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项目的操作方法
心理测量操作方法

心理测量操作方法
心理测量操作方法是为了获取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心理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度量而采取的行动或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理测量操作方法:
1. 调查问卷:通过编制一系列有关被试者的主观看法和经验的问题,并让被试者选择或提供答案,以获得被试者心理特征的度量。
2. 测试项目:通过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如智力测试、人格测试等,来评估被试者的心理特征。
测试项目通常是一系列有特定规则的任务或测验,以获取被试者的心理特征。
3. 观察:通过直接观察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或反应,来评估其心理特征。
观察可以是自然观察,也可以是实验室中的控制观察。
4. 记录和分析:通过记录和分析被试者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数据,来评估其心理特征。
这可能包括记录反应时间、错误率等指标,以对被试者在特定任务中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
5. 生理指标:通过测量被试者的生理反应,如心率、皮肤电导、脑电波等,来评估其心理特征。
生理指标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度量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主观心理特征的评估。
这些方法常常会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对被试者心理特征的度量。
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研究或评估的目的和研究者的选择。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摘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掌握各项目正确的测试方法是所有体育教师和测评人员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
测试工作必然和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测试器材多种多样,有全手工操作的,也有电子仪器。
手工操作与电子仪器的操作流程不完全相同。
如使用带有IC卡*的测试仪器就可以减少测试人员的记录和计算工作。
但无论使用何种仪器,对测试人员的基本的操作要求是一致的,本章对《标准》中各个项目基本的测试方法及其操作要求进行介绍。
对于不同的测试器材,可参考相应测试器材的说明书。
一、身高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身高测量计。
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线的高度是否为10.0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
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3.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
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图3-1)。
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
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4.注意事项(1)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4)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5)测量身高前,受试者应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体育测试的实施步骤是

体育测试的实施步骤是步骤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测试项目:根据测试的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当的体育测试项目。
常见的体育测试项目包括跑步、跳远、投掷、游泳等。
2.设定测试标准:根据测试对象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测试的标准。
标准可以根据年龄、性别、体能等因素进行设定,确保测试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3.准备测试场地和设备:确保测试场地符合测试要求,例如平整的田径场、准备好的器材和计时设备等。
4.撰写测试方案和计划:详细记录测试的步骤、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考虑和解决方案的准备。
步骤二:测试的具体操作1.通知测试对象:在测试前适当的时间内,通知测试对象参加测试,并告知测试的时间、地点和要求,以确保测试对象的准时参与。
2.进行测试前的热身活动:测试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包括拉伸、活动关节和加强心肺功能的活动,以准备测试对象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3.依次进行各个测试项目:按照测试计划的安排,依次进行各个测试项目。
在每个测试项目的前,对测试对象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演示,确保测试对象对测试项目的要求和操作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4.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在每个测试项目结束后,及时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可以利用计时器、计分板等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记录。
5.给予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在测试项目之间,给予测试对象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可以提供水和轻量的食物,以补充能量和水分,保持测试对象的体力和注意力。
步骤三:测试后的总结和分析1.统计测试数据:对所有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包括每个测试项目的成绩、达标情况等。
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2.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可以采用比较、平均数、百分位等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
可以将测试对象的成绩与标准进行对比,评估测试对象的身体素质水平。
3.提供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编制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对象的基本信息、测试项目的结果和分析、以及对测试对象的建议和改进方向等。
软件测试过程及方法指南

软件测试过程及方法指南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全面检查、评估和验证软件系统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的过程和方法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软件测试。
1. 测试准备阶段在测试准备阶段,测试团队需要进行测试计划的制定和测试资源的准备。
以下是该阶段的具体步骤:1.1 定义测试目标和范围在开始测试之前,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目标可以是发现软件缺陷、验证系统功能、评估性能等。
同时,确定测试范围,即测试哪些功能、模块或者系统。
1.2 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总体指导文件,它包括测试策略、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资源、测试进度等。
根据项目需求和规模,合理制定测试计划。
1.3 确定测试环境和工具测试环境包括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等。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测试环境和工具,例如测试管理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等。
2. 测试设计阶段测试设计阶段是根据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以下是该阶段的具体步骤:2.1 确定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核心,它描述了测试的步骤、输入、预期输出以及测试覆盖的范围。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考虑功能覆盖、边界条件、异常情况等。
2.2 制定测试数据测试数据用于执行测试用例,它应该包括各种典型情况和边界情况。
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可以利用辅助工具生成部分测试数据。
3. 测试执行阶段在测试执行阶段,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阶段的工作,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以下是该阶段的具体步骤:3.1 准备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环境配置正确,测试数据准备完整,测试工具可用。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系统恢复、重启等操作,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3.2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阶段的工作,逐条执行测试用例。
记录测试执行的结果,包括测试通过、失败、缺陷等。
3.3 缺陷管理在测试执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需要进行记录、分类和报告。
同时,与开发团队密切合作,及时解决和验证缺陷修复情况。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操作和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操作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
确定测试项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确定需要测试的项目,如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准备测试器材:根据测试项目,准备相应的测试器材,如身高计、体重秤、肺活量计、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等。
确定测试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测试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培训测试人员:对参与测试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测试项目、测试器材和测试方法,能够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测试。
二、测试阶段
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测试:在测试前,组织学生有序进入测试场地,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测试。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试器材:在测试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试器材,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记录测试数据:在测试过程中,记录每个学生的测试数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身
体出现异常情况,如晕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测试,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束阶段
整理测试数据:在测试结束后,对所有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对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等,帮助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反馈结果: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ESD测试项目操作规范

版本:A 文件编号: XA/QWI/7.5.3/14第- 1 - 页共13 页生效日期: 2012-9-11.0目的:规范ESD测试项目正确的测量作业步骤和方法,减少因不同人员测量方法上的差异,而影响实际量测数值之精确度。
2.0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静电防护区域所有需测试项目。
3.0定义:3.1 EPA: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静电防护区域3.2 表面电阻:在一给定的通电时间之后,施加于材料表面上的标准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对于电极之间的电流的比值,在电极上可能的极化现象忽略不计。
3.3体积电阻:在一给定的通电时间之后,施加于与一块材料的相对两个面上相接触的两个引入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对于该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的比值,在该两个电极上可能的极化现象忽略不计。
4.0权责:4.1 IQC负责静电敏感组件来料包材及自购料辅助材料之入厂检测项目;4.2行政科负责设备接地主线、静电接地主线、接地桩和防静电地板对地电阻项目测试;4.3各部门负责静电皮/垫、静电扣、静电环、静电鞋、静电服/帽、流水线体、工作台、料架/周转车、防静电工作椅、离子风机、静电地板表面、电烙铁、电动起子等项目测试;4.4各EPA部门主管负责监督本部门人员进入EPA静电环和人体综合电阻测试;4.5各EPA部门主管负责监控本区域环境温湿度并记录;4.6各测试项目负责部门保存相关测试记录;4.7各部门负责本部门ESD测试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5.0内容:5.1包材/生产周转辅材表面阻抗测试:5.1.1 IQC负责供应商静电敏感组件来料之内包装材料入厂检测,以及气泡袋、保护膜自购料等包装辅助材料之入厂检测,测试设备使用重锤测试仪,被测件需放于绝缘台上,绝缘台的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均要大于1*1013Ω,其几何周边尺寸均大于被测材料100mm,且两锤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0mm,测试方法如下:1)重锤测试仪测试线如下图方式连接,将两锤分别放置于被测材料表面;版本:A 文件编号: XA/QWI/7.5.3/14第- 2 - 页共13 页生效日期: 2012-9-12)按住红色按钮“TEST”键并保持开始测试,直至上面LED不跳动并读数,LED假如在108下方,则表示被测材料表面电阻为108Ω;3)防静电包装材料表面阻抗规格具体如下:ESSD来料包装辅材:<1*1010Ω,气泡袋:1*104~1*1011Ω;保护膜:<1*109Ω;泡棉垫<1*1010Ω,Tray盘:1*104~1*1011Ω检验员需将测量结果记录于检验报告中。
断路器试验项目及方法

断路器试验项目及方法断路器试验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用于验证断路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断路器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断路器试验可以分为常规试验、特殊试验和特殊操作试验等多个阶段。
常规试验包括机械特性试验、电气特性试验和热特性试验等。
机械特性试验主要是测试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参数,如断路器的操作时间、行程、动作力等。
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断路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械特性试验的方法是在不同的工作电压下,通过控制电源的输出,使断路器在不同的负荷条件下进行操作,然后测量断路器的操作时间和行程,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
电气特性试验主要是测试断路器的电气性能,如断路器的绝缘性能、电流开断能力和电流承载能力等。
电气特性试验的方法是通过电源和负载模拟电力系统的工作条件,施加不同的电流和电压,观察断路器的开断和合闸情况,并记录相关参数,如开断时间、合闸时间、电流承载能力等。
热特性试验主要是测试断路器在负荷工况下的热稳定性能。
热特性试验的方法是在特定的负荷电流下,使断路器长时间工作,观察断路器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
这个试验可以验证断路器在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稳定。
特殊试验包括短路试验、过电压试验和过温试验等。
短路试验是通过短路电流模拟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测试断路器的短路开断能力。
过电压试验是在额定电压以上施加电压,测试断路器的耐压能力。
过温试验是在高温环境下测试断路器的工作性能。
特殊操作试验是为了验证断路器在特殊操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如频繁开关试验、低温试验和高海拔试验等。
频繁开关试验是通过反复进行合闸和分闸操作,测试断路器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低温试验是在低温环境下测试断路器的工作性能。
高海拔试验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断路器试验,验证断路器在高海拔条件下的可靠性。
在进行断路器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并进行校准。
其次,要按照试验流程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水质检测操作规程

水质检测操作规程一、引言水质检测是为了评估水的质量,并确定是否符合特定标准的过程。
水质检测的目的是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卫生,以及保护公众健康。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水质检测的标准化指导,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准备1.确保所有实验设备、仪器和器材都经过正确的校准和验证。
2.所有设备都需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保持干净并具备正常运行状态。
3.所有试剂都需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并确保在使用前检查其有效期限。
三、采样方法1.根据标准操作程序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样器具。
2.使用适当的容器和方法收集水样,避免污染。
四、样品保存和运输1.样品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以避免样品中的化学和微生物变质。
2.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极端温度变化和阳光直射。
3.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封闭,以防止交叉污染。
五、分析方法1.根据所需测试项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分析。
2.准确记录所有实验数据、仪器读数和计算结果。
3.如果有需要,可使用对照样进行校准和验证。
六、质量控制1.每个批次的样品需进行质量控制测试,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适当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对照样品应随着每个测试批次一同进行。
3.根据需要,定期验证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
七、结果解释和报告1.通过比较测试结果与适用法规、标准和指南,对结果进行解释并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
2.所有测试结果需及时、准确地报告,并进行适当的文档记录和存档。
3.如果测试结果显示水质不合格,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重新采样和再次测试。
八、安全操作1.引用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和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
2.在进行任何实验前,确保对可能的危险性和安全风险进行了正确的评估。
九、文件管理1.所有记录和文件都需要按照标准文件管理程序进行存档和维护。
十、设备维护和校准1.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校准和验证。
2.记录每次维护和校准的日期、方法和结果,并按照标准文件管理程序进行存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载产品测试项目操作方法1、外观检查面板外观:检查有无面壳花、镜内有尘、镜边露胶、部件装不到位、丝印不良、电镀件不良等现象。
成品外观:检查主机有无壳花、镜内有尘、镜边露胶、部件装不到位、丝印不良、电镀件不良等现象。
检查机体金属部份有无生锈、变形,检查机体塑胶部份有无破损、划伤、变形等不良现象。
检查物料金属部份有无生锈、变形,检查机身塑胶部份有无破 损、烫伤、变形、刮花等不良现象。
检查前咀各功能键手感是否良好、有无缩水、花伤等不良现象。
检查功能键上丝印是否掉色、不清晰、错印。
检查镜片内是否有灰尘、斑点、划伤等不良现象。
检查机身贴纸是否贴对位置,贴纸是否贴平、贴正。
检查流水号不能有错乱。
锡点元件检查:检查锡面不可有污脏、灰尘、线路破损、SMT元件不正、移位、脱落等不良现象。
检查锡面焊点锡锥大小、高度是否符合标准。
检查锡面焊点有无不出脚,焊脚长度是否在1.2---1.5mm范围内。
检查作业焊点有无连锡、假焊、起铜皮、错位等不良现象,检查焊点周围是否有因作业而造成的不良问题,如有要自行修正。
检查各线头必需要融入锡点中,且焊点要光滑饱满。
检查元件带金属部份有无生锈、变形。
检查元件带塑胶部份有无破损、烫伤、变形等不良。
2、自动天线测试通电时或点照明线时自动天线灯应不亮,开机后自动天线灯应亮,且拍机时检查自动天线灯不能有INT现象。
3、功放控制线测试:将功放控制线夹到测试架功放控制线测试点上,测试架上功放控制指示灯应亮。
4、照明线测试:将照明线短接电源正极,主机受照明线控制的灯应全亮。
检查灯仔发光是否正常。
有没有漏光、灯死、灯暗等不良现象。
5、风扇测试开机后前咀灯亮时风扇应开始转动,30℃角拍机时检查风扇有无刮响、反转、转慢或不转等不良现象。
6、音频模式测试成品高低音:按“SEL”键选择BAS、TRE功能、按“+、-”键,音调应有相应提升或衰减,选择BAL、FAD功能,同时按“+、-”键,左右声道、前后喇叭应分别被关闭,此时拔插音频连接线测试音频RCA 输出。
7、收音停台测试屏显为收音状态,按扫描键进行自动扫描(此时静音),在收到信号的情况下,应能自动停台,同时应有相应频率的信号声,30°角抬高机子拍机,检查机子有无拍杂、拍鸣响。
8、收音指标测试1、连接主机到测试架,开启负载箱电源开关,按主机电源钮开机。
检查灯光亮度要一致,不能有太亮、太暗或漏光的现象。
2、FM测试:匹配器转为FM,开大音量。
①、灵敏度测试:SG设置:频偏:22.5KHZ;频率:87.5MHZ;输出电平:22DB。
看示波器显示圆滑而无失真的正弦波,毫伏表针会指在与该机输出功率相应位置。
②、FM低端停台灵敏度测试:29±5dBSG停台设置:频偏:22.5KHZ;频率:90.5MHZ; 输出电平:34dB.SG通过设置:频偏:22.5KHZ;频率:90.7MHZ;输出电平:23dB.按扫描键,应自动停台在90.5MHZ,且示波器显示圆滑而无任何失真的正弦波。
再往上扫描,应不能停台。
③、调试分离度:≥25dB.在频率为98.5MHZ、当输出电平为40dB时,分离度调到18±2dB,然后再看输出电平为60dB时,分离度≥25dB。
点按信号发生器LEFT键和RIGHT键看左右分离度应≥25DB。
④、FM高端停台灵敏度测试:29±5dBSG停台设置:频偏:22.5KHZ;频率:106.5MHZ;输出电平:34DB.SG通过设置:频偏:22.5KHZ;频率:106.7MHZ;输出电平:23DB.按扫描键,应自动停台在106.5MHZ,且示波器显示圆滑而无任何失真的正弦波。
再往上扫描,应不能停台。
3、按“BAND”钮,转换频段至AM。
匹配器转为AM,开大音量。
①、AM低端停台灵敏度测试:38±10dBSG停台设置:频偏:30%KHZ;频率:603KHZ; 电平:48DB.SG通过设置:频偏:30%KHZ;频率:630KHZ;电平:27DB.按扫描键,应自动停台在603KHZ,且示波器显示圆滑而无失真的正弦波。
再往上扫描,应不能停台。
②、AM高端停台灵敏度测试:38±10dBSG停台设置:频偏:30%KHZ;频率:1440KHZ; 电平:48DB.SG通过设置:频偏:30%KHZ;频率:1449KHZ;电平:27DB.按扫描键,应自动停台在1440KHZ,且示波器显示圆滑而无失真的正弦波。
再往上扫描,应不能停台。
AM高端强信号测试:SG停台设置:频偏:60%;频率:1557KHZ;电平:74DB。
看示波器显示圆滑而无任何失真的正弦波。
RDS测试:按触摸屏TA键自动扫描到88MHZ应停台,且示波器显示相应的波形。
5、测试完成后,关闭测试架电源开关。
将不良品作好标识放置到指定位置,将良品放入下一工位。
说明:因产品制式的不同,具体的测试频点以PE设置为准。
9、触摸屏测试点按触摸屏上各功能键,主机应有相应功能的作用变化。
点按触摸键时检查触摸屏有无水波纹、触摸键灵敏度要良好。
10、触摸屏较正选择设置菜单中较正触摸屏选项,依显示屏图示操作较正显示屏。
较正后点按触摸屏图标应作用良好。
11、功能键测试测试主机各功能制的功能是否良好,且按动时的手感要良好。
查看显示画面是否正确,有无缺画、多画、无显示、显示错乱、显示暗、有斑点、重影、画面闪动等不良现象。
12、TCD784碟测试A、频响测试:将784碟放至入碟口,碟片应自动入碟,读碟时间≤15S。
选放第2首,音量调至适当位置,示波器应显示圆滑不失真的正弦波,将毫伏表指针所指位置作为参考点(输出0dB)。
选放第3首(20HZ 0DB),看毫伏表指针变动幅度在±3DB内。
选放第6首(20KHZ 0DB),看毫伏表指针变动幅度在±3DB内。
B、音频测试:在放第二首时,按“SEL”键选择BAL,左右旋音量钮,毫伏表左右声道应能完全分离,按“SEL”键选择FAD,旋音量钮,前后声道应能彻底分离。
选放第4首100HZ,将音量开至标准输出2V,按“SEL”键选择BASS,左右旋音量钮至最大位置,毫伏表指针衰减和提升的幅度为12±3dB(测试BASS作用)。
选放第5首10KHZ,将音量开至标准输出2V,按“SEL”键选择TRE,左右旋音量钮至最大位置,毫伏表指针衰减和提升的幅度为12±3dB(测试TRE作用)。
C、声道分离度测试:选放第9首(10KHZ 0DB)测试左声道输出,看毫伏表指针分离度≥45dB,选放第11首(10KHZ 1DB)测试右声道输出,看毫伏表指针分离度应≥45dB。
13、TCD731面振碟测试将TCD-731面振测试碟放到机芯进碟口,碟片自动入碟后机芯自动读碟。
读碟时间H<15S。
读碟后选择第15首试听5秒左右,放音顺畅清晰无杂音为良品。
14、TCD713偏心碟测试按出碟键,将碟片替换为TCD-713偏心测试碟,读碟时间H<15S。
读碟后试听第1首5秒左右,读碟顺畅、放音清晰无杂音为良品。
15、TCD725B纠错碟测试按出碟键,将碟片替换为TCD-725B纠错测试碟,读碟后按快进钮或遥控器 选择第6首(划伤测试)试听5秒左右,读碟顺畅、放音清晰无杂音为良品。
用同样方法测试第11首(黑点测试)、第15首(指纹测试)。
16、TDV541、TDV545纠错碟测试按出碟键,将碟片替换为TDV-541纠错测试碟,读碟后选择第15首(划伤测试)试听5秒左右,读碟顺畅、放音清晰无杂音为良品。
用同样方法测试TDV-545纠错碟第11首(黑点测试)、第15首(指纹测试)。
17、TDV553偏心碟测试按出碟键,将碟片替换为TDV-553偏心测试碟,读碟时间H<15S。
读碟后 试听第1首5秒左右,读碟顺畅、放音清晰无杂音为良品。
18、TDV563面振碟测试按出碟键,将碟片替换为TDV-563面振测试碟,读碟时间H<15S。
读碟后 选择第16首试听5秒左右,放音顺畅、清晰无杂音为良品。
19、MP3碟、CD-RW(刻录MP3)、DVD-R(刻录MP4)将VCD碟放到入碟口相应位置,碟片应能自动入碟,读碟时间≤25S,读碟第一首和最后一首,读碟时顺畅、清淅无杂音。
检查有无机芯震、入碟响、入碟刮等不良现象,按出碟键应能自动出碟,将碟片重新置于入碟口相应位置,同样能被自动吸入,同时检查出入碟有无刮响、不到位、进出困难等不良现象。
检查图像有无不清晰、停滞、干扰、缺彩等不良。
同时拔插RCA连接线测试RCA输出同步播放时声音清淅,无杂音。
20、高低音测试:按“SEL”键选择BAS、TRE功能、按“+、-”键,音调应有相应提升或衰减,选择BAL、FAD功能,同时按“+、-”键,左右声道、前后喇叭应分别被关闭,此时拔插音频连接线测试音频RCA输出。
21、音效EQ测试:点按EQ键,屏幕上显示相应的音效模式字符。
重复点按EQ钮,音效循环切换POPS(流行)—ROCK (摇滚)--CLAS(古典)--FLAT--POP。
EQ切换到相应模式时音频输出会有相应的功能变化。
22、DVD碟测试、VCD碟测试、DVD-RW(刻录DVD)碟、CD-R(刻录VCD)将DVD碟放至入碟口位置,碟片应能自动入碟,读碟时间≤15S,读碟测试第一首和最后一首,读碟时顺畅、清淅无杂音。
检查有无机芯震、入碟响、入碟刮等不良现象,检查出入碟有无紧、不到位、进出困难等不良。
检查图像有无不清晰、停滞、显示INT、干扰、缺彩等不良现象。
同时拔插RCA连接线测试RCA输出同步播放时声音清淅,无杂音。
23、制式确认:按遥控器SETUP设置键,进入主机设置菜单,查看主机制式是否与产品所要求的默认制式一致,如果不一致时,调节制式到与默认制式一致。
24、遥控测试在测试功能的同时,按动遥控器按键,主机应有相应的功能变化。
不能无作用。
25、RCA输出测试成品RCA测试:拔插音频连接线测试AUDIA RCA输出,同步播放时声音清淅,无杂音。
同时查看视频RCA输出,显示无水纹干扰、无毛刺干扰、无缺彩和异彩、图象局部无扭曲现象。
PCB板RCA测试:在测试784碟第二首时,拔插音频连接线测试AUDIA RCA输出。
AUDIA RCA OUT信噪比≥50DB,AUDIA RCA OUT声道平衡≤2DB。
同时查看视频RCA输出,显示无水纹干扰、无毛刺干扰、无缺彩和异彩、图象局部无扭曲现象。
26、AUX输入测试成品AUX IN测试:连接外接主机线,转到AUX检测状态时,显示屏应显示AUX IN字样,同步播放时声音正常,图像清晰。
半成品AUX IN测试:检测AUX输入时,显示屏应显示AUX IN字样,示波器显示光滑且不失真的正弦波。
看屏上开机画面是否正常,示波器波形有无失真,输出幅度是否在指定刻度(毫伏表上有PE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