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瓷器ppt课件

38
珐琅彩
39
意义
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这些陶瓷艺术品 记载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程,包容了中国 人深沉婉约、融于自然,却又慷慨激昂、 粗犷豪迈的情怀。从平民百姓到皇室贵族, 从物质生活到意识形态,中国人与陶瓷艺 术品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陶瓷艺术品以 自身独特的“泥”的精神,“玉”的品质 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
16
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17
汝窑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宋代 五大瓷窑的魁首。窑址位于今河南 临汝、宝丰一带,宋代属汝州,故 名汝窑。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 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汝官窑。 汝官窑瓷的特点是胎质细腻,造型 端庄,釉色晶莹似玉。
18
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0
Thank you !
41
上海博物馆藏有北宋 汝窑青瓷盘,器的底 盘上有芝麻叶的纹理 ,由一主脉生出很多 支脉,每一支脉又形 成很多的支脉,纹理 细密,脉络清晰,很 耐看。
19
官窑
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 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 (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 “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 后者为南宋官窑。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 世。样式繁杂,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 宫廷风格。历来专供皇家享用。其烧瓷原料的 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 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 发展打下基础,唐三彩出现。
15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 唐代的陶器,以黄、 褐、绿为基本釉色,后 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 器称为"唐三彩"。 唐 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 ,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 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 ,便形成浅黄、赭黄、 浅绿、深绿、天蓝、褐 红、茄紫等多种色彩, 但多以黄、褐、绿三色 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 浓淡变化、互相浸润、 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 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 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珐琅彩
39
意义
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这些陶瓷艺术品 记载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程,包容了中国 人深沉婉约、融于自然,却又慷慨激昂、 粗犷豪迈的情怀。从平民百姓到皇室贵族, 从物质生活到意识形态,中国人与陶瓷艺 术品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陶瓷艺术品以 自身独特的“泥”的精神,“玉”的品质 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
16
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17
汝窑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宋代 五大瓷窑的魁首。窑址位于今河南 临汝、宝丰一带,宋代属汝州,故 名汝窑。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 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汝官窑。 汝官窑瓷的特点是胎质细腻,造型 端庄,釉色晶莹似玉。
18
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0
Thank you !
41
上海博物馆藏有北宋 汝窑青瓷盘,器的底 盘上有芝麻叶的纹理 ,由一主脉生出很多 支脉,每一支脉又形 成很多的支脉,纹理 细密,脉络清晰,很 耐看。
19
官窑
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 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 (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 “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 后者为南宋官窑。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 世。样式繁杂,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 宫廷风格。历来专供皇家享用。其烧瓷原料的 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 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 发展打下基础,唐三彩出现。
15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 唐代的陶器,以黄、 褐、绿为基本釉色,后 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 器称为"唐三彩"。 唐 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 ,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 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 ,便形成浅黄、赭黄、 浅绿、深绿、天蓝、褐 红、茄紫等多种色彩, 但多以黄、褐、绿三色 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 浓淡变化、互相浸润、 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 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 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瓷器ppt课件

泥 土 的 生
陶命 瓷
1
❖ 1.陶瓷的概念 ❖ 2.工艺流程 ❖ 3.历史沿革及种类 ❖ 4.现在应用 ❖ 5.陶瓷新义 ❖ 6.陶瓷文化
2
概念: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 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 以及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 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 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 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 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 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
17
东汉青瓷:
❖ 东汉后期,原料的 精选,胎釉配方、成 型工具和窑炉结构的 改进,烧造技术大大 提高。
❖ 东汉青瓷的加工精细 ,胎质坚硬,不吸水 ,表面施有一层青色 玻璃质釉。这种高水 平的制瓷技术,标志 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 入一个新时代。
18
唐代:南青北白
❖ 隋唐五代时期,形成了中国瓷器史上“南青 北白”的局面,既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 生产白瓷为主。青瓷以越窑产品的质量最高,白 瓷以邢窑产品质量最高。这一时期是重要的窑具 “匣钵”普及发展的时期,使得瓷器制作与造型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胎壁由厚重趋向轻薄,底足 由平底、饼形足变为玉壁形底、圈足,釉面不受 窑内烟熏污染,从而保持了色泽纯净,器物造型 趋向于轻巧精美。这时还出现了绞胎瓷、花釉瓷 、秘色瓷等高级品类,长沙窑普遍使用了瓷器高 温釉下彩、釉上彩新技术。中国瓷器的外销出现 了较大的规模。
7
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
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 地脱颖而出。 成瓷缺陷的修补 :
一件完美的瓷器有时烧出来会有一点瑕 疵,用JS916-2(劲素成)进行修补,可经 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 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 而出。以让成瓷更完美。
陶命 瓷
1
❖ 1.陶瓷的概念 ❖ 2.工艺流程 ❖ 3.历史沿革及种类 ❖ 4.现在应用 ❖ 5.陶瓷新义 ❖ 6.陶瓷文化
2
概念: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 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 以及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 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 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 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 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 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
17
东汉青瓷:
❖ 东汉后期,原料的 精选,胎釉配方、成 型工具和窑炉结构的 改进,烧造技术大大 提高。
❖ 东汉青瓷的加工精细 ,胎质坚硬,不吸水 ,表面施有一层青色 玻璃质釉。这种高水 平的制瓷技术,标志 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 入一个新时代。
18
唐代:南青北白
❖ 隋唐五代时期,形成了中国瓷器史上“南青 北白”的局面,既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 生产白瓷为主。青瓷以越窑产品的质量最高,白 瓷以邢窑产品质量最高。这一时期是重要的窑具 “匣钵”普及发展的时期,使得瓷器制作与造型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胎壁由厚重趋向轻薄,底足 由平底、饼形足变为玉壁形底、圈足,釉面不受 窑内烟熏污染,从而保持了色泽纯净,器物造型 趋向于轻巧精美。这时还出现了绞胎瓷、花釉瓷 、秘色瓷等高级品类,长沙窑普遍使用了瓷器高 温釉下彩、釉上彩新技术。中国瓷器的外销出现 了较大的规模。
7
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
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 地脱颖而出。 成瓷缺陷的修补 :
一件完美的瓷器有时烧出来会有一点瑕 疵,用JS916-2(劲素成)进行修补,可经 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 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 而出。以让成瓷更完美。
《中国古代瓷器》PPT课件

整理课件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汉
3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 了提高。窑场有了成倍增加。从胎色上,比三国 时略深,造型更为丰富,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制。 东晋的越瓷走向低落。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 分裂的政治形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下降趋势 都非常明显,只有南朝一些小规模的窑场和北朝 青瓷窑场(山东)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 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李世民将骑马 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阎立本画 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 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唐 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 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吟出“五花 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 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 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整理课件
10
宋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 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汝、官、哥、 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定窑白釉孩儿枕
2021/1/7
整理课件
11
定窑,也称粉定,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口 沿上不施釉,俗称“芒口”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整理课件
17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2021/1/7
整理课件
18
元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元青花大改 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 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 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 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2021/1/7
颈定 瓶窑
白 釉 刻 花 直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汉
3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 了提高。窑场有了成倍增加。从胎色上,比三国 时略深,造型更为丰富,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制。 东晋的越瓷走向低落。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 分裂的政治形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下降趋势 都非常明显,只有南朝一些小规模的窑场和北朝 青瓷窑场(山东)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 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李世民将骑马 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阎立本画 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 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唐 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 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吟出“五花 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 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 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整理课件
10
宋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 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汝、官、哥、 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定窑白釉孩儿枕
2021/1/7
整理课件
11
定窑,也称粉定,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口 沿上不施釉,俗称“芒口”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整理课件
17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2021/1/7
整理课件
18
元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元青花大改 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 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 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 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2021/1/7
颈定 瓶窑
白 釉 刻 花 直
《中国陶瓷文化》课件

烧制技术
烧成温度
根据不同陶瓷种类和用途,控制 烧成温度在800℃-1300℃之间,
确保陶瓷的硬度和稳定性。
烧成气氛
根据需要,调节烧成气氛,如氧化 气氛、还原气氛等,以获得不同的 陶瓷效果。
烧成时间
控制烧成时间,确保陶瓷充分烧结 ,避免出现裂纹、变形等问题。
装饰技术
彩绘装饰
利用彩绘技术,在陶瓷表面绘制各种 图案和花纹,增加艺术美感。
文化价值挖掘
深入研究中国陶瓷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提升对陶瓷文化的 认识和认同感。
保护知识产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仿冒和侵权行为,维护陶瓷产业的合法权 益。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装饰美
总结词
中国陶瓷的装饰美是其重要特色之一,通过各种装饰手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 特色。
详细描述
中国陶瓷的装饰美表现在其丰富多彩的纹样和图案上。如青花瓷的蓝白相间、五彩瓷的 艳丽夺目、粉彩瓷的温婉柔美等,这些装饰手法都充分展现了中国陶瓷的装饰美。此外 ,陶瓷上的图案和纹样也富含文化内涵,如吉祥图案、山水风光、花鸟鱼虫等,都体现
中国陶瓷的国际影响
中国陶瓷在历史上曾经对世界陶瓷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如欧洲的“中国热”和日本的“陶艺革命”。
中国陶瓷的工艺技术、艺术风格和装饰手法等也对其他国家 的陶瓷发展产生了影响,如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的陶瓷 艺术都受到中国陶瓷的影响。
PART 06
中国陶瓷的未来发展
REPORTING
彩瓷
总结词
彩瓷是指在白瓷的基础上施以彩绘,再进行烧制的陶瓷艺术品。
详细描述
彩瓷以其色彩丰富、图案精美而著称。常见的彩瓷有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等。彩瓷的起源可追 溯至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器,但真正意义上的彩瓷是在元代景德镇发展起来的。彩瓷融合了绘画 、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关于瓷器的ppt课件

收藏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 的人开始涉足瓷器收藏领域,推动了 瓷器收藏市场的发展。
05
瓷器与生活
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餐具
瓷器因其美观和实用性,成为家庭日常餐桌上的 主要用具。
装饰品
瓷器艺术品可作为家居装饰,增添生活品味。
礼品
瓷器常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代表高雅与精 致。
瓷器与茶文化的结合
瓷器的种类
01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瓷器可分为多种类型。
02 按用途可分为日用瓷、艺术瓷和建筑瓷等;按胎 体可分为硬瓷和软瓷等。
02 此外,还有青花瓷、釉下彩、釉上彩等多种瓷器 品种,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瓷器的制作工艺
瓷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制坯、上釉、烧成 等步骤。
制坯是瓷器制作的基础,需要经过配料 、成型、修坯等工序;上釉可以提高瓷 器的美观度和耐久性;烧成则是将上釉 后的坯体进行高温烧制,使釉料熔融并
瓷器的文化意义
瓷器与中华文明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体 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度成
就。
瓷器与日常生活
瓷器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瓷器与艺术审美
瓷器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代 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
03
瓷器的鉴赏
瓷器的胎质
胎质纯净细腻
瓷器的胎质纯净,质地细 腻,无杂质,给人以温润 如玉的感觉。
跨界合作
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合作,创造出独特的瓷器作品。
THANKS
感谢观看
现代瓷器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涌现出 许多新的品种和风格。
瓷器在世界的传播
01 瓷器在欧洲的影响
明代以来,中国瓷器大量出口到欧洲,对欧洲的 制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瓷器.ppt

汝窑特点
胎体薄、 满施玛瑙釉 鱼鳞状开片、 天青色
官窑
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於汴凉所造, 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 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 内司官窑或内窑,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 官窑,器形较多,有直径大过一尺的大 型产品。
官窑特点
胎薄釉厚、 网状大开片、 多铁足。
秦汉的雄强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 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 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 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 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 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 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 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 :
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 广东石湾和枫溪、 河北唐山和邯郸、 山东淄博等。
原始的古拙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 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 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 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 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 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 呈灰白色。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 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 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汝窑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 青瓷窑,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 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 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 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陶瓷ppt课件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艺术
总结词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
详细描述
唐宋时期,中国陶瓷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唐三彩、青瓷、白瓷等品种丰富,工艺精湛。宋代 则以汝窑、官窑、哥窑等名窑为代表,追求釉色之美。元明清时期,陶瓷发展更加多元化,如元代的 青花瓷、明清时期的五彩瓷和珐琅彩等。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艺术
近现代陶瓷的变革与创新
总结词
近现代的变革与创新
详细描述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变化,中国陶瓷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新型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使得陶瓷制作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一些传统工艺和特
色品种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近现代陶瓷的变革与创新
总结词
现代应用与价值
VS
详细描述
现代的中国陶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 在建筑、家居、礼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实用价值 和收藏价值。一些珍贵的古董陶瓷更是成 为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宝贝。
05
中国陶瓷的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
中国陶瓷的国内外市场分析
国内市场
中国陶瓷在国内市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受众,国内消费者对陶瓷产品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依恋。随 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国内市场对高品质、个性化、创意性的陶瓷产品需求不断攀升,为 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外市场
白瓷
总结词
白瓷是中国陶瓷的另一经典品种,以其洁白如玉、细腻 透明的质地而闻名。
详细描述
白瓷以瓷土中的高岭土为主要成分,经过高温烧制后呈 现出洁白如玉的色泽。其质地细腻、透明度高,给人以 清新脱俗的感觉。白瓷的烧制技术难度较高,需要严格 控制烧制温度和气氛,因此品质优良的白瓷价值较高。 其造型也十分丰富,常见的有杯、碗、盘、瓶等。
中国瑰宝——瓷器.ppt

褐 釉 原
早 出 现
瓷 器 的
16
28.0
厘世 米纪
始 瓷 尊
于 商
Hale Waihona Puke 雏 形——前 代最
❖ 从东汉到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 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 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 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水波纹四系罐
❖ 东汉(公元25——220年) ❖ 高19.5厘米,口径10.8厘米
❖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 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 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 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 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
❖
❖
❖
27.0
口 径 厘 米
1006
商 (
青
年 ) 高
约 公 元 前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 气。
❖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 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
中国瑰宝—— 瓷器(China)
瓷器的分类
❖ 宋柴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弟窑 定 窑 均窑
❖ 元元青花 元釉里红 ❖ 明永乐窑 宣德窑 成化窑 弘治窑 正德
窑 嘉靖窑 隆万窑 ❖ 清康熙瓷 雍正瓷 乾隆瓷 嘉道瓷 咸同
瓷 光绪瓷 ❖ 民国民国瓷
瓷器的发展
❖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 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 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 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 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 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 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 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现代的发展
▪ 中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吸纳了 国外艺术新的理念。我们过去的理念就是 以实用为主,重温历史,从原始社会的原 始陶到彩陶,到东汉时期的原始瓷器,一 直发展过来,都是从粗糙慢慢到精美的过 程,而现代瓷器变得更为实用,越做越精 细、越做越灵巧,最后越做越玲珑剔透, 形成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 薄如纸,声如磐”的四大特点。
13
14
1
•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
家,英文中的“China”一词原意 为瓷器,为什么?
2
中国瓷器的产生
•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 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 ,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 ,距今约4200年。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 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 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 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 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
3
中国瓷器的发展
•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 年)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 先地位。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 ,形成独自的窑系。所谓窑系,是指某一著名窑 场与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窑场均生产某一种或几种 相同类型的产品,这些窑场就构成一个窑系,以 主要和最有影响的窑场命名。浙江是中国最早形 成窑系的地区,其原因可能与这里是中国瓷器的 发源地、制瓷业特别发达有关。
12
•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整个欧洲社会。瓷器同(Celadon)来称呼青 瓷。
10
• 当时的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 Chinaware)指称来自中国的瓷器。英国 女王玛丽二世也醉心中国瓷器,在宫内专 门设置许多玻璃橱以陈列各式瓷器。于是 英国社会以中国·瓷器装饰和日用的风气便 流行起来,瓷器渐成客厅和内室必不可少 的陈设。 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 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 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 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5
• 唐代(公元618-917年)建立了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帝国 。瓷器的生产不仅满足国内各大都市市场上的需要,还远 销到国外。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 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
• 北宋:①皇室需用的高级瓷器,由官办瓷窑烧制。官办瓷 窑严格按照宫廷设计的式样进行生产,造型多仿古,以青 瓷为主。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在经济上不惜工本,烧制的 瓷器严禁民间使用。②广大民众所需的日用瓷器,由南北 各地民间瓷窑进行生产。由于它是商品生产,销路好的瓷 器各窑争相烧制,一窑创新,各窑模仿,结果就形成了各 种窑系。 。③对外贸易用瓷,瓷窑主要集中在广东、福 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官窑生产的瓷器,民间不得使用, 而宫廷需求有限,时烧时废,得不到发展。民窑则相反,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向前发展。民间瓷窑的大量兴起,是 宋代瓷器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6
7
• 明代在景德镇设置专为生产御器的官窑,又对民 窑采取“官搭民烧”即“有命则供,无命则止” 等手段,来为宫廷烧制瓷器,民窑得到普遍发展 ,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明代时的青 花瓷器,色调浓艳,具有元代青花瓷的许多特征 。
• 清代也在景德镇设御瓷厂,但烧瓷主要都在民窑 。清代的突出成就是转心瓶的烧制,以及成功地 仿烧漆、木、铜器物和各种果品等。清代瓷器, 集历代烧瓷之大成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达到了 中国瓷器烧造的历史高峰。
4
•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 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 起来的。通过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由青瓷发展 而来的白瓷出现了。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其含铁量 的不同。瓷土含铁量少则瓷器呈白色,含铁量多 则瓷器颜色较暗,呈灰、浅灰或深灰色。就瓷器 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色瓷向彩瓷发展的,像 是褐绿彩、青花、五彩、粉彩等都是以白色为衬 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所以,白 瓷的产生,对瓷器的发展有及深远的影响,至唐 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8
9
China与中国
• 十七世纪,西欧皇室和宫廷开始兴起收藏 中国瓷器之风。自葡萄牙开辟新航路之后 ,瓷器也成欧洲社会最珍贵的礼物,中国 陶瓷的影响在欧洲不胫而走。
• 十七世纪末 ,法国人对中国的茶叶、丝绸 、瓷器尤为偏爱。那时法国正是欧洲文艺 、美术、戏剧、礼节、服饰、装潢仿效的 中心,所以具有“中国风格”的物品流传
现代的发展
▪ 中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吸纳了 国外艺术新的理念。我们过去的理念就是 以实用为主,重温历史,从原始社会的原 始陶到彩陶,到东汉时期的原始瓷器,一 直发展过来,都是从粗糙慢慢到精美的过 程,而现代瓷器变得更为实用,越做越精 细、越做越灵巧,最后越做越玲珑剔透, 形成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 薄如纸,声如磐”的四大特点。
13
14
1
•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
家,英文中的“China”一词原意 为瓷器,为什么?
2
中国瓷器的产生
•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 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 ,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 ,距今约4200年。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 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 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 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 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
3
中国瓷器的发展
•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 年)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 先地位。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 ,形成独自的窑系。所谓窑系,是指某一著名窑 场与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窑场均生产某一种或几种 相同类型的产品,这些窑场就构成一个窑系,以 主要和最有影响的窑场命名。浙江是中国最早形 成窑系的地区,其原因可能与这里是中国瓷器的 发源地、制瓷业特别发达有关。
12
•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整个欧洲社会。瓷器同(Celadon)来称呼青 瓷。
10
• 当时的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 Chinaware)指称来自中国的瓷器。英国 女王玛丽二世也醉心中国瓷器,在宫内专 门设置许多玻璃橱以陈列各式瓷器。于是 英国社会以中国·瓷器装饰和日用的风气便 流行起来,瓷器渐成客厅和内室必不可少 的陈设。 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 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 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 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5
• 唐代(公元618-917年)建立了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帝国 。瓷器的生产不仅满足国内各大都市市场上的需要,还远 销到国外。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 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
• 北宋:①皇室需用的高级瓷器,由官办瓷窑烧制。官办瓷 窑严格按照宫廷设计的式样进行生产,造型多仿古,以青 瓷为主。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在经济上不惜工本,烧制的 瓷器严禁民间使用。②广大民众所需的日用瓷器,由南北 各地民间瓷窑进行生产。由于它是商品生产,销路好的瓷 器各窑争相烧制,一窑创新,各窑模仿,结果就形成了各 种窑系。 。③对外贸易用瓷,瓷窑主要集中在广东、福 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官窑生产的瓷器,民间不得使用, 而宫廷需求有限,时烧时废,得不到发展。民窑则相反,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向前发展。民间瓷窑的大量兴起,是 宋代瓷器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6
7
• 明代在景德镇设置专为生产御器的官窑,又对民 窑采取“官搭民烧”即“有命则供,无命则止” 等手段,来为宫廷烧制瓷器,民窑得到普遍发展 ,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明代时的青 花瓷器,色调浓艳,具有元代青花瓷的许多特征 。
• 清代也在景德镇设御瓷厂,但烧瓷主要都在民窑 。清代的突出成就是转心瓶的烧制,以及成功地 仿烧漆、木、铜器物和各种果品等。清代瓷器, 集历代烧瓷之大成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达到了 中国瓷器烧造的历史高峰。
4
•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 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 起来的。通过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由青瓷发展 而来的白瓷出现了。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其含铁量 的不同。瓷土含铁量少则瓷器呈白色,含铁量多 则瓷器颜色较暗,呈灰、浅灰或深灰色。就瓷器 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色瓷向彩瓷发展的,像 是褐绿彩、青花、五彩、粉彩等都是以白色为衬 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所以,白 瓷的产生,对瓷器的发展有及深远的影响,至唐 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8
9
China与中国
• 十七世纪,西欧皇室和宫廷开始兴起收藏 中国瓷器之风。自葡萄牙开辟新航路之后 ,瓷器也成欧洲社会最珍贵的礼物,中国 陶瓷的影响在欧洲不胫而走。
• 十七世纪末 ,法国人对中国的茶叶、丝绸 、瓷器尤为偏爱。那时法国正是欧洲文艺 、美术、戏剧、礼节、服饰、装潢仿效的 中心,所以具有“中国风格”的物品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