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诗四首 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诗四首 同步练习

诗四首同步练习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荒秽.()荷.锄()燕.然()鸡豚.()汉塞.()腊.酒()箫.鼓()叩.门()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但.使愿无违()长河..落日圆()仍怜.故乡水()江入大荒..夜叩门()..流()征蓬..出汉塞()拄杖无时3、填空。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代诗人。

本诗共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

(2)《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自号,朝著名诗人。

(3)《使至塞上》选自《》,作者是朝诗人。

4、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园田居》作者是陶渊明,写田园劳作之乐。

B、《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描写了诗人面对着壮丽的山川心中充满了豪情。

C、王勃的《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D、《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朴素自然。

6、用原文填空。

(1)《归园田居(其三)》中写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诗句是,。

(2)《使至塞上》一诗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

”两句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游山西村》中“,”两句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包含着希望。

阅读拓展:(一)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人以“征蓬”自况,在诗中有什么深刻的意蕴?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描绘出怎样的意境?3、这首诗据记载作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但并没有说年月日。

你能从诗中看出写的是哪个季节吗?(二)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文字版素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诗四首》同步练习

文字版素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诗四首》同步练习

《诗四首》同步练习课时1基础达标1.给下列字词注音。

草盛.()荒秽.()草木长.()燕.()然候骑.()萧.()关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③道狭草木长.()④但.使愿无违.(),()⑤使.至塞上()⑥单车欲问.边()⑦江入大荒..流()⑧仍怜.故乡水()3.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B. 《使至塞上》——王维——唐朝C.《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朝D.《登岳阳楼》——陈与义——明朝4.默写。

(1)《归园田居》中表明诗人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的诗句是:,。

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的诗句是:,。

(2)《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大漠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3)《渡荆门送别》以拟人手法,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4)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的诗句是:,。

课内精读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面的问题。

5.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诗句赏析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奇观,请你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趣味语文8.认真观察漫画,给它拟一个标题(8个字以内)标题:【答案】1.shènɡhuìzhǎnɡyānjìxiāo2.①野草②扛着③生长④只,违背⑤出使⑥慰问⑦广阔无际的原野⑧爱3.D 【点拨】宋朝。

4.(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5.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6.表达了诗人宁可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一、名句默写1. ,夕露沾我衣。

2.衣沾不足惜, 。

3. ,归雁入胡天。

4.萧关逢候骑, 。

5. ,江入大荒流。

6.仍怜故乡水, 。

7. ,徙倚湖山欲暮时。

8.白头吊古风霜里, 。

9.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

10.《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 。

11.《归园田居(其三)》中“, ”表现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12.《登岳阳楼(其一)》中感慨无限悲凉身世的诗句是: ,。

二、诗词鉴赏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

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1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进行简要赏析。

答:1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答:答案解析答案:1.道狭草木长 2.但使愿无违 3.征蓬出汉塞 4.都护在燕然 5.山随平野尽 6.万里送行舟7.登临吴蜀横分地8.老木沧波无限悲9.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0.答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11.答案: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2.答案: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3.(1)答案:出使飘飞的蓬草(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_使至塞上_渡荆门送别_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_使至塞上_渡荆门送别_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道狭草木长②燕然③腊酒浑④鸡豚⑤荆门⑥仍怜故乡水2.解释加粗词。

①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③但使愿无违:④长河落日圆:⑤江入大荒流:⑥云生结海楼:⑦从今若许闲乘月:⑧拄杖无时夜叩门:3.填空。

①《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②《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③《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④《游山西村》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对上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诗歌首句中的“僵”字说明诗人什么样的晚年生活境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的《示儿》诗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你能默写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1.李白诗《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句转换角度,从故乡水有情写起,北宋柳永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也有转换角度写的好处,试作简要说明,说明其妙处。

八年级上《诗四首》(含答案)

八年级上《诗四首》(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年级上《诗四首》一、《归园田居》(其三)1 诗中表明诗人身为文人而不会种田,又缺乏经验的诗句是,2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辛苦劳作的诗句是,3 诗中表现诗人回归大自然,美好愿望实现后的愉悦心情的诗句是,4 诗中描写种豆地点和长势的诗句是,5 诗中诗人描写诗人早出晚归,愉快劳作的诗句是,6 诗中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热爱的诗句是,7 诗中表明作者的劳动态度认真而勤恳的诗句是,8 诗中表明作者因不愿在污浊的世界中失去自我而与黑暗的官场生活决裂的诗句是,9 本诗作者是我国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请写出你所喜爱的陶渊明的诗句,并谈一谈你的理解(除本诗外)10 景中凹显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二《使至塞上》1 诗中形容漫漫征程,孤寂艰苦的诗句是,2 诗中描写大漠独特的风光之美的诗句是,3 诗中表现诗人行程遥远、艰难的诗句是,,5 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抒发作者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6 诗中被清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诗句是,7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塞外壮美景观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8 诗中交待出使地点及目的地的诗句是,9 诗中暗示诗人政治生涯漂浮不定的诗句是,10 诗中最能表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11 苏轼评价王维诗说“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请你写出能表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名句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三《渡荆门送别》1 诗中表现诗人对蜀中山水无限眷恋的诗句是,2 诗中描写山水景象的诗句是,。

,3 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游子留恋故乡的诗句是,4 诗中交代作者漫游行踪的诗句是,5 诗中描绘作者离开荆门山后,眼前呈现壮丽景象的诗句是,6 诗中与“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描写手法相似的诗句是,7 请写出我国古代诗句中表现送别之情的连续的两句8 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9 诗中描绘了舟过荆门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四《登岳阳楼》1 诗中交代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的一句是2 诗中以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的一句是3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江、湖系之,交代岳阳楼的所在的一句是4 全诗中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的一句是5 本诗写景中,远景、近景合而为一的一句是6 描绘了湖面风平浪静,落日缓缓下沉,衬托出傍晚的安宁的一句是7 诗中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的诗句是,8 诗中交代了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的一句是9 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思索,在徘徊,融入了些许惆怅的一句是10 诗中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的诗句是,11 诗中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的诗句是,12 诗中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了叙述其事的诗句是,13 表现诗人顾影自怜和无限悲凉的身世的诗句是14 诗中语意双关,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及诗人的无限悲恨的诗句是,参考答案一《归园田居》(其三)1 诗中表明诗人身为文人而不会种田,又缺乏经验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课堂巩固训练题 (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课堂巩固训练题  (附答案)

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课堂巩固训练题1.《使至塞上》选自。

作者是,字,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朝代)诗人、画家。

世称“王右丞”。

有之称。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作者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

塞上,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2.《渡荆门送别》选自。

作者是 ,字,号,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3.《钱塘湖春行》选自。

作者是,字,晚年号,太原(今属山西)人,(朝代)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4.钱塘湖,即杭州。

5.字词训练gāo bó xǐ yǐ东( ) ( )暮 ( )( ) dú zhuó mò牛( ) ( )春泥 ( )马蹄dī péng sài白沙( ) 征( ) 汉( )cháng jì dū yān( )河候( ) ( )护 ( )然6.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字词句。

7.诗文背诵/默写。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8.课堂内容训练。

⑴《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⑵“蓬草”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⑶颈联的“直”和"圆”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为什么这两个字用得好?⑷《渡荆门送别》诗中描写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⑸《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⑹《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⑺在《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⑻在《钱塘湖春行》中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哪一句?⑼《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

作者是王维,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诗人、画家。

世称“王右丞”。

有“诗佛”之称。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作者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课文导读】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景中含情,诗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的诗境之中。

《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登岳阳楼》的作者陈与义,当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时,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3.感受田园生活宁静致远的恬淡旷达,激发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学法指导】学习这四首诗歌,要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熟读成诵,查找资料。

也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绘画,寻工具书。

(1),范希文庶几知道;,杜少陵可与言诗。

(2)洞庭西下八百里,。

(3)四面河山归眼底,。

(4)放不开眼底乾坤,;吞得尽胸中云梦,5.古诗名句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2)江南有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和。

请默写赞美黄鹤楼的名诗:(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4)《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5)《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6.“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描绘了江上的美景。

请你展开联想,将它扩展成一段不少于150字的精彩景物描写。

二、精段阅读:阅读《使至塞上》回答后面7-11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解释加点的词。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诗四首》练习试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诗四首》练习试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诗四首》练习试题《归园田居》阅读题(请先默写诗句16分)归园田居,。

,。

,。

,。

1.解释下列词语。

(5分)秽()盛()荷()长()但( )2、陶渊明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他最喜欢的花是,你能用哪句诗证明,。

(6分)3.诗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

(4分)4.体现了全诗主旨的一句是:,。

(4分)5.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6.“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7.全诗通过躬耕夜归这个小小的生活片断,表现了什么深刻的思想?(3分)8.翻译: ①晨兴理荒秽: ②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阅读题(请先默写诗句16分)使至塞上,。

,。

,。

,。

1、解释下列词语。

(6分)单车()长河()候骑()2、《使至塞上》中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4分)3、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4分)4、点明了诗人身份的两个词语是、。

(2分)5、诗人自比的两句诗是,。

传达了诗人的心情。

(6分)6、从内容上看,《使至塞上》属于诗。

(2分)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你从中任意选择一个字进行赏析。

(5分)8、化用古诗名句仿写句子。

(至少要写出两个诗人)(5分)王维的单车点缀了大漠孤烟、边塞落日,陶渊明的那多菊花温暖了宁静幽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渡荆门送别,。

,。

,。

,。

一.解释下面词语1.大荒()2.月下飞天镜()3.海楼()4.怜()二.重点问题.1.《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主义大诗人所作,人称他为“”。

2.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4."山随平野尽"中"随""入"二字好在哪里?5.品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 《渡荆门送别》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道狭草木长②燕然③腊酒浑
④鸡豚⑤荆门⑥仍怜故乡水
2.解释加粗词。

①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
③但使愿无违:④长河落日圆:
⑤江入大荒流:⑥云生结海楼:
⑦从今若许闲乘月:⑧拄杖无时夜叩门:
3.填空。

①《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②《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 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③《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④《游山西村》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对上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诗歌首句中的“僵”字说明诗人什么样的晚年生活境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的《示儿》诗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你能默写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1.李白诗《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句转换角度,从故乡水有情写起,北宋柳永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也有转换角度写的好处,试作简要说明,说明其妙处。

2.将来你也会外出求学,请想像一下你外出求学的心境,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要求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①zhǎng②yān③là④tún⑤jīng⑥lián
2.①清除②扛着③只要④黄河⑤广阔无际的原野⑥海市蜃楼,诗中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⑦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⑧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3.①归隐山林②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③浪漫李白诗仙④宋陆游
4.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合理切题即可)
【能力提高】
1.C 2.凄凉悲凉
3.①爱国主义,抗金保卫边疆②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开放探究】
1.换个角度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显得委婉含蓄,意蕴无穷。

2.场景合理,心境自然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