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破乳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破乳技术

破乳技术

乳化现象的处理针对不同的乳化现象的处理,可以用不同的破乳技术。

下面针对不同情况介绍能避免或者减轻及乳化现象破除技术。

2.1物理破乳技术2.1.1.过滤样品:若水样混浊,悬浮物>1%,过滤水样后进行分析可以减小乳化程度;本实验室证明该方法简单且减轻乳化现象效果明显。

2.1.2.长时间静置:将乳浊液加盖放置过夜,一般可分离成澄清的两层;该方法普遍适用。

2.1.3.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轻度乳化造成界面不清时,可将分渡漏斗在水平方向上缓慢地旋转摇动,这样可以消除界面处的“泡沫”,促进分层;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于轻度的乳化现象有很好的消除效果。

2.1.4.用力甩摇分液漏斗:对于中度乳化现象的样品,如果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无明显效果,则可以盖上塞子,用力甩摇分液漏斗;该方法效果明显,片刻见即可出现沉降物,静置稍时,即可弃去絮状沉淀。

2.1.5离心分离:对于中重度乳化现象,将乳化混合物移入离心分离机中,进行高速离心分离。

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重度乳化现象效果明显且省时。

2.1.6用电吹风加热乳化层,该方法适用性不强,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破乳效果。

2.1.7超声法破乳,该方法缺点是每次只能超声少量乳化液,且不能加热,要随时监视溢出损失现象。

2.1.8冷冻法:将乳化液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夜,水被冷冻后,取出慢慢融化,即可破乳。

2.1.9乳化液过滤法:漏斗中放置少许玻璃棉(或脱脂棉)及无水硫酸钠,对乳化液和有机相进行过滤,该方法应注意的是脱脂棉要进行丙酮的索氏抽提,确保污染的消除,另外为消除玻璃棉(脱脂棉)对目标物的吸附,可用多次少量有机溶剂辅助完全转移。

2.1.10添加重蒸水:当乳化现象严重,采用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措施不能有效破乳时,转移乳化液至清洁的另一个分液漏斗,加入3倍于乳化液的二次重蒸水,轻轻翻转2-3次分液漏斗,静置让其分层;该方法经实验证明,配合其他破乳手段,有很好的效果。

2.1.11. 如果液体样品严重乳化,可使用连续液液萃取仪进行样品萃取;该方法对于实验仪器有一定的局限性2.2化学破乳技术2.2.1.采用比重接近l的溶剂进行萃取时,萃取液容易与水相乳化,这时可加入少量的乙醚,将有机相稀释,使之比重减小,容易分层。

破乳的方法

破乳的方法

2.1物理破乳技术2.1.1.过滤样品:若水样混浊,悬浮物>1%,过滤水样后进行分析可以减小乳化程度;本实验室证明该方法简单且减轻乳化现象效果明显。

2.1.2.长时间静置:将乳浊液加盖放置过夜,一般可分离成澄清的两层;该方法普遍适用。

2.1.3.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轻度乳化造成界面不清时,可将分渡漏斗在水平方向上缓慢地旋转摇动,这样可以消除界面处的“泡沫”,促进分层;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于轻度的乳化现象有很好的消除效果。

2.1.4.用力甩摇分液漏斗:对于中度乳化现象的样品,如果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无明显效果,则可以盖上塞子,用力甩摇分液漏斗;该方法效果明显,片刻见即可出现沉降物,静置稍时,即可弃去絮状沉淀。

2.1.5离心分离:对于中重度乳化现象,将乳化混合物移入离心分离机中,进行高速离心分离。

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重度乳化现象效果明显且省时。

2.1.6用电吹风加热乳化层,该方法适用性不强,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破乳效果。

2.1.7超声法破乳,该方法缺点是每次只能超声少量乳化液,且不能加热,要随时监视溢出损失现象。

2.1.8冷冻法:将乳化液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夜,水被冷冻后,取出慢慢融化,即可破乳。

2.1.9乳化液过滤法:漏斗中放置少许玻璃棉(或脱脂棉)及无水硫酸钠,对乳化液和有机相进行过滤,该方法应注意的是脱脂棉要进行丙酮的索氏抽提,确保污染的消除,另外为消除玻璃棉(脱脂棉)对目标物的吸附,可用多次少量有机溶剂辅助完全转移。

2.1.10添加重蒸水:当乳化现象严重,采用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措施不能有效破乳时,转移乳化液至清洁的另一个分液漏斗,加入3倍于乳化液的二次重蒸水,轻轻翻转2-3次分液漏斗,静置让其分层;该方法经实验证明,配合其他破乳手段,有很好的效果。

2.1.11. 如果液体样品严重乳化,可使用连续液液萃取仪进行样品萃取;该方法对于实验仪器有一定的局限性2.2化学破乳技术2.2.1.采用比重接近l的溶剂进行萃取时,萃取液容易与水相乳化,这时可加入少量的乙醚,将有机相稀释,使之比重减小,容易分层。

破乳的六种方法

破乳的六种方法

破乳的六种方法
破乳的六种方法如下:
1、长时间静置:将乳浊液放置过夜,一般可分离成澄清的两层。

2、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当两液层由于乳化而形成界面不清时,可将分渡漏斗在水平方向上缓慢地旋转摇动,这样可以消除界面处的“泡沫”。

促进分层。

3、用滤纸过滤对于电于有树脂状:粘液状悬淫物存在而引起的乳化现象,可将分液漏斗史的物料,甩质地蜜致的滤纸进行减压过滤,过滤后物料则容易分层和分离。

4、加乙醚:比重接近I的溶剂,在萃取或洗涤过程中,容易与水相乳化,这时可加入少量的乙醚,将有机相稀释,使之比重减小,容易分层。

5、加乙醇:对于有乙醚或氯仿形成的乳化液,可加入5-1滴乙醇,再缓缓摇动,则可促使乳化液分层。

但此时应注意,萃取剂中混入乙醇,由于分配系数减小,有时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6、离心分离:将乳化混合物移入离心分离机中,进行高速离心分离。

实验室萃取破乳方法及原理

实验室萃取破乳方法及原理

实验室萃取破乳方法及原理
实验室中常用的破乳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主要包括超声波破碎法、高压均质法和离心法,而化学方法则包括
表面活性剂破乳法和酶解法。

超声波破碎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作用来破乳,超声
波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强度使得乳液中的颗粒受到剪切力和撞击力,
从而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高压均质法则是利用高压力将乳液挤压通
过微孔,使得乳液颗粒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离心法则是利用离心机
将乳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成不同密度的层,从而实现破乳的目的。

化学方法中的表面活性剂破乳法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变乳
液表面的性质,使得乳液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实现破乳。

酶解法则是利用特定酶对乳液中的脂肪分子进行水解,使得乳液颗
粒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总的来说,破乳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乳液特性
来确定,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在进行破乳实验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和结果准确。

稠油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稠油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114因为稠油有着流动能力差、粘度高的特点,使得稠油很难进行运送。

针对该问题,目前的方法有加热集输法、掺稀法、降黏输送法和改质输送法。

降黏输送法就是通过加入乳化剂将稠油乳化成乳状液,进而减小输送稠油的摩阻。

因为乳状液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界面的张力并构成一层临界膜,极大的提高了乳状液的稳定性,同时,也造成乳状液到达输送终点时破乳工作十分困难。

为了实现稠油的破乳,目前的方法有化学破乳法、微波破乳法以及微波化学破乳法。

本文主要阐述以上3种方法及其机理。

1 乳状液的破乳机理破乳的过程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界面膜强度的降低。

界面膜防止了液珠的聚并,界面膜的破坏可以促进液体颗粒的聚结。

第二步是双电层排斥势的减弱。

原油乳状液中存在着诸多表面活性物质和吸附在界面上的带负电荷的物质,使得油滴颗粒周围存在双电层,导致油滴颗粒靠近时,斥力会阻止其相互聚并,因此要达成破乳的效果,需要减弱电层的排斥势。

第三步是液体颗粒的絮凝。

液体颗粒的絮凝是液体颗粒发生聚并的先决条件,降低相的粘度和液体颗粒之间的Zeta电位是实现絮凝的关键。

2 化学破乳法及破乳机理化学破乳法就是通过向乳状液中加入破乳剂、絮凝剂、表面活性物质,或者改变乳状液的pH值来促进乳状液破乳。

破乳剂对破乳剂作用机理,普遍认同的是“顶替说”、“溶解说”和 “聚结说”、“碰撞说”和“中和说”。

“顶替说”即破乳剂替代了原来界面上的物质,构成了新的界面;“溶解说”认为破乳剂在油水界面上将疏水性的成膜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并通过胶体分散在油品中,从而促进液滴之间相互聚结;“聚集说”就是在能量的作用下,破乳剂广泛的分散在乳状液中,使得分散的液体颗粒聚集成成团的颗粒;“碰撞说”即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破乳剂分子可以有更大的可能分布到界面膜上,或者顶替界面上的物质,破坏界面膜,降低界面膜的强度,导致聚结和破乳。

“中和说”认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的液体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阳离子型聚合物会中和界面电荷,吸附桥联,絮凝聚结作用。

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

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

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实用版3篇)《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篇1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破乳:乳液聚合浓缩后,通常需要将聚合物颗粒从乳液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破乳方法包括:将分液漏斗放在烧杯里,加点热水或在温水浴中放置会儿;加入盐或氯化钠并摇晃、静置;用小团脱脂棉塞住分液漏斗下端,慢慢放流,乳化立即分开。

2. 离心:离心是另一种常用的乳液聚合物分离方法。

将乳液放入离心机中,通过离心作用将聚合物颗粒沉淀到离心管底部,从而实现分离。

3. 过滤:对于一些颗粒较大的聚合物乳液,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聚合物颗粒从乳液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过滤器包括滤纸、滤网等。

4. 蒸发:对于一些需要浓缩的乳液聚合物,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将乳液中的溶剂蒸发掉,从而实现浓缩。

常用的蒸发器包括蒸发皿、烧杯等。

《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篇2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破乳:将聚合物乳液放入温水浴中或冰箱中,或者用小团脱脂棉塞住分液漏斗下端慢慢放流,可以破坏乳液的表面张力,使乳化分离。

2. 盐析:加入适量的盐(如氯化钠),摇晃后静置,可以使乳液破乳分相。

3. 离心:将乳液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可以实现乳液的分离。

4. 蒸发:将乳液放入蒸发皿中,通过加热蒸发掉溶剂,可以使乳液浓缩。

5. 过滤:使用滤纸或滤网过滤掉乳液中的杂质,可以得到较纯的聚合物。

《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篇3乳液聚合浓缩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破乳:乳液聚合浓缩后,通常需要将聚合物颗粒从乳液中分离出来。

破乳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破坏乳液的稳定性,使聚合物颗粒沉淀出来。

常用的破乳方法包括加入盐类、放在温水浴中或冰箱中、用小团脱脂棉塞住分液漏斗下端慢慢放流等。

2. 离心:离心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通过离心机产生的离心力将聚合物颗粒从乳液中分离出来。

离心后,聚合物颗粒可以沉淀到离心管底部,从而实现乳液的分离。

3. 滤过:滤过是一种将聚合物颗粒从乳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通常使用滤纸、滤网等过滤器进行过滤。

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一、本文概述破乳,即将乳状液中的油水两相分离的过程,是化学工程和石油工业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破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破乳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新型破乳技术的优缺点,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文章将首先介绍破乳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然后重点阐述近年来在破乳剂开发、破乳过程优化以及新型破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破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推动破乳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二、破乳技术的基本原理破乳,或称破乳化,是一个将乳状液分解为油相和水相的过程,也就是消除乳状液稳定性的过程。

乳状液是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通常是水和油)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这些微小液滴由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所稳定,防止它们合并形成更大的液滴或完全分离。

破乳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破坏或削弱这些乳化剂的作用,使乳状液失去稳定性,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破乳的主要机制包括化学破乳和物理破乳。

化学破乳主要是通过加入破乳剂(也称破乳剂或反乳化剂)来破坏乳化剂的稳定作用。

这些破乳剂通常具有与乳化剂相反的电荷,可以通过电荷中和作用使乳化剂失去稳定乳状液的能力。

物理破乳则主要依赖于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物理因素的变化,改变乳状液体系的热力学状态或动力学状态,从而实现破乳。

在实际应用中,破乳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取决于乳状液的性质(如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油水比例等)、分离要求(如分离效率、分离后油水的纯度等)以及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破乳技术在石油化工、环保、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研究和发展也日趋活跃。

三、传统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传统破乳方法主要依赖于物理和化学手段,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

物理破乳方法主要包括加热、离心、电破乳等。

萃取出现乳化不分层解决方法大全

萃取出现乳化不分层解决方法大全

萃取出现乳化不分层解决方法大全实验经常遇到地情况,费时费力,查到比较全面破乳地方法,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1物理破乳技术2.1.1.过滤样品:若水样混浊,悬浮物>1%,过滤水样后进行分析可以减小乳化程度;本实验室证明该方法简单且减轻乳化现象效果明显。

2.1.2.长时间静置:将乳浊液加盖放置过夜,一般可分离成澄清的两层;该方法普遍适用。

2.1.3.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轻度乳化造成界面不清时,可将分渡漏斗在水平方向上缓慢地旋转摇动,这样可以消除界面处的“泡沫”,促进分层;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于轻度的乳化现象有很好的消除效果。

2.1.4.用力甩摇分液漏斗:对于中度乳化现象的样品,如果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无明显效果,则可以盖上塞子,用力甩摇分液漏斗;该方法效果明显,片刻见即可出现沉降物,静置稍时,即可弃去絮状沉淀。

2.1.5离心分离:对于中重度乳化现象,将乳化混合物移入离心分离机中,进行高速离心分离。

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重度乳化现象效果明显且省时。

2.1.6用电吹风加热乳化层,该方法适用性不强,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破乳效果。

2.1.7超声法破乳,该方法缺点是每次只能超声少量乳化液,且不能加热,要随时监视溢出损失现象。

2.1.8冷冻法:将乳化液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夜,水被冷冻后,取出慢慢融化,即可破乳。

2.1.9乳化液过滤法:漏斗中放置少许玻璃棉(或脱脂棉)及无水硫酸钠,对乳化液和有机相进行过滤,该方法应注意的是脱脂棉要进行丙酮的索氏抽提,确保污染的消除,另外为消除玻璃棉(脱脂棉)对目标物的吸附,可用多次少量有机溶剂辅助完全转移。

2.1.10添加重蒸水:当乳化现象严重,采用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措施不能有效破乳时,转移乳化液至清洁的另一个分液漏斗,加入3倍于乳化液的二次重蒸水,轻轻翻转2-3次分液漏斗,静置让其分层;该方法经实验证明,配合其他破乳手段,有很好的效果。

2.1.11. 如果液体样品严重乳化,可使用连续液液萃取仪进行样品萃取;该方法对于实验仪器有一定的局限性2.2化学破乳技术2.2.1.采用比重接近l的溶剂进行萃取时,萃取液容易与水相乳化,这时可加入少量的乙醚,将有机相稀释,使之比重减小,容易分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几种破乳方法的比较
方法
药品名称
用量
水质
沉渣
油质
说明



氯化钙
氯化镁
硫酸钙
硫酸镁
氯化钠
二价药品为:
%~%,
一价药品为:
3%~5%。
清澈透明
含油量:
20~40mg/L;
耗氧量:
2000 /L。
絮状
沉渣
很少
棕黄色
清亮
油质好便于再生,投药最高,水中含盐量大



聚合氯化铝、明矾
4%~10%
清澈透明
投药量中等,破乳能力强,适应性广泛;对难以破乳的乳化油尤为适宜



废硫酸、废盐酸和石灰
约为废水的6%左右
清澈透明
含油量:
20mg/L以下;
耗氧量:
低于其他方法。
约为
10%
左右
棕红色
清亮
水质比其他方法都好,还可以做到以废治废;污泥多,可用于废酸量较大的工厂
含油量:
15~50mg/L;
耗氧量:
2000 mg/L。
絮状
沉渣
很少
黏胶状、
絮状、
及油状
投药量少,一般工厂均适宜使用;油质较差,粘厚水分多,比盐析法麻烦



综合盐析法和凝聚法的任何一种药剂
投盐
3%~8%
凝聚剂
3%~5%
清澈透明
含油量:
20~40mg/L;
耗氧量:
2000 mg/L。
絮状
沉渣
很少
稀糊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