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公开课音乐课件《俄罗斯民族风情》23页PPT

公开课音乐课件《俄罗斯民族风情》23页PPT
公开课音乐课件《俄罗斯民族风情》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Biblioteka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二、导入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

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

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

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⑶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拓展与探究第1题”)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共1课时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人音2003课标版评论(0)1教学目标1.通过对《卡玛林斯卡亚》欣赏,体验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特点的成因,并能够对俄罗斯音乐感兴趣;2.通过分段聆听、对比音乐主题情绪风格,哼唱主题旋律,根据作品风格排序等手段,识记并能演唱两个音乐主题,了解其曲式结构;3.熟悉作曲家格林卡及创作影响。

评论(0)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交响乐这一体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在欣赏一部比较陌生或篇幅较长的作品时,学生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昏昏欲睡的情况,《卡玛林斯卡亚》全曲长达6分钟,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听懂音乐,教师必须将赏析过程精练,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恰当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评论(0)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悉、学唱《卡玛林斯卡亚》的音乐主题,明晰《卡玛林斯卡亚》的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和两个音乐主题有机结合的创作手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0)活动1【导入】通过情景创设导入课堂1.播放《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请同学们判断是哪个国家的歌曲?2.同学们还知不知道俄罗斯有哪些音乐体裁?评论(0)活动2【导入】总结铺垫总结铺垫:俄罗斯是一个音乐文化十分丰富的国家,如:钢琴、小提琴、芭蕾舞都自成一个学派,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手风琴、踢踏舞影响广泛,成为标志性的艺术种类。

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感受俄罗斯的音乐魅力,走入——《俄罗斯民族风情》。

评论(0)活动3【活动】《俄罗斯民族风情》课堂教学设计一、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学习第一个音乐主题:1.思考:主题体现了怎样的情绪?想象:俄罗斯民间婚礼的情景或画面?2. 教师范唱,同学们学唱。

评论(0)活动4【测试】聆听乐段A.B(一)乐段A①主题出现几遍?它是怎样变奏的?②主题每次出现演奏的乐器是什么?③它的速度是怎样的?力度是怎样的?④情绪是怎样的?(二)乐段B1. 请同学们倾听乐段B,对比乐段A,回答问题①主题变奏几次?②每次主题变奏的乐器是什么?③它的情绪是怎样的?比A段有什么不同?评论(0)活动5【讲授】体验第一个音乐主题环节总结2.同学们说的特别好,两个主题的旋律悠长、舒缓,带着淡淡的哀伤。

俄罗斯民族风情——欣赏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课件

俄罗斯民族风情——欣赏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课件

B 小提琴
B1-B6 弦乐
B’1-B’4木管(单簧管) B‘5-B’6 B‘7——B’14 弦乐
B7 木管(双簧)
B’15---B’18 弦+铜
B8 铜管 (圆号) A’1 木管(单簧管)
B9 弦乐 B10—B13
A’2 弦乐 (小提琴) A‘3 铜管 (大号)
乐曲 速 结构 度
引子 中板
力度
强有力
木管 乐器
B
铜管 乐器
思考:这段旋律作曲家模仿以下俄罗斯哪巴种拉民莱族卡乐器?
巴扬
古斯里
三角琴 演奏《卡玛林斯卡亚》
音乐故事
新娘下嫁前夜
A
迎新娘婚车
B
与父母道别
A’
婚礼现场
B’
双主题变奏曲
新娘下嫁前夜
迎新娘婚车 与父母道别
婚礼现场
引子 A 过渡句
B
A’ 过渡句 B’ 小结尾
A 小提琴 A1 木管(长笛) A2 弦乐 (小提琴) A3 铜管 (大号)
木、弦、铜
重复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 (1804---1857)
俄 民族情感 出生在一个拥有众多民间歌手著称的乡村,童
罗 斯 民
年常听家中农妇和乡间歌手演唱俄罗斯民歌, 这使他对俄罗斯民族音调产生浓厚情听家人讲述战
爱国情感 场上的英雄故事,激发起他的爱国主义热情。
音乐情绪
节拍
速度


3/4




A
力度
由 弱 到 强
将一个主题音乐在保留原有某些特征的情 况下进行变化,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 成的乐曲。
呈示主题 变奏1 变奏2 变奏3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1 / 5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 上堂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2 / 5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 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 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⑶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3 / 5 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拓展与探究第1题”) 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像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但是当情绪达到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结束这首乐曲。 3、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个作曲家小组,称为“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除了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在一起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4、介绍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4 / 5 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生平。 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第一位在作品中体现强力集团创作倾向与风格的作曲家。 鲍罗丁是化学教授,并抽出时间从事音乐创作。代表作《第二交响曲》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色彩跻身于19世纪最优秀的交响曲行列。 居伊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又是海军工程师,曾任陆军工程兵大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海军军官,后成为专业音乐家。其代表作有交响组曲《天方夜潭》和歌剧《撒坦王的故事》,聆听其中的片段《野蜂飞舞》,感受用单簧管吹奏的野蜂上下盘旋、时近时远的动态。 穆索尔斯基(阅读书本139页文字)并说明间的音乐便是经拉威尔改编成的管弦乐《图画展览会》,是为纪念好友、杰出的俄罗斯画家和建筑设计家哈尔特曼而举办的“哈尔特曼遗作展”上,穆索尔斯基从展览中受到启发,决定创作一部钢琴组曲,用音乐语言来再现哈尔特曼部分作品的内容,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荒山之夜》 ⑴ 学生阅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这个作品: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5 / 5 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狂欢作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穿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清晨。 ⑵ 视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题。 ⑶ 欣赏《荒山之夜》的,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完成“拓展与探究第2题”,根据上面的文字说明编写一个神话故事,并互相交流。 四、总结 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了俄罗斯音乐,使俄罗斯民族乐派有了东方魅力的国际影响,比如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舍赫拉查达》,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都是被誉为异国情调的民族主义音乐,当然还有威尔第的《阿依达》,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等,都是这一风格范畴的经典之作。感兴趣的同学后可以搜集欣赏。 下!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教学难点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二、导入上堂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

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

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

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⑶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拓展与探究第1题”)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

接着是三个变奏。

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高中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格林卡代表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鉴赏,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家——格林卡,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音乐主题。

教学重点:《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主题的学唱,并感受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对《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鉴赏,体会俄罗斯人民深沉柔情和活泼乐观的性格。

教学环节一、导入欣赏歌曲《北方的星》,引导学生感受旋律。

二、授入新课1、介绍格林卡2、《北方的星》是根据民间婚礼歌曲《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创作而成,对比《北方的星》和《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的旋律,并学唱主题选录。

3、作曲家运用民间素材不只在歌曲的创作上,在其他音乐创作中也运用了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听辨主题A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

4、通过对主题A 的分析感受作品的音色变化,并提问主题重复几次?用什么乐器演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展现俄罗斯人民深沉柔情的一面。

5、《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采用双主题变奏而成,引导学生听B 主题。

6、B 主题的听辨与分析。

感受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舞蹈性,总结俄罗斯舞蹈的特点和技巧。

通过师生互动实际体验俄罗斯舞蹈的热烈。

鉴赏B 主题,提问主题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展现俄罗斯人民活泼乐观的性格。

7、鉴赏A 主题的第二次变奏。

提问有什么变化?描绘什么样的场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变化三次,预示庄严、神圣的仪式正式开始。

8、鉴赏B 主题的第二次变奏。

提问有什么变化?描绘什么样的场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展示人们用热烈的舞蹈祝福新人,呈现一副热闹的场面。

9、引子。

欣赏引子,简短、饱满有力的演奏拉开全曲的序幕。

10、完整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视频)11、总结。

格林卡用本土的音乐和西方的创作手法相结合的方式,开辟了俄罗斯音乐的创作道路,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并了解音乐家——强力集团。

三、拓展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其他音乐家的作品,再次感受俄罗斯音乐。

俄罗斯民族风情ppt课件

俄罗斯民族风情ppt课件
--
这两件乐器你认识吗?
三角琴(巴拉莱卡)
巴扬手风琴
--
--
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格林卡(1804-1857)
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乐派 之父”,他的一生为俄罗 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开拓 了一条光辉的道路,他的 创作,为扩大俄罗斯音乐 的世界影响奠定了基础。 主要作品:歌剧《伊凡·苏萨 宁》、《鲁斯兰与柳得米 拉》 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 曲》
--
接下来我们要参加一场隆重的俄罗斯婚礼
--
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思考:
1.你看到了怎样的婚 礼场面?
2.这个音乐片段可以 分成几个段落?
--


想 曲
林 斯 卡

幻Leabharlann 引子 主题A(变奏) 主题B(变奏)
--
引子 主题A 主题B
--
民歌主题A
《从山上,从高高 的山上》
--
主题A
呈示部
变奏1 变奏2 变奏3
配器上 有什么 不同?
--
连连看:

呈示部


变奏1 变奏2 变奏3
铜管乐器
木管 乐器
--
选一选:
主题A适于描绘婚礼中的哪 些场面呢? a、出嫁 b、迎亲 c、典礼
--
谱例 速度 节拍 情绪 主题A 稍 慢 3/4 抒情
歌唱
--
新娘依依不舍地 离开了父母,离 开了家乡,被众 人簇拥着,一路 走来,迎接她的 又是什么呢?我 们从音乐中寻找 答案……
--
--
打一打:主题B的节奏
--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主题B舞曲
《卡玛林斯卡亚》
舞蹈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奏
高低 长短
松紧 快慢
变化 / 对比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 , 不但描绘了 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 , 而且揭示了俄 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强力集团”
• 又称“俄罗斯五人团”,19 世纪中期出现的 作曲家小组。成员:巴拉基列夫、鲍罗丁 、居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 。
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格林卡
婚礼的场景
慢பைடு நூலகம்
音 乐


感 觉
音 长音

舞蹈的场景

走进交响乐队 了解一点“乐器”的常识
引子: 简短、饱满有力。取材于第一主题。
主题一:《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
主题二:《卡玛林斯卡亚》
主题一:缓慢抒情的婚礼歌。 主题二:热烈欢快的舞曲。
基本的音乐要素
旋 律
自主学习
请大家仔细聆听音乐,思考在听这段音乐中 脑海中浮现什么样的故事
荒山之夜
音画对位:
器:用
力 度
音 乐 的
速语 度言

演绘
奏判
乐断
• 俄罗斯民族乐派:
• 作品内容以本国民族音乐素材为主, • 致力于抒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