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研究
茶文化调查报告

茶文化调查报告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愿意参加。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文化调查报告,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调查报告1茶叶市场的调研实践报告一:包装:现在市面上对茶叶的包装过于的单一,颜色方面也是过于简单,不能让人过目不忘,让人感到很市场化。
没有什么特点,南北两地的包装的喜爱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人喜欢大气包装,并喜欢将这种茶作为礼茶赠人。
喜欢大气的包装,与他们的审美情调相承,主要体现于包装规格、包装物颜色选择,以及质地喜好上。
1.颜色:大多喜欢金色或大红色,特别是包装盒和包装袋更是如此。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品饮水平有限,他们对冲泡方法和饮用方法格外看重,应当在内外包装上明显标示。
茶包装色彩更直觉的印象,设对包装色彩和印象直接描述:如刺激的/平常的;新鲜的/陈旧的;现代的/怀旧的;都市的/乡土的;简洁的/繁琐的;明朗的/模糊的;高档的/经济的等,有人曾把四份同样品质的绿茶倒人红、绿、蓝、棕色的茶罐中,然后请人饮用四个茶罐中的茶水,结果表明:80%的人认为:红色茶罐里的茶气味较浓郁,回味持久,茶叶档次较高。
96%的人认为:绿色茶罐里的茶气味清新、香醇,品质纯正,茶水颜色清澈,是新茶。
87%的人认为:兰色茶罐里的茶有酸涩感,风味不佳。
92%的人认为:棕色茶罐里的茶气味浓郁、醇厚,回味持久,品质纯正,是陈茶。
茶叶作为食品,包装颜色必须符合色彩对人食欲的刺激。
红茶汤色红艳清亮,应选用暖色调,让人有浓郁、味厚之感;绿茶色泽翠绿,应选用绿色这样的冷色调,使人有一种清新鲜爽的感觉;白茶的特点是白毫满身、汤色杏黄,所以宜选用清淡,柔和的色调。
2.质地:外包装用纸袋居多,用木盒、铝合金盒也可。
从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三类,如硬包装有铁罐、锡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艺小木盒、小竹盒、工艺刻花镀金盒等;半硬包装有各种硬纸盒;软包装有纸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种夏合袋等,3.规格:喜欢一斤装或半斤装两种,要求上仍然要进行真空包装;包装盒、罐、袋喜欢偏大号,总之体积稍大者,他们相对更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茶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孝感龙剑茶编号:AGIxxxx—xx—xxxx 公布日期:xxxx—xx—xx 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了登记产品孝感龙剑茶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标志使用规定等要求。
本规范文本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后即为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各相关方必须遵照执行。
一、地域范围孝感龙剑茶产于湖北省孝感市所辖的孝南区、大悟县、孝昌县、安陆市、应城市等五县市区。
地域范围:东经113°54ˊ,北纬30°56′,东南与武汉市、红安县、北与信阳市、西与京山县接壤,。
版图面积 7247平方公里,适宜茶面积300万亩,现有茶园面积 29.65万亩。
二、独特自然生态环境1、地形地貌情况孝感龙剑茶生产区域地形地貌为长江以北大别山脉的低山区和丘陵岗地特征,平均海拔高度380米,其特点在于即不同于江南茶区,茶区域内群山起伏,云雾缭绕,溪流纵横交错,茶园错落其间,且远离城市和乡镇、工业区及交通要道,隔离条件好,产地环境无污染。
2、土壤情况孝感龙剑茶生产区域茶园土壤质地为土层深厚的黄棕砂壤土,土壤酸碱度适中,PH值4.5—6,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公斤 35.8克,水解氮每公斤 92 毫克,有效磷每公斤 9.6 毫克、速效钾每公斤 95 毫克。
该区域茶园历来使用菜籽饼、猪鸡粪、生物有机肥及杂草还茶园,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理化性状好。
3、自然肥源情况产地森林覆盖率达71-80%,山林面积为茶园面积的10倍以上,自然肥源比较丰富。
秸秆、野生绿肥、山草和树作有机肥料。
茶园年亩平施有机饼肥料在150公斤以上。
4、水文情况孝感龙剑茶生产区域茶园灌溉用水大都使用无污染的天然降水,少量使用溪流河水,这些灌溉用水符合水质标准GB5084—1992.5、气候情况产地气候适宜,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相对湿度65-85%,年无霜期260天,年辐射总量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996.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12毫米,南北相差约250毫米。
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一: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强盛的秦国发动了巴蜀之战,攻下了丛峦叠嶂的巴蜀。
茶叶被作为战利品夹裹在他们战争的行囊里,带到了外面的世界。
他们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俘虏,带走了巴蜀人的茶叶知识和吃茶的方式、习惯。
以后,在秦国与东方各诸侯国的交往中,茶叶被带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传播的范围也扩大了。
秦国灭掉东方六国之后,曾把大量俘虏迁到巴蜀,同时也把包括茶在内的许多植物品种带到了中原,于是茶逐渐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
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
”这个说法是比较中肯的。
二:人类最初不是把茶作为一种饮料,而是把茶作为一种药物来食用的,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喝茶。
汉代,喝茶基本取代了食茶。
大约到了魏晋南北朝,饮茶的风尚传到了江南;至唐宋时期,茶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饮料。
煮茶为食→煮茶为饮食茶→喝茶灵丹妙药→健康饮料三:唐煮宋点明冲泡。
1唐煮:要喝茶的时候,掰下一块茶饼,先放到火上去烤,直到茶饼被烤成金黄色,然后把茶饼放进石臼里捣成碎末,然后再把茶末用一个小筛子筛一遍,去掉粗糙的茶骨,才放进水里去煮;对于水的质量,火候的把握,也有了很高的要求。
2宋点:点茶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先将茶饼放在火上烤成金黄色跟唐代煮茶前烤茶饼相同。
第二步,把茶饼敲碎,碾成极细的茶末,用筛子把茶末筛一遍,去掉粗末,把细末装进茶箩里备用这一步也跟唐代煮茶前的筛茶相似,但要求茶末更细。
第三步,取一定量的茶末放进黑色的茶碗里,加入少量开水,搅拌调匀,调成膏状。
第四步,往茶碗里注入更多的开水,一边注水,一边用一个叫茶筅的特制工具击打或搅拌茶汤,这个过程通常要经过七次注水,每次注水茶筅击打的次数不同,轻重缓急不同,搅拌速度不同,直到把茶汤调至理想状态,非常讲究技巧。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
杭州不仅以西湖闻名国内外,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
颜色:色泽嫩绿泛黄。
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
茶叶感官审评_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茶叶感官审评_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小叶种的茶树原料适合制作红茶,因为小叶种多酚含量高。
答案:错误2.名优绿茶往往优质,但有些默默无闻,没有知名度。
答案:错误3.下面属于黄茶的是()。
答案:平阳黄汤_莫干黄芽_北港毛尖_沩山毛尖4.被誉为“金镶玉”的是()。
答案:君山银针5.武夷岩茶五大名枞一般指的是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半天妖(腰)。
答案:正确6.GB/T 303572-2013,将铁观音成品茶分为()三个类型。
答案:浓香_陈香_清香7.根据国家标准 GB/T 18745-2006,武夷岩茶大致可以分()。
答案:奇种、名枞_大红袍_肉桂_水仙8.发酵最重的乌龙茶是()答案:东方美人9.片形茶的典型代表茶样是瓜片和太平猴魁。
答案:错误10.每只茶的出汤时间和之前冲泡的时间要控制为一致。
答案:正确11.GB/T 13738.2-2017将大叶工夫红茶分为特茗、特级、一级到五级共七个级别。
()答案:错误12.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香。
答案:松烟香13.名优茶审评时,一般茶类、花色、等级相同或相近的茶在一起比较优次,否则没有可比性。
()答案:正确14.蒸青是根据()方式来划分的一类绿茶。
答案:杀青15.外形叶缘背卷、顺直、起霜,不含芽尖和茎梗的茶,指的是()。
答案:六安瓜片16.名优绿茶和细嫩红茶推荐冲泡 5min。
答案:错误17.在名优茶审评中,多采用()的方式来进行审评。
答案:非对样评茶18.审评杯是冲泡茶叶和嗅闻香气之用的。
答案:正确19.把盘后,将茶叶收成一个馒头形,观察三段茶的整体分布,并可以层层剥开看;还可以抓一小撮茶洒在样盘的空白处,观察细节。
答案:正确20.审评茶叶的水温不应该为刚煮沸的开水。
答案:错误21.审评室的朝向应该朝北,以保证光线。
答案:正确22.扦取开汤所用茶叶时,应先把盘再抓取。
答案:错误23.称取湿茶样时,需要一次抓够,遵从“宁可手中有余茶,不宜多次抓茶添加”的原则。
岳阳黄茶溯源

后 ,起 身到龙井 茶室小卖 部买 了一包桂花糖 ,很 风趣 地说 : “ 你们请我 喝高级龙井茶 , 我请你 们吃桂花糖 。 然后把桂花 ”
糖 分给了大家。
接着 , 周恩来 总理提 出要 去龙井茶 炒制现场 看看 , 我和 王庆祝陪周总理到我们新建在 龙井 村的炒茶工场 。 因从龙井 寺到炒茶 工场要经过龙 井村和戚 家岭上 的初级社 的炒茶工
王校长说 : 我们 刚结婚 , “ 还没孩子。”
接着我们 陪同周总理到龙井茶场新工场去看炒茶 。 这时 已到了吃饭 时间, 周总理路 过食 堂 , 一部分炒茶工已在吃饭 ,
工场食 堂的菜牌上有 三样菜 : 红烧鱼块 、 香干芹 菜炒肉丝和
炒青菜 。 总理看 了很满意 。 这时部分先 吃完饭 的炒茶工 已经 开始炒茶了 , 我们陪同周总理看 了现场炒茶 ,并 向总理介绍 了龙井茶炒 制的 “ 十大手法”, 如何提高龙井茶的品质 。 周总
15 90 3 2 7 0斤 。 马端临 《 文献通考 》 : 独行灵草 、 载 “ 绿芽 片金 ,
金茗出潭州 ; 大柘枕出江陵。大小 巴陵; 开胜、 开卷 、 小卷 , 生 黄翎毛 出岳州 ; 双上 绿芽 , 大小 方出岳 、 、 辰 澧州 ”。陈仁锡
为“ 贡茶”。明人 张谦 德续 写陆羽 《 茶经 》 , 中 就有 “ 岳州之
时, 曾登 临君山 , 了《 写 登山记 》 碑文 , 中记述 了君山茶 由 文
娥皇 和女英亲 自播种的来历 。 瑶学专家 考证 , 约在炎 黄时代 , 蚩尤部落 联盟 ( 蚩为苗 族 自称 , 尤为瑶 族 自称 ) 与炎 黄部落联 盟相 战于涿 鹿之野 , 战败后被 迫南 迁。春秋战 国时期 ( 公元前 7 0 公元前 2 1 7~ 2 年) 、 瑶 苗组成联盟 , “ 在 左洞庭 , 右彭 蠡” 建立 三苗 国, 部分 瑶 民进入临湘北部的龙窖山 , 荒种 茶。龙窖山今 日尚存废 开
江西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 4): 162~ 166 Acta Agr iculturae Jiangxi
江 西 茶类 的地 理标 志与 农 业文 化遗 产保 护
孙志国, 熊晚珍, 王树婷, 钟学斌
(咸宁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咸宁 437100)
摘 要: 地理标志保护是农产品和食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江西省茶类资 源现有 4种国家地理标 志产品、4件国 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本文分析了江西省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并建 议: ( 1)深入 研究名茶地理标志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特征; ( 2)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 同时 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 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 3)充分利用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与农业品牌类遗产, 整合地理标志 保护范围内的茶类品牌; ( 4)挖 掘与整理与茶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江西省茶类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 ( 5)将 庐山云雾茶文化系统 申报全球重 要农业文化遗产 ( G IAHS)项目; ( 6)结合庐山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系统保护庐山云雾茶的农业文化遗产。
1. 1 我国茶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概况 自 2000年 1月 31日, 绍兴酒成为我国第一种国家原产地域产品 (即地 理标志产品 )以来, 截止 2010年 12 月 31日, 原国家质量 技术监督局、国家质检总局, 先后依据 !原产地域产品保 护规定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 已对国内 798 种产 品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种类可分为果品、蔬菜、 中药材、茶类、粮油、工艺品、水产品、酒类、家禽、食品、调 味品、牲畜、纺织品、饮料、花卉等 15个大类, 并以果品、 蔬菜、中药材、茶类、粮油、工艺品为主。此外, 国家质检 总局分别于 2009年 12月 16日、2010年 10 月 9 日, 批准 对产自法国的干邑、产自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实施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
黄茶发展历史介绍

黄茶发展历史介绍黄茶发展历史介绍黄茶是中国特产。
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
三峡库区蓄水以后,秭归山区常年雾气笼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秭归黄茶,也属于黄小茶。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黄茶发展历史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在我国的发展从萌芽到衰落经历了五个时期,这里来分时期分别详细看看黄茶的发展历史。
萌芽期:西汉朝至唐之前,黄芽之名已出现,主要是出现在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这两种,蒙顶作为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产地,是众所周知的,关于蒙顶黄芽也是历史悠久,其人工种植的茶树历史悠久最早的蒙顶甘露是我国最早的贡茶。
其茶早在唐贡茶之前已经名动天下。
但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具体的产生时间都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蒙顶茶的统称已经出现,而且至唐初时已经名动天下。
因为蒙顶茶芽头树梢时有微黄现象,有可能蒙顶黄芽出现时间不排除在汉已经出现。
而霍山黄芽纯粹是因为芽头发黄而被称为“黄芽”,其地方志里也是如此记载,此地产茶的历史也是汉朝就有记载,而最早的茶品名称就是“寿州黄芽”。
汉朝的茶品基本可以肯定都是紧压的团茶。
工艺上基本上应该是晒青。
这个时间段谈不上黄茶的出现,只是“黄芽”这一词的出现最早明确的记载应该是霍山黄芽。
它的“黄”是指芽头天然发黄,就如今天的安吉白茶芽头发白一样。
都是色素缺乏的表现,是一种低色素茶种。
发展期:唐宋时期,黄芽的发展期应该是在这个时间段,著名的《唐国史补》里是如此记载:“叙诸茶品目: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
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
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涩、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沉,洪州有西山之白露。
2021年茶艺师(中级)考试题库及茶艺师(中级)考试内容

2021年茶艺师(中级)考试题库及茶艺师(中级)考试内容1、【单选题】节假日茶艺馆产品调配要符合各个节假日的( )特点。
(B)A、民俗习惯B、消费群C、消费习惯D、消费心理2、【单选题】品饮花茶闻香时,其第( )次主要闻香气的纯度。
(C)A、一B、二C、三D、四3、【单选题】在服务中,如有宾客要求到一个指定位置,应( )。
(C)A、说服其到更合适的位置B、询问是否有其他客人预订C、尽量满足其要求D、加收其他费用方可4、【单选题】茶艺表演中的“四艺”出现于( )。
(C)A、宋代B、明代C、唐代D、清代5、【单选题】白族三道茶中的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
茶汤一般( )。
(A)A、六分满B、五分满C、八分满D、九分满6、【单选题】潮汕炉即为烧开水用的火炉,以( )作燃料。
(A)A、木炭B、酒精C、煤D、木材7、【单选题】冲泡名优绿茶的适宜水温一般是( )左右。
(C)A、100℃B、95℃C、80℃D、60℃8、【单选题】( )茶的主要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味甘”。
(B)A、黑茶B、红茶C、乌龙茶D、绿茶9、【单选题】红茶茶艺中的“清泉初沸”是在热水壶中用来泡茶的泉水经加热,微沸,壶中上浮的水泡,仿佛( )已生。
(B)A、鱼眼B、蟹眼C、虾眼D、连珠10、【单选题】( )不适合乌龙茶的冲泡器具。
(D)A、陶壶B、紫砂壶C、玻璃壶D、盖碗11、【单选题】小乔木型茶树,它的植株( )。
(B)A、高大B、较高大C、矮小D、与其他树型无差别12、【单选题】( )品质特点是:外形细长匀整,有白毫,色泽乌黑有光,香气清纯甜和,滋味鲜醇,汤色金黄色,叶底红匀。
(D)A、正山小种B、白琳工夫C、政和工夫D、坦洋工夫13、【单选题】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不可向( )要求赔偿。
(C)A、销售者或者服务者B、柜台出租者C、广告商D、展销会举办者14、【单选题】白族三道茶中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煮茶,即“二道茶”其茶汤一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农业学报2014,26(6):97 101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研究田敏1,2,孙志国1,刘之杨1,定光平1收稿日期:2014-01-13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2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50019)。
作者简介:田敏(1971─),女,土家族,湖北鹤峰人,讲师,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化遗产研究。
(1.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2.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黄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为我国独有、较古老的茶类。
本文介绍了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申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5点促进黄茶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茶叶;黄茶;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类文化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4)06-0097-05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Yellow Tea in ChinaTIAN Min 1,2,SUN Zhi -guo 1,LIU Zhi -yang 1,DING Guang -ping 1(1.Cultural Research Centre for Southern Hubei Province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437100,China ;2.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As China's unique and more ancient tea ,yellow tea is one of the six basic tea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tection statu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yellow tea in China ,points out the existent main problems ,and presents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yellow tea :improv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strengthening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and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ng brand -type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claring Chinese and global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Key words :Tea ;Yellow te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rand -type cultural heritag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0引言我国为茶叶的原产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茶叶种类甚多,花色品种纷繁[1-2]。
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具有黄叶黄汤、香气清悦、滋味醇厚的品质特征。
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在闷黄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很多,特别是C -EGCG 和L -EGC 大量减少,由于这些酯型儿茶素自动氧化和异构化,改变了多酚类化合物的苦涩味,形成黄茶特有的金黄色泽和较绿茶醇和的滋味。
茶叶分六大基本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乌龙茶)。
其中,黄茶是我国独有的、较古老的茶类,早在唐代就有史籍记载。
湖南岳阳市为中国黄茶之乡。
黄茶中的历史名茶有:湖南的君山银针、北港毛尖、沩山毛尖,四川的蒙顶黄芽,湖北的远安鹿苑茶,安徽的霍山黄芽、皖西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贵州的海马宫茶,浙江的莫干黄芽、温州黄汤(平阳黄汤、泰顺黄汤)等[2-3]。
其中,君山银针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均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并在1956年8月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另外,需说明的是:浙江的缙云黄茶并不是黄茶类,而属绿茶类,是2005年新发现的绿茶变异品种,具氨基酸含量高、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均高的理化特点,有三黄透三绿“干茶金黄透绿,茶汤鹅黄隐绿,叶底玉黄含绿”的品质感官特色[4]。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调研结果显示[5],2013年我国黄茶总产量约为6980t ,占全国茶叶总产量(179万t )的0.39%。
其中,湖南(3500t )、安徽(2700t )、四川(650t )3个省份的黄茶产量合计占全国黄茶总产量的98%。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占有90%的黄茶市场份额。
2013年度茶叶百强企业中,从事黄茶生产经营的百强企业有14家。
湖南岳阳、四川雅安、安徽霍山三地政府成立中国黄茶产业联盟,产业联盟将实施标准化战略,提质增效拓市场;依托产地政府,实施名牌战略,以名茶带动旅游,组织与协调中国黄茶产业发展,把中国黄茶推向世界。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TRIPS协议规定的七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为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三大议题之一[6-7]。
除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主要因素[8-9]外,地理标志具有地域性、集团性、商品独特性等基本特征。
利用地理标志的主要因素与基本特征,可以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农业区域品牌化发展[10-11],促进农村扶贫开发[12-13]。
自然遗产[14]、物质文化遗产[15]、非物质文化遗产[16]保护,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17-18]。
地理标志与遗产保护,能促进特产的品牌化与传统知识的传承。
开展品牌建设、保护传统工艺、保持黄茶品质特征等,是我国黄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因此,本文研究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1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目前存在3个主要系统:(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3)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1.1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系统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始于1999年。
地理标志产品,以前(1999 2005年)称为原产地域产品。
全国现有128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含国家原产地域产品),其中黄茶仅2种:蒙山茶、霍山黄芽(表1)。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蒙山茶,包含黄茶中的蒙顶黄芽,绿茶中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蒙山毛峰、蒙山春露、蒙山烘青绿茶、蒙山炒青绿茶、蒙山蒸青绿茶,花茶中的蒙顶甘露花茶、蒙山毛峰花茶、蒙山香茗花茶等品种。
表1我国黄茶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批准日期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蒙山茶2002.06.12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以及雅安市雨城区地处蒙山的碧峰峡镇后盐村和陇西乡陇西村、蒙泉村霍山黄芽2006.04.16安徽省霍山县现辖行政区域1.2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始于1995年。
全国现有1889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黄茶仅有4件:蒙顶山茶、霍山黄芽、莫干黄芽、岳阳银针(表2)。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蒙顶山茶包含黄茶中的蒙顶黄芽,绿茶中的蒙顶甘露、蒙顶石花共3个品种,其商标分别为蒙顶山茶(注册号8301975)、蒙顶山茶(注册号3283044)、蒙顶山茶(注册号8301976)。
1.3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开始不久,始于2008年。
全国现有1485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黄茶仅有1种:霍山黄大茶(表3)。
表2我国黄茶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者注册号蒙顶山茶名山县茶叶协会8301975霍山黄芽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2016488莫干黄芽德清县莫干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740365岳阳银针岳阳市茶叶协会4784387表3我国黄茶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者地理标志保护范围霍山黄大茶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霍山县所辖的衡山镇、大化坪镇、太阳乡、太平畈乡、上土市镇、漫水河镇、落儿岭镇、诸佛庵镇、黑石渡镇、佛子岭镇、磨子潭镇、东西溪乡、单龙寺乡、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等16个乡镇130个村1.4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4.1许多黄茶名优品种尚未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唐代以来,我国黄茶中的名茶就有很多,然而,目前仅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显然,许多黄茶名优品种尚未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1.4.2没有黄茶品种同时实施3个地理标志系统保护由于地理标志保护存在行政分管问题,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有3个主要系统。
结果同一特产不得不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又注册地理标志商标,还得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
然而,我国黄茶地理标志保护积极性不高,没有黄茶品种同时实施3个地理标志系统保护。
1.4.3没能突出黄茶品牌类文化遗产君山银针是传统的十大名茶之一,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到君山银针,十分赞许,将其列为贡茶。
蒙顶黄芽,是蒙山茶(蒙顶山茶)中的黄茶品种,为黄茶之极品,自唐开始,直到明、清皆为贡品。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是黄茶中重要的品牌类文化遗产。
然而,岳阳市茶叶协会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时,竟用“岳阳银针”名号,将品牌类文化遗产“君山银针”包在没有历史的新名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