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一课,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旨在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地理词汇掌握不足,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对美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
2.难点:美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国的相关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美国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美国相关的图片、地图等课件,展示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等景观。
2.资料:收集有关美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3.问题:准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等图像,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等景观,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操练(10分钟)分发资料,让学生阅读有关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有哪些?这些产业是如何分布的?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总结美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初中七下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所在经纬度。
2.运用地图资料找出美国的地形和河流。
3.运用所学掌握美国所处温度带,并能说出其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和资源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1.揭示美国的地形、河流、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教师: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我啊,刚从澳大利亚带团回来。
澳洲的美景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你们也都去过澳大利亚吧。
那我要问一问你们:“澳大利亚名闻天下的三大美名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今天,我又要带团出发了。
这次我要去的是西半球的超级大国。
想知道是那里吗?来看一看我做的宣传海报。
【播放关于美国的精选图片】教师:你们知道我要去哪里了吧。
没错,就是美国。
怎么样?是不是很羡慕我啊。
可是,我从来没去过美国。
主任又给我下了死命令——出发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了解,他还给我发了一份任务清单。
找位同事帮我读一读。
【学生朗读教学目标】教师:我将思路整理一下发现,我需要从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资源方面来了解美国。
我准备绘制一幅美国的地理概况简图。
可是……我的动手能力特别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章节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掌握美国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呈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针对美国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可能对于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片等方式,逐步掌握美国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基本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片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基本特点;2.难点:对于美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差异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美国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国的地理特点;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美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地理填空题或者选择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于美国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较多,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分布等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和经济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美国的电影、音乐、体育等方面有较高的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
2.了解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到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4.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
2.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3.地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城市分布。
2.案例分析法:以美国为例,分析其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认识到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国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相关案例和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美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美国》的教学设计。
教材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提高对美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但七年级学生对美国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视野。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环境的兴趣,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美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美国相关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3.网络资源:搜集与美国地理相关的在线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美国的地标建筑、自然风光等,让学生对美国有直观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美国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等。
同时,介绍美国的地形分布,如山脉、平原、高原等,以及这些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美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每组选取一个地形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美国》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美国》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美国的基本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美国这一国家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特色,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基本地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资料搜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和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地理特色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状况、文化特色。
2.难点:美国各州的地理位置和特色、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美国地图,使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美国各地的风光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3.资料搜集法:引导学生搜集美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提高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美国各州的特色和主要城市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国地图、风光图片、相关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美国地理特点和人文特色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美国的国旗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国各地的风光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美国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资料搜集,了解美国各州的特色和主要城市。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通用9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通用9篇)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
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
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启发]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分析美国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对美国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美国这一国家的地理特征,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片面或错误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国的地域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归纳美国地理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文化等特征的兴趣,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国的地域特色,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归纳美国地理特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美国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地理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入了解美国的地理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美国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美国地理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引导学生感受美国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工业的地区分布、主要工业城市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2.了解东北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及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美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1.美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及主要工业城市。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四、教具准备
视频、课件、地图册等。
五、教学过程
(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导入:播放视频:初窥美国X—37B 空天飞机。
总结:从视频中我们发现美国的军事非常强大。
那么强大的军事需要以什么为支撑呢?(发达的工业)。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全面了解
美国的工业状况。
(板书)美国的工业。
2.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己看并浏览课本内容。
3•展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
引导:
①找出美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那三个地区;
②分析东北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③找出各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板书)三大工业区、工业城市
总结:东北部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
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
问:通过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工业部门种类怎么样呢?
(板书)种类全
呢?
(板书)产量大
(过渡):有人说,只要摧毁了美国的一个地方,就能使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受到重创,大家知道是哪里吗?
5•播放视频:走进硅谷
引导:里面说的是哪个地区,这个地区主要发展是什么产业?
小结:硅谷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名称,它已经成了高新技术的代名词,代表了一种创新的精神,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像硅谷学习,形成了日本硅谷,韩国硅谷,中国也不例外,我们有北京中关村硅谷,上海浦东硅谷,台湾新竹硅谷,浙江也有一个叫做“天堂硅谷”,由此可见,硅谷已经成为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板书)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6.过渡:高新技术产业影响了全世界,那它对于美国有什么影响呢?
活动:阅读P87页第2题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填空题。
说说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经济增长中的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8〜1996年,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新增就业机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⑶2000年;美国因特网经济的产值艺超过_____________ 美元。
(4)美国经济增长的__________ 来自于信息产业。
小结: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我
们又可以发现美国工业的一个是特点?
(板书)技术先进
(承转):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
它众多的工业产品和高水平的生活消费,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二)能源消耗大国
1•创设情景。
视频:环境污染导致美国秃鹰变毒鹰。
问:这个视频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环境污染大国
(2) 展示材料:美国日耗原油约2100 万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石油消耗第一大国;美国电力人均消耗是1400 千瓦时,是日本的 1.5 倍,中国的7 倍。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保有、生产和销售国, 3 亿人口注册的汽车竟有 2.6 亿
辆.
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资源消耗最大国借助材料和数据,直观感受美国对世界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2.我当小法官展示材料: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以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更加重视,纷纷进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发达国家,在过去200 多年间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却态度非常消极,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讨论:你对美国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小结: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大量掠夺、消耗世界资源为代价,发展本国经济,对世界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当回小县长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美国工业,你觉得对我们金湖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哪些借鉴意义?
课堂练习:
A读图时空
E巩固练习
C中考连接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作业布置:导学评价。
六、板书设计:
工业区、工业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资源消耗最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