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含答案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五)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语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以民族文化为荣是值得称赞的,但有些民族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过于赞誉,甚至以批评他国文化来抬高自己,这种大吹大擂....,映射出的是自信力的缺乏。
②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某些江湖郎中却声称可以通过“气功”治疗不治之症,这种谎言当真是大言不惭....,最终换来的只是贻笑大方。
③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真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④活跃于北京各大医院的“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挂号的患者和家属都对“号贩子”敬而远之....,医院就诊秩序明显好转。
⑤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这种中国地方戏曲已在全球戏剧艺术界崭露头角....,有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好地推广。
⑥鲁迅杂文的语言,多一字会显冗余,少一字则现不足,妙喻层出,讽刺深刻,旁征博引,可谓一字千金....,充分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力。
A.①④⑤B.①②⑥C.②③⑤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大吹大擂:原指用劲地吹喇叭和敲锣打鼓;表示庆贺。
现比喻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
使用正确。
②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使用正确。
③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不合语境。
④敬而远之: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
不合语境。
⑤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不合语境。
⑥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价值极高,不可更改。
该语境强调文章语言的精彩,不能增删,使用正确。
【答案】 B2.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
B.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灵敏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有效放大的作用。
高中语文粤教版3练习:第二单元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含解析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奇妙的现象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
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荧光。
鸡蛋射出的荧光是浅蓝色的,石蜡射出的荧光是浅绿色的。
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
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可是在超低温世界里,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
一个铃铛如果用铅做的话,在常温下摇起来像个闷葫芦,但是用液态空气浸过以后,摇起来却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
例外的是铜,它在超低温下仍像常温时那样保持很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所以好多超低温设备常常用铜来做.奇怪的是,氦本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在超低温下会变成无色液体,而这种液体竟是会“爬”的液体!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
96℃以下时,小杯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叫做“超流现象”。
超流现象已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
错误!“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一句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根据这个句子所在的位置和文段中心作答。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的阅读题及答案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的阅读题及答案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的阅读题及答案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中在零下190多摄氏度至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的文字,完成5~7题。
5.解释文中超流现象的意思。
6.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一句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7.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
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5.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96℃以下时,小杯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叫做超流现象。
6.在行文上总领本节的内容,表明下文是说明许多奇妙的现象。
7.运用了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让人形象生动地感受到超低温下水银柱发生的奇妙现象,引起读者兴趣。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_作业1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作业1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相同一项是()A.摄取镊子慑服嗫嚅蹑手蹑脚B.膨胀帐篷帐目怅然为虎作伥C.倔强崛起挖掘诡谲一蹶不振D.暂时錾刀崭新辗转斩草除根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而,人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
②采用这种办法锻炼种子,许多果树和庄稼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
③坐着宇宙飞船到那么遥远的星球上去,人的生命是不够用的。
④用冷刀开刀,可起麻醉、止血作用,能够病人的痛苦。
A.虽然由于考查减轻B.尽管因为考查减少C.虽然因为考察减少D.尽管由于考察减轻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7月6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延安路、团结路看到,许多车辆停在马路上,被烧得面目全非,一些公交车也被砸得变了形。
B.一群面容沧桑的老人欢笑着坐在角落里,悠然自得地抽着烟。
C.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平日里闷葫芦似的黄毛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两年半以后,再把仪器打开,发现金属环里的电流仍在流动,电流强度没有明显的减弱。
B.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灵敏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有效放大的作用。
C.如果金鱼的温度慢慢降低,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它就再也无法复活,而快速地降低温度,却能够复活。
D.如果能够找到这种金属或合金的话,那将引起电力工业上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5.下列几句分别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①“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73.16℃,叫做‘绝对零度’”。
②“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
③“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
④“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
⑤“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象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必修三粤教版检测:第二单元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科学朴素而美丽,纯洁而高尚。
自古以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科学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使科学水平逐渐提高,使新的科学技术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就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贫穷与落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电子时代和丰富多彩的舒适生活。
当地球在脚下不停旋转,人们的步伐始终处于加快状态,步调的节奏如鼓点般的密集,我们的生活亦拥挤的马路、匆忙的行人、加速的世界,这些进程加速的事物真的让人生得意吗?一味匆匆向前的步【课内挖掘】1.作家以生动活泼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超低温世界的奇妙现象,也预测了超低温技术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美好前景。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是由无数的科学家呕心沥血、前赴后继来推动的,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探索,这教育我们要打破权威、清除迷信和愚昧,高举科学的旗帜继续探究完成未知的重任。
[写作运用]适用于“科学与人类文明”“探索无止境”“科技的力量”等话题。
2.不久,又有人发现,铅在超低温下,电阻也会消失。
人们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用金属铅做成圆环,放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中,这时,金属铅的电阻就消失了。
人们在金属环上通了电流,然后截断电流,把整套仪器封闭起来。
经过两年半以后,人们再把仪器打开,发现金属环里的电流仍在流动,电流强度没有明显的减弱!现在,人们发现,不只是水银、铅具有超导性能,而且铌、锌、铝、钽、锂、锡等23种纯金属与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时也都具有超导性能。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铌,它在-263.94℃就显示了超导性能,比其他纯金属、合金显示超导性能的温度高。
[写作运用]适用于“发现”“循序渐进”“执着”“追求”等话题。
【课外运用】示例一:我们问天问地,从包罗万象的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
18世纪中叶,维也纳一名叫盎布鲁格的医生诊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始终查不出症结所在。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必修3(粤教版)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低温世界的奇迹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
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若把梨子在液态空气里浸过,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
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邦邦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应用低温下液氮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粉碎肉类,可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分离。
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
人们以往在田鼠的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
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
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氮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氮是高压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汽化后的氮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
低温农药无害、快速、有效,已引起广大农民的关注。
低温技术能快速打捞沉船。
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
这种打捞法要花一整天。
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船舱内灌入液氮,低温液氮便会爆炸般地膨胀,高压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
英国一家低温公司将船只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海水中,然后把近20升液氮压入沉船舱内,仅用30秒钟,就使沉船露出了水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低温世界将更多地为人类造福。
从食品保存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低温世界的奇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摄.取镊.子慑.服嗫.嚅蹑.手蹑脚B.膨胀.帐.篷账.目怅.然为虎作伥.C.倔.强崛.起挖掘.诡谲.一蹶.不振D.暂.时錾.刀崭.新辗.转斩.草除根解析:A项,摄、慑读shè,镊、嗫、蹑读niè;B项,胀、帐、账读zhànɡ,怅读chàn ɡ,伥读chānɡ;C项,均读jué;D项,暂、錾读zàn,崭、辗、斩读zhǎn。
深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必修三粤教版检测:第二单元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科学朴素而美丽,纯洁而高尚。
自古以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科学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使科学水平逐渐提高,使新的科学技术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就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贫穷与落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电子时代和丰富多彩的舒适生活。
当地球在脚下不停旋转,人们的步伐始终处于加快状态,步调的节奏如鼓点般的密集,我们的生活亦拥挤的马路、匆忙的行人、加速的世界,这些进程加速的事物真的让人生得意吗?一味匆匆向前的步【课内挖掘】1.作家以生动活泼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超低温世界的奇妙现象,也预测了超低温技术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美好前景。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是由无数的科学家呕心沥血、前赴后继来推动的,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探索,这教育我们要打破权威、清除迷信和愚昧,高举科学的旗帜继续探究完成未知的重任。
[写作运用]适用于“科学与人类文明”“探索无止境”“科技的力量”等话题。
2.不久,又有人发现,铅在超低温下,电阻也会消失。
人们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用金属铅做成圆环,放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中,这时,金属铅的电阻就消失了。
人们在金属环上通了电流,然后截断电流,把整套仪器封闭起来。
经过两年半以后,人们再把仪器打开,发现金属环里的电流仍在流动,电流强度没有明显的减弱!现在,人们发现,不只是水银、铅具有超导性能,而且铌、锌、铝、钽、锂、锡等23种纯金属与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时也都具有超导性能。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铌,它在-263.94℃就显示了超导性能,比其他纯金属、合金显示超导性能的温度高。
[写作运用]适用于“发现”“循序渐进”“执着”“追求”等话题。
【课外运用】示例一:我们问天问地,从包罗万象的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
18世纪中叶,维也纳一名叫盎布鲁格的医生诊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始终查不出症结所在。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必修3(粤教版)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低温世界的奇迹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
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若把梨子在液态空气里浸过,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
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邦邦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应用低温下液氮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粉碎肉类,可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分离。
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
人们以往在田鼠的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
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
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氮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氮是高压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汽化后的氮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
低温农药无害、快速、有效,已引起广大农民的关注。
低温技术能快速打捞沉船。
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
这种打捞法要花一整天。
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船舱内灌入液氮,低温液氮便会爆炸般地膨胀,高压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
英国一家低温公司将船只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海水中,然后把近20升液氮压入沉船舱内,仅用30秒钟,就使沉船露出了水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低温世界将更多地为人类造福。
从食品保存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低温世界的奇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摄.取镊.子慑.服嗫.嚅蹑.手蹑脚B.膨胀.帐.篷账.目怅.然为虎作伥.C.倔.强崛.起挖掘.诡谲.一蹶.不振D.暂.时錾.刀崭.新辗.转斩.草除根解析:A项,摄、慑读shè,镊、嗫、蹑读niè;B项,胀、帐、账读zhànɡ,怅读chànɡ,伥读chānɡ;C 项,均读jué;D项,暂、錾读zàn,崭、辗、斩读zhǎ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阅读答案
①经过科学界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
冷有一个最低限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
当温度降到零下100℃以下时,称为超低温。
② 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壶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
铝、锌、、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③ 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
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④ 根据一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环境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
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
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⑤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⑥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农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
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能够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
⑦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上海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
他们将极冷的液氮喷到肿瘤上,使肿瘤结成冻块,然后让它复温解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就能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⑧超低温的利用,有着广阔、诱人的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5.解释文中“超流现象”的意思。
6.“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一句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7.“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
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5.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96 ℃以下时,小杯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叫做“超流现象”。
6.在行文上总领本节的内容,表明下文是说明许多奇妙的现象。
7.运用了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让人形象生动地感受到超低温下水银柱发生的奇妙现象,引起读者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