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合集下载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导游词范文(2篇)

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导游词范文(2篇)

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导游词范文绍兴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____号。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

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鲁迅____岁至____岁在此求学。

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

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

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

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的“早”字。

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____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

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次了解伟人鲁迅先生和他的故居的精彩之旅。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进入三味书屋,一同领略鲁迅先生的生活和思想的独特魅力。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市城东的河山岛上,是鲁迅先生1901年出生后的第一个家。

三味书屋是当时鲁迅先生的住所,也是他创作和思考的场所。

整个故居占地面积约800多平米,由二楼西厢房和东厢房、大厅、南厅、小厅等多个房间组成。

首先,我们来到三味书屋的大门口。

这座红墙黛瓦的古典建筑充满了浓郁的江南特色。

门前的矮墙上树立着一块黑色青石碑,上面刻有“三味书屋”四个大字,这块碑石正是鲁迅先生亲手题字。

走进大门,我们来到了二楼西厢房,这里是鲁迅先生最早的起居之地。

这个房间保持了鲁迅先生居住时的原貌,墙上悬挂着一些鲁迅先生的图片和文物。

绍兴鲁迅故居描述

绍兴鲁迅故居描述

绍兴鲁迅故居描述
绍兴鲁迅故居,为台门形式布局,前后六进,占地580平方米。

第一进为台门斗;第二进为平屋和长廊;第三进楼下西侧为鲁迅在绍兴工作时的卧室。

第四进为两开间楼房,楼下东首前半间称为小堂前,是鲁迅家用餐、会客的地方。

后半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

楼下西首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后半间作过道;第五进为厨房;第六进为三开间平屋,中间有门通百草园。

今各进各间均布置原状陈列。

百草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为周氏族人共有菜园。

园内种植皂荚树、桑树等,有矮墙、水井等建筑。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相关推荐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精选14篇)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精选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1认识鲁迅是因为我读了他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暑假,我们全家去了绍兴,首先就去了鲁迅的故居。

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多屋子,我们绕过正厅,后面有一个园子,那就是百草园,鲁迅小时候的乐园。

园里鸣蝉在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在鲁迅屋子前的庭院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继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而一边的鲁迅呢?双手托着下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也忍不住,看见边上有张空凳子就坐了上去,一下子,仿佛沉浸在继祖母的故事当中。

出了鲁迅故居,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

屋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树下。

旁边就是鲁迅上学时的座位,上面还有他刻得“早”字。

“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鲁迅去给父亲买药,迟到了,老师骂了他,鲁迅没有说情况,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就再也没迟到过。

我想: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强的自制力。

想到我自己,我不觉有点脸红,以后,我也要向鲁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游鲁迅故居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

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

“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鲁迅小学作文(最新)

鲁迅小学作文(最新)

鲁迅小学作文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浙江绍兴的鲁迅故里游玩。

我们先参观了鲁迅的祖屋——德寿堂,里面放着古老的家具,屋子中间有这样一副对联:福禄欢喜长生无极,仁爱笃厚积善有徽。

然后,我们去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

“三味”的意思是:读书要读的进去,读经书像吃饭,读史书像吃菜,读诸子百家的书像佐料。

鲁迅小时候读书就做到了“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他的课桌上刻着一个“早”字。

这是因为有一天他爸爸生病了,鲁迅就帮他爸爸找药,结果上课迟到了,被先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鲁迅就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到了。

最后我们参观了“百草园”。

鲁迅笔下的东西一一展现在我眼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台,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椹……我还知道了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是著名的文学家。

今天是元旦,我和妈妈去鲁迅故里玩,一到入口区,就见人山人海,有团队旅游的,有自助游的。

我们排队做了登记,就随着人流进入参观。

先是参观鲁迅祖居。

这是鲁迅祖辈居住的地方,一进一进的木结构楼房,妥当的设置了厨房、书房、卧室、琴房、沐浴房、堂屋……据说鲁迅的祖辈是做官的,真有大户人家的气派。

祖居对面是三味书屋,那是有钱人的学堂,鲁迅小时候就在这里读书。

接着我们去了鲁迅纪念馆,这是新建的房子,一楼挂有鲁迅年轻时的照片,和绍兴旧貌的照片,鲁迅看社戏的场景。

二楼是鲁迅各个时期的著作。

最后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这才是鲁迅居住的家,格式与鲁迅祖居相似,只是略微见小一点。

房子后面有一块空地,这就是鲁迅书中提到的百草园了,低矮的围墙依旧还在,菜地里也种了蔬菜,只是没看到何首乌。

我们现在已经学了第五个单元了,这个单元主要写了一个人。

这个人经常穿一件中式长衫,浓密的胡须成隶书的“一”字,这个人就是鲁迅。

在我没有学习这个单元时,我一直认为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作家,一个写作之人。

和现代作家一样,只为了写作。

一生没有什么很伟大,很吸引人的故事。

但是,在学习这个单元后,我对鲁迅先生就有所改观了。

鲁迅故里作文精选15篇

鲁迅故里作文精选15篇

鲁迅故里作文精选15篇鲁迅故里作文精选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故里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故里作文1春节,我们一家到绍兴鲁迅故里游玩。

在路上我从爸爸的口中知道了鲁迅原名叫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一生中写了许多小说,有《吶喊》、《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彷徨》等。

听了爸爸的介绍,我对鲁迅产生了无比的崇敬。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了鲁迅故里。

我一眼就看见了具有水乡风情的巨幅浮雕,上面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和鲁迅的半身像,只见他紧锁双眉,眼睛注视着前方,仿佛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跟随着人群,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

跨过高高的门槛,穿过了长廊就到了天井,天井种着两棵茂盛的桂花树,小时候鲁迅就生活在这里。

我似乎看到了他在桂花树下乘凉、玩耍的情景。

接着,我们乘坐了绍兴特有的乌蓬船。

船夫头上戴着毡帽,手上一边划着船桨,一边向我们讲述着绍兴景点的特色。

我坐在窄窄的乌蓬船上,好像自己是小时候的鲁迅,正在赶往看社戏的路上呢!小船把我们载到了“三味书屋”,那里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走过一座石桥,一拐弯我们就进了内堂,堂内挂着“三味书屋”的横匾,中间摆放着一张很陈旧的书桌。

书桌虽然很普通,但它却藏着深刻的意义。

因为鲁迅小时候上课经常迟到,被先生严厉批评后,他就在桌子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以时刻提醒自己再也不能迟到了。

鲁迅故里的景点还有很多,虽然不是很华丽,但它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这次的旅行让我记忆深刻,更让我了解了名人鲁迅。

鲁迅故里作文2岁月的风波,给鲁迅故里涂上一层厚厚的灰尘,那一处百年故居,十分值得去玩赏。

一个夏日炎炎的早上,艳阳洒向大地,一阵在风吹向树梢、蔚蓝的天空,我跨进了鲁迅故居的大门,经过弯弯的小道,来到三味书屋,直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几张木质桌子,其中一张桌子上刻着一个“早”字清晰可见。

鲁迅故居景点讲解

鲁迅故居景点讲解

鲁迅故居景点讲解鲁迅故居是中国著名作家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故居路218号,占地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鲁迅故居包括鲁迅故居与鲁迅文化陈列馆两部分,是中国现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鲁迅故居的景点讲解。

1.景泰轩。

景泰轩是鲁迅故居入口,其名是鲁迅故居的旧址地母在江北。

2.尧庙。

尧庙是鲁迅故居的第一透踩的场所。

尧庙的建筑群主要包括“双龙”、“天心”等几座重要结构。

尧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被广泛认识为君臣礼义的传承之地。

3.洪会方和戴耀魁家。

洪会方和戴耀魁是鲁迅故居的这些重要历史人物。

鲁迅故居里保留的是他们家里日常生活的重要实际操作。

4.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是鲁迅生活创作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全国最著名的现代文化遗迹之一、鲁迅故居内部是大致分为鲁迅生活区、鲁迅著作区、鲁迅与政治区,这些区域下拥有许多与鲁迅时代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物。

5.鲁迅文化陈列馆。

鲁迅文化陈列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展览馆,由鲁迅故居营造中延伸出来的。

馆内展示着许多鲁迅及其作品具体表现、创作文化和鲁迅生平重要经历展览,体现着鲁迅思想、文化和美学的主题与特殊性。

其中包括鲁迅作品、书信、照片、现存家具、文物等类别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为了方便游客参观,被安排在排序布局中并解析内容。

6.南园。

南园是鲁迅故居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鲁迅故居的底子主体。

这里有鲁迅故居的许多庭院花园,错落有致,充满了丰富的摩登文化和艺术状态。

南园中香木公寓、小卧室、腊梅馆、治病目、三排草、永安斋等一些官方庭院非常具体表现了鲁迅思想和家庭生活的主题。

鲁迅故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化遗迹,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从海内外来参观,去切磋鲁迅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

鲁迅故居的介绍

鲁迅故居的介绍

鲁迅故居的介绍鲁迅故居是中国文化名人鲁迅先生的故居,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街29号。

这座故居是鲁迅先生在绍兴的最后一个住所,也是他晚年的居所。

鲁迅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

鲁迅故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

整个故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进入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型的石牌坊,上面刻有“鲁迅故居”四个大字。

牌坊两侧是一对古色古香的石狮子,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走进故居,可以看到一排排青砖瓦房,屋檐下挂满了红色的灯笼,犹如穿越时光回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时代。

院内的植被葱茏,花草繁盛,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在院子的中心,有一座仿古的亭子,亭子四周种满了花草树木,让人心旷神怡。

故居内部的建筑布局也非常精巧。

进入正厅,可以看到一张古朴典雅的红木大桌,桌上摆放着鲁迅先生用过的文具和书籍。

墙上挂着一幅清代的字画,显得庄重大气。

正厅的两侧是书房和卧室,书房内陈列着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和手稿,让人感受到他的创作痕迹。

故居的后院是一个小型的花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

花园中央有一座小池塘,池塘中游着几尾金鱼,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周围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园中还有一些供人休憩的座椅,游客可以坐在上面休息,欣赏花园的美景。

除了欣赏故居的建筑和花园,游客还可以参观故居内的陈列馆。

陈列馆内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通过文物、图片和文字的展示,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影响。

鲁迅故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它不仅是鲁迅先生的住所,更是他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关怀。

鲁迅故居是一座值得珍藏和传承的宝藏,它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伟大文化名人的生活和创作轨迹,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绍兴之行
3鲁迅祖屋
鲁迅祖屋
(1月24日上午,壬辰年初二,小雨)
走进鲁迅故里景区,一幅清末民初时的画卷展现在游人面前,石板路、旧木窗、石库门无不向游人述说着当年的历史。

鲁迅祖上是湖南道州人,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间搬迁到绍兴城内竹园桥。

据鲁迅二弟周作人推测,周氏祖上或许是务农,但搬到绍兴城后,肯定是弃农经商了,家境也逐渐殷实了起来。

由于在城市的便利,周家子弟开始走进学、读书、赶考之路,终于六世祖考上了举人(乾隆年间),为周家挣得了第一块“文魁”匾。

这意味着周家从此挤进了士林,不光经济地位上升,政治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从此,周家开始购地建屋,广置田产。

鲁迅的七世祖周绍鹏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购得了此屋,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形成了现在
颇具规模的周家老台门(注1),这就是鲁迅祖居。

它位于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
第一进俗称“台门斗”,现在是入门检票的地方,就是仪门,也就是门厅。

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

“翰林”匾
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

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我们在第一进“台门斗”前合影
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

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注2),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二进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德寿堂”大匾
第三进为香火堂,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

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即火烛、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三进的香火堂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
现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

中间挂有
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两壁上挂着的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现在这些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手抄的。

《恒训》的内容是祖父对自己一生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总结。

大到读书之法,为官之道;小到日常生活常识,无所不有。

第四进为楼房,亦称座楼,为居住之用。

前有廊、后有披,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如小姐的书房、绣房、闺房和沐浴房,还有少主的书房、卧房、以及库房、厨房等。

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
七星灶,因为3个大炉口之间有4个煲汤的小炉口。

炉台上共有7个炉口,故称七星灶。

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均建有对称的侧厢、楼房,房与屋之间都有廊屋贯通,以避日晒雨淋。

两侧天井点缀若干
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

贯通连接的廊屋
整座周家老台门布局周密、严谨,极富绍兴地方特色,远远望去,白墙乌瓦,黑白分明,富有韵味。

据《鲁迅的家世》记载:“覆盆桥房最有钱的时候,三个台门共有三千多亩田和几爿当铺,”其实老台门和房的房和田还不止这个数字,后虽经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冲击,仍然十分富有。

但到第十世时,没有儿子,根据“小绝长顶”的族规,便向智房要了一个,承继下去,这就是鲁迅曾祖父的幼弟,以后被统称为“十五老爷”的周以坶。

在覆盆桥周氏中,惟独和房单丁独传,因此资产集中,最为富有。

因为和房曾经营商业,所以那一房又特别称为“和记”。

由于子孙的繁衍,家族的扩充,祖居的房屋已不敷使用。

所以周氏家族在清朝嘉庆年间又购置了两个台门,即过桥台门和新台门。

从第九世开始,周家已开始分家,长子住新台门,二儿子住过桥台门,小儿子和父母住老台门。

鲁迅先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新台门,从此开始了
他伟大的一生。

鲁迅家虽与老台门的和房辈份相去甚远,但血统却是很近的。

鲁迅祖父周介孚出狱后(注3),常到老台门找这位亲胞叔谈天。

一直以来,周家老台门为周氏族人居住,保存完好。

建国后,老台门被国家收购,拨款加以修葺。

先后曾为绍兴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和文物管理处所用。

现在老台门又恢复了旧日面貌,里面的陈列是以周家老台门的建筑格局为基础,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为背景,融合其他大户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场面作实景布置,向游客充分展示了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注释:
(1)绍兴台门是江南一带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聚族群居的一种民居。

它象北京四合院一样也堪称我国传统民居中别具一格的建筑代表。

它是一种以平面规整、纵向展开、院落式组合的民居宅院,一般由门斗、厅堂、座楼和天井组成。

门斗又称“台门斗”,是大门进入到二门后的过道,它的作用是一种过渡,绍兴人讲究个从容不迫,这门斗刚好用来人在进出大门时调整步履和呼吸。

而从风水的角度来说,门斗起到一种隔断作用,可以阻止家财的外泄。

厅堂又称“堂前”,是全宅的中心,也是家族家庭商议大事、举行红白喜庆等重大活动的场所。

座楼是家人起居的主要地方,多为两层,楼上一般为家族家庭中重要人物或内眷的卧室。

厅堂或天井两侧的房屋称两厢,用作下人的卧室,或作厨房、堆积间等辅助房。

天井又称“道地”是用来采光、透气、晾哂和家人活动的地方。

当时生活饮用水主要靠井水和雨水,因此天井中一般都有一口水井。

大户人家的的台门,在宅后往往还辟有园地,植上草木花卉,建些亭台小品,供家人们玩赏,鲁迅先生老家台门后面的百草园就是一个例证。

台门的大小即宽度和进深依据主人的的地位身份、经济实力、人丁状况不同而定,宽度有从三间到九间之分,进深有二进至十余进不等。

一般民居多为三间三进,进与进之间有天井相联。

而若是官邸台门则大不同了,如原府山直街脂沟汇头的“孙府”(明万历年间“两都冢宰”孙龙府地)就建有九间十三进。

现尚存的坐落在万安桥与谢公桥之间的建于明朝的“吕府”(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吕本府地)则称九间十三厅。

绍兴台门的命名有的很讲究,官邸台门一般以屋主的官职
或功名命名,如五马坊口的状元台门、肖山街的探花台门、西街的解元台门等;而民居台门则多以屋主姓氏命名,如鲁迅家族的周家台门,他老师的寿家台门以及其他诸如高家、杜家等台门;有的很滑稽,以从事的行业、门斗形式及其他某些特征命名的,如锡箔台门、当店台门、洋铁台门、歪摆台门、漏底台门、破台门等等。

人们一听就很快明白这个台门的来历和居住在这个台门中的人的大致情况。

如果是官邸台门则更是显耀,大门的门厅上方一定悬有“翰林第”、“进士第”之类的匾额,这除了以示身份外也平添几分神圣,若是官至三品以上的门第,大门的门环会饰有兽头,临街台门话会有栓马桩,临河的则两面踏道,彰显不凡气宇。

绍兴台门的大量出现,是在明清时期。

故旧时绍兴有民谣云:“绍兴城里五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

”据说当时绍兴南街一带台门最多,大大小小台门栉比而立,错落有致,俨然“台门一条街”。

(摘自dwgzd的博客《话说绍兴台门》)
(2)德寿堂原名宁寿堂,为了避清朝道光皇帝的年号“宁”之讳,改为德寿堂,“德寿”取积善有德、福禄长寿之意。

(3)鲁迅的爷爷是翰林出身,曾任知县,在北京担任过内阁中书,父亲也是饱读诗书的秀才。

在这样的官宦人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