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教案

12 寓言二则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教师强调字音:“算”是平舌音;“喘”是翘舌音、前鼻音;“望”是后鼻音;“费”的声母是f。
(2)教师再次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朗读词语,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5.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确。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3)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6.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7.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用“先猜后查”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预设:(1)巴望:联系句子知道“巴望”可能是“希望”的意思,但可能比“希望”的意思进一层,大概是“非常希望”的意思。
(2)焦急:以前就用过了,是“着急”的意思。
(3)筋疲力尽:可能是非常疲劳的意思。
(4)“一大截”是“一大段”的意思。
6.学生在小组内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交流课文大意。
(那个人拔苗助长,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去。
()(2)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3)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三、研读课文,感悟道理(用时:10分钟)1.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思考题:这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呢?2.理解“巴望”一词。
(1)出示“巴望”,查字典理解“巴望”。
说说“巴望”的近义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巴望”和“盼望”的区别。
(“巴望”的程度更深,是非常盼望,想立即实现。
)3.教师:这个人巴望什么?(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这个人做了哪些事说明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看;焦急地转来转去;天天想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4.出示思考题:可他觉得“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去掉“好像”行吗?为什么?5.教师引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借助拼音认识“焦、喘”等 5 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筋、疲”这 2 个生字,会写“筋疲力尽、明白”这 2 个词语。
2. 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3. 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题目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文中识词,扫清阅读障碍(1)聚焦第一自然段①读好多音字“长(zhǎng)得(de)快些”(2)“我得(děi)想个办法帮它们长(zhǎng)。
”(3)②理解“自言自语”,指导朗读(4)自读第二、三自然段,检查反馈“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5)朗读全文4.围绕题目质疑种田人为什么揠苗?他是怎么揠苗的?揠苗的结果怎么样?初步质疑,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二、品词析句,读懂故事1.品读“为什么揠苗”读中感悟体会“巴望”、感受“焦急”①在时间中感悟②在比较中感悟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3)③在识字中感悟——“焦”(4)④在语言中感悟(5)指导朗读,体会心情(6)交流: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 2.品读“怎么揠苗”(1)读中感悟①种田人是怎么揠苗的?体会卖力、辛苦。
②启发想象,指导朗读(2)理解“筋疲力尽”,指导书写(3)①结合,理解“筋疲力尽”(4)②指导书写:“筋”“疲”(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6)回顾梳理,感受心情变化3.品读“揠苗的结果”,回扣全文4.回归整体三、联系生活,理解成语1.感悟道理联系课文说一说禾苗都枯死了,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联系生活想一想明白道理:不顾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2.把道理与课文建立联系3.联系生活,深化理解四、推荐阅读,深化寓言特点1. 深化寓言特点:故事短小,蕴含道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给别人,并能续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再现故事、体会词语、激发学习兴趣,将字词教学融入朗读与游戏中,并在朗读与问答中感悟其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
1、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小动画,看谁能在看完以后猜出它的名字。
(课件出示动画)2、学生猜出后,教学“揠”,并启发学生换字成词“拔苗助长”来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或是想到了什么?4、课件出示重点问题:(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2)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3)他在做前想过后果吗?二、理解课文1、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2、出示(课件分段朗读课文),自选课文中喜欢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3、教师随机指导朗读,(课件比较句子):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两句中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些?为什么?怎么样才能读好呢?4、你从书中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那个人的迫切心情?(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课件出示,选择正确的词语选择连线,进行理解。
5、他想出了什么方法帮助禾苗生长呢?请同学上台做实验,将课件中的禾苗点高。
体会理解“筋疲力尽”。
6、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看理解“枯死”)7、课件出示小练习:(口语交际)(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于是。
结果。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感受,引出寓意,课件中出示朗读。
学生记录或跟读。
三、生字游戏(1)比赛摘苹果。
(课件中识字1中出示7个生字)看谁摘的苹果多!(课件中点击小进行鼓励)(2)(出示课件中识字)认生字,分析字形特点再读组词(一类字)看谁组词多!四、拓展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查字典引入新课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三、指导朗读段落和词语一、查字典引入新课1板书:寓言两则。
2.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寓言”、“寓意”。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
“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二则”就是二条。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课文)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
(出示词语卡片: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
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
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词语卡片: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随机板书或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导朗读课文的其他几个自然段。
三、指导朗读段落和词语(1)朗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课文中有好多词语,谁能读?(出示词语卡片:巴望、焦急、自言自语)(2)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中也有两个词语,谁能当小老师领读?(出示词语卡片:喘气、一大截。
)(3)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4)刚刚读过的这些词语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学生自由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5)认识了生字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6篇)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6篇)《揠苗助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焦、费、望、算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3、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明白其中的道理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观赏图画,直接感受,加深体验,合作学习、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在课文中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情感妙答中体会其中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两则寓言故事中,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脚踏实地学习。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难点:懂得寓言中的启示。
“寓、截”的识记。
“费、望、算”的书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教学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你读过成语故事吗?举例说说。
(像《刻舟求剑》那样,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
学习“寓”字。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自读感悟。
(学习第一则寓言)1、读:(边读边标然段,圈出生字。
)2、记:(想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3、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4、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小组合作讨论。
1、检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读书:(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3、议论:(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为什么在田边转来转去?你是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他的心情怎样?解词: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别着急。
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这个人急切地想让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去看。
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于是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办法。
(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想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好”办法——“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他自己感觉怎样?解词: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三篇】

【导语】《揠苗助长》是⼀则⽣动有趣的寓⾔故事。
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想不想读?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会认8个⽣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能默读课⽂,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听。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能默读课⽂,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能把故事讲给别⼈听。
课前准备:⽣字卡⽚,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谈话导⼊ 1、咱班的⼩朋友今天可真精神,孩⼦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陈⽼师给⼤家带来了⼀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
来,伸出⼩⼿和⽼师⼀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个什么故事呢?我们⼀起来听听吧。
(放课件) 3、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这个农夫想让⽲苗快点长⾼,就(拔⽲苗)帮助⽲苗⽣长。
可结果⽲苗却枯死了。
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想)。
⼆、初读认字 1、把课本轻轻的翻倒122页。
注意,读书时⼀定要把字⾳读准确,把难读的地⽅多读⼏遍。
(开始) 2、认读⽣词 ⑴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词宝宝出来了,⾃⼰读⼀读。
(⽣⾃由读⽣词,如果⼀起读,救⽰意⾃由读) ⑵会了吗?谁敢站起来读读?你来读第⼀组(其他同学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遍,读错了,我们就帮助纠正。
)(评:没关系孩⼦,读错了改过来,⽼师⼀样表扬你、2、你读得⾮常正确。
如读错“喘”就顺势指导喘的识记⽅法或者喘的意思。
①喘⽓,师范读,指三名学⽣读,并齐读。
②如⽣说端,就交流识记⽅法,“喘”是⽤嘴⼤⼝⼤⼝的呼吸所以是⼝字旁。
) ⑶还想读呀!下⾯我点⼀个,你们就读⼀个,⽐⽐谁看得准,读的正确。
开始了(抢读)(重点指读错误的。
) 3、认读⽣字 ⑴⽣词也会了,瞧,字宝宝出来了,能给他们找个朋友吗?这样先和同桌说说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

部编版语⽂⼆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学⽬标]1、会认“焦、筋、疲、喘、截”5个⽣字,并会写“筋”“疲”2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在读中感悟出故事的寓意: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听。
[教学重点]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尽”的意思,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体会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课前准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字卡⽚。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新课1.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家还记得吗(亡⽺补牢)?它告诉我们⼀个什么道理?(⼀个⼈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师:像这样通过⼀个故事告诉我们⼀个道理的⽂章,我们就叫他---寓⾔。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篇寓⾔。
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2.指名读课题。
师:谁来读读课题?师:这个揠字你读的真准(板书拼⾳),“揠”是古汉语⾥的字,相当于现在的拔。
⼀起读课题。
⼆、检查预习,读准⽣字课⽂都预习了吗?能把课⽂读通顺吗?⽣字词都能读出来了吗?1.⾃由读⼀读这些词语。
2.谁来挑战?当⼩⽼师着⼤家⼀起读。
3.⼀起试试。
师:这么快就能读好课⽂中的词语,你们真了不起。
三、初读课⽂,整体感知⽣字词读好了,课⽂读起来就更通顺了,现在就请同学们⾃由地读课⽂。
出⽰要求:1.⾃由读课⽂,读准字⾳,读通句⼦,难读的地⽅多读⼏次。
2.边读边思考:⽂中的种⽥⼈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在⽂中找到答案,⽤横线划出来。
四、品读课⽂,理清脉络(⼀)弄清起因1.理解“巴望”(1)读了课⽂后,你能说说⽂中的这个⼈为什么揠苗助长?⽤上因为……所以……来说(2)因为他“巴望”⾃⼰⽥⾥的⽲苗长得快些。
师:哪个词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原因?(板书巴望)评价:真会抓关键词。
你能给巴望找个近义词吗?(3)师引读:他巴望——⽣于是,他——⽣:天天……(4)师:天天去看意思就是——⽣:每天去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 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2课〔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作为一篇流传千古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揠苗助长》描述的是宋时有个种田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不顾自然规律,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最终导致禾苗都枯死了。
故事首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种田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巴望〞、“天天〞等词形象生动地展现出种田人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
种田人为什么会如此焦急呢?因为“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禾苗好似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这里的“好似〞说明禾苗缓慢地生长的规律,为下文种田人违背规律办事埋下了伏笔。
故事的经过是种田人实施“好方法〞,将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他拔禾苗的行为将他迫切的心情表露无遗,急于求成的心态昭然假设是。
故事的结果是禾苗都枯死了。
可怜的种田人,他辛辛苦苦劳作一整天,却把禾苗给害死了,这是为什么呢?联系上文中的“好似〞、“往高里拔〞,道理就能被自然而然地悟出来了。
本文贯穿着两条线索。
其一是情感线索: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懊悔不已——恍然大悟〔隐现〕;其二是禾苗生长线索:禾苗接受阳光雨露的照耀与滋润,自由自在地生长——农夫揠苗助长,自以为禾苗长了一大截——所有的禾苗的枯死了。
两条线索一目了然,使学生能清晰地感知文章的大意。
本文的插图描绘的是一个农民在田里将一棵棵的禾苗往上拔的场景,此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联想情境,更好地理解揠苗助长的含义。
图1:文章线索图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身心开展水平还有待完善,因而他们具有有效注意时间短,知识储藏少,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的学习特点。
此外,8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的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仍然以具体事物和已有经验为主,缺乏抽象性。
因而,二年级学生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巴望〞“筋疲力尽〞等生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教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查字典引入新课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三、指导朗读段落和词语一、查字典引入新课1板书:寓言两则。
2.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寓言”、“寓意”。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
“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二则”就是二条。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课文)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
(出示词语卡片: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
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
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词语卡片: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随机板书或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导朗读课文的其他几个自然段。
三、指导朗读段落和词语(1)朗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课文中有好多词语,谁能读?(出示词语卡片:巴望、焦急、自言自语)(2)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中也有两个词语,谁能当小老师领读?(出示词语卡片:喘气、一大截。
)(3)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4)刚刚读过的这些词语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学生自由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5)认识了生字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课文)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焦急”顺了。
现在请再读读这篇课文,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读课文)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焦急”1.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
可多问几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语言质量。
)2.课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的心急,能找出来吗?找到后用笔圈出来。
( 焦急。
让学生读好词语)(1)指导书写“焦”字。
①请仔细观察一下,写在田字格里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个字上面的第三横写在横中线上。
上面单人旁的一撇结束在横中线上。
“四点底”的旁边两点大,中间两点小。
②再仔细看看它们的位置。
“四点底”前面两个点在左下格,后面两个点在右下格。
(教师示范。
)③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④选取一个学生的字,实物投影,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写得不够好?⑤请大家评价一下自己的字,然后再写一个“焦”字,争取比前一个写得好。
(学生自由书写)(2)体会“焦急”。
①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个词语,(出示词语卡片:焦急)一起再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②你能从文中找出带有“焦急”这个词语的句子来读一读吗?(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随机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要求: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最好把那个人说的话记在脑子里。
(学生自由读句子,想像)③这句话他在对谁说呢?(他在对自己说。
)这就叫做——“自言自语”。
(随机出示词语卡片:自言自语)④还能从课文的其他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焦急吗?(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从“急忙”、“跑”、“天天”、“巴望”、“筋疲力尽”、“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等词语中感受到他的焦急。
)(3)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这句话可以感受到他的焦急。
①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禾苗其实长高了,是因为他太焦急了,感受不到。
)②所以课文中说禾苗“好象”一点也没有长高。
看来他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
(出示词语卡片: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
要把它读准。
“揠苗”的意思知道了。
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词语卡片:揠苗助长。
“揠苗助五、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学生揭示寓意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七、引导学生运用寓意。
真是太急了。
五、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学生揭示寓意1.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他的焦急。
可是禾苗长高长大的事能急吗?想不想看看番茄长高的过程?2.教师可播放课件或图片,随机解说:种子埋在泥土里,过了几天种子发芽了。
慢慢地,它长大了。
农民伯伯给它浇水、施肥、松土、拔草,它越长越茂盛。
过了几个月,终于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原来,植物都要经过很长的一个时间,按照一定的生长规律、生长顺序来长高、长大。
这可不能着急。
3.那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词语,写出了他犯的这个错误。
(出示词语卡片:急于求成)谁能来读读。
4.他太急着想让禾苗长高了。
(随机把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他还犯了那些错?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起来,把禾苗的根都拔断了。
违反了植物的生长规律。
(出示词语卡片:违反规律)5.揭示寓意: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
种子还没有发芽,植物就不可能长高;植物还没有长得健壮,它就不可能结出果实来。
我们不能——“违反规律”。
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这个人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可是他知道自己错了吗?从哪里看出的?“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非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还觉得很得意呢!2.感知:“喘气”是怎么样的?(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1)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这样大口大口地喘气?(2)那你想想当时的样子,一边喘气一边读读他说的话。
(自由读——指生读——齐读)(3)他多高兴,多得意啊,可是结果呢?(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七、引导学生运用寓意。
1.如果你就是他的孩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田里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2.小结: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了,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希望我们大家能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来。
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随机板书或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导朗读课文的其他几个自然段。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这样大口大口地喘气?那你想想当时的样子,一边喘气一边读读他说的话。
(自由读——指生读——齐读)他多高兴,多得意啊,可是结果呢?(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八、书写指导1.(出示:费)仔细看看,在写这个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2.要注意:这个字上面的部分要写得宽宽的,上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下面的“贝”字要写得瘦瘦的;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4.学生同桌评议——自由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