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书笔记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拆书笔记1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拆书笔记1作者: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17-5目录:.抢跑物联网.竹林效应.奔跑中的思考.自动生成的未来.消费趋势.产品策略.真正的生态链从今天开始,咱们来拆解这本《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这本书讲的是小米生态链布局的前因后果。
这本战地笔记,可以这样讲,如果你是创业人的话,读过之后都会有相当大的启发。
那么首先来介绍一下小米的生态链,可能还有人不知道。
可能别人对小米的统一看法会说,这是一家做手机的公司。
实际上呢,不完整。
虽然小米是通过手机起家的,但是在小米手机业务之外,它有很多其他的业务。
举例来说,比如小米旗下有移动电源,有电饭煲,有智能机器人,有空气净化器……小米生态链下面已经有70多家其他的公司,在做各个领域的智能硬件。
那么把这些公司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云米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就叫做小米生态链。
这么说,你就明白了。
那么小米生态链跟其他企业的生态链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这本书里面给我们提供的最核心的内容。
可以这样讲,小米的生态链,目前这70多家公司里,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00亿,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那么小米为什么通过3年就能做到这样一个业绩呢?这就是这本书我要给大家剖析的地方。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一种创业思维方式。
首先说说小米生态链它的来历,它是怎么来的呢?最初为什么会诞生呢?其实就是因为小米对于物联网的一个判断。
小米创立之初,当时是移动互联网的开始。
这个时候,雷军就已经判断说下一场应该是在物联网当中。
也就是前几年一直被热炒的智能家居。
那么整个这本书里面没有提到智能家居。
它只说小米的生态链,只说小米的智能硬件。
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提智能家居呢?我在后面会进行拆解。
首先我们明白了,这个所谓的小米生态链,它是来源于小米对于物联网的提前布局。
那再说一下什么是物联网?举个例子,你家里面可能有智能音箱,可能有智能电视,可能有智能的扫地机器人。
但凡是跟智能能挂上钩的,但凡是家用电器,它能够联网的,它里面带芯片的,你都可以通过一个APP来控制它。
小米手机的生态链战地法则

小米手机的生态链战地法则小米手机的48条生态链战地法则导语:小米生态链用3年时间,孵化出了77家生态链企业,16家年销售额过亿,培养出4家独角兽公司。
这是一些店铺觉得值得思考和学习的战地法则分享给大家。
打出来的生态法则01.小米的生态链不是规划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小米生态链就是从点做起,积累经验,逐渐向外摸索。
02.在生态链投资初期,我们不拘泥于投资界的法则,我们重点看团队和产品的潜力,并不会像投资人那样重点看B P(商业计划书)。
本质上,小米生态链做的是孵化,而不是投资。
我们是用小米的资源帮助这些企业做大,孵化成功就意味着投资的增值。
03.一个正确的机制的建立,使得整个队伍跑起来拉都拉不住。
所以我们做生态链的时候,定下的第一个机制,就是投资不控股,保证生态链创业团队持绝对的大股,保障他们是为自己打天下,这样大伙才能步调一致,拼命往前冲。
04.小米生态链投资就是由小米输出做产品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已有的资源,包括电商平台、营销团队、品牌等等,围绕自己建立起一支航母舰队。
每一个生态链企业就是小米的特种兵小分队,它们在本专业领域有深刻的研究,团队背后有小米这样的航母支持,让其在本领域快速地利用一年时间便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所以这是军事理论指导的小米生态链打法。
05.小米今天的生态链,就是用投资的方式来寻找我们的竹笋,然后把整个生态链公司变成一片竹林。
生态链内部实现新陈代谢,不断地有新的竹笋冒出来,一些老了的竹子死掉也没关系,因为竹林的根部非常发达,能够不断地催生新的竹笋。
这就是小米的竹林效应。
06.物联网是雷总选定的巨大的市场趋势,但是直面攻击、孤军作战肯定没有打赢的机会。
于是我们构建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模式—180度迂回作战。
先做互联网手机,用手机的先锋性产生的势能建立生态链。
再通过复制小米模式,让专业的团队更高效、更专注地做出更多高品质的硬件产品,与智能手机紧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进而增加小米的安全系数。
精选《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一、小米独创的商业模式竹林理论。
除非能像苹果一样在用户体验上做出颠覆式的创新,否那么不要轻易尝试Apple这种单一产品的产品路数。
因为生死在此一举非常难。
主流的厂商有三种应对策略。
痛点创新:直接在CPU、内存、系统等核心领域进行创新。
痒点创新:在快充或者摄像头上逐步改进,利用营销的绝对专一和渠道的高度分散。
模式创新:不和你在行业竞争,而是直接跳开,从移动互联网转向物联网的角度同你竞争。
互联网开展的三个阶段,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小米就是因为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的先机成功的,现在复制到物联网阶段是理所当然的。
2. 进的先打下来。
如何将竹林理论进行延展?先做强相关的,充电宝,耳机等。
然后是家用电器,最后是根本品类。
3.利用投资的方式创立公司。
工程师投资公司;全名持股,小米只占小头;核心环节〔品牌,渠道,流量〕进行支持,只帮助不添乱。
二、小米产品成功的原因消费升级的背后是品质升级,之前营销只能解决20%的销售问题,现在只能解决10%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只能更高效率的提高知名度,核心还是要作出高品质的产品。
产品:80%能以解决的痛点:生态链产品由于竞争不如充分,所以有可能对痛点进行创新,只针对80%需要的痛点进行创新,产品如果不能解决用户真正的痛点,也很难真正的获得成功。
行业升级的难点:例如净水器很难解决“净水漏水〞的问题,小米解决了就能领先很多年。
品质把控:内测,做的标准去检查其他产品ID设计:极简,减减减。
变得不同很简单,变得更好很难。
渠道:首战即决战,首销之战。
电商渠道的核心是效率,如果线下门店也能做到效率,一样能赚大钱。
价格:做80%需要的群众市场一定要低价。
做20%的小众市场一定要高价。
高价也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低价做好产品。
Ding的体会:雷军前面15年做工程师,后面5年做投资人。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颗颗珍珠,一定要认真对待,努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心得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心得自从加入小米生态链的大家庭,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也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今天就来分享一下。
首先,我认为生态链企业必须注重团队协作。
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涵盖了手机、智能家居、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体系中,各个企业之间需要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推动整个生态链的发展。
作为生态链企业的一员,我们需要积极与其他企业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优势和劣势,寻找合作机会,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其次,要注重创新和研发。
小米生态链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方向,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注重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
小米生态链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才能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在市场调研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行业趋势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产品方向,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最后,要注重风险控制和稳健发展。
在小米生态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和挑战,如市场竞争、技术更新、政策变化等。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风险控制和稳健发展,制定合理的战略和计划,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产品方向,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总之,加入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团队协作、创新和研发、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风险控制和稳健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
未来,我将继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为小米生态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查理芒格——100种思维模型

1. 机会成本思维模型:“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2.直觉思维模型:“又称为直观,通常被描述为,一种不用经过太多思考过程,很快就能出现的直接想法、感觉、信念或者偏好。
当我们有某种信仰,但是不确知它的原因时,通常会将它归于是一种直觉。
认知科学认为这是因为生存的演化压力而产生的人类心智能力,让人类可以快速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它通常与右脑连结在一起。
心理学与超自然学对这个能力深感兴趣。
”(参见:思考,快与慢—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系统1’的运行时无意识且快速、情绪化的,‘系统2’的运行需要费脑力,要慢一点更加理性化。
)3.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思维模型:“优化问题的局部最优解是指在临近解集合当中的最优(最大或者最小)解。
相对应的是全局最优,指在所有可能解而不仅仅是邻近值当中的最优解。
”4.决策树思维模型:“由一个决策图和可能的结果(包括资源成本和风险)组成,用来创建到达目标的规划。
决策树建立并用来辅助决策,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
”5.沉没成本思维模型:“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6.易得性性偏差思维模型:“是启发式偏差的一种。
指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如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过于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而忽视对其他信息的关注的进行深度发掘,从而造成判断的偏差。
”7.确认偏误思维模型:“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
”8.损失规避思维模型:“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9.效率思维模型很多时候,真正拉开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的,就是效率。
干货48条小米生态链“战地法则”

干货48条小米生态链“战地法则”摘要看穿商业的本质01.一个时代,最先锋的理论一定是军事理论,而不是商业理论。
因为商业的输赢要钱,而军事的输赢则要命。
显然,军事理论比商业理论更具有先锋性。
我们用军事理论做商业,也是战术打法的一种降维攻击。
02.小站练兵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当我们跨向一个新的领域时,与其改造旧部,倒不如在体系外组建一个全新的团队,从零开始,让他们承担起开创性的业务。
我们也希望学习这种方式,孵化出一批生猛的团队,在中国IoT(物联网)的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03.蒙古人打仗跟狼群出击很像,他们非常有耐心,一定要等到最佳战机出现的时候,然后突然发动进攻,一击必中,一战必胜。
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有耐心,找准时机,并且行动要非常快。
这就是首战即决战的逻辑。
04.现在做商业,先锋性非常重要。
一旦一家企业具有了先锋性,(1)它可以吸引最顶尖的人才来做出最好的产品;(2)会吸引更多投资人的关注,可以融到大量的资金;(3)会引起更多媒体关注,高曝光度有助于品牌的传播与塑造。
也就是说,先锋性可以自然吸引很多资源,随着资源的聚拢,势能就出现了。
05.谁又能知道未来万物互联时代,商业发展的态势到底是什么样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判断未来的一切。
在这种状态下,生态布局的好处在于,通过生态的自我更新、淘汰、进化,自然生成未来。
06.传统互联网解决了空间的问题,无论你身处上海或北京,美国或日本,都可以“天涯若比邻”。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解决了时间轴的问题,无论是在餐桌边,公交车上,或是坐在马桶上,都可以拿出手机来上网,没有时间的局限性。
移动互联网让人类得以解放,一旦时空被打破,可给商业提供巨大的空间。
所以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比传统互联网时代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07.随着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时代迈进,电商又面临新的革命。
电商演进的路径是:自由市场式电商—百货商场式电商—品牌电商—遥控器电商。
我们相信:离人近的打败离人远的,高频次的会打败低频次的,主动的会打败被动的。
查理芒格推荐的100个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推荐的100个思维模型1.机会成本思维模型机会成本是指为了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2.直觉思维模型又称为直观,通常被描述为,一种不用经过太多思考过程,很快就能出现的直接想法、感觉、信念或者偏好。
当我们有某种信仰,但是不确知它的原因时,通常会将它归于是一种直觉。
认知科学认为这是因为生存的演化压力而产生的人类心智能力,让人类可以快速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它通常与右脑连结在一起。
心理学与超自然学对这个能力深感兴趣。
”(参见:思考,快与慢—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系统1’的运行时无意识且快速、情绪化的,‘系统2’的运行需要费脑力,要慢一点更加理性化。
)3.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思维模型优化问题的局部最优解是指在临近解集合当中的最优(最大或者最小)解。
相对应的是全局最优,指在所有可能解而不仅仅是邻近值当中的最优解。
4.决策树思维模型由一个决策图和可能的结果(包括资源成本和风险)组成,用来创建到达目标的规划。
决策树建立并用来辅助决策,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
5.沉没成本思维模型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6.易得性性偏差思维模型是启发式偏差的一种。
指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如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过于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而忽视对其他信息的关注的进行深度发掘,从而造成判断的偏差。
7.确认偏误思维模型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
”8.损失规避思维模型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9.效率思维模型很多时候,真正拉开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的,就是效率。
效率反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同样时间产生价值,另一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米的书籍推荐读书笔记

小米的书籍推荐读书笔记读完《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有较多的收获和感触。
小米是一家把战略和战术都想的非常通透的企业。
对于自己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以及如何做,怎么做,整个商业逻辑和模式在一开始就想的比较明白,并逐渐兑现实施,在商业上是验证成功的。
看了这本书后,我们可以看到,打造生态链是小米实现其战略目标非常重要的路径,也是商业模式的关键一环。
用生态链的打法,核心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平衡:“口碑、极致、快”和类百货模式之间的冲突,也就是平衡了“专注爆品”与“生态全品类”、“小公司高效率”和“大公司病”之间的冲突。
一、先谈谈对于小米的基本认识:小米的战略目标,小米一个口号叫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学习Costco的模式,全品类服务于家庭生活。
但小米的野心实际上又远不止于此,在借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打造手机爆品之后,再用物联网的普及打造在线的智能家庭生活一站式应用。
所以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家软件公司,一家电商公司。
小米的商业模式,面对大众市场,打造绝对高性价比的大众产品,用具备极具竞争力的线上渠道和不断成长的线下渠道,向人们销售家庭生活高频所需的全类产品。
其中,入口级产品:手机、路由器和电视机系列由小米封闭式自营,而其他产品则有生态链企业负责完成。
小米通过核心能力为生态链企业进行赋能。
品类的生态性,对于用户会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
小米的核心能力,个人觉得是两个:一个是产品设计与品控,一个是销售渠道和营销。
小米的产品定义非常清楚,大众市场的高频标准化产品,这就意味着大市场,同时可以批量化生产。
再聚焦80%客户的80%的功能需求,极简主义+高纬产品设计+强大供应链,从而形成高性价比的产品,来颠覆原有红海市场的产品。
小米的渠道已经是中国第四大电商品牌和快速迅速的线下渠道,基本上进入小米的渠道+品牌,意味着几十万的销量保证。
在打造生态链是,这两个核心能力的导入和赋能就显得非常明显。
品牌本质上只是这两个核心能力的外显和背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书笔记对于小米和雷军,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书中提到小米公司的本质就是:效率。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在提升效率。
这几年中国人都到国外去买买买,为什么我们国内生产的产品没人买,而且还非常贵呢?因为店面费用高,促销人员费用高,渠道贵,中间环节多……小米用自己的电商平台销售,这就是最大限度地砍掉了中间环节,让产品从产房直接到消费者。
毛利是否越大越好?在大家传统的认知里,产品定价越高越好,毛利越多越好。
而按照小米今天的模式,这些传统的商业认知都失效了。
小米就像一条鲶鱼,去搅动了一个行业,促使传统行业进行变革。
从2011年开始做手机,四年时间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同时推动了手机行业的进步;2013年进入插线板行业,使目前插线板设计感越来越强,工艺提高越来越大……
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
也是小米在为全面IOT或者智能家居进行提前布局,这是战略意图。
1,对生态链公司投资不控股;
2,对生态链公司输出产品方法论、价值观,提供全方位支持,与生态链公司共同定义产品,主导设计、协助研发、背书供应链。
最后对通过小米内测后的产品,按类别开放米家和小米两个品牌,提供渠道支持,效应支持。
3,生态链企业是独立的公司,保有自己的品牌。
以上这几点,个人认为是对一家初创型小公司而言是很重要的。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在面对供应链渠道等各方面是有很大压力的。
小米这个时候就可以帮助到你。
如何创建公司以及做产品,书中都给了答案。
以小米为例。
1,离手机近的先打下来,然后再进行其周边的投资扩展,先到手机周边产品,比如耳机、音响、移动电源;再到智能硬件,有空气净化器、净水、还有无人机、平衡车、机器人等;再到生活耗材,比如毛巾、牙刷等。
公司要发展,必然要会想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必须是可行的,有发展的,小米生态链就是在组成这个故事。
2,工程师文化。
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是专才,对自己擅长的一方面主导。
只看产品和技术,不看重BP。
脚踏实地,只关注产品不关注战略。
对小公司而言,只有耐心做好产品,其他的自然会来。
3,按找老婆的标准找团队。
人不如故,小米生态链投的主要是熟人。
道理很简单,在中国社会的当下,商业领域内,人与人之间是缺乏信任的。
熟人是最高效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