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指导意见.doc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发热门诊成为当前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制定一系列设置规范。

本文将介绍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设置规范。

一、场所选择1.距离主楼不宜太远:选择离医院主楼较近的位置,便于医务人员的协同工作和资源的调配。

2.空气流通:场所内应有充分的自然通风和空调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二、场所布置1.空间布局合理:根据发热门诊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接诊台、等候区、检查区、隔离区等功能区,确保工作流程便捷,减少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2.医疗设备完备: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包括体温计、心电图机、血氧饱和度仪等,以及隔离区所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3.防护用品供应充足: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4.垃圾处理:合理设置垃圾桶和存放被污染物品的容器,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规范执行。

三、人员配备1.医生和护士:配置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具备应对发热患者的专业能力。

医生和护士需要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和防护措施。

2.接待人员:负责发热患者的登记、导诊和信息收集等工作,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发热门诊的政策和流程。

3.清洁工作人员:负责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四、工作流程1.患者登记:要求发热患者到场所登记个人信息和相关病史,同时要求其佩戴口罩。

2.体温测量:医务人员应佩戴好防护用具,对发热患者进行体温测量。

测量后要登记体温结果。

3.询问和筛查:医务人员需与患者进行沟通,询问相关情况,对症状进行筛查,判断是否符合发热门诊的接诊标准。

4.检查和治疗:对符合接诊标准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给予相应的治疗。

五、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佩戴好防护用具,包括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和手套等。

接诊结束后,要及时更换和处理好防护用具。

2.患者:要求患者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并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完整版)发热门诊设置标准

(完整版)发热门诊设置标准
( 8)医院得发热门诊按有关要求做好数据得统计,其中温岭市与病死禽有接触史得流感样病例与肺炎病例监测日报表以日报形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记录要求。
(1)发热[门诊登记得项目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或现住址、联系电话(房东电话)发病日期、初复诊日期、主要症状体征等
(2 )问诊记录:有关得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得主诉、病史、症状与体征。
2、发热[门诊内应设置专用得消毒室。
3、各业务用房必须安装紫外线灯,配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消毒箱、纱窗纱门、防虫防鼠等消毒隔离与卫生设施。
三、发热门诊具体设置标准
1、人员。配置经过培训得1—2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得医师, 3名以上取得执业资格得护士,以保证24小时值班有效开展。
2、设备。
(1)基本设备。适量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观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污物桶、一次性压舌板、处置台、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柜、手消毒设施、心电图机等。
( 2)通信设施。工作间应有电话与外面联系,工作电话应对外公布。
3、隔离消毒措施。
(1)工作人员着装。医护人员着防护性工作服,戴工作帽、12层口罩、一次性手套,套一次性鞋套。
( 2)污物桶内置一次性双层塑料袋污物密封后在焚烧炉焚烧。
( 3 )工作环境内消毒包括: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等参照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消毒方法。推荐消毒剂:0、2%- 0、5 %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4 )发热门诊得临床医生应对每一位就诊得发热病人进行初步得SAR S、人禽流感等相关得流行病学调查;不能明确诊断者,留验观察,积极治疗。发现SA R S或人禽流感可疑病人,应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观察,并由院内专家组进行院内会诊。经院内会诊后仍认定为SARS预警病例、医学观察病例或人禽流感可疑病例,应迅速按规定报告疫情。

发热门诊设置要求

发热门诊设置要求

发热门诊设置要求(1)应当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诊相对隔离,有明显标识。

(2)设立独立的诊室、治疗室、临时留观室和病人独立使用的卫生间。

(3)配备兼职医师、护士各1~2名,医护人员应经过发热/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门培训,掌握相应的诊疗技术和消毒隔离要求。

(4)应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办公、诊疗、消毒设备、设施、药械和健康教育宣传板等。

(5)建立发热病人门诊登记制度,记录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及患者主要病情(特别是体温和出疹情况)等,以便追踪观察(包括去向.转归等)。

(6)建立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操作。

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一、设置要求(一)根据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特点,门诊与门诊设立应相对独立,与其他科室的医患间进出无交叉,且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特点,要求发热门诊患者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患者无交叉,各功能区做到标记明显,便于患者就医,门诊中布局合理,分区清楚,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二)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输液等“一条龙”服务模式,并有专用卫生间(配有洗手池抗菌洗手液或含醇手快速消毒剂)。

(三)各室按规范建筑布局。

(四)严格遵守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消毒,严格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尤其手部卫生。

(五)根据呼吸道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隔离,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在两种传染病门诊同时开诊时应防止不同区域的患者交叉。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1.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2.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等登记。

3.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禽流感、甲型H1N1 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立即转诊或就地进行隔离治疗。

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讨论稿)一、设置原则1.发热门诊的设置应纳入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的总体建设规划,并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发热门诊应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一定距离,标识醒目,建筑规范,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要求,并便于患者就诊。

3.发热门诊应积极通过制度、流程、隔离消毒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弥补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完善整体设置。

二、布局与建筑标准1.发热门诊应与其他门诊完全分隔,并做到空气气流互不相通。

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增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通道和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志,并有相应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误入。

2.发热门诊内应设有清洁、潜在污染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值班室、专用卫生间(带浴室)、男女更衣室、储藏室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处、候诊区、诊室、隔离留观室、化验室、X 光室、输液室(含输液护士站)、药房、污物处理间等。

三区划分应明确,并有醒目标志,三区之间应当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物理隔离屏障(如隔离门),做到相互无交叉。

3.发热门诊的建设面积一般应不少于250m 2,层高不低于2.6m ,所有房间外窗均可开启,确保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不得使用中央空调)。

安装必要的强制通风设施,排风口应设在上风向,并有控制回风倒灌的止风阀,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

设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或干式卫生间。

4.发热门诊应设置不少于 2 间的诊室和隔离留观室。

隔离留观室应独立设区,与诊室相邻,以便运送病人;应配有专用厕所、洗漱设备及污染物品盛放器具,并安装床旁呼叫系统。

三、设备与人员配置1.发热门诊应合理配置诊察床、诊察桌凳、观察床、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一次性压舌板、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固定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心电图机、 X 光机(移动式)、应急抢救药品和设备等。

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设置要求

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设置要求
有效的诊治。
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的协同作用
共同目的:降低交叉感染 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分诊作用:识别发热患者, 引导至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对疑似感染者 进行隔离观察与治疗
协同配合:提高防控效率, 有效应对疫情
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的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应用:利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提高预检分诊和发热 门诊的准确性和效率。
预检分诊点应当对就诊患者开展体温检测、症状询问、病史询问等基本调查,对 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登记和转诊。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预检分诊点的日常管理和清洁消毒工作,落实医疗废物处理和 疫情报告等疫情防控措施。
预检分诊的改进措施
完善预检分诊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分诊准确率。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预检分诊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掌握正确的分诊方法。 优化分诊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快速、准确的分诊,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体温检测 和其他必要的医学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普 通患者、发热患者和可疑病例, 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
预检分诊的注意事项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预检分诊点,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施,加强人员培训和物 资保障。
预检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和患者生活垃圾
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配置
发热门诊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和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护人员轮换和休息制度,确保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发热门诊设置规范标准

发热门诊设置规范标准

发热门诊设置规范标准发热门诊设置标准篇一一、设置原则1、医院发热门诊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发热门诊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3 、发热门诊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便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分可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

4、在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需要时,应尽可能通过采取制度、流程、消毒隔离等其它方面的改进措施,以弥补硬件设施上的缺陷和不足,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污染和感染。

二、总体卫生要求(一)选址1 、为防止交叉污染,发热门诊与其他建造、公共场所应保持适当的间距。

2、发热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独立区域。

与普通门(急)诊相隔离。

发热门诊应设有醒目的标志。

(二)布局1、发热门(急)诊与其他专用门诊应彻底分隔,做到空气气流互不相通。

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2、发热病人的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发热门诊应增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志。

3、发热门诊内应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并有醒目标志。

4、发热门诊应设有诊室、处置治疗室、留验观察室、医务人员更衣室;每室必须独立。

(三)通风、排风1、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应安装足够的机械通风设施,进行强制排风。

发热门诊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2、发热门诊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禁止使用下列空调系统:循环回风的空气空调系统;不设新风,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水-空气空调系统;既不能开窗、又无新风、排风系统的空调系统;绝热加湿装置空调系统。

设中央空调系统的,各区应独立设置;发热门诊设全新风空调系统,不设空调系统的,应确保自然通风。

3、使用中央空调的应调整气流方向,使气流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污染区域内应保持负压。

每周对空调系统清洗消毒1-2 次,对空调冷却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

发热门诊设置标准

发热门诊设置标准

发热门诊设置标准篇一一、设置原则1、医院发热门诊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发热门诊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3、发热门诊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分可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

4、在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需要时,应尽可能通过采取制度、流程、消毒隔离等其它方面的改进措施,以弥补硬件设施上的缺陷和不足,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污染和感染。

二、总体卫生要求(一)选址1、为防止交叉污染,发热门诊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应保持适当的间距。

2、发热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独立区域。

与普通门(急)诊相隔离。

发热门诊应设有醒目的标志。

(二)布局1、发热门(急)诊与其他专用门诊应完全分隔,做到空气气流互不相通。

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2、发热病人的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发热门诊应增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志。

3、发热门诊内应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并有醒目标志。

4、发热门诊应设有诊室、处置治疗室、留验观察室、医务人员更衣室;每室必须独立。

(三)通风、排风1、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应安装足够的机械通风设施,进行强制排风。

发热门诊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2、发热门诊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禁止使用下列空调系统:循环回风的空气空调系统;不设新风,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水-空气空调系统;既不能开窗、又无新风、排风系统的空调系统;绝热加湿装置空调系统。

设中央空调系统的,各区应独立设置;发热门诊设全新风空调系统,不设空调系统的,应确保自然通风。

3、使用中央空调的应调整气流方向,使气流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污染区域内应保持负压。

每周对空调系统清洗消毒1-2次,对空调冷却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指导意见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指导意见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指导意见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下是医疗机构设置发热门诊的一些建议:
1. 设置单独的发热门诊区域:将发热门诊区域与其他门诊区域分开,以减少与其他非
发热患者的接触。

2. 人员安排:为发热门诊指派专门的医护人员,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3. 防护措施:确保发热门诊区域配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
和防护服等。

4. 患者筛查:所有来就诊的患者都应进行发热筛查,包括测量体温和询问相关症状。

5. 医疗设备:发热门诊区域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血氧仪等。

6. 医疗流程:建立明确的发热患者诊疗流程,包括接诊、诊断、隔离和转诊等,确保
医疗过程高效顺畅。

7. 通风和消毒:发热门诊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8. 信息宣传:通过宣传海报、手册和视频等渠道,向患者传达有关发热门诊的信息和
注意事项。

上述建议可作为医疗机构设置发热门诊的指导,但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政府相关政策进
行调整和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指导意见
一、设置原则
1、医院发热门诊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发热门诊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3、发热门诊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分可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

4、在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需要时,应尽可能通过采取制度、流程、消毒隔离等其它方面的改进措施,以弥补硬件设施上的缺陷和不足,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污染和感染。

二、总体卫生要求
(一)选址
1、为防止交叉污染,发热门诊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应保持适当的间距。

2、发热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独立区域。

与普通门(急)诊相隔离。

发热门诊应设有醒目的标志。

(二)布局
1、发热门(急)诊与其他专用门诊应完全分隔,做到空气气流互不相通。

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2、发热病人的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发热门诊应增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志。

3、发热门诊内应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并有醒目标志。

4、发热门诊应设有诊室、处置治疗室、留验观察室、医务人员更衣室;每室必须独立。

(三)通风、排风
1、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应安装足够的机械通风设施,进行强制排风。

发热门诊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2、发热门诊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禁止使用下列空调系统:循环回风的空气空调系统;不设新风,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水-空气空调系统;既不能开窗、又无新风、排风系统的空调系统;绝热加湿装置空调系统。

设中央空调系统的,各区应独立设置;发热门诊设全新风空调系统,不设空调系统的,应确保自然通风。

3、使用中央空调的应调整气流方向,使气流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污染区域内应保持负压。

每周对空调系统清洗消毒1-2次,对空调冷却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

(四)消毒
1、发热门诊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2、发热门诊内应设置专用的消毒室。

3、各业务用房必须安装紫外线灯,配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消毒箱、纱窗纱门、防虫防鼠等消毒隔离和卫生设施。

三、发热门诊具体设置标准
1、人员。

配置经过培训的1—2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3名以上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以保证24小时值班有效开展。

2、设备。

(1)基本设备。

适量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观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污物桶、一次性压舌板、处置台、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柜、手消毒设施、心电图机等。

(2)通信设施。

工作间应有电话与外面联系,工作电话应对外公布。

3、隔离消毒措施。

(1)工作人员着装。

医护人员着防护性工作服,戴工作帽、12层口罩、一次性手套,套一次性鞋套。

(2)污物桶内置一次性双层塑料袋,污物密封后在焚烧炉焚烧。

(3)工作环境内消毒包括: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等参照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消毒方法。

推荐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4)门诊出入口放置浸湿消毒脚垫,并定时喷洒消毒药液,保持有效消毒状态。

(5)听诊器、血压计等不易高温高压消毒器械,用后置于福尔马林熏蒸箱内消毒。

(6)保持室内通风。

(7)留验观察室床与床之间用屏风相对进行隔离。

(8)留验观察病人应谢绝亲属探视或采取保护措施后探视,以防传染。

4、接诊要求。

(1)医院门口和门诊大厅要设立醒目的发热门诊告示,其内容主要包括接诊范围、门诊方位、行走线路及注意事项等。

(2)导医人员负责为发热病人戴12层口罩并代为其挂号后,引入发热门诊就诊。

(3)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发热门诊的临床医生应对每一位就诊的发热病人进行初步的SARS、人禽流感等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不能明确诊断者,留验观察,积极治疗。

发现SARS 或人禽流感可疑病人,应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观察,并由院内专家组进行院内会诊。

经院内会诊后仍认定为SARS预警病例、医学观察病例或人禽流感可疑病例,应迅速按规定报告疫情。

(疫情报告电话:6111653)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6)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使用符合运送要求的专用车辆,并规范消毒。

(8)医院的发热门诊按有关要求做好数据的统计,其中温岭市与病死禽有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监测日报表以日报形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记录要求。

(1)发热门诊登记的项目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或现住址、联系电话(房东电话)、发病日期、初复诊日期、主要症状体征等
(2)问诊记录: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

(3)采样、化验记录包括:登记的项目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或现住址、联系电话(房东电话)、14岁以下儿童父母姓名及联系电话,发病日期、初复诊日期、主要症状体征等,送检时间、人员,化验结果记录。

(4)医院自查记录单包括:发热门诊消毒记录单、特殊传染病病人转诊记录单医院自查记录单(自查日期、检查人员、具体情况及反馈意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记录
(5)发热门诊数据统计及日报记录包括:发热门诊日志、温岭市与病死禽有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监测日报表
(6)疫情报告记录
5、规章制度。

(1)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准拒收。

(3)发热门诊实行领导负责制。

(4)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5)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工作制度。

(6)建立健全发热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7)医疗机构内部发热门诊管理部门每月至少一次,检查督导发热门诊工作,并有检查的记录备查,以规范发热门诊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