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优质版】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优质课件

• ②美洲等地的
晋商
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
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
聚。
• ③一些地方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
• 2.局限
•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小农的经传济 统 压倒优势。
还占据
•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 进步和转型。
•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李贽认为穿衣 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 生活而空谈仁义道德。
• (5)提倡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顾炎武强调经世致 用的思想,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 2.17—18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
政治
中国 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西方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2、局限: ①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②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第二章节 思想领域的变化
1、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继承(陆王心学): (1)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 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 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2)评价: ①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 立志; ②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③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推
广
③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
种
获取更多的收入。
植 图
(2)手工业: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 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优质教学课件PPT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优质教学课件PPT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标要求: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认识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浙江省桐乡第二中学王炜强(明)仇英:《清明上河图》一个比六百年前北宋汴京更令人激动城市——苏州用“市民”视野看明清经济与文化“市民阶层成分极其复杂,除了中小工商业者、手工业工人外,还包括三教九流及百业游民。
”——颜长珂、周传家:《李玉评传》“以吾苏郡而论,洋货、皮货、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座,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
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
”——顾公燮《消夏闲记摘钞》卷上1.民之发展一、从“市民”视角看明清经济思考:请阅读课本,归纳明清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因素为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提供了可能性。
明清经济发展概况:农业商品化手工业新式化商业群体化1.民之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商品经济发展明清经济中的“发展”与“不发展”材料: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 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 1742年)。
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材料: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
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从这段时间起,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节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6页“量”而无“质”材料:国家太平日久,人口户口百倍于前。
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
为商为贾,奔走四方;又百工技术,吴人为众,而常若不足。
——乾隆《吴县志》材料: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
……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矣。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

探究2:经济的“新生”力量能否带来社会转型(从经济、 政治、社会价值观等角度思考)?
楼璹(shu)
康熙题诗,焦秉贞绘图
朕(雍正)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 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 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人口
183678258 208095796 361600000 389942036
平均土地 (亩) 4.25
3.75 2.19 1.86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4-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时间
中国
14世纪 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废丞相; -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15世纪 成化年间(1465-1487)开始八股取士
创作源泉: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丰富、文化知识普及
科技领域的“新旧碰撞”
旧知识的新总结
徐光启: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 大学士、内阁次辅,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
新知识的冷遭遇
小组合作--时空穿越: 1、如果由你来绘制历史长卷,你的作品中会运用哪些素材、时代元素? 2、你想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什么名字?(主题) 3、想 领域
明末 清初
表现
探究3:相较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新”在何处?
相同点 世界本原
认识理
不同点 实现理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在心外
理在心中
格物致知 (向外求理)
内心反省 (向内求理)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宋明理学包含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探究4:李贽的思想为何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震动?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优秀课件

南宋陆九渊
明 王阳明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 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明末 李贽
后人评价: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
此书排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 无不颠倒易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 儒,震其虚名。
徽
反儿
黑
健新
商
问孙
头
妇安
新老 长
直
持竹
食翁 大
到
家枝
货何 不
白
身词
志处 相
头
作
来识
回
客
“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宇内”“徽骆“驼贾”而好儒”
结合课本,找找明清经济发展的新气象、新变化。
领域
新因素、新现象
商业 白银货币普遍使用;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 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商帮和会馆出现;形成全国性市场。
而鱼食豕下,皆易肥也。塍之平阜植果属,其污泽植菰
属,可畦植蔬属,皆以千计。鸟凫昆虫之属悉罗取, 法而售之,亦以千计。室中置数十匦,日以其分投之, 若某匦鱼入,某匦果入,盈乃发之,月发者数焉。视田 之入,复三倍。——《戒庵老人漫笔》卷四“谈叄”
· ·
清
《 耕
焦织
秉图
贞耙
耨
》
《清代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谈参者,吴人也,家故起农。参生有心算,居湖乡,田
多洼芜,乡之民逃农而渔,田之弃弗辟者以万计。参薄 其直收之,佣饥者,给之粟,凿其最洼者池焉,周为高 塍,可备坊泄,辟而耕之,岁之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 计,皆畜鱼,池之上为梁为舍,皆畜豕,谓豕凉处,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问题1: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明清经济各领域发展中有何局限?
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等并无实质性突破 手工业中采用新经营方式整体较少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未能对自然经济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1/6/2024
小农经济 仍占主体
二、思想领域的萌新与承古
材料三: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始终;天理即是良知。……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 之教。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 材料二:在农具、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 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不过就总体而言,这种出于市场需 求、以自由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规模化生产,在明清两朝仍然只是出 现于局部范围的局部行业,尚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导 向……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仍然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并未能对传 统自然经济结构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题1: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明清经济各领域发展中有何局限?
1/6/2024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
材料二:在农具、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 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不过就总体而言,这种出于市场需 求、以自由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规模化生产,在明清两朝仍然只是出 现于局部范围的局部行业,尚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导 向……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仍然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并未能对传 统自然经济结构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王阳明《传习录》 问题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不盲目屈从于现实,根据材料三 王阳明如何从时代中实现超越的?
1/6/2024
二、思想领域的萌新与承古
材料四: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优质课件

4、发展缓慢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
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政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
小农经济
特点: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地位: 征服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物质支持
李贽 明末清初 三大家
熏陶
小说和戏曲
科技
陆王心学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三、文学艺术
四、科技
二、低头冥思久——承古萌新的思想
(一)背景
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后,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 工具,日益僵化;拜金主义思想盛行。
(二)陆王心学
陆 九 渊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材料五: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 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业 关系的新经营手段。Leabharlann 封建专制制度束缚商业
变在手工业经营方式。
白银内流,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商帮形成;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专业化市镇兴起。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晚明 商品经经济济繁决荣定,文资化本主义萌芽
*小农经济占主导
*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思想专制,理学僵化
社会 文化知 娱乐活 识进一 动丰富 步普及
—— (康熙)《常州县志》
开设工场和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一、抬头望神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3、商业
(1)货币: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
贸易发展。
明中期,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依赖于进口白银
材料四:海外白银的来源,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优质课件下载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
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经济作物繁多
耕地面积增加
产品商品化
一、明清经济新变化—手工业工场化
明清时期苏州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点?
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 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 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政府)出在现苏自州由复雇置佣官劳局动,力设及机雇8佣00关张系,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 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①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主张“众治”
成为近代进 步思想的先
声,
但未撼动儒 学的正统地
位。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 概括)
③“经世致用”(实学)
二、明清思想新变化—理学嬗变与启蒙新声
时 人物
代表成果
历史地位/意义
期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光启
明 朝
宋应星
徐弘祖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特征
① 经验总结性
著作多
② 以实用科技为主
③ 西方近代科技传
入
二、明清思想新变化—理学嬗变与启蒙新声
时间 作者
代表作品
历史地位/意义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小 说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叁 · 小说与戏曲 【课堂探究】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工商业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3)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二、文学科技:小说、戏曲、科技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得以繁荣
类型 成就
地位 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过如另此外一精个致笔到贴式苛检细查的,按饮照食膳管谱的理配,方足,检见查皇一家遍,上然方后供准备馔传之膳仪。‘式传与膳排’一场声,令 下也,可由掌以勺看的出按照权上力菜是的次何序等,的听总敏提感调而的指紧挥张安,排,以做至成于一个不一得个不的菜将,吃顺饭序呈这递一上 去人。之这期所间需内都务府用的重人重,寿仪膳式房制的总度管牢、笼提调禁,锢眼起睛盯来着。每一个菜盛到碗里或碟里。碗
和碟都是银制的,据说如果菜里有毒,银就能变成黑色。然后交给太监,用黄云缎包好,
二、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时代,八股取 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 伏……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使得一 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 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性优势;
局限: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进步。
二、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时代,八股取
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
伏……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使得一
2.李贽
李贽的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朝上国的迷梦
然而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 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 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 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 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正 当西方国家大步迈入近代工 业文明的时候,中国社会仍 旧迟滞不前,埋下了落后挨 打的伏笔。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一.陆 王 心 学
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
(1)“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2)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1527-1602)
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
(1610-1695)
顾炎武
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
(1613-1682)
王夫之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
(1619-169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李贽 离经叛道
生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平 经历:少年求学—中年做官—晚年入狱
本质: “致良知”、本心是良知 良知就是理 穷理: 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探究一:怎样理解二程、朱熹、王阳明观点的异同?
程
王
颢
守
仁
程
朱
陆
颐
熹
九
渊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学派 代表 对世界本 求知 名称 人物 原看法 方法 产生的影响
程 朱 理 学
二程 朱熹
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
格物 致知
元明清时期的 统治思想, 影响海内外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5.意义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各种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1)丝织、棉织、印染、 制瓷等方面, 品 种繁多,产品精良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手工业工场,其中 有些颇具规模
清代纺织图
2.商业: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 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区域性 市场和全国性市场 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农村地区发 展为工商业市镇
前门街市图(局部)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
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徽商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 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 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 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 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 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 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 商帮集团。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 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 ,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 ,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 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 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
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
《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 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 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 藏之后世”。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的思想观点: ⑴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 家的虚伪; ⑵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和个性的发展。 2、对李贽的思想的评价:
2、明中后期:王阳明的心学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论; (2)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陆王心学本原: “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
上寻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 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
陆九渊
王守仁
本质: “心即是理”、“吾心即是宇宙
” 穷理: “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
陆 王 心 学
陆九渊 王阳明
宇宙便是 吾心, 吾心即是 宇宙
发明 本心
致良知
古代重要思 想,影响海 内外
程朱理学
朱熹
一生著书209卷, 编纂书籍210卷,注释 38卷,校勘 72卷。
道问学、读书穷理 格物致知
理是本原
陆王心学
陆九 渊
没有专书留下,只是 后人为他编纂了文集。
尊德性、学苟知本, 六经皆我注脚。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 P T 【优质版】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 P T 【优质版】
新课导入:观电影述说历史的故事
一、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 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⑴挑战孔子和儒学正统地位
思 想
⑵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常私欲 ⑶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⑷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
平等
影 响
⑴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 要求
著 作
《焚书》
《藏书》
李贽之死
明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
发明本心
心即理也
探究: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同: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②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2、异:
①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存在的“理”; 后者认为“心即理”是主观的。
②把握“理”的方法: 前者主张“格物致知”; 后者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
二.明清儒学的发展
李贽
温陵居士 明末
清
朝
2.政策
3.结果
开
重视农业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荒
,大力推
,并有了较大发展
执
行垦荒政
,为清朝前期的兴
照
策
盛奠定了基础
4.具体表现
(1)土地方面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 垦,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2)水利方面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进行治 理,组织人力修建堤坝、渠堰、海塘
(3)种植方面 ①改进粮食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推广玉米、甘薯高产作物
①代表:晋商和徽商
②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盛 世 滋 生 图
晋商
晋商俗称“山西帮”, 亦称“西商”“山贾”。在漫 长的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 的盐、铁、麦、棉、皮、毛、 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 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 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 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 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 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 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 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 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