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导语】化学⽅程式配平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是⾮常重要的,整理了以下化学⽅程式配平技巧。

化学⽅程式配平技巧——观察法 观察法适⽤于简单的氧化-还原⽅程式配平。

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个数相等。

例1:fe3o4+co→fe+co2 分析:找出关键元素氧,观察到每⼀分⼦fe3o4反应⽣成铁,⾄少需4个氧原⼦,故此4个氧原⼦必与co反应⾄少⽣成4个co2分⼦。

解:fe3o4+4co→3fe+4co2 有的氧化-还原⽅程看似复杂,也可根据原⼦数和守恒的思想利⽤观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ph4i+h3po4 分析:经观察,由出现次数少的元素原⼦数先配平。

再依次按元素原⼦守恒依次配平出现次数较多元素。

解:第⼀步,按氧出现次数少先配平使守恒 p4+p2i4+4h2o→ph4i+h3po4 第⼆步:使氢守恒,但仍维持氧守恒 p4+p2i4+4h2o→5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恒,但仍保持以前调平的o、h 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恒 13/32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去分母得:13p4+10p2i4+128h2o=40ph4i+32h3po4 化学⽅程式配平技巧——最⼩公倍数法 最⼩公倍数法也是⼀种较常⽤的⽅法。

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并求出它们的最⼩公倍数。

例3:al+fe3o4→al2o3+fe 分析:出现个数最多的原⼦是氧。

它们反应前后最⼩公倍数为“3′4”,由此把fe3o4系数乘以3,al2o3系数乘以4,最后配平其它原⼦个数。

解:8al+3fe3o4=?4al2o3+9fe 化学⽅程式配平技巧——奇数偶配法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的个数。

例4:fes2+o2→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是具有单数氧原⼦的fes2变双(即乘2),然后配平其它原⼦个数。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同学们清楚吗,了解高中化学的技巧和方法还是必要的。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1)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

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

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

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 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大总结(实用)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大总结(实用)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大总结(实用)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大总结1.零价法用法: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值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1】试配平 Fe3C + HNO3= Fe(NO3)3 + NO2 + CO2+ H2O。

分析:复杂物质Fe3C按常规化合价分析无法确定其中Fe和C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价,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Fe3C → Fe(NO3)3和 CO2整体升高13价,HNO3 → NO2下降13价(除了Fe、C以外,只有N变价)。

易得 Fe3C + 22HNO3= 3Fe(NO3)3 + 13NO2+ CO2 + 11H2O。

2.平均标价法用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且价态不同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即假定它们的化合价相同,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

【例2】试配平 NH4NO3=HNO3+N2+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NH4NO3 → HNO3:+1→+5升4×1价NH4NO3 → N2:+1→0 降1×2价易得 5NH4NO3= 2HNO3 + 4N2 + 9H2O3.整体标价法用法:当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多见于有机反应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例3】试配平 S+Ca(OH)2=CaSx+CaS2O3+H2O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NH4中-3价,NO3中+5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NH4NO3→HNO3:+1→+5升4×1价NH4NO3→N2:+1→0 降2×2价易得 2(x+1)S + 3Ca(OH)2 = 2CaSx + CaS2O3 + 3H2O4.逆向配平法若氧化剂(或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只有部分改变,配平宜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开始,即先考虑生成物,逆向配平;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宜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即逆向配平。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1500字高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以及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1. 分析法配平: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来进行配平。

例如,对于氧气和乙烯发生燃烧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C2H4 + O2 →CO2 + H2O。

我们可以看到在反应物一侧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而在生成物一侧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因此需要在生成物一侧加上系数2,即得到配平方程式:C2H4 + 3O2 → 2CO2 + 2H2O。

2. 正负离子法配平:对于一些离子反应,可以使用正负离子法来进行配平。

该方法基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正负离子的数量守恒的原则。

例如,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二氧化硫的反应:Fe + H2SO4 → FeSO4 + SO2。

首先,我们可以将硫酸和硫酸亚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拆分开来:Fe + H+ + SO4^2- → Fe^2+ + SO4^2- + SO2。

然后,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正负离子的数量,我们可以发现需要在反应物一侧加上系数3,即得到配平方程式:3Fe + 2H2SO4 → Fe2(SO4)3 + 3SO2 + 2H2O。

3. 半反应法配平:对于一些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用半反应法进行配平。

该方法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写成半反应,并按照电子的守恒原则进行配平。

例如,对于镁和氧气发生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反应:Mg + O2 → MgO。

首先,我们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Mg → Mg^2+ + 2e-(还原反应);O2 + 4e- → 2O2-(氧化反应)。

然后,通过观察电子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数量,我们可以发现需要在反应物一侧加上系数2,并使反应物电子数相等,即得到配平方程式:2Mg + O2 → 2MgO。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一、观察法观察法主要是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

逆向推算出有关的各个化学反应物化学式的系数和该生成物的系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系数直至配平。

当然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生成物与反应物找到其中出现次数。

较少的元素。

原子数先配平的方式来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然后再考虑其他元素原子的数量配平。

二、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其主要是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的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他的最小公倍数。

作为突破口,然后再继续推导出各分子的系数方法。

这种方法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当中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同学们。

运用最多的方法之一。

三、奇数偶配法基数偶配法主要是通过看某种元素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当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从该原数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

然后根据所求得的化学式系数。

来配平其他化学式的。

细数最终用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来检测是否已经达到配平。

四、歧化反应的配平所谓其化反应,就是在化学反应当中,同一种物质既作为氧化剂,也作为还原剂。

此时我们只需要分氧化剂进行配平,再按也还原剂进行配平之后,将两次所得的系数相加,可以得到该物质的系数。

然后再将其他物质的系数配平,达到原子种类和原子的个数相等即可。

五、逆向配平法逆向配平法主要是从生成物开始配平。

其适用的情况主要是生成物当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较多。

所以在进行配平时一定要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合的配平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逆向法使用的情况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具体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当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原子个数守恒法这种方法和数学里的解方程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不同的未知数来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系数,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其数量相等的原则,然后列出数学的方程组,通过方程组的方式令其中一个未知数为一,而求出其他未知数的数值,就可以知道原化学方程式当中各化学式的系数。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有哪些化学方程式不管是在化学学习中还是考试中都非常重要,如果方程式不配平的话做题就会出错。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1、最小公倍数法首先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找到同一种原子所在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口算出这两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

技巧:该原子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分别只存在于一种物质中。

如:“磷”和“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反应物“氧气”中的氧原子个数为2,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中的氧原子个数为5,算出2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10。

然后分别调整“氧气”和“五氧化二磷”的系数,使等号两边氧原子个数相等。

再根据“五氧化二磷”配出的系数调整“磷”的系数,使磷原子守恒。

最后注明反应条件(标明箭号),将短线改为等线。

2、系数定“1”或“a”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将方程式中含原子种类和数目最多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规定为“1”或“a”,以该化学式中各原子的数目为准,将化学方程式中各种原子的原子数配平。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C4H10 + O2 CO2 + H2O该化学方程式左边“C4H10”中原子数最多,将它前的化学计量数规定为1。

左边碳、氢原子数分别为4、10,则给右边“CO2”和“H2O”前分别配4和5;C4H10 + O2 4CO2 + 5H2O右边氧原子总数为13,给左边“O2”前配化学计量数13÷2=13/2C4H10 +13/2 O2 4CO2 + 5H2O给各化学计量数都乘以2,将各化学计量数化学整数,使方程式配平2C4H10 +13O2 8CO2 + 10H2O若将“C4H10”前的计量数定为a,该化学方程式先配为:aC4H10 + 13a/2O2 4a CO2 + 5aH2O给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都乘以2/a,使各化学计量数化简,即得2C4H10 +13O2 8CO2 + 10H2O。

3、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书写口诀:
重客观,量守恒;左反应,右生成。

化学式,请写对;计量数,来配平;
连等号,条件清;标气沉,用箭头。

扩展资料
配平口诀: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
有氢找氢无氢找氧,奇数配偶变单成双,出现分数去掉分母,调整系数使支配平。

配平决策歌
迅速观察定类型,歧化水解首先用。

能否奇偶再交叉,四法技穷有万能。

解释:
1、迅速观察定类型:意思是说在看到试题后,第一步是首先观察一下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式。

2、歧化水解首先用:意思是说若是岐化反应则首先用《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若是双水解反应则首先用《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

3、能否奇偶再交叉:意思是说既不是歧化反应,也不是双水解反应,那么再看一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多少,若少则用《奇数配偶法》,若较多则用《交叉配平法》。

4、四法技穷有万能:意思是说若遇到万一的情况,即用前四种方法都解决不了,则拿出最后的绝招——《万能配平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大家总结过吗,没有的话,快来小编这里瞧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1、最小公倍数法。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2、奇数配偶法。

适用条件: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3、分数配平法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4、代数法(又叫待定系数法)。

适用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配平不知从何下手的比较复杂的反应。

5、观察法配平。

适用条件: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拓展阅读:怎样记化学方程式最快
1、记清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规律,即质量守衡、原子守衡、得失电荷守衡、生成物的化合价就近原则,再者要记清楚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与生成物。

2、要注意理解,同时注意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样的反应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同的反应条件会有不同的反应方程式。

3、要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掌握简单的配平方法,同时在平常多加练习,这样做可以增强记忆,同时也避免考试时发生忘记化学方程式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观察法
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

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例1:fe3o4+co→fe+co2
分析:找出关键元素氧,观察到每一分子fe3o4反应生成铁,至少需4个氧原子,故此4个氧原子必与co反应至少生成4个co2分子。

解:fe3o4+4co→3fe+4co2
有的氧化-还原方程看似复杂,也可根据原子数和守恒的思想利用观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ph4i+h3po4
分析:经观察,由出现次数少的元素原子数先配平。

再依次按元素原子守恒依次配平出现次数较多元素。

解:第一步,按氧出现次数少先配平使守恒
p4+p2i4+4h2o→ph4i+h3po4
第二步:使氢守恒,但仍维持氧守恒
p4+p2i4+4h2o→5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恒,但仍保持以前调平的o、h
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恒
13/32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去分母得:13p4+10p2i4+128h2o=40ph4i+32h3po4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

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3:al+fe3o4→al2o3+fe
分析: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是氧。

它们反应前后最小公倍数为“3′4”,由此把fe3o4系数乘以3,al2o3系数乘以4,最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8al+3fe3o4=?4al2o3+9fe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奇数偶配法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子的个数。

例4:fes2+o2→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是具有单数氧原子的fes2变双(即乘2),然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待定系数法配平
例如对于HNO3——H2O+NO2↑+O2↑的反应,可以如下方法配平:
1、先假设系数为a、b、c、d,则aHNO3=bH2O+cNO2↑+dO2↑
2、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对于H原子,反应前为a个,反应后为2b个,即a=2b
对于N原子,反应前为a个,反应后为c个,即a=c
对于O原子,反应前为3a个,反应后为b+2c+2d个,即3a=b+2c+2d
3、任意设一个整数,比如a=1
4、解方程组,得a=1,b=1/2,c=1,d=1/4
5、代入方程式中,得到HNO3=H2O+NO2↑+O2↑
6、将方程式乘以4,去掉分母,得到4HNO3=2H2O+4NO2↑+O2↑
5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分数配平法
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例:配平C2H2+O2→CO2+H2O
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C2H2+O2→2CO2+H2O
第二:利用分数配平氧原子C2H2+5/2O2→2CO2+H2O
第三步:去分母,即全部乘2。

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C2H2+5O2==4CO2+2H2O
以上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应用的。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配平,首先要观察其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然后再确定适当的配平方法加以配平。

一般来说,观察和配平的顺序为:有氢看氢,无氢看氧。

原子团优先配平,单质最后配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