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通用2024)

PART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REPORTING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思考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 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 导他们发现新的知识点,培养他 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法加深理解
圆柱体
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一个侧面 组成,侧面是曲面,有无数条 高。
其他图形
如圆锥、圆台、多面体等,各 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PART 03
图形变换与操作
REPORTING
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
01 02
平移变换
引导幼儿理解平移的概念,即图形在平面内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形状和大小不发生改变。通过实例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感受平移的 过程。
点的定义
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 有大小的图形元素。
线的定义
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有 长度、方向和位置,但没 有宽度的图形元素。
面的定义
面是由线移动所生成的图 形元素,有长度、宽度和 位置。
平面图形分类及特点
三角形
四边形
圆形
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分为等边、等腰和一般
三角形。
由四条边和四个角组成, 包括正方形、长方形、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 教案(通用2024)
REPORTING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图形基础知识 • 图形变换与操作 • 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REPORTING
课程背景与意义
01
图形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培 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 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班数学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图形教案大班数学图形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图形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数学图形教案1活动目标:1、能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寻找合适的空间位置。
2、能大胆、正确地表述图形特征和方位。
活动准备: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形若干,大的房间一张。
活动过程:一、复习图形特征1、师:今天许多的图形宝宝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小朋友们看看能不能把它们都找出来?2、以问答的形式复习图形的特征,如老师说:"嘿嘿,我是大的三角形,谁是我的好朋友?"拿大的三角形的幼儿则答:"我是大的三角形,我是你的好朋友。
"3、教师依次问,并增加每次的`难度。
二、帮助图形找家1、师:"图形宝宝的房子太小了,要搬到新的大房子里。
让我们一看,图形宝宝的大房子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房子里的标记)2、请幼儿大胆讲述有哪些标记,表示什么意思?3、请个别幼儿尝试按照三种标记为图形宝宝寻找房间,并说说为什么?4、请其他小朋友进行检查图形宝宝的房间是否正确。
5、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图形的位置,提问:第二行的第二列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
红色的大三角形在哪一行哪一列?6、:今天我们根据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宝宝找到了他们的房间。
三、幼儿操作活动1、老师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操作材料。
4、:今天我们为图形宝宝搬了新家,根据它们的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为它们找到了自己的房间。
真开心,让我们一起唱一首快乐的歌吧!大班数学图形教案2活动目标1、能尝试分析和标出图形的各项特征,并能按标出的特征选取图形。
2、发展幼儿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1、课件图形特征表格,几何图形若干。
2、每人一张记录表格。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教学5篇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5篇图形教学不宜让幼儿从认识图形的概念入手,而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感知图形的活动,如找出相同的图形、照样子做图形、用几何图形拼搭各种物体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1活动目标:1.能感知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正方形图标,记录用的大张白纸、彩色笔。
2.大方巾、大小不同的彩色几何图形片,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数量供幼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1.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图标,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教师将幼儿的答案记录在白纸上。
2.游戏:“给大方巾找朋友”。
玩法:教师将大方巾铺在桌上,向幼儿展示各种色彩、大小的几何图形片,请幼儿把各种正方形都放到大方巾上面,鼓励幼儿边做边说:“大方巾我给你找到了正方形的朋友。
”3.找班上的正方形。
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4.激发回家找正方形的兴趣。
向幼儿介绍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画一画、记一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第二天带到班上与大家分享。
活动建议:利用户外活动散步时间继续在园内寻找正方形的物体,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评价:能指认正方形的物品。
[附]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小朋友家长:您好!请您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里有正方形,找到了把它记录在纸的空白处(或让孩子画下来),与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
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通用7篇)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篇1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和区别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准备: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小白兔的录音、组合的房子活动内容: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小白兔告诉老师她的房子破了,请老师给她盖一间漂亮的新房子,你们看老师盖的新房子漂亮吗?小白兔对老师说谢谢。
2、出示图片,提问:师:真漂亮的房子啊!你们看,老师把房子的大门盖成什么形状的啊?师:真聪明!那这间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啊?师:又猜对了,那我还想问问你们这间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啊?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部都答对了,而且我们的图形宝宝也好厉害啊,三角形可以做房子的屋顶,正方形宝宝可以作房子的身体,圆形可以作大门。
小朋友们,我们以后也用图形宝宝来造房子吧!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找图形宝宝做游戏好吗?活动反思:在认识图形中,三角形、圆形,孩子能知道,正方形对孩子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都叫它方方宝宝。
游戏中,由于准备了一份供孩子操作的材料,所以在孩子操作时显得比较拥挤。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2,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喜欢辨认生活中的图形。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魔术盒,长方形的礼物盒,正方形的饼干,三角形的三明治。
2,挂图,长长的火车,房子。
3,操作准备、毛线。
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小朋友小朋友上午好!老师老师上午好!2、教师通过小小故事引入魔术盒变魔术。
——昨天晚上老师正准备睡觉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老师拿起电话一听是恐龙哥哥给我打过来的,恐龙哥哥告诉我这个魔术盒里面可以变去很多小礼物哦,而且还可以变去很多好吃的东西哦,我一听太好了,那我就想要是变去很多好吃的东西了我就和小三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可是啊在老师变的时候必须要小朋友一起大声的说123变变变才能变去礼物哦!通过变魔术变出长方形的礼物盒,然后老师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你看是礼物盒,这礼物盒里面会装什么东西呢?它可以装下什么东西呢?通过的小朋友的讨论,老师提示礼物盒的形状,然后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上下两条边都相等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教案标题: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图片或卡片,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形。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磁性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的图形。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教室中能看到哪些图形,如桌子上的正方形书本、窗户上的长方形玻璃等。
概念引入:2. 教师出示正方形的图片或卡片,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具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3. 教师出示长方形的图片或卡片,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具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但长度和宽度不相等。
4.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图片或卡片,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5. 教师出示圆形的图片或卡片,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圆形没有边和角,是一个闭合的曲线。
巩固练习:6. 教师出示一些混合的图形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形状将其分类。
例如,将正方形和长方形放在一起,将三角形和圆形放在一起。
7. 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张图形卡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向其他组描述自己手中的图形,让其他组猜出是哪种图形。
拓展活动:8. 学生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每个图形的特征。
9. 学生自由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并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并能够观察、比较和分类不同的图形。
通过实践和表达,学生的图形感知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图形活动来巩固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活动背景本次教学活动是为了帮助大班学生认识图形,通过游戏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带来的乐趣和美感。
此活动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需要准备好涂色笔、手工纸、剪刀、尺子、圆规等教学用具。
二、活动内容及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同时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
2. 游戏环节(3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张手工纸和涂色笔,引导学生使用平面图形,利用涂色笔填色、裁剪、粘贴等方法完成一个个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3. 学习环节(30分钟)在游戏环节后,引导学生发现手工纸上的图形,再次提醒学生点、线、面的概念,以及不同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4. 操作环节(30分钟)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图形(如圆形),使用工具(如圆规)画出来,并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5. 总结环节(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创作。
三、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表现教案整体流程设计合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语言流畅、反应迅速,能够为学生悬疑、解惑。
在游戏环节和操作环节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还有些模糊,需要加强图形名称和特征的讲解。
在游戏环节中,部分学生涂色、裁剪和粘贴不够规范,需要加强训练。
在操作环节中,计算面积和周长的部分,需要加强练习。
3. 教学改进措施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图形的名称和特征的讲解,同时在游戏和操作环节,提醒学生注意规范操作,可在学生练习时进行个性化指导。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大班学生能够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及其应用,同时发挥学习热情,积极参与互动环节中的游戏,最终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找到了方向。
认识图形幼小衔接教案(8篇)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幼儿园大班图形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孩子们不但要认识图形,还要初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点。
图形是一种思维题,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要通过实物图形摆放让孩子感知图形的特征。
从玩中学,根据图形特征进行绘画,使孩子不但能够认知各种图形,还可以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
要想掌握好、了解好各种图形,就要动手操作,从玩中得到快乐,让孩子能够初步理解图形的空间概念。
1、教案: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教学目标:1、让孩子能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能初步了解图形特征。
2、让孩子能够初步体会图形的形状在面上,而且能够理解面在体上,初步认识三棱体、正方体、球体。
3、让孩子知道并了解生活中普遍存在各种图形,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孩子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特征。
教学准备:立体三棱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今天教师给小朋友请来了几个老朋友,它们是谁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在小班、中班你们就已经认识了,但是你们知道这些图形都在哪里出现吗?你们说说,都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在房子上看到图形,玩具中看到图形,你们回答的很好。
2、认识三角形。
教师:(出示一个三棱体)你们在哪里见过呢?房顶的两侧,还有很多的建筑物上都有三棱体。
三棱体的一个面就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知道了吗?这些图形都是从体中来的。
3、认识正方形。
教师:你们喜欢玩或看魔术吗?(教师拿出魔方表演)这个魔方有六个面,每一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先放一张白纸在桌子上,让孩子闭上眼睛数5个数,让孩子睁开眼睛看看教师手中白纸上有什么?有一个正方形。
有的孩子马上就发现是魔方一个面的形状就是正方形。
教师:正方形的形状是正方体一个面上的图形,大家明白吗?通过操作,孩子们能够明白正方形的形状在正方体的一个面上。
4、认识圆形。
教师:你们认识了正方形,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出示圆形)你们知道教师是怎么画出圆形的吗?拿出一个皮球,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球体,远看就是一个圆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几种基本图形;2.能够正确区分不同图形,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3.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认知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形名称: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2.图形外形、线条特征。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
(1)呈现图形:黑板或PPT上呈现几种基本图形,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讨论图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图形名称、外形和线条特点。
2.学习新知识。
(1)认识正方形:教师首先用标准的黑色粉笔画一个大正方形,然后让幼儿发现它四边相等,四个角相等,是一个“等边等角”的四边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2)认识长方形:教师用标准的黑色粉笔画一个长方形,引导幼儿感知它的外形和边角特点,并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教师用标准的黑色粉笔画一个三角形,引导幼儿感知它的外形和边角特点,并说出三角形的名称。
3.巩固练习。
(1)分辨图形:教师让幼儿辨认不同形状的图形,并培养幼儿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能力。
(2)勾画图形:教师让幼儿用黑色粉笔在书面纸上勾画出指定的图形,并评价评判幼儿涂得好坏。
(3)图形运用:教师让幼儿找出教室里有哪些物品是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讨论这些物品的地位,引导幼儿发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反思:1.教学内容设置得当,幼儿能够通过对图形特点和名称的学习和练习,较好地区分和运用不同的图形。
2.教学方法灵活,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和讨论,使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3.教学中一些幼儿在识别图形上存在困难,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和练习。
4.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分析物品的外形和特点,培养其对图形的认知能力,并激发其对图形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图形教案吧。
</br></br>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
纸盒)。
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
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
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
正方体。
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
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正方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