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汇总
发动机性能指标

汽油机Ge约为270~410g/(KW.h),柴油机约为215~285g/(KW.h)
三.标定性能指标
1.指示功Wi:一个实际循环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 Wi =Ai x axb (N•m 或 J)
Ai—示功图面积(cm2)
a —示功图纵坐标比例尺(KPa/cm) b —示功图横坐标比例尺(dm3/cm) 2.平均指示压力pi :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 所做的指示功。相当于一个假想的平均不变的压力, 以这个压力作用在活塞上,使活塞移动一个冲程 s, 做功Wi。从实际循环角度来评价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 利用率高低的一个参数, pi越高,气缸工作容积利用 率越高。
汽油机ηi约为0.25~0.40,柴油机ηi约为0.4~0.5
二、有效性能指标
1.有效功率 Pe 物理意义: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 有效功率Ne--从发动机曲轴上输出的净功率 机械损失功率,它包括: ①摩擦损失(50 ~60%) 如连杆和曲轴轴承、 配气机构、活塞及活塞环等之间的摩擦损失。 ②驱动气门机构、风扇、机油泵、发电机等附 件所消耗的功率。(10 ~20%) ③泵气损失(10 ~20%)指进排气过程消耗的 功。
发动机性能指标
衡量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有指示性能指标、 有效性能指标、标定性能指标。 一、指示性能指标 指示指标不受动力输出过程中机械摩擦和 附件消耗等各种外来因素影响,直接反映由燃 烧到热功转换的工作循环进行的好坏。 主要有:指示功用来评定实际循环动力性的好 坏;循环热效率用来评定循环的经济性。
一、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pmi Nhomakorabea由此,可以更加清楚地对不同发动机的 工作循环的热功率转换有效程度进行比较。 (排除尺寸影响) pi = Wi / Vs Wi: 指示功,J; Vs : 每缸工作容积,L 以下是各种发动机的指示压力范围 汽油机 柴油机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

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柴油机是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而这种能量的转换是在柴油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中完成的。
因此,工作循环完成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能量转换的完善程度,而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则是表示工作循环完成情况的参数。
对工作循环及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影响柴油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掌握提高其性能的基本途径和具体措施。
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一.柴油机的两种示功图研究柴油机汽缸内的工作过程,首先要用仪表测量出能正确反映汽缸内实际情况的实验数据。
最常见的是测量汽缸的压力。
因为容易测量且测得工质压力后,利用热力学的基本公式,还能求出工质温度、内能、计算焓、功和热量等热力参数,这样就可以去分析各循环了。
***表示奇怪内工质压力变化的图形称为示功图。
其中包括p-V示功图和p-∮示功图两种形式,现结合柴油机的实际情况加以说明。
1.p-V示功图:汽缸内的工质压力随汽缸容积变化的图形叫p-V示功图,又称压力-容积图,也可看做压力与活塞位置的函数关系。
该图上曲线保围的面积相当于工质在一个循环内对活塞作的功,因此,习惯上称为示功图。
2.p-∮示功图:汽缸内的工质压力随曲柄转角变化的图形叫p-∮示功图。
P-V示功图不适于研究燃烧过程,因为燃烧过程发生在上止点附近,此时活塞运动速度(相当于汽缸容积变化速率)很慢,难以从p-V图上看出这一区间内压力变化的特点。
瑞以曲柄转角为横坐标就清楚了,这等于把上止点附近的压力变化图形展开,故又称展开示功图,在柴油机的性能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柴油机的理想循环在柴油机中,为了连续实现燃料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的转换,需不断重复由进气、压缩、膨胀、燃烧和排气五个过程的循环,其时间进行情况十分复杂。
为了能用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分析研究柴油机的循环,需将实际循环理想化和抽象化。
基于热力学基本理论建立起来的柴油机循环称为理想循环并对它作了如下几点假定:(1)工质为理想气体:其分子量与比热同纯空气在物理标准状态时的相同。
第一章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性能指标

②驱动附属机构的损失
③泵气损失
2、有效扭矩 内燃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扭矩,称为有效扭矩。
Pe M e
2 nM e M en 3 Pe 0.1047 M e n 10 (kw) 60 1000 9550
3、平均有效压力 发动机在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中所做的有效功,称为平均 We 有效压力。
四、指示热效率
指示热效率ηi :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值。
Wi i Q1
通常: 柴油机i
汽油机i
五、指示燃油消耗率
指示燃油消耗率 gi: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
gi GT 103 ( g / kw.h) Pi
Q1
gi h 1000
(kJ )
W1 i Q1
有效指标
3. 平均有效压力
4. 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 二、经济性指标
1. 有效热效率
2. 有效燃料消耗率(简称耗油率) 三、发动机强化指标
1.升功率和比重量
2.强化系数
一、动力性指标 1、有效功率
内燃机的指示功率不能完全对外输出,它须扣除一部分 功率损失后才能变为曲轴的有效功输出。
P e P i P m (kw)
pme Vh ,We pmeVh
Wein pmeVhin pmeVhin n 2 Pe We i ( w) 103 (kw) 60 30 30 30
pmeVh in 103 (kw) 对四行程发动机:Pe 120
p V in 由 Pe me h 103 (kw) 30
燃料的化学能 热能
柴油机因为压缩比高,燃烧最高爆发压力很高,但因相对于燃 油的空气量大,所以最高燃烧温度反而比汽油机低。
第三节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2.2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曲线分析
汽车工程系
从负荷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在接近全 负荷时,ge最低,因此,为了提高汽车 的燃料经济性,希望发动机经常处于ge 低,负荷又较大的经济负荷区运行。
汽、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的比较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汽车工程系
3、发动机万有特性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根据万有特性,可以看出发动机在任 何转速与负荷运行时的经济性。最内 层的等耗油率曲线相当于最经济的区 域,曲线越向外,经济性越差。等耗 油率曲线的形状及分布情况对发动机 的使用经济性有重要影响。若等耗油 率曲线在横坐标方向较大,则表明发 动机在转速变化较大而负荷变化较小 的情况下工作时,经济性好;若在纵 坐标方向较长,则表示发动机在负荷 变化较大而转速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 下工作时,燃油消耗率较小。
柴油机速度特性曲线
测定柴油机速度特性时, 除保持油量调节拉杆位置 不变外,供油提前角调整 到最佳状态,水温、油温、 油压等也应保持正常稳定 状态,如图所示为油量调 节拉杆在全、中、小3个 位置时的特性曲线,全位 置曲线即为外特性曲线。
汽车工程系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由曲线可知发动机转矩Me 随发动机转速n增加而缓慢 增加,在中等转速范围内, Me随n增加而降低,这样柴 油机的转矩曲线比较平缓, 这对柴油机运转的稳定性和 克服超载能力是不利的。为 此,柴油机必须通过调速器 中的油量校正装置来改造柴 油机外特性转矩曲线。
汽车工程系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分析 测定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时,除了保持节气门开度 不变之外,化油器、点火提前角均需调整到最佳状 态,水温、油温、油压等也均应保持正常稳定的状 态。从速度特性曲线上可看到发动机有效功率Pe 、 有效转矩Me 、有效燃油消耗率 g e 等随转速变化 的规律,如下图所示,为某汽油机节气门开度在 全开、中等开度和小开度3中状况时的特性曲线。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

2022/11/10
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与性能指标
4
第四页,共17页。
8.2 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指示功率Ni
柴油机气缸内的工质在单位时间内推动活塞所作 的指示功
单个气缸每工作循环所作的指示功: Wi piVh
单个气缸的指示功率:
Ni
piVh
nm 60
整个柴油机的指示功率:
Ni
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
8.1 柴油机的工作循环 8.2 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8.3 提高柴油机功率和经济性的措施 8.4柴油机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与性能指标
1
第一页,共17页。
8.2 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
动力性 经济性
2022/11/10
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与性能指标
3
第三页,共17页。
8.2 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指示指标 1.平均指示压力pi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每一工作循环的指示功。
可比较不同尺寸和类型柴油机的做功能力—强化程度 pi 值大: 1. 单位工作容积的做功能力,工作容积利用程度大 2. 喷入的燃油量相同时,表明工作循环完善。 所以评定柴油机工作循环动力性的重要指标。
(6)减少散热损失。
(7)采用动力涡轮。 (8)提高m
2022/11/10
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与性能指标
13
第十三页,共17页。
Chapter 8 柴油机工作循环和主要性能指标
8.1 柴油机的工作循环 8.2 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8.3 提高柴油机功率和经济性的措施 8.4柴油机的热平衡
以一千瓦指示功率每小时消耗的燃油量
第5节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机械损失的测定
1)倒拖法 发动机与平衡电力测功器相连, 发动机与平衡电力测功器相连,首先让发动机在规 定工况下稳定运转。 定工况下稳定运转。当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规定值 汽油机停止点火,柴油机切断供油, 时,汽油机停止点火,柴油机切断供油,同时将电力 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按给定转速倒拖发动机。 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按给定转速倒拖发动机。电力 所测得的倒拖功率即为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机械损失 功率。 功率。 缺点:必须使用平衡电力测功器;价格偏高;由于 缺点:必须使用平衡电力测功器;价格偏高; 缸内压力、温度与实际不符,测量结果往往偏大。 缸内压力、温度与实际不符,测量结果往往偏大。 我国汽车发动机试验标准中规定, 我国汽车发动机试验标准中规定,应优先采用此法测 量机械损失功率。 量机械损失功率。
指发动机输出轴上输出的转矩 指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 效功 指标定工况下, 指标定工况下,每升汽缸工作容 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指发动机的净质量与有效功率的 比值 指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 的乘积 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 指发动机实际循环有效功与所消 耗热量之比
me =
m Pe pe × Cm
GT ×103 Pe
2. 灭缸法——适用于多缸发动机 灭缸法—— ——适用于多缸发动机
三、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1、点火提前角或供油提前角 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和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直接影 响实际循环指示功和缸内最高压力。 响实际循环指示功和缸内最高压力。 提前角过大:提前燃烧的损失大大增加,循环指示 提前角过大:提前燃烧的损失大大增加, 功减少,缸内最高压力增大, 功减少,缸内最高压力增大,使活塞侧压力和轴承负荷 增加,摩擦损失增加——机械效率下降; 增加,摩擦损失增加——机械效率下降; ——机械效率下降 提前角过小:后燃损失增加,循环指示功减少, 提前角过小:后燃损失增加,循环指示功减少,机 械损失也减少,但所占比例小,机械效率仍旧下降。 械损失也减少,但所占比例小,机械效率仍旧下降。
第二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第2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2.2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压缩过程ab’ ’c’c
作用: 增大温差, 增大膨胀比, 热功转换效率提高, 有利着火和燃烧。 压缩过程为多变过 程。
第2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循环质量 循环指示功 气缸工作容积
Ai —示功图面积;
第2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2.3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平均指示压力: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指示功。
Wi pmi Vs
式中 Wi —指示功(kJ); Vs —气缸工作容积(L)。
第2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二、指示功率P i
§2.3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混合加热循环: Q1和ε不变时, ρ 增大, λ减小, Q2 增大, pt 也下降。 ηt下降,
第2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2.1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5.三种理论循环比较
(1)初态相同,Q1和ε相等
Q2 p Q2m Q2V
tV tm tp
第2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2.1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高速柴油机近似为混合加 热循环。
燃烧过程基本上由定容 燃烧和定压燃烧两个阶段 组成。
第2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2.1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2.定容加热循环
a→c绝热压缩;c→z定容加热
z→b绝热膨胀;b→a定容放热。
汽油机中混合气燃 烧迅速,近似为定容加 热循环。
第2章 发动机循环与性能指标
§2.1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z
b
z'
b'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

※ ge、ηe是发动机旳经济性能指标。
总结
1、按评价发动机性能旳不同
使用方面常用旳性能指标:Ne, Me, ge 构造设计方面常用旳性能指标(强化程度
指标):Pe,NL.Ge 2、发动机铭牌或产品阐明上注明旳指标,
都是在标定工况下旳指标。 3、动力性指标:Ne,Me,Pe,NL;
4)作用:评价发动机工作循环旳动力性。 5)汽油机:Pi=700-1300kpa 柴油机:Pi=650-1100kpa
增压柴油机:Pi=900-2500kpa
二、指示功率Ni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旳指示功,Ni, KW。 Ni=Wci/t(N.m/s)
Ni
Wci
• i • n • 2
60
五、有效燃油消耗率和有效热效率
1.有效燃油消耗率: 单位有效功率旳油耗量。
ge量,[kg/h] Ne:有效功率[kw]
2.有效热效率:发动机旳有效功We与所消耗
旳燃油发出旳热量Q1旳比值。
ηe=We/Q1=3.6/ (ge ·Hu)×106 =Wiηm/Q1=ηiηm
经济性指标:ge,ηe
第三节 机械效率
一、机械效率
1.机械损失功率:发动机机械损失所消耗旳功率,Nm
2.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旳机械损失功,
Pm=Pi-Pe
3.机械效率:指示功转变
为有效功旳程度。
Nm
Pm •Vh • i • n
30 •
103
Pe Pi Pm
m
Ne Ni
1
Nm Ni
Pe Pi
1
Pm Pi
Ne Ni •m
4ηi、ηe、ηm之间旳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1 发动机理想循环概述一实际循环向理想循环的简化(一)实际循环(以车用柴油机为例)1 进气过程: 0~1 (p > p0→p < p)2 压缩过程: 1~2 (p↑,T↑)初期: 工质吸热;后期: 工质放热。
3 燃烧过程: 2~3~4 (p↑↑,T↑↑)4 膨胀过程: 4~5 (p↓,T↓)初期: 工质放热;后期: 工质吸热。
5 排气过程: 5~0 (p > p)(二)实际循环的简化1 忽略进、排气过程2 压缩、膨胀过程(复杂的多变过程)简化为绝热过程3 燃烧过程简化为定容加热过程(2~3)和定压加热过程(3~4)4 排气放热简化为定容放热过程5 假定工质为定比热的理想气体二理想循环及其分析比较(一)混合加热循环-车用柴油机的理想循环1 循环特征参数(1)压缩比(2)压力升高比(3) 预胀比2 热效率计算得: ηελρλλρt k k k =-⋅--+--111111()() 3 分析(1) ε 为定值λ↑ → ηt ↑ ;ρ↑ → ηt ↓ 。
ρ = 1 → ηt = const. (汽油机,定容加热循环)(2) ε↑ → ηt ↑ ;当 ε = 20 左右时,ε↑ → ηt ↑ 不大柴油机 ε = 12~22(二) 定容加热循环 (奥托OTTO 循环)- 汽油机的理想循环1 热效率因为: 预胀比 ρ==v v 431 所以: 热效率 ηεt k =--1112 分析ρ = 1 → ηt = const.ε↑ → ηt ↑ ;当 ε = 10 左右时,ε↑ → ηt ↑ 不大且汽油机容易爆燃,因此,汽油机 ε = 6~10 (三) 定压加热循环 (狄赛尔DIESEL 循环)-船舶用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理想循环1 热效率因为: 压力升高比 λ==p p 321 所以: 热效率 ηερρt k k k =-⋅---11111() 2 分析(1) ε 为定值 ρ↑ → ηt ↓(2) ρ为定值 ε↑ → ηt ↑(四) 三种理想循环热效率的比较1 初态1相同,压缩比ε相同,加热量q 1相同2 初态1相同,最高压力p max 、最高温度T max 相同,放热量q 2相同 §1-2 发动机实际循环发动机理想循环加上各项损失后,即可分析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一 工质改变损失(一) 工质性质理论上: 理想气体,双原子气体。
实际上: 燃烧前: 燃料+空气;燃烧后: 燃烧产物。
(二) 比热理论上: 定比热实际上: 温度T ↑ → 比热C ↑(三) 高温分解例 C + O → CO + 热量 [+ O ] → CO 2 + 热量其中 CO 为中间产物,CO 2 为最终产物。
若遇高温,则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即高温分解:CO 2 → CO + O - 热量这部分热量虽然在膨胀过程中还可能会释放出来,但由于活塞已接近下止点,做功效果变差,热效率下降。
二 传热、流动损失(一) 传热损失理论上: 压缩、膨胀过程为绝热过程。
实际上: 大量热量通过汽缸壁传给冷却水或空气。
传热损失是发动机中的最大损失,占总损失量的30%以上。
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开发绝热发动机。
(二) 流动损失理论上: 闭口系统,没有气体流动损失。
实际上: 进、排气节流沿程损失,缸内进气、挤压、燃烧涡流损失。
三 换气损失理论上: 忽略进、排气过程。
实际上: 进、排气门提前开启,迟后关闭。
而且有流动阻力。
换气损失中逆向循环所包围的面积为泵气损失。
泵气损失包含在换气损失之中。
四 时间损失理论上: 定容加热瞬间完成,定压加热速度与活塞运行速度密切配合。
实际上: 燃烧需要时间。
五 补燃损失理论上: 加热瞬间停止,膨胀过程无加热。
实际上: 虽然大部分(80%以上)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掉,但仍有小部分燃 料会拖到膨胀线上才燃烧,做功效果变差,热效率下降。
六 泄漏损失理论上: 闭口系统,无泄漏。
实际上: 活塞气环不会100%严密密封,总会有些气体窜到曲轴箱中,造成损失。
§1-3 热平衡总热量: Q T = G T h u 分别转化为一 有效功的热量 Q EQ N e e =⨯36103. [ kJ/h ] ( 1 kw/h = 36103.⨯ kJ ) 只有这部分热量做了功,是有用的,所以希望越大越好。
一般柴油机: 30~40% ; 汽油机: 20~30%。
令qQQ eeT =二传递给冷却介质的热量Q S其中G s-发动机冷却介质的每小时流量[ kg/h ]c s-冷却介质比热[ kJ/kg·℃]t1,t2 -冷却介质的进、出口温度[℃]三废气带走的热量Q R其中G r-燃料量[ kg/h ]G k-空气量[ kg/h ]c pr-废气比热[ kJ/kg·℃]c p-空气比热[ kJ/kg·℃]t1,t2 -进、排气温度[℃]四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Q B其中ηr-燃料效率五其它热量损失Q L发动机热平衡方程式: q q q q qe s r b l++++=1§1-4 指示指标p-V图p-φ图发动机性能指标: 指示指标,有效指标指示指标: 以工质在汽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
有效指标: 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
示功图: 发动机缸内压力p随汽缸容积V (p-V图)或曲轴转角φ(p-φ图) 变化的图示。
一 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一) 指示功W i一个循环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
应该:非增压:F F F i =-12 增压:F F F i =+12因为: F 2不容易测量, 实际将F 2归到机械损失中考虑。
所以: F F i =1W F a b i i =⋅⋅ 其中 a b , - 横、纵座标比例尺指示功大,说明 ○汽缸工作容积大 ○热功转换有效程度大。
为突出后者,比较不同大小发动机的热功转换有效程度,引入平均有效压力的概念。
(二) 平均指示压力p i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指示功。
p W V i i h= (假想参数) 其中V h -每缸工作容积。
p i ,柴=686~981 [ kpa ]p i ,汽=784~1180 [ kpa ]二 指示功率N i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
若: 缸数i ,每缸工作容积V h [ m 3],冲程数 τ,平均指示压力 p i [ p a ],转速 n [ r/min ]。
则 N W i n p V i n i i i h =⋅⋅⋅=60230ττ[ w ]=⨯-p V i n i h 30103τ[ kw ] 若: 每缸工作容积V h [ L ],平均指示压力 p i [ bar ]。
则N p V i n i i h =300τ[ kw ] 三 指示比油耗和指示热效率(一) 指示比油耗g i单位指示功率的耗油量。
g G N i T i=⨯103 [ g/kw ·h ] G T -每小时耗油量 [ kg/h ](二) 指示热效率ηiQ i -做W i 指示功所消耗的热量。
h u -燃料的低热值。
ηi ,柴=0.43~0.50 g i ,柴=170~200 [ g/kw ·h ] ηi ,汽=0.25~0.40 g i ,汽=230~340 [ g/kw ·h ]§1-5 有效指标一 有效功率和机械损失功率(一) 有效功率N e单位时间所做的有效功。
N p V i n e e h =⨯-30103τ[ kw ] 其中 p e -平均有效压力。
(二) 机械损失功率N m发动机内部损耗的功率。
机械损失包括: 发动机内部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耗,如: 机油泵、燃油泵、 扫气泵、冷却水泵、风扇、配气机构;和泵气损失等。
N p V i n m m h =⨯-30103τ[ kw ] 其中 p m -平均机械损失压力。
二 有效扭矩M e功率输出轴输出的扭矩。
N M n e e =⋅260π [ w ] =⋅⨯M n e 260103π [ kw ] ≈M n e 9550[ kw ] 三 平均有效压力p e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
由于N p V i n e e h =⨯-30103τ [ kw ]N p V i n i i h =⨯-30103τ [ kw ] 所以p p N N e i e i = p p p e i m =- p M V ie e h =314.τ [ kpa ] p e ,柴=588~883 [ kpa ] p e ,汽=588~981 [ kpa ]四 升功率和比重量(一) 升功率N l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
=⨯-p n e 30103τ[ kw/l ] (二) 比重量G e发动机净重量G 与所发出有效功率N e 的比值。
G G N e e= [ kg/kw ] N l ↑,G e ↓ → 发动机强化程度高。
N l ,车柴=11~26 [ kw/l ] G e ,车柴=4~9 [ kg/kw ] N l ,拖柴=9~15 [ kw/l ] G e ,拖柴=5.5~16 [ kg/kw ] N l ,汽=22~55 [kw/l ] G e ,汽=1.35~4 [ kg/kw ] 可见,汽油机的强化程度要比柴油机的高。
五 有效比油耗和有效热效率(一) 有效比油耗g e单位有效功率的耗油量。
g G N e T e=⨯103 [ g/kw ·h ] G T -每小时耗油量 [ kg/h ](二) 有效热效率ηeQ e -做W e 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
ηe ,柴=0.30~0.40 g e ,柴=218~285 [ g/kw ·h ] ηe ,汽=0.20~0.30 g e ,汽=285~380 [ g/kw ·h ]由此可见,柴油机的热效率比汽油机的高,经济性比汽油机好。
§1-6 机械损失一 机械效率ηm对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绝对损失大的,其相对损失却不一定也大。
必须有 一个衡量标准,故引进机械效率的概念。
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的比值。
N N e i m ⇒→↑η 性能好,所以应尽量提高ηm 。
ηm ,柴=0.7~0.85 ηm ,汽=0.7~0.9二 机械损失的测定(一) 倒拖法-只能在电力测功机上试验在压缩比不很高的汽油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发动机与电力测功机相连。
起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机油温度达正常值。
然后使发动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
切断发动机的供油 (N p i i ==00,)。
将电力测功机转换为电动机使用,在给定转速下倒拖发动机,并维持冷却水温度和机油温度不变。
由于此时N N m e =-,因此从电力测功机上所测得的倒拖功率N e 即为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机械损失功率N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