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下

合集下载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校本课程的第一章“入则孝”,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弟子规》中古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基本内容,分析每句话的含义,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古文句子,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古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孝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主要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弟子规》第一章,并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孝道。

2. 答案示例:翻译:《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内容如下:父母呼唤,应及时回应,不可迟缓;父母的命令,要立刻行动,不可懒惰;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要顺从接受。

举例:在生活中,我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尊敬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孝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深入了解孝道的内涵,将孝道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小组讨论的主题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对古文词汇的讲解要细致,可以通过词义解释、例句分析、同义词辨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弟子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优秀教案篇1实验小学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争做华夏文明少年二、活动原则:本着基础性、趣味性、参与性、发展性、自主性的原则,各班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所有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读书习惯。

三、参赛对象:一到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第一阶段(xx年11月):以班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训练活动。

第二阶段(xx年12月上旬):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五、比赛内容:各班围绕《弟子规》原文进行选择。

六、活动形式: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七、评比办法:1、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级为单位取名次。

各年级一、二等奖各取1名。

八、人员分工:1、评委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包括评分、统分、计分和颁奖工作。

2、宣传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音响的调试、比赛的组织、学生主持的选拔培训和活动全程的摄像录影工作。

3、后勤保障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会标制作、奖状书写、会场布置和横幅的悬挂工作。

4、安全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使之稳定有序。

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

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

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培养幼儿尊敬父母、师长和长辈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培养幼儿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简介:《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儿童启蒙书籍,共分为三个部分:孝道、礼貌、勤奋。

2. 学习《弟子规》中的前十句,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熟记《弟子规》中的前十句,理解其含义。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学会应用《弟子规》中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解《弟子规》的起源和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实例讲解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道理。

3. 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弟子规》的魅力。

4. 分组讨论法:分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将《弟子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弟子规》内容的PPT,图文并茂,方便幼儿理解。

2.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教学道具:准备与《弟子规》相关的小道具,如孝道卡片、礼貌标志等,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学习。

4. 教学音频:准备《弟子规》的朗读音频,方便幼儿跟随朗读。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2. 导入新课(10分钟):讲解《弟子规》的起源和背景,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 学习《弟子规》(15分钟):带领幼儿朗读前十句《弟子规》,讲解每句的含义,并结合实例让幼儿理解。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弟子规》的魅力。

5. 分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将《弟子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家长协助幼儿朗读《弟子规》前十句,加强记忆。

2. 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弟子规》的道理,记录在家长联系册上。

《弟子规》备课教案(版)

《弟子规》备课教案(版)

《弟子规》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通过阅读《弟子规》,使学生掌握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

3.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2.《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解读。

3.《弟子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2.阅读:让学生阅读《弟子规》,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

3.解读:对《弟子规》中的主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

4.应用: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5.总结: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弟子规》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方面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解读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其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与《弟子规》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解程度。

3.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4.学生在讨论、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1.《弟子规》原文和相关解读资料。

2.与《弟子规》相关的案例和故事。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

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记住《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难点:如何将孝敬父母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道。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事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内容:(1)父母呼,应勿缓;(2)父母命,行勿懒;(3)父母教,须敬听;(4)父母责,须顺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感悟。

2. 答案示例:通过学习《弟子规》第一章,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牢记这四句话,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让父母感到高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孝道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中践行孝道,将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付诸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孝道的经典故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呈现。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弟子规》优秀教案

《弟子规》优秀教案

《弟子规》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目标2、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考核的办法(二)能力目标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重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难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弟子规》1、导语:我们现在的小孩子们在家长的教育下都懂得文明礼貌,懂得对待他人要有一颗爱心,其实,古代的孩童教育也未尝不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教育孩童的典范《弟子规》。

2、《弟子规》的作者介绍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

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听课者络绎不绝。

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李准倒背《弟子规》:5、《弟子规》节选讲解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思考:这种不管什么人都要爱护的思想在今天除了有借鉴意义外,有没有消极的地方?如“东郭先生救狼”的故事。

原文: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启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原文: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

非言大。

启示:少说多做。

原文: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启示:肯定和赞美别人的优点,且虚心学习,勿嫉妒贬损。

原文: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启示:做人真诚,勿阿谀奉承,喜新厌旧。

原文: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

勿话扰。

启示:尊重他人,不轻易打扰。

【精选】弟子规教案3篇

【精选】弟子规教案3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弟子规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 学习《弟子规》中“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四句,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故事:一个玩笑、抱憾终身;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幼儿朗诵)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二)学习“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故事引入:一个玩笑抱憾终身2、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幼儿欣赏。

4.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三、幼儿学念“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打节奏读。

4.分组赛读。

四、巩固学习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弟子规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3、将课堂延伸到早读,延伸到课外。

教学过程:一、复习闯关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打算分成两组,采用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我会背。

2、第二关:接龙轮背。

2、第三关:快速抢答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引入:通过展示《弟子规》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弟子规》的相关章节,并进行讨论和解读。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总结每一章的内容和意义。

个人表达:学生个别或集体表达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如写作、演讲、绘画等形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
•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弟子规》的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 讨论和解读:通过讨论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意义和价值观。

• 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个人表达:鼓励学生进行个人表达,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与反思
• 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 阅读学生的个人表达作品,评估他们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

•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评估他们对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认同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弟子规》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评估和反思,我们发现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效果:学生表现都很好,读得很认真,有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欲望,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教学目标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教学重点
背诵所学的内容。
教学方法
说文解字,以组词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释经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来复习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我们一起背诵一遍,背的时候要声音洪亮,但不能太快,要讲究抑扬顿挫。我们平时的坐立行走都应该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来复习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我们一起背诵一遍,背的时候要声音洪亮,但不能太快,要讲究抑扬顿挫。我们平时的坐立行走都应该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1、师范读
老师读一遍,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清字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嘴形。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教学重点
背诵所学的内容。
教学方法
说文解字,以组词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释经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来复习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我们一起背诵一遍,背的时候要声音洪亮,但不能太快,要讲究抑扬顿挫。
1、师范读
老师读一遍,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清字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嘴形。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4、给大家讲一个的故事:
5、学生齐读、小组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形式引导儿童读熟直到背诵。
7、谁愿意表演这几句话的意思。
8、配乐合诵
总结:同学们, 今天的行为作业就是看一看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做到“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1、师范读
老师读一遍,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清字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嘴形。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2、跟读
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读
3、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听老师讲一讲,一会儿让小朋友讲一讲,看哪个小朋友用心听,用心记了!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它们的意思是: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指名读、一句一句读等形式引导儿童读准字音,同时纠正他们不标准的字音。
一课时
6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一课时
7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一课时
8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一课时
9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一课时
10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一课时
11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一课时
12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一课时
13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2、跟读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读
3、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听老师讲一讲,一会儿让小朋友讲一讲,看哪个小朋友用心听,用心记了!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的意思是: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指名读、一句一句读等形式引导儿童读准字音,同时纠正他们不标准的字音。
教学效果:学生表现都很好,读得很认真,有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欲望,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教学重点
背诵所学的内容。
教学方法
说文解字,以组词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释经文内容。
2、跟读
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读
3、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听老师讲一讲,一会儿让小朋友讲一讲,看哪个小朋友用心听,用心记了!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它们的意思是: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指名读、一句一句读等形式引导儿童读准字音,同时纠正他们不标准的校本
年级:二年级下册
日期:2016年2月15日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一课时
2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一课时
3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一课时
4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一课时
5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4、给大家讲一个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故事。
5、谁愿意表演这几句话的意思。
6、配乐合诵
总结:同学们,你们表现都很好,读得很认真,努力把字音读得很准,希望同学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并把你学到的教给爸爸妈妈,然后我们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谁背的好,背得熟练、有感情。我们不应该仅仅背下来,还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我们也要看看谁是生活中的好学生,好弟子。看谁做的最出色!
一课时
14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一课时
15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一课时
16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一课时
17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一课时
18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教学目标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4、给大家讲一个的故事:
5、学生齐读、小组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形式引导儿童读熟直到背诵。
7、谁愿意表演这几句话的意思。
8、配乐合诵
总结:同学们, 今天的行为作业就是看一看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做到“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教学效果:学生表现都很好,读得很认真,有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欲望,明白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