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冬小麦栽培技术

冬小麦栽培技术
耕翻土地,精细整地,创 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提高 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 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 时期,保证冬小麦的出苗 率和生长。
播种方法
采用先进的播种方法,如 精量播种、沟播等,提高 播种效率和出苗质量。
加强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
在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 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或移栽补
除草与防虫
除草
在小麦生长期间及时进行杂草防治,采用 化学或人工除草方式。
VS
防虫
根据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生物、化 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蔓 延。
收获与储存
要点一
收获
在适收期收割小麦,注意收割方法和操作规程,避免小 麦损失和污染。
要点二
储存
采用干燥、通风、防潮等措施,保证小麦储存期间的质 量和安全。
冬小麦的种植历史与现状
冬小麦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 作物之一。在中国,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全国 各省区,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也在 不断改进和提高。现代的冬小麦种植技术注重生态环保、 高效优质等方面,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 需求。
冬小麦的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冬小麦产业将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优化产业结 构、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提高冬小麦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科技创新
加强冬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提高冬小麦 的产量和品质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如智能农业、精 准农业等,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解决措施
选用抗旱性强的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时间 ,避免过度抢墒。同时,加强田间水分管 理,及时灌溉,保证土壤湿度。

冬小麦早春管理技术要点

冬小麦早春管理技术要点

各类麦 田在早春地表开始融化时 , 都可 以进行 中耕 松 土 ( 一些 地 区称之 为 锄划 ) , 以增 加 土 壤表 面 积, 充分 接受 阳光 , 进而 提高地 温 。还可 以切 断土壤
中的毛 细管 , 减少 土壤水 分蒸 发 , 保住 已有墒 情 。地 表出现裂缝的麦 田, 中耕松土可弥实裂缝 , 防止早春 寒 风 吹根 , 减 轻冻 害死 苗 。在底 墒 较好 的情况 下 , 早 春小麦生长的主要障碍是低温 , 因此中耕松土、 保墒 增 温是 促苗早 发稳 长 的关键措 施 之一 。 中耕 松土 可 以采 用人工 锄划 或机械 浅松 。如 北方冬 麦 区常有 人 工锄划 的习惯 , 新疆冬春麦区的冬小麦一般地块面 积较大, 早春可用机械浅耙 。中耕松土要注意 因地 因墒 , 适时松土 , 待早春地表融冻后 , 出现浅干土层 时即可进行, 地表太湿不宜操作 , 土壤完全解冻返浆 2 管理技术要点 后为 时 已晚 , 不 宜 操作 。用 机 械浅 耙 时 要 注 意减 少 2 . 1 因地 因苗因墒 适时 开展冬 季和 早春镇 压 机械 伤苗 。 根 据北方 冬麦 区( 包括 黄 淮 冬麦 区和 北 部冬 麦 2 . 3 因地 因苗 分类进 行肥 水管 理 区) 和新 疆 冬 春 麦 区 的冬 小 麦 麦 田普 遍 底 墒 较 好 、 北部 冬麦 区 、 黄淮 冬 麦 区和新疆冬 春 麦 区 , 早春 气 温偏 低 的情 况 , 开展冬 季 和早春 压麦 十分 必要 , 可 气温低 , 麦苗生长慢 , 过早灌水会降低地温, 抑制小 麦返 青 和正常 生长 , 因此 , 返青前 各类 麦 田均应 以中 以保住麦田土壤墒情 , 提高地温 , 减轻因早春干旱或 不宜灌水。返青期根据 冻害死苗。对于播种后未镇压的麦 田或越冬前未灌 耕松土结合麦 田镇压为主, 对于返青期墒情较差 、 土壤相对 冻水的麦 田, 应适时进行冬季和早春镇压 , 以防止因 苗情墒情分类管理 , 含水量低 于 6 0 % 、 群体 小于 9 0 0万  ̄ c / h m ( 6 0万 土壤过 暄造 成失 墒 过多 , 甚 至 造 成 局部 干旱 或 冻 害 的麦 田, 可于晴暖天气 , 适 当灌小水 , 并追施 死苗。对于已灌越冬水 的麦 田, 在灌水后 , 麦 田地表 彬 亩) 0 5~1 5 0 k g / h m ( 7~1 0 k g / 亩) , 以促 进 生 长 , 出现干 土层 时 , 可进行镇压 , 以防 止 或 减 轻 麦 田裂 尿 素 1 增加群体 数量。至拔节 中期再 次灌 水 , 追 施尿 素 缝; 对 于 已 出现 裂缝 的麦 田 , 也 可 通过 镇 压 , 弥 实 裂 0 5 —1 5 0 k g / h m ( 7~1 0 k g / 亩) , 以促 进分蘖成穗 。 缝, 防止或减轻冬季和早 春寒 风飕根 , 减少 冻害死 1 对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 6 0 %、 群体在 9 0 0~ 1 2 0 0 万 苗。 进行冬季 和早 春苗期镇 压时要 注意压 干不压 株/ h m ( 6 0~ 8 0万株/ 亩) 的麦田, 可于起身末期到 作者简介 : 赵广才, 研 究员, 从事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拔节初 期进 行灌水 , 并追施 尿素 1 5 0~2 2 5 k g / h m 基金项 目: 国家 现代 农 业 产业 技 术 体 系( C A R S一3—1— 2 6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2— 3 1 ( 1 0— 1 5 k g / 亩) 。至开花期再灌水 , 追施尿素 7 5~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冬季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

冬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春季管理中,要注意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关键环节,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冬小麦茁壮成长,获得理想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进行冬小麦的田间管理。

一、土壤管理1. 耕作整地:春季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土壤的松软和通气对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及时进行耕作整地,松土松翻,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有助于小麦的根系生长。

2. 施肥:春季是小麦生长的旺盛期,对土壤的养分需求量较大。

在春季管理中,要及时进行施肥,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小麦的养分供应,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3. 土壤保湿: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容易出现干旱现象。

为了保证小麦的生长需水,要做好土壤保湿工作,喷洒适量的水分,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二、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春季是病害易发的季节,要及时防治小麦的病害,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控制病害的发生,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三、水肥管理1. 合理浇水:春季小麦的生长旺盛,需水量大。

要做好春季小麦的灌溉工作,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浇水,保证小麦的生长不受干旱影响。

四、适时除草春季是杂草生长的季节,杂草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竞争力,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要及时进行除草工作,清除小麦田间的杂草,保持田间干净整洁,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通过以上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的要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结合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情况,灵活运用春季管理技术,科学施策,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稳定粮食产量做出贡献。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针对小麦春季苗情及土壤墒情等特点,早春麦田管理的主题是促分蘖,要壮苗,争群体。

在具体措施上应以保墒促苗为切入点,适当运作肥水,搞好分类管理,及早实现苗情转化升级。

抓好小麦春季技术管理,应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缺水麦田的管理。

即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60%的麦田,必须在小麦返青前后浇水,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

视苗情及年前的施肥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

2.二三类麦田管理。

群体小、个体弱但能正常返青的二三类麦田,在返青前后以中耕为主,要多次浅锄、细锄。

在水肥管理上,改推迟春一水为提早春一水到返青,一般在土壤化冻后就可浇水,结合浇水,一般亩追尿素12公斤至15公斤。

这样可以巩固冬前分鬓,促成春季分蘖,壮大根系,增加叶面积系数,从而达到增加群体、提高亩穗数的目的。

3.一类苗麦田管理。

对墒情较好的一类壮苗麦田,返青期在管理上应进行深耕,控制无效分蘖产生,减少养分消耗,如果墒情允许可推迟春一水,期限到起身后期或拔节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公斤至12公斤。

4.防治病虫草害。

早春小麦病虫害防治以纹枯病、红蜘蛛和麦田杂草为重点,根据早春麦田生态结构的基本特点,以保护利用麦田有益生物为重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之以化学防治。

5.对优质小麦田的调优栽培。

今年我市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280万亩,在早春管理上要实施优种优法相配套的调优栽培措施。

根据水分、养分等环境条件对品种的影响,在早春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一是推广节水饱灌技术,减少浇水次数,浇好关键水。

二是早春尽量少施氮肥,底肥充足的地块,一般在拔节期再追。

三是以消除杂草为主。

其他管理措施与普通小麦基本相同。

山东省冬前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山东省冬前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麦 安 全越 冬 和 春 季 正 常 生 长提 供 r良好 剂 10—10毫 升 , 水 5 0 5 对 0~7 斤 , 0公 喷 的条 件 。 0是旺 苗 而 积 少 。全 省旺 苗 衙 浇于小麦茎綦部 。防治麦蚜 ,可每亩用
积 4. 商, 1 7万 比 年 减 少 J 1 0 万 。 四 5 %辟 蚜 雾 町湿 性 粉 剂 6克 ,对 水 5 0 0~
钾 )3 7 7公斤 ,分别 比j年增加 05 公 和 地 下害 虫 的防 治 。 一 . 4
斤 、. 08 斤 、. 2公 03 斤 . 2公 .
二 、 季 管 理 技 术 要点 春
应 用 化 学 除 草 剂 防 除 Ⅲ问 杂 草 , 具
有除草迅 速 、 彻底 、 [ 时 , 于机械 省 省 便 针对 目前我省小麦苗情特点 ,为夺 化作业 , 成本低 , 增产 显著 , 济效益好 经 取 21 0 0年夏粮 丰收 , 下一 步麦 管理总 等优点 。为提高除草效果 , 应根据杂草类 的指 导 思想 是: 因地 因苗 制宜 , 类 指导 , 型选择除草剂种类 ,对以阔叶杂草为 主 分
1 20 秸秆还 【土壤悬松的地块 ,应在 晴好天 粒剂每亩 0 一 f j
积 增加 。从 全省 1 7市来 看 , 苗情 较 好 的 气 、 L午 l 点 以后 、 霜冻 时 搞好 镇压 。 0 无
克喷雾防治对猪
疆 / l 黜 瑚

有淄博 、 南 、 营 、 济 东 滨州 、 翻照等巾 , 群 城、 菏泽苗情较差 , 群体不足 5 0万。
D .一 ( 凶地 因茁 制 宜 . 好 肥 水 管 理 。 殃 殃 有 特 效 。 24 丁 二) 搞
体均在 5 以上 , 台 、 海 、 5万 烟 威 潍坊 、 聊 对 r地 力水平 较高( 尤其是 亩高产攻 关 )群体偏小地块 , 春要抓 紧划锄 , 、 早 以 20 0 9年冬前小麦苗情 , 除了群 体偏 增温促苗 , 追肥仍在拔 期前后进行 ; 对 少、 个体较弱不利因素外 , 还有 以 F不能 地力毖础 较差 、 群体较小地块 , 可在土壤 忽视 的因素 :一是 自2 0 0 9年 9月份 开 返 浆 时 借 墒 追 肥 , 一 亩 追 尿 素 75公 般 . 始, 山东有效降雨较少 , 入 l 进 O月份 , 全 斤 左 , 以促 进 春 季分 蘖 和根 系 下 扎 , 然

春季小麦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小麦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小麦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以北方种植居多,其他地方也有小面积种植。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慢慢回升,小麦的种植管理也逐渐进入关键时期。

如果春季小麦的管理到位,能大大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农户们的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春季小麦该如何管理呢?一、巧施拔节、孕穗肥一般来说,小麦拔节初期不会出现缺肥现象,甚至还需要控水控肥。

但是,如果大面积种小麦,追施拔节肥非常有必要。

1、在小麦第1节茎秆定长时,及时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钾肥5-6公斤。

2、幼穗分化后,若剑叶露尖的叶色转淡,需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避免小麦出现早衰现象。

二、预防倒伏小麦种植,高产和倒伏存在一定矛盾,倒伏对小麦产量有着较大影响。

有数据显示,小麦出现倒伏越早其损失越大,若在孕穗至抽穗期发生倒伏,可造成减产50%左右;在开花至蜡熟发生倒伏,了减产20%-40%。

小麦倒伏可分两类,即茎倒和根倒。

茎倒是茎秆出现不同角度倾斜,还可恢复正常;根倒是从根部发生的大角度倾倒,甚至倒平在地面,很难再恢复直立状,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

如果是因为小麦品种抗逆性不好,植株生长过高,根系发育较差;播种密度过大,氮肥用量过量而磷钾肥用量不足等因素引起的倒伏,除了采取划锄、中耕、镇压等措施外,建议及时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等生长抑制剂,对于预防小麦中后期倒伏有明显作用。

一般来说,可每亩使用浓度为0.25%-0.4%的矮壮素溶液50-60公斤,在小麦分蘖至拔节初期进行叶面喷施。

也可以,每亩使用15%的多效唑粉剂35-50克,兑水50公斤,在小麦3-5叶期进行喷施。

三、防治病虫害小麦生长中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蚜虫、红蜘蛛等。

1、对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种植户们可以每亩使用5%的井岗霉素500毫升,或者纹霉净水剂300毫升,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2、对于小麦白粉病、锈病的防治,可以每亩使用20%的三唑酮80毫升,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豫西地区2013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豫西地区2013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别 宏道
星病 叶和发病中心 。叶锈 病防治指标 为病 叶率 1 0 %,白粉 病防治指标为病 叶率 5 %;每 6 6 7 m 可用 1 5 % 三唑 酮 可湿 性 粉 剂 l O O g ,或 1 2 . 5 % 烯 唑 醇 可湿 性粉 剂 4 0  ̄ 6 0 g ,或 2 5 % 丙 环 唑 乳油 3 0 ~ 3 5 g ,或 3 0 % 戊 唑醇 悬 浮剂 l O  ̄1 5 mL,对 水 5 O 喷 洒 。麦 田红 蜘蛛 0 . 3 3 m 单行 2 0 0头 时,每 6 6 7 m 可用 1 . 8 %阿维菌素乳油 8 ~l O mL,对 水4 0 k g喷 雾 防治 ;也 可用 哒 螨酮 、 甲维盐等 。百株 麦蚜达 5 0 0头 、益 害 比在 1 : 1 2 0以下 时 ,应 及时开 展药剂 防 治 ,每 6 6 7 m 。 可用 1 0 % 吡 虫 啉 可 湿性粉剂 2 0 g ,或 4 0 % 毒 死 蜱 乳 油 5 0  ̄ 7 5 mL, 或3 %啶虫脒 2 0 mL, 或4 . 5 % 高效氯氰菊 酯 4 0 mL,对水 5 0 k g喷雾 防治 ;为提 高防 效 ,可用机动弥 雾机 低容量 ( 每6 6 7 m 用水 1 5 k g )喷雾防 治 ;也可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 、烟碱 、 楝素等药剂 。 3 月下旬至 4 月上中旬 , 每小 方 ( 1 0 c m×l O c mX 2 0 c m)吸 浆 虫有虫蛹 2头 ,或成 虫期 ( 小麦抽 穗 扬花期 ) l 0 网复次捕到成虫 1 0  ̄ 2 5 头, 或用两 手扒开麦垄 ,一眼能看 到 2 ~ 3 头成虫 时 ,需 要防治 ;蛹期每 6 6 7 m 可用 3 % 甲基异柳 磷或辛硫 磷颗粒 剂 3 k g ,掺细 土 2 5 ,均 匀撤 于地 表 , 撒后 及时中 耕浇水 ;成虫期 每 6 6 7 m 2 可 用4 0 %毒 死 蜱 乳 油 5 0  ̄ 7 5 mL, 或4 . 5 %高效氯氰菊 酯 4 0 mL,对 水 5 0 k g喷 雾 防治 ;也可 用 8 0 %敌敌 畏 8 0 ~1 0 0 mL / 6 6 7 m 拌 上 适 量 麦麸 或 细 土在傍 晚撒 于田 间,熏蒸 防治。要大 力推行综 合防治 。在小 麦生长后期 , 对赤霉病要进行普遍预防 ,在白粉病、 锈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虫、粘虫等多种病 虫害盛发 期 ,各地可 根据病虫 害发 生的实际情 况 ,采 用杀虫剂 、杀菌剂 加微肥各计 各量 、混合喷药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 , 达到 “ 一喷三防 ”的效果。要科学用 药 、节约 用药 ,大力推厂 高效 、低毒 、 低残 留农药。在条锈病 、吸浆 虫等病 虫 害盛 发期 ,要根据发 生程度及时 出 动应急防治队 ,做好应 急防治 。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在春季的田间管理技术对于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春季田间管理中,我们需要注意土壤保护、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土壤保护1. 对土壤进行犁地整蓄。

春季到来时,要及时进行耕作整地,犁地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将积压的秸秆、杂草等物质深翻,保持土壤松软,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2. 做好秸秆还田。

在冬小麦的成熟收获后,要及时将收割下来的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3.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

在春季田间管理中,要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如稻草灰、畜禽粪便等,有助于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二、病虫害防治1. 做好病虫害监测。

在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密切关注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合理选择农药防治。

根据冬小麦的生长期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选择防治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施用方法,做到安全、高效、环保。

3. 加强田间管理。

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加强对冬小麦的整体管理,保持田间的通风透光,及时清理杂草,保持冬小麦植株的通透性,有利于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三、施肥管理1. 合理施用基肥。

在春季田间管理中,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冬小麦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基肥,以保证冬小麦的营养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2. 科学施用追肥。

在冬小麦的生长期,要及时进行追肥,根据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元素肥料,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 做好肥料管理。

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做好对冬小麦肥料的管理,保证施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影响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以上就是关于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科学制定春季田间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保证冬小麦的正常生长,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摘要:春季冬小麦要因苗管理,运筹肥水,促弱控旺,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关键词:春季;冬小麦;管理技术
春季是冬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要以多成穗,成大穗、防倒伏为主要管理目标。

一、因苗管理,运筹肥水
春季在小麦的返青、起身、拔节和挑旗各期,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麦苗生育状况确定肥水的施用。

1、返青期。

是冬小麦进入以根、蘖、叶为生长中心的营养生长时期,对氮素营养的需要虽然不多,但却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氮素反应敏感期,即氮营养临界期。

如果氮营养不足,就会造成根少、苗小、分蘖少,不能形成高产群体;而氮素过多,则叶大,分蘖多,群体过大,营养消耗多,对生殖生长造成影响。

因此,返青肥水应根据苗情而定。

在底肥充足,冬季已施肥、浇水或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可以不施用返青期肥水。

在旱地麦田或晚播麦田,麦苗长势弱,返青期肥水具有促分蘖,提高成穗率的重要作用,可在返青后追施尿素15~25kg或碳铵50~70kg。

地力较差的麦田氮肥不应过多,如果基肥磷钾肥不足还要追施磷、钾肥。

2、起身期。

起身期施用肥水,可以巩固冬前分蘖,促
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特别是对群体较小的壮苗效果最好,可以亩施尿素10~15kg。

对冬季未施肥且群体大小适中的田块,此期肥水也有较好的效果。

对返青期经过深中耕控制且群体过大的田块,此期应少施或不施肥。

3、拔节期。

对苗情好、分蘖多、群体和个体生长适宜
的麦田,应促控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为目标,每亩施尿素15kg左右。

返青期追肥量不足的麦田,在拔节中期再追施尿素10kg。

如果小麦出现微量元素缺素症状,还要在这个时期有针对性地喷施锌、锰、钼等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结实率,促进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4、对于强筋小麦,要在扬花期追施一次氮肥,亩施尿
素4~5kg。

二、划锄镇压,增温保墒,促弱控旺
中耕划锄具有防止土壤板结、除草、保墒防旱、提高地温、促进生长以及控制旺长等多种功效,降雨、灌溉后以及早春季节,应对小麦进行中耕、划锄。

对于肥力充足,群体生长旺盛的麦田,为了促进保墒,应加强中耕,通过深中耕伤根控制植株长势,促进麦苗早发稳长。

但是,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管理的重要措施,经过浅划锄减少蒸发,保持水分。

对晚播小麦则应该及时进行浅中耕划锄,划锄时要防止锄断根系和掩埋麦苗。

对于旺
长麦田,返青期镇压可以健根促蘖、控旺转壮防倒伏;也可以在返青前后使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防止倒伏。

三、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
开春后要加强病虫草害的监测防治,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

在温度适宜是及时进行化学除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