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工作过程燃烧过程

合集下载

柴油机燃烧过程

柴油机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的影晌因素
• 1、燃油品质:十六烷值高,自燃性好 • 2、缸内工质状态:压缩终点的空气温度、压力和扰动 • 3、喷油定时:过大:将因喷油时刻缸内工质状态不利于着火, 使滞燃期增长;最高爆发压力过高,燃烧粗暴。 • 过小,将因着火前缸内温度与压力己下降,而使滞燃期也增长, 但活塞己下行使最高爆发压力降低,后燃增加,排气温度上升。 • 4、雾化质量 • 5、换气质量 • 6、运转工况:转速 和负荷



• 从气缸内燃油发火燃烧到出现最高压力为止的这段时期称为速燃期。 柴袖机的发火点一般在上止点前几度曲轴转角,而最高爆发压力点约 为上止点后 lOCA 一 l5CA 。 * 特点是气缸中的压力迅速上升至最高爆 发压力。一是由于燃烧急剧进行,二是由于活塞的位移极微。在速燃 期中,不但烧掉了滞燃期形成的可燃混合气,还烧掉了速燃期喷入气 缸并已完成了燃烧准备的部分燃油,燃烧近乎在等容状态下进行。 • 评价速燃期的重要参数是平均压力增长率,它表示本阶段内气缸内相 应于单位曲轴转角的平均压力增长量。平均压力增长率小,则柴油机 工作柔和,燃烧平稳,无敲击声。大则粗暴,常伴有敲击声,一般 〈0。4MPA • 速燃期的燃烧速率很难直接用控制该燃烧期燃油与空气混合速度的办 法来加以控制,故亦称不可控燃烧期,由于速燃期的可燃混合气主要 是滞燃期喷入气缸的燃油所准备的,所以应通过滞燃期来影响速燃期, 力求缩短滞燃期、减少滞燃量、控制可燃混合气的形成量。滞燃期对 燃烧质量起决定作用,控制滞燃期是影响燃烧过程的重要手段。此阶 段亦称预混合燃烧阶段
• 燃烧过程
• 二、燃烧过程
• • • • • • • • 滞燃阶段I--自喷油始点A 至着火点B; 速燃阶段2--自着火点B 至最高压力点C; 缓燃阶段3--自最高压力点C 至最高温度点D; 后燃阶段4--自最高温度点 至燃烧终点。

柴油机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柴油机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柴油机的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这些过程也称为柴油机的四冲程,分别对应柴油机的一次循环。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四个过程。

1. 进气:首先是进气过程。

柴油机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的压力降低,空气被吸入气缸内。

这时燃油喷射器喷射一定量的柴油,与进入气缸内的空气混合。

2. 压缩:接着是压缩过程。

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体压缩至高压。

在高压下,混合气体的温度也会升高,使混合气体更容易燃烧。

3. 燃烧:压缩结束后,喷油嘴向气缸内喷射高压柴油,柴油遇到高温高压气体瞬间着火,产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动曲轴旋转,从而传递动力。

4. 排气:最后是排气过程。

气缸内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过程做准备。

以上四个过程构成了柴油机的一个完整工作循环,也称为柴油机的四冲程。

二、柴油机的原理结构柴油机包括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

外部部分包括机壳、缸盖、气门、进气管、排气管等,主要起到保护和连接的作用。

内部部分主要包括曲轴、连杆、活塞、气缸、燃油喷射器等。

以下我们逐一介绍柴油机的主要部件。

1. 气缸:气缸是柴油机中存放燃气的空间,根据气缸数量不同,柴油机可以分为单缸、多缸等类型。

气缸通常由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耐磨损的特点。

2. 活塞:活塞是气缸内的活动部件,负责压缩混合气体和转换爆炸能量。

活塞通常由铝合金或铸铁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磨损性能。

3. 曲轴:曲轴是柴油机的主要旋转部件,是由几节连杆构成的转轴。

曲轴可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柴油机的输出轴。

4. 连杆: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连杆承受着来自活塞的冲击力和扭矩,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5. 燃油喷射器:燃油喷射器是柴油机的关键部件,负责在适当的时机将高压柴油喷射到气缸内与空气混合。

燃油喷射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由电控系统控制,从而控制燃烧的时机和效果。

《柴油机燃烧过程》课件

《柴油机燃烧过程》课件
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是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 释放出能量,推动发动机运转。
柴油机燃烧的特点
压缩比高
01
柴油机的压缩比通常较高,这有助于提高燃油效率和动力输出

燃油喷射
02
柴油机采用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将燃料喷入气缸,与空气混合

点火延迟
03
由于柴油机的压缩比高,点火延迟较长,使得燃料有足够的时
增压技术
采用增压技术提高进气压 力,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和 扭矩,同时降低燃油消耗 。
废气再循环
将部分废气引入燃烧室, 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 化物排放,提高燃烧稳定 性。
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优化方法
燃烧室优化
改进燃烧室形状,优化燃 油喷射和空气流动,提高 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效果, 降低排放。
பைடு நூலகம்
燃油品质提升
采用低硫、低蜡柴油,降 低燃油中的有害物质,提 高燃油的燃烧效率。
冷却系统优化
通过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 ,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 耐久性。
柴油机燃烧过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控制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柴油机燃烧过程的智能化控 制,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新能源技术
研究和发展新能源技术,如氢燃料、生物燃料等,替代传统柴油燃 料,降低碳排放。
应时间、反应速度常数等方面的研究。
了解柴油机燃烧的动力学原理有助于优化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03
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03
CATALOGUE
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实际应用
柴油机燃烧过程的控制策略
01
02
03
燃油喷射控制
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的 时间、压力和喷油量,优 化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提 高燃烧效率。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COMBUSTION IN DIESEL ENGINE
1 滞燃期(AB 段)
从燃料喷入气缸到压力线脱离压缩压力线开始急剧升高这一段燃前准备时间。

◆ 滞燃期过长,压力升高率和最高燃烧压力高,柴油机工作粗暴。

◆ 滞燃期过短,扩散燃烧增加,易恶化柴油机性能和颗粒排放。

2 急燃期 BC 段
柴油机的预混燃烧期
在上止点附近快速进行,压力升高率大。

形成第一峰放热。

平均压力升高率不宜超过0.6 MPa/︒CA
3 缓燃期 CD 段
柴油机的扩散燃烧期
◆ 缸内温度和压力高,扩散燃烧速度快。

◆ 气缸工作容积不断增加,缸压变化缓。

◆ 缓燃期对应于放热规律曲线的第二峰。

4 后燃期 DE 段
少量柴油的后续燃烧
◆ 过浓混合气未燃烧的燃料、尾喷燃料、碳烟等的燃烧。

膨胀行程的中后期,膨胀比低,做功能力小。

◆ 增加排温和向冷却水的散热损失,使发动机的热负荷增加,经济性下降。

柴油机燃烧缸内p -Φ图 )
()(B C B C p p p ϕϕϕ--=∆∆
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后燃期
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图。

柴油机的着火过程

柴油机的着火过程

第六章柴油机的着火过程第一节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一.分子运动和碰撞柴油机的着火过程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化学过程是激烈的热——链化学反应,要进行化学反应,必须经过它们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并且符合碰撞要求才可实现。

燃烧化学反应中分子运动和碰撞的基本理论归纳如下:A.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分子必须相互碰撞。

B.分子的碰撞是杂乱无章的。

C.合适的方向上碰撞才有可能起化学作用。

D.运动能量超过最低能量。

E.最低能量称为活化能。

F.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越大。

G.压力与密度越大,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度加快。

二.活化络合物理论活化络合物理论(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化学反应时候,分子不仅需要相互撞击,还需要适当能量,在适当的方位上撞击,以便获得形成一个不稳定,过度的,瞬态活化络合物。

活化能E就是把初态反应物提高到络合物所需能量。

反应关系表达为:反应物——活化络合物——终产物三.键能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物质内部相邻原子间或离子间产生的相互结合或相互作用的称为化学键。

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几种类型。

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物质内部相邻原子或者原子团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称为共价键。

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金属键。

物质起化学变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达到破坏原子间或者离子间所必须吸收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键能。

第二节着火前燃料的物理——化学过程(焰前反应)一。

着火的分类和含义按照火源性质,分为压缩自然和外源点火。

按化学反应性质分为热式着火,链式着火,和热—链式着火。

链式着火通过支链反应而自身积累活性中心并积聚能量。

按着火阶段分,有高温单阶段着火和中低温多阶段着火。

多阶段着火指历经冷焰,蓝焰到热焰的几个阶段着火。

二.着火前的物理过程必须先将反应物质(空气和烃类)能互相充分气相混合,并相互撞击,同时,需要一定的初始能量。

这就需要有进气过程,喷射过程,喷注的破碎和雾化过程,以至形成可燃混合气,并达到足够温度和压力的过程。

柴油机燃烧过程

柴油机燃烧过程

气缸内气流作旋 转运动,在燃烧室的 壁面附近,气流速度低, 压力低;中间的气流 流速快,压力高。 气流在旋转中会产 生离心力。
燃烧质点受两个 力的作用:离心力推 动质点向外运动,因 为外边缘气体压力高 而将质点推向中间。 质点在两个力作 用下究竟向外还是向 内运动取决于质点的 密度。
单元四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三、着火延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单元四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课题一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三、着火延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3.喷油提前角
同样的发动机,怠 速300rpm时,供油角为 5-10°时着火延迟时 间最短. 说明不光供油角, 转速也会影响着火延 迟时间.
单元四
4.转速的影响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课题一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单元四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课题一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一、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柴油不易蒸发,所以采用缸内高压喷压喷射(柴油分 散成数以万计的细小油滴)的方式,使之与空气混合。 1、关于混合气的浓度 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的比例称为可燃混合气成 分或可燃混合气浓度,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和空燃比表 示。
单元四
单元四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课题一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一、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3、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基本方式 (1)空间雾化混合
将燃油喷向燃烧室空间,形成雾状,雾 状油滴从高温空气中吸热蒸发并扩散,与空 气形成混合气。为了使混合均匀,喷出的燃 油要与燃烧室形状配合,并利用燃烧室中空 气的运动与其混合,如图(a)所示。
课题一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单元四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课题一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三、着火延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6b燃机柴发工作过程

6b燃机柴发工作过程

6b燃机柴发工作过程6B燃机柴发工作过程燃机柴发是一种常见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船舶、发电厂等领域。

下面将以人类视角,生动地描述6B燃机柴发的工作过程。

一、引言6B燃机柴发是一种高效能的燃烧设备,通过燃烧柴油来产生机械能。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如燃烧室、喷油器、发动机控制系统等,每个部件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点火当操作员启动6B燃机柴发时,首先进行点火操作。

点火器会向燃烧室喷洒细小的柴油颗粒,并通过电火花点燃。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精确的时间点和适当的燃油量。

三、燃烧一旦点火完成,柴油开始燃烧。

燃烧过程中,燃烧室内的空气与喷入的柴油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在高温的作用下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四、动力输出活塞的向下运动产生机械能,通过连杆传递给曲轴。

曲轴将这种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五、排放处理在燃烧过程中,除了产生机械能外,还会产生废气。

这些废气含有一些有害物质,需要通过排气系统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催化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

六、发动机控制为了确保6B燃机柴发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发动机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监测并调整燃油供给、点火时间等参数,以保持发动机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七、维护保养6B燃机柴发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的维护保养。

这包括更换燃油滤清器、清洁冷却系统、检查和更换磨损的零部件等。

维护保养的目的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高效可靠地工作。

八、结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6B燃机柴发的工作过程。

从点火到燃烧,再到动力输出,每个步骤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理的控制系统和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6B燃机柴发的应用范围广泛,它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柴油火车头的工作原理

柴油火车头的工作原理

柴油火车头的工作原理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类似,都是内燃机的一种。

柴油机的主要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进气过程:柴油机通过进气门吸入空气,空气经过滤清除杂质后进入缸体。

压缩过程:柴油机的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将进入缸体的空气压缩至较高的压力和温度。

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顶死点时,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燃油,燃油与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混合,发生自燃燃烧。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排气过程:活塞下行推出废气,同时打开排气门将燃烧产物排出缸体。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在各个缸内进行的,可以实现连续的工作。

柴油机的工作节奏由喷油系统和气门控制系统控制。

柴油机产生的旋转动力需要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驱动轴,进而将火车推动前进。

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

变速器可以根据运行状态和列车需要选择合适的档位和转向方式。

转向系统主要是通过转向齿轮通过链条或万向节来驱动轮轴进行转向。

转向系统能够实现火车头的转弯和转向,进而调整车轴与轨道之间的角度,使火车能够顺利行驶通过曲线轨道。

制动系统是为了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柴油火车头的制动系统主要包括气压制动和手动制动两种方式。

气压制动通过压缩空气驱动制动器夹紧车轮,提供制动效果。

手动制动则需要操作员手动控制刹车装置实现制动。

制动系统在列车减速和停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柴油火车头工作原理是通过柴油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传动系统将机械能传递给驱动轴,推动列车行驶。

同时,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运行保证了列车的转向和安全性。

柴油火车头以其高效可靠的性能,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 • • • • • 1、 2、 3、 4、 5、 6、
谢谢!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 第三期 缓燃期 • 从爆发压力出现点到最高燃烧温度 出现点之间的阶段为主燃阶段。本阶 段的特点是喷油已经结束,大部分的 燃油在此期间燃烧,放出总热量的约 80%左右,燃气温度上升到最高点。 但由于活塞的下移,气缸容积增大, 所以气缸内的压力变化不大。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 第四期 后燃期 • 从最高燃烧温度点到燃烧结束止的阶 段。在这一阶段,氧气已大量消耗,后 期喷入的燃油就没有足够的氧气与之混 合进行燃烧,加之活塞的进一步下移, 气缸内压力和温度有较大的下降,使燃 烧条件更加恶化,以致燃油燃烧不完全 ,出现排气冒黑烟现象,使有关零部件 热负荷增加,影响柴油机经济性和使用 寿命,所以应尽量减少后燃期的燃烧
• • • • • • • 压缩比高,热效率好,经济性好。 柴油比汽油安全,油耗小。 点火方式不同,点燃、压燃 定容、定压混合循环。 柴油机制造成本高。 最高转速低,相同气缸容积输出功率小。 停止喷油或阻断空气
汽油机
汽油与空气缸外混合,进 入可燃混合气 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柴油机
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高温气体加热柴油燃烧
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
故障现象:
• 一客户打电话反映他驾驶的捷达SDI轿 车仪表盘上的故障指示灯闪烁,发动 机伴有抖动现象。 • 请您帮助分析、排除故障
请您分析可能原因?
• 传感器?执行器?线路问题?抖动 是什么情况? • 1、 • 2、 • 3、 • 4、
我们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 • • • 1、柴油机发展历程 2、柴油发动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3、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4、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 汽油机:汽油机主要采用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统;近 代汽油机借鉴直喷柴油机的优点,更多的采用了电喷 系统(分进气道喷射和气缸内喷射两种)。
• 空燃比:
– 柴油机:柴油机空燃比只有一种情况:α>1; 柴油机可实现高增压中冷技术,电控化较汽油 机易实现。因而具有升功率高、动力强劲、燃 烧更完全和经济性好、排放低等显著特点与优 点 – 汽油机:汽油机空气燃料比有三种状态:α>1 ;或α=1;或α<1。汽油机动力和经济性相对 较低,废气排放控制技术要求更高、更难。
当活塞压缩到上止 点,喷油器向燃烧室喷 入雾状柴油,油雾与压 缩空气充分混合,形成 高温高压的燃气,并开 始自行着火燃烧,混合 汽膨胀做功,推动活塞 向下运动,从而推动曲 轴转动,对外输出功。
●排气行程
活塞从下止点往上 运动,这时,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打开,燃烧废气在活 塞的推动下排出燃烧室外, 完成一个工作行程,这时曲 轴转动两周。 当柴油机完成排气行程 后,在曲轴飞轮总成的惯性 力作用下,又重复上述工作 循环过程,使柴油机连续运 转对外输出功率。
有点火系
喷油器(低压)
无点火系
喷油器或喷油嘴(高压)
• 燃料特性:
– 柴油:粘度大、挥发性差、自燃性好 – 汽油:粘度小、挥发性好、燃点相对于柴油高
• 燃油供给系统:
– 柴油机:传统的为燃油喷射系统,又称为泵→管→嘴 系统。
• 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结构较汽油机复杂,高压油泵需要一套 驱动机构来驱动,并要带一套调速机构。 • 近代柴油机很多应用了高压共轨电控系统、单体泵电控系统。
发展历程:
• 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 博世机械喷油系统 • 二阶段:50年代 废气涡轮增压 • 三阶段:80年代 电控技术
发展历程:
• • • • 喷射系统变化 第一代 位置控制式 第二代 时间控制室 第三代 高压共轨系统
发展历程:
• 2003年 • 2004年 捷达SDI 宝来DTI
柴油发动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 第一期 燃烧准备期(滞燃期) • 从燃油喷入到着火开始这一时期为 燃烧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燃油需 加热、蒸发、扩散并与气流混合等物 理准备过程,以速燃期 • 从着火开始到气缸内出现最高压力 时止的这一阶段。当少量柴油着火以 后,可燃混合气的数量继续增加火焰 迅速传播,燃烧速度加快,放热速率 高。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进气行程
起动机通电带 动曲轴旋转,曲轴 的转动使活塞自上 而下运动,这时, 排气门关闭,进气 门打开,新鲜空气 进入气缸和燃烧室 。
●压缩行程
活塞从下止点 向上运动,这时, 进气门和排气门均 关闭,吸入气缸内 的空气受到活塞的 压缩,压力提高, 温度也随之升高。
●做功行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