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同步测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沙砾.(lì) 琥.珀(hǔ) 粗糙.(zāo) 山麓.(lù)B.低洼.(wā) 踪.迹(zōng) 崩.落(bēng) 烘.烤(hōng)C.龟.裂(jūn) 腐蚀.(shí) 帷.幕(wéi) 楔.形(qì)D.湖泊.(bó) 沟壑.(hè) 扫帚.(zhou) 钟鼎.(dǐng)2.下列句子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细中造成破坏。

B.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

C.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D.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但是, 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而在读懂以后, 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A.或者尽管因为所以B.和尽管不仅而且C.或者不管不仅而且D.和不管因为所以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B.③①⑤④②C.③④①⑤②D.⑤④③①②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借由一个个故事,让读者可以洞察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B.有效的科学探测数据对于科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

C.实现干部自身能力与任职情境的匹配,需要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制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8.时间的脚印基础练习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旅行(lǚ) 踪迹(zōng) 岩石(yán) 沙砾(lè)B.逝去(shì) 低洼(wā) 堆积(duī) 帷幕(wéi)C.龟裂(guī) 悬崖(yá) 崩落(bēng) 裂缝(liè)D.腐蚀(fǔ) 山麓(lù) 粗糙(zào) 装置(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楔形宝藏痕迹犹豫B.绝璧冲刷吹拂笨重C.孔隙遗体缓慢摩损D.浑浊沟壑沉淀虎珀3.结合语境,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这里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B.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C.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

(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D.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这里指裂开许多缝子。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___________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___________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3)自然界某些转眼就___________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A.时时刻刻无时无刻消逝B.无时无刻无时无刻消失C.无时无刻时时刻刻消逝D.时时刻刻时时刻刻消失提升练习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

B.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C.通过学习《时间的脚印》,使我明白了岩石也可以记录时间。

D.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2.品读课内语段,完成(1)—(5)题。

2020年 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8时间的脚印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2020年 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8时间的脚印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6题;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腐蚀(shí)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ɡ)B. 喑哑(yīn)稽首(qí)楔形文字(xiē)C. 龟裂(ɡuī)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D. 狡黠(xiá)山麓(lù)锲而不舍(qì)【答案】B【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时间的脚印【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本题正确读音为:A.应为:棘手(jí);B.正确;C.应为:龟裂([jūn)D.应为:锲而不舍(qìe)故答案为:B【点评】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

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 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 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 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答案】 D【考点】同音字字形辨析,时间的脚印【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书写正误的能力。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D项“一丙”应改为“一柄”。

故答案为:D【点评】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的字形,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同步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同步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时间的脚印》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踪.迹(____)腐蚀.(____)粗糙.(____)龟.裂(____)砂lì(____)山lù(____)wéi(____)幕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线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学问大赛”在长沙隆重实行,通过观看竞赛,我们了解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国学学问。

C.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相互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B.我们应当发挥广阔青年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各显其能,使来宾们从中感受到中国青年的友好。

C.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阅历的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调到北京去了。

D.他清晰地记得,一周前,一个人背着一个黑色的皮包,从这条小路匆忙地走进村子,径直走进了王明那有些破败的小院。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起先了旅行。

B.特殊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C.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D.假如我们熟识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B.—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第8课、时间的脚印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犹豫.yù腐蚀.shí刨.刮páo 掸.去dǎnB.山麓.lù沟壑.hè浑.浊hún 地壳.kéC.沉淀.dìng 沙砾.shuò琥珀.pò陨.石yǔnD.楔.形xiē龟.裂jūn 脉.络mài 繁衍.yǎ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声( )迹周而( )( )花( )鸟( ) ( )长( )飞风雪( )( ) ( )( )连天4.指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根据计算,大约 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2)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3)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B.食品安全规划提出,获得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明厨亮灶”;严格互联网食品经营、网络订餐等新业态,落实网络平台食品经营资质审核责任。

C.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乱停乱放、直接骑回家甚至恶意破坏等诸多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D.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6.下列语句的组合,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08《时间的脚印》(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08《时间的脚印》(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08《时间的脚印》(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犹豫(yù)砂砾(lè)掀起(xiān)B.崩落(bēng) 腐蚀(shí)犀牛(xī)C.吹拂(fú)宝藏(cáng)滴漏(lóu)D.沉淀(dìng)粗糙(cāo)帷幕(wéi)【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练习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练习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练习试题(含答案)㈠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沉淀/绽开湖泊/停泊分摊/海滩海枯石烂/沽名钓誉B.腐蚀/蚀本忌惮/掸去露天/山麓烘烤/一哄而散C.扫帚/打扫造就/粗糙刨土/刨刮掺杂/渗透D.地壳/躯壳海龟/龟裂倾斜/顷刻契约/楔形文字【答案】C。

㈡根据拼音写汉字1.浑zhuo〖〗;2.zong〖〗迹;3.沟he〖〗;4.jiao〖〗结;5.钟ding〖〗文;6.wei〖〗幕;7.沙li〖〗;8.低wa〖〗;【答案】1.浊;2.踪;3.壑;4.胶;5.鼎;6.帷;7.砾;8.洼。

㈢通读全文,填空。

课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介绍岩石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作出深入浅出的说明。

【答案】科普作品;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㈣阅读课文,选出信息与原文不符一项【】A.“海枯石烂”会有时。

B.每一厘米的岩石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时间。

C.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D.岩石的颜色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E.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答案】B。

㈤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时间在岩石上留下了哪些“脚印”?这些“脚印”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答案】留下的“脚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古代生物的繁衍及灭绝等大量信息。

导致因素:炎热的阳光、严寒、霜、雪、风、雨、空气、水和水中的酸类、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人类的活动等。

2.阅读第1-5段可知,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有哪些?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钟表、日历、铜壶滴漏等。

目的是引出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发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索。

3.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课堂作业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课堂作业试题及答案

《时间的脚印》课时练年级:八册次:下册单元一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踪迹( ) 腐蚀( ) 粗糙( )龟裂( ) 砂lì( ) 山lù( ) wéi( )幕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置滴漏搬运磨损B.裂缝堆积烘考陆序C.扫帚浑浊湖泊沟壑D.低洼颗粒歪斜包裹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 )(2)根据计算,大约3 000至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B.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科学道理说得有声有色。

C.本文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

D.课文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能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

二、课内精彩阅读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②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③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的脚印
一、基础演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 山麓.(lù) 龟.裂(jūn) 沟壑.(hè)
掸.去(dǎn) 浑.浊(hún) 琥.珀(hǔ) 楔.形(x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踪迹装制低洼海枯石烂
B.孔隙沙砾沉淀无时无刻
C.粗糙包裹消逝悬涯绝壁
D.帷慕钟鼎崩落奇形怪状
(解析:A项“制”应改为“置”;C项“涯”应改为“崖”;D项“慕”应改为“幕”。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是否拥有努力向上的热情,是一个人年轻的标志之一。

C.为营造全区“壮族三月三”良好的节日气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全区放假两天。

D.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解析:A.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才使”;B.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D.搭配不当,去掉“和能力”。

)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
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
5.学习小组开展了“认识计时装置”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一名组员搜索到的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

请你观察图片并阅读
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

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

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

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

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

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

壶身刻有关于制作年份和人员的文字。

水由日壶按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箭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

这段材料介绍了铜壶滴漏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的名称及样貌、计时方式等。

(2)该组员建议大家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但有些同学反对这一提议。

请你帮他说一段话,动员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参观。

【示例】这种古老的计时装置是我们的老祖先对时间的一种记录工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我们现今的文明也都是在古人的努力探索下一步步完善的。

难道你们就不好奇这种计时方法具体怎么进行的吗?不想亲眼看看这种装置吗?我们也要像古人一样积极探索呀!
二、同步解读
计时的变迁
漫奇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

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
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

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

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

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
工具。

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
③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

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

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

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

④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

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

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

⑤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

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

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

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

人们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为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把这种频率积累起来也可以计时,称为原子时。

于是,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并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导弹、激光测距等国防和科研工作中。

(选自《科学夜谈》) 6.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计时变迁图。

圭、沙斗、漏壶→机械钟表→石英电子钟→铯原子钟
7.第①段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名言有什么目的?
为了吸引读者,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8.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作比较、作引用。

作用: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

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9.石英电子钟有哪些特点?根据第④段简要回答。

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功能完备。

10.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请结合全文回答。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