹角雉独特的性征之一。
除了其迷人的外表,黄腹角雉的生态习性也非常引人注目。
它们主要栖息于海拔较高的森林地区,喜欢栖息在茂密的竹林和疏松的灌木丛中。
黄腹角雉是一种杂食性鸟类,其食物包括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昆虫等。
它们常常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一些雄性黄腹角雉还会通过展示羽毛和发出响亮的鸣叫来吸引雌性。
这种独特的繁殖行为使黄腹角雉成为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对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栖息地的破坏,黄腹角雉的数量逐渐减少。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农业扩张以及非法盗猎等活动都对其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此外,由于人类对黄腹角雉的研究不足,我们对于其生态习性和繁殖行为的了解仍然有限。
因此,为了保护黄腹角雉这一珍稀物种,我们需要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并加强科学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其生态习性和保护需求。
保护黄腹角雉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一种鸟类的生存,更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黄腹角雉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链环节,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保护黄腹角雉也代表着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承诺,是对自然界珍贵资源的尊重和保护的体现。
在未来,我们应该加强黄腹角雉的保护工作,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栖息地的保护力度,同时增强公众对于黄腹角雉保护的意识。
只有人们共同努力,才能够确保黄腹角雉这一珍稀物种得到有效的保护,并让它们在未来的世代中继续繁衍生息。
黄腹角雉在江西省的地理分布与保护建议

铜钹 山是 目前已知最为集 中的黄腹角雉分布 山地 ,西 部罗霄山脉 的官山和井 冈山、南岭 山脉 的九连 山、怀玉 山山脉
持久的研究监测 ,其余分布地基本仅有分布信 息 ,迫切 需要 加强 以山脉 为地理单 元 的黄腹 角雉栖息 地 的保 护与 管
理 ,切实提高黄腹角雉的生物生态学研究水平和建设以 自然保 护区为核 心的资源监测研究 队伍 ,着力提升全 民保 护 意识 ,以维护黄腹角雉资源及其生境的安全。 关键词 :黄腹角雉 ;地理分布 ;保 护措施 ;江西 中图分类号 :Q 9 5 8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0 l 2 7( 2 0 1 3 )0 2—0 8 4—0 5
A b s t r a c t : C a b o t g T r a g o p a n( T r a g o p a n c a b o t i )i s a n e n d e m i c s p e c i e s o f P h a s i a n i d e a i n C h i n a .I t i s d i s t i r b u t e d a c r o s s 6 p r o v -
p e a k r e g i o n o f t h e n o t r h e n r Wu y i Mo u n t a i n s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o b e t h e mo s t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r e a o f C a b o t ' s t r a g o p a n,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s Wu y i Mo u n t a i n , Y a n g j i f e n g Mo u n t a i n , Ma t o u Mo u n t a i n a n d T o n g b o Mo u n t a i n .I n t h e w e s t e n r a r e a o f J i a n g x i
5.IUCN中国濒危鸟类红皮书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中国濒危鸟类红皮书》名录及其它珍稀鸟类补充名录IUCN 中国濒危鸟类红皮书序号中文名英文名拉丁名濒危程度1 红胸山鹧鸪Chestnut-breasted PartridgeArborophila mandellii VU2 四川山鹧鸪Sichuan PartridgeArborophila rufipectus EN3 白眉山鹧鸪White-necklacedPartridge Arborophila gingica VU4 海南山鹧鸪Hainan PartridgeArborophila ardens VU5 灰腹角雉 Blyth's tragopanTragopan blythii VU6 黄腹角雉Cabot’sTragopan Tragopan caboti VU7 白尾梢虹雉Sclater’s Monal Lophophorus sclateri VU8 绿尾虹雉 ChineseMonal Lophophorus lhuysii VU9 褐马鸡BrownEared-Pheasant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VU10 白颈长尾雉Elliot’s Pheasant Syrmaticus ellioti VU11 白冠长尾雉Reeves’s Pheasant Syrmaticus reevesii VU12 绿孔雀Green Peafowl Pavo muticus VU13 鸿雁Swan Goose Anser cygnoides VU14 小白额雁 Lesser White-frontedGoose Anser erythropus VU15 花脸鸭Baikal Teal Anasformosa VU16 云石斑鸭Marbled Teal Marmaronetta angustirostris VU17 青头潜鸭Baer's Pochard Aythya baeri EN18 中华秋沙鸭Scaly-sided Merganser Mergus squamatus EN19 白头硬尾鸭White-headed Duck Oxyura leucocephala EN20 短尾信天翁Short-tailedAlbatross Phoebastria albatrus VU21 黑脚信天翁Black-footedAlbatross Phoebastria nigripes EN22 东方白鹳Oriental Stork Ciconia boyciana EN23 秃鹳LesserAdjutant Leptoptilos javanicus VU24 黑鹮White-shoulderedIbis Pseudibis davisoni CR25 朱鹮Asian Crested Ibis Nipponia nippon EN26 黑脸琵鹭Black-facedSpoonbill Platalea minor EN27 海南鳽White-earedNight-heron Gorsachius magnificus EN28 栗鳽Japanese Night-heron Gorsachius goisagi EN29 黄嘴白鹭Chinese Egret Egretta eulophotes VU30 白腹军舰鸟Christmas Frigatebird Fregata andrewsi CR31 卷羽鹈鹕Dalmatian Pelican Pelecanus crispus VU32 黄爪隼Lesser Kestrel Falco naumanni VU33 猎隼Saker Falcon Falco cherrug EN34 玉带海雕 Pallas'sFish-eagle Haliaeetus leucoryphus VU35 虎头海雕 Steller'sSea-eagle Haliaeetus pelagicus VU36 白兀鹫Egyptian Vulture Neophron percnopterus EN37 白背兀鹫 White-rumpedVulture Gyps bengalensis CR38 黑兀鹫Red-headedVulture Sarcogyps calvus CR39 乌雕Greater SpottedEagle Aquila clanga VU40 白肩雕 Eastern ImperialEagle Aquila heliaca VU41 大鸨Great Bustard Otis tarda VU42 波斑鸨 HoubaraBustard Chlamydotis undulata VU43 花田鸡 Swinhoe'sRail Coturnicops exquisitus VU44 白鹤Siberian Crane Grus leucogeranus CR45 白枕鹤 White-naped Crane Grus vipio VU46 白头鹤 Hooded Crane Grus monacha VU47 黑颈鹤 Black-necked Crane Grus nigricollis VU48 丹顶鹤 Red-crowned Crane Grus japonensis EN49 林沙锥 Wood Snipe Gallinago nemoricola VU50 小青脚鹬 SpottedGreenshank Tringa guttifer EN51 勺嘴鹬Spoon-billedSandpiper Eurynorhynchus pygmeus CR52 黑嘴鸥 Saunders's Gull Larus saundersi VU53 遗鸥 Relict Gull Larusrelictus VU54 黑嘴端凤头燕鸥 Chinese Crested-tern Sterna bernsteini CR55 剪嘴鸥 Indian Skimmer Rynchops albicollis VU56 中亚鸽 Pale-backedPigeon Columba eversmanni VU57 紫林鸽 Pale-cappedPigeon Columba punicea VU58 毛腿渔鸮 Blakiston'sFish-owl Ketupa blakistoni EN59 棕颈犀鸟 Rufous-neckedHornbill Aceros nipalensis VU60 仙八色鸫 Fairy Pitta Pitta nympha VU61 鹊色鹂Silver Oriole Oriolus mellianus VU62 黑头噪鸦 Sichuan Jay Perisoreus internigrans VU63 斑背大尾莺Marsh Grassbird Locustella pryeri VU64 史氏蝗莺Pleske'sGrasshopper-warbler Locustella pleskei VU65 细纹苇莺 StreakedReed-warbler Acrocephalus sorghophilus VU66 远东苇莺 ManchurianReed-warbler Acrocephalus tangorum VU67 海南柳莺 HainanLeaf-warbler Phylloscopus hainanus VU68 黄喉噪鹛Blue-crownedLaughingthrush Garrulax courtoisi CR69 黑额山噪鹛Snowy-cheekedLaughingthrush Garrulax sukatschewi VU70 白点鹛White-speckledLaughingthrush Garrulax bieti VU71 灰胸薮鹛 Omei ShanLiocichla Liocichla omeiensis VU72 金额雀鹛 Gold-frontedFulvetta Alcippe variegaticeps VU73 暗色鸦雀 Grey-hoodedParrotbill Paradoxornis zappeyi VU74 灰冠鸦雀Rusty-throatedParrotbill Paradoxornis przewalskii VU75 巨鳾Giant Nuthatch Sitta magna VU76 丽鳾Beautiful Nuthatch Sitta formosa VU77 褐头鸫 Turdus feae Grey-sided Thrush VU78 棕头歌鸲 Rufous-headedRobin Luscinia ruficeps VU79 黑喉歌鸲 Black-throated BlueRobin Luscinia obscura VU80 白喉石鵖White-throatedBushchat Saxicola insignis VU81 白喉林鹟 Brown-chestedJungle-flycatcher Rhinomyias brunneata VU 82 栗斑腹鹀 Rufous-backed Bunting Emberiza jankowskii VU83 黄胸鹀Y ellow-breasted Bunting Emberizaaureola VU84 硫磺鹀 Yellow Bunting Emberiza sulphurata VU85 台湾鹎 Taiwan Bulbul Pycnonotus taivanus VU86 饭岛柳莺 IjimaLeaf-warbler Phylloscopus ijimae VU其它珍稀或缺乏影像资料的中国鸟类补充名录中文名英文名拉丁名阿尔泰雪鸡 Altai Snowcock T etraogallus altaicus蓝胸鹑Blue-breasted Quail Coturnix chinensis岩雷鸟Rock Ptarmigan Lagopus muta雪雁Snow Goose Chen caerulescens瘤鸭Comb Duck Sarkidiornis melanotos小绒鸭Steller’s Eider Polysticta stelleri黑海番鸭 Black Scoter Melanitta nigra大灰啄木鸟Great Slaty Woodpecker Mulleripicus pulverulentus白喉犀鸟Tickell’s Brown Hornbill Anorrhinus tickelli花冠皱盔犀鸟 Wreathed Hornbill Aceros undulatus三趾翠鸟Oriental Dwarf Kingfisher Ceyx erithaca鹳嘴翡翠 Stork-billed Kingfisher Pelargopsis capensis赤翡翠 Ruddy Kingfisher Halcyon coromanda蓝耳翠鸟Blue-eared Kingfisher Alcedo meninting短尾鹦鹉 Vernal Hanging Parrot Loriculus vernalis花头鹦鹉 Blossom-headed Parakeet Psittacula roseata乌雕鸮 Dusky Eagle Owl Bubo coromandus雪鸮 Snowy Owl Bubo scandiaca乌林鸮 Great Grey Owl Strix nebulosa猛鸮 Northern Hawk Owl Surnia ulula花头鸺鹠 Eurasian Pygmy Owlet Glaucidium passerinum横斑腹小鸮 Spotted Owlet Athene brama黑顶蟆口鸱Hodgson’s Frogmouth Batrachostomus hodgsoni毛腿耳夜鹰 Great Eared Nightjar Eurostopodus macrotis埃及夜鹰 Egyptian Nightjar Caprimulgus aegyptius中亚夜鹰Vaurie’s Nightjar Caprimulgus centralasicus栗褐鹃鸠 Brown Cuckoo Dove Macropygia amboinensis棕头鹃鸠 Little Cuckoo Dove Macropygia ruficeps红顶绿鸠 Whistling Green Pigeon Treron formosae黑颏果鸠 Black-chinned Fruit Dove Ptilinopus leclancheri绿皇鸠 Green Imperial Pigeon Ducula aenea红腿斑秧鸡 Red-legged Crake Rallina fasciata斑胸田鸡 Spotted Crake Porzana porzana白眉秧鸡 White-browed Crake Porzana cinerea西方滨鹬 Western Sandpiper Calidris mauri姬滨鹬 Least Sandpiper Calidris minutilla黑腰滨鹬 Baird's Sandpiper Calidris bairdii岩滨鹬 Rock Sandpiper Calidris ptilocnemis高跷鹬 Stilt Sandpiper Calidris himantopus饰胸鹬 Buff-breasted Sandpiper Tryngites subruficollis铜翅水雉 Bronze-winged Jacana Metopidius indicus红胸鸻 Caspian Plover Charadrius asiaticus剪嘴鸥 Indian Skimmer Rynchops albicollis楔尾鸥Ross’s Gull Rhodostethia rosea尖尾燕鸥 Black-bellied Tern Sterna acuticauda白顶玄鸥 Brown Noddy Anous stolidus渔雕 Lesser Fish Eagle Ichthyophaga humilis白眼鵟鹰 White-eyed Buzzard Butastur teesa棕翅鵟鹰 Rufous-winged Buzzard Butastur liventer短尾鹲 Red-billed Tropicbird Phaethon aethereus红尾鹲 Red-tailed Tropicbird Phaethon rubricauda白尾鹲 White-tailed Tropicbird Phaethon lepturus黑腹蛇鹈 Oriental Darter Anhinga melanogaster大火烈鸟(大红鹳) Greater Flamingo Phoenicopterus ruber彩鹮 Glossy Ibis Plegadis falcinellus黑头白鹮 Black-headed Ibis Threskiornis melanocephalus白肩黑鹮 White-shouldered Ibis Pseudibis davisoni斑嘴鹈鹕 Spot-billed Pelican Pelecanus philippensis彩鹳 Painted Stork Mycteria leucocephala暴雪鹱 Northern Fulmar Fulmarus glacialis钩嘴圆尾鹱 Tahiti Petrel Pseudobulweria rostrata点额圆尾鹱 Bonin Petrel Pterodroma hypoleuca曳尾鹱 Wedge-tailed Shearwater Puffinus pacificus肉足鹱 Flesh-footed Shearwater Puffinus carneipes灰鹱 Sooty Shearwater Puffinus griseus白腰叉尾海燕Leach’s Storm-petrel Oceanodroma leucorhoa日本叉尾海燕Matsudaira’s Storm-petrel Oceanodroma matsudairae 双辫八色鸫 Eared Pitta Pitta phayrei蓝背八色鸫 Blue-rumped Pitta Pitta soror蓝八色鸫 Blue Pitta Pitta cyanea绿胸八色鸫 Hooded Pitta Pitta sordida白眉扇尾鹟 White-browed Fantail Rhipidura aureola琉球歌鸲 Ryukyu Robin Erithacus komadori黑白林鵖Jerdon’s Bushchat Saxi cola jerdoni灰背岸八哥 Bank Myna Acridotheres ginginianus金冠树八哥 Golden-crested Myna Ampeliceps coronatus黄胸山雀 Yellow-breasted Tit Cyanistes flavipectus长嘴鹩鹛 Long-billed Wren Babbler Rimator malacoptilus路德雀鹛Ludlow’s Fulvetta Alcippe ludlowi歌百灵 Singing Bushlark Mirafra cantillans贺兰山岩鹨 Mongolian Accentor Prunella koslowi褐头岭雀Sillem’s Mountain Finch Leucosticte sillemi 弄岗穗鹛 Nonggang Babbler Stachyris nonggangensis。
江西武夷山黄腹角雉

江西武夷山黄腹角雉钟南清徐新宇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段黄腹角雉视频日前在网络上引起热烈关注。
人们好奇:原来江西也有武夷山,原来江西武夷山珍藏着全球密度最大的黄腹角雉种群。
“寿鸡”和“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隶属于角雉属,又名角鸡、寿鸡,1857年由英国人古尔德(J.Gould)在中国福建西北部发现并命名,是中国特有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和CITES(华盛顿公约)附录I(禁止国际贸易)物种,零散斑块状分布于湖南省南部、江西省、浙江省西南部和西部、福建省、广东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等地的亚高山地区。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雉类学会名誉主席郑光美先生1998年的研究,中国黄腹角雉野外种群数量在4000只左右,珍稀程度堪称“鸟中大熊猫”。
黄腹角雉比常见的家鸡体型稍大一点,全长52-63厘米,体重1.2-1.4千克,雄性雌性颜色截然不同。
雄鸟色彩斑斓,像穿着一件精心设计的时装,上半身为栗色,身体羽毛末端有淡黄色圆斑,圆斑两侧为黑色或栗色,羽毛的其他部分穿插着黑色或淡黄色的条纹。
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两条橙红色小辫子,在秀发之下还别有心机地藏了一对翠蓝色的肉角,恋爱时就竖直伸出,这也是黄腹角雉被称为角鸡的缘由。
除了这对肉角,雄鸟在炫耀时还有一个杀手锏,也是它被称为“寿鸡”的原因:雄鸟的喉咙下有肉裙,平常只能隐隐看到,在需要的时候肉裙膨胀下垂平展于胸前,显出鲜艳的朱红色,上面翠蓝色条纹纵横交错,像繁体“寿”字。
与雄鸟相反,黄腹角雉雌鸟则低调许多,通身呈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这是因为雌鸟需要独自承担孵化、抚养幼鸟的责任,为了更好地躲避天敌,雌鸟只有放弃华美的衣装。
每年的3月至5月是黄腹角雉的繁殖季节,每到这时雄鸟便开始宣告各自的“主权范围”,并利用叫声吸引雌鸟。
一旦发现雌鸟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雄鸟便会迅速靠近展开一番求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