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章节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物集合体,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生物群落、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范围等。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系统,它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学习和巩固知识。

练习题一:选择题1.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指()。

A. 生物因素B. 非生物因素C.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 哺乳动物和鱼类2. 下列哪些属于生物因素?()A. 水、土壤、气候B. 植物、动物、微生物C. 石头、沙子、矿石D. 风、雨、阳光3. 下列哪些属于非生物因素?()A. 讲台、钢琴、电脑B. 草原、森林、湖泊C. 太阳、光线、温度D. 狮子、老鼠、猴子4. 生态系统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

A. 动物B. 眼睛C. 植物D. 蕨类植物5. 下列哪个层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城市答案:1. C2. B3. C4. C5. D练习题二:填空题1. 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氮气在大气中与()结合形成含氮化合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生物体内,并在生物体内不断循环利用。

2.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等。

3. 生态系统中的()是指一种生物体与其所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总和,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的数量和分布等。

4.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这对调节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重要。

答案:1. 氧气、固氮细菌、蛋白质2. 合理、减少3. 生物多样性4. 光合作用练习题三:解答题1. 解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食物链是指一个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所构成的线性序列,显示了能量和物质的传递。

生物练习题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题

生物练习题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题

生物练习题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题生物练习题: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组成的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单位。

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生态位等多个层次。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来考察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概念。

练习题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2. 什么是生物群落?3. 什么是生物种群?4. 什么是生物个体?5. 什么是生态位?6. 描述一下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练习题二: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1.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层次结构组成的?2. 描述一下生物群落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

3. 生物种群是如何与生物个体相关联的?4. 生态位如何影响生物个体之间的互动?练习题三:能量流与物质循环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哪里?2. 描述一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路径。

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什么?4. 生物体内的营养循环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何联系?练习题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脆弱性1.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 描述一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

3.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4. 解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对其稳定性的重要性。

练习题五: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描述一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和可能的方法。

3. 为什么保护生态系统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答案解析:练习题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非生物环境因素(水、土壤、气候等)。

2. 生物群落是不同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共同生活的总体。

3. 生物种群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同种个体们彼此之间形成的群落。

4. 生物个体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单位,可以指一个微生物、一棵树或一只动物等。

5. 生态位是指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种群,在共享资源的情况下所占据的具体位置和角色。

6. 不同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通过食物链、营养循环等方式进行能量与物质的转化与传递。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社会D. 物质和能量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A. 单向的B. 双向的C. 可逆的D. 循环的答案:A3.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A. 草→兔→鹰B. 鹰→兔→草C. 草→鹰→兔D. 兔→草→鹰答案:A二、填空题4.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组成。

答案:分解者5.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光合三、简答题6.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和可再生性。

物质循环涉及水、碳、氮等元素,它们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支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7. 解释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为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

例如,当某种生物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引发天敌数量的增加,从而控制该生物的数量。

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四、论述题8. 论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人类活动,如工业污染、城市化、过度捕捞和森林砍伐等,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栖息地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实施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策略以及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八年级】初二生物生态系统概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初二生物生态系统概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初二生物生态系统概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生物生态系统概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如下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班级:初中第二天班姓名: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a、渤海湾B.北宁义乌庐山c.混凝土建筑D.小河2.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于()a、绿色植物B.食草动物C.空气和土壤D.阳光3.在生态系统中能够作为分解者的一组生物是()a、细菌和蚯蚓B.藻类和苔藓植物c.真菌和单细胞动物d.病毒和低等动物4.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指()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c、自身不能产生有机物的生物体D.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5.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以没有()a、绿色植物B.食草动物C.食肉动物D.土壤6.哪一类生态系统不完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a、农田生态系统B.鱼塘生态系统C.河流生态系统D.雪山生态系统7.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可以没有()a、阳光B.细菌和真菌C.哺乳动物D.植物8.在生态系统中,完全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是()a、所有生产者B.所有消费者c.所有分解者d.所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9.在每个生态系统中,决定生态系统特征的是()a.植物种类的多少b.动物种类的多少c.人类干预的程度d.各种环境因素二、简短回答问题10.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2.在生态系统中,能够自己制造养料的生物称为生产者;分解废物、生物尸体,并将组成生物的原料重新回归环境的生物称为分解者。

13、考虑以下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类植物和动物?植物通常以农作物和杂草为主。

动物有昆虫、土壤中的动物等。

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地球。

一只老鹰从栖息的树枝上飞下来,在点缀着鲜花的田野上滑翔。

突然,这只鸟停止了滑翔,它的头在空中一动不动,因为它找到了猎物,一只田鼠在草地上啃着成熟的小麦。

九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路径如下:A. 植物→ 动物→ 分解者B. 植物→ 分解者→ 动物C. 分解者→ 植物→ 动物D. 动物→ 分解者→ 植物答案:B2.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生动物的是:A. 细菌B. 真菌C. 梅花鹿D. 刺胞动物答案:D3. 消费者根据其在食物网中所占的位置分为:A. 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B. 绿色消费者、红色消费者、蓝色消费者C. 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D. 初级消费者、中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答案:A4.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 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D. 光合作用是一种无氧代谢过程答案:B5. 下列哪个层次的生态环境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生态区D. 生态圈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生物、非生物、能量、物质2. 下图展示了一个简化的食物网,填写缺失的生物名称。

(图略)答案:草→ 蝴蝶→ 鸟→ 蛇→ 老鼠3.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的作用是进行____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4. 生物通过饮食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__________。

答案:食物网5.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是__________,而物质的循环则通过__________完成。

答案:太阳能;生物的代谢过程第三部分:解答题1. 简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答案: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式是一级消费者通过吃植物获得能量,二级消费者通过吃一级消费者获得能量,三级消费者通过吃二级消费者获得能量,以此类推。

能量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时,会有部分能量损失,一般约为10%。

这样,能量会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最终通过分解者将其释放到环境中。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五章 生态系统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五章  生态系统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种类多样其中调节能力最强和最弱的生态系统分别是()A. 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2.生物小组的同学对4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数目进行了调查依据表中数据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荒漠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最多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D符合题意故选 D3.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环境也能改善环境下列属于人类破坏环境的实例是()A.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基地C. 将南美洲薇甘菊引|入中国D. 雨污分流处理后排入河道【答案】C【解析】4.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关注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 节能减排B. 垃圾分类C. 焚烧秸秆D. 植树造林【答案】C【解析】解 A.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A不符合题意B.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B不符合题意C.焚烧秸秆污染了大气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C符合题意D.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5.人类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A. 水圈B. 大气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 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6.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公园内的所有植物B. 校操场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C. 池塘中的所有鱼D. 发源于梧桐山的龙岗河【答案】D【解析】7.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般来说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 甲、乙、丙都是消费者C. 该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D. 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答案】D【解析】解 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故丁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 A正确BC.图中生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丁、乙、甲、丙因此四种生物中丁是生产者甲、乙、丙都是消费者该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BC正确D.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丁→乙→甲→丙在该食物链中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乙的数量减少丁因天敌减少而增加 D错误故选 D8.下面哪句诗是描写草原生态系统的()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答案】D【解析】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农田、山林生态系统 A不符合题意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 B不符合题意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寸草” 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C不符合题意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 D符合题意故选D.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A. 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B.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C. 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D. 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解析】解 A.推广生物防治方法通过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等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A正确B.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B正确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造成森林大面积的砍伐破坏生态环境 C错误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D正确故选 C10.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A. 破坏草原植被B. 不合理的开垦C. 过度放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人类不合理利用草场的活动主要有破坏草原的植被、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垦、过度狩猎等11.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空气等【答案】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故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1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 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造了一个叫“生物圈Ⅱ号”的实验基地C. 淡水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都能调节气候D. 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作物比野生植物对旱、涝或病虫害的抵抗力强【答案】D【解析】A、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A正确B、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造的一个叫“生物圈Ⅱ号”的实验基地 B正确C、淡水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饮水、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也能调节气候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C正确D、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作物比野生植物对旱涝灾害或病虫害的抵抗力差 D错误13.地球上绝大部分氧气产生于()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解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草原、森林、城市、湿地的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较海洋的少故选 B14.下列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是()A. 农田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太湖水域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解 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简单因此自我调节能力较小也不稳定 A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食物链复杂因此自我调节能力强最稳定 B不符合题意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C不符合题意D.太湖水域生态系统是湖泊生物群落与大气、湖水及湖底沉积物之间连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形成结构复杂、功能协调的基本生态单元因此太湖水域生态系统比较稳定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15.如图为一个稳定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已知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该食物链的是()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丁→甲→丙→乙D. 丙→甲→乙→丁【答案】D【解析】食物链是由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特点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图中生物的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甲、乙、丁因此图中四种生物存在的食物链即生物关系是丙→甲→乙→丁故选D.16.以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霉菌B. 炭疽杆菌C. 硝化细菌D. 枯草杆菌【答案】C【解析】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其营养方式必须是自养只要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其营养方式就是自养它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其营养方式为自养故是生产者 C正确17.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 草原B. 河流C. 沼泽地D. 森林【答案】D【解析】森林所在地区一般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森林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被称为地球之“肺” 故选D.18.在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湖泊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故选 D1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 大气圈的上部、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上层B.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下层C.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上层D. 大气圈的上部、水圈的上部、岩石圈的下层【答案】B【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两类生物是()A. 生产者和消费者B. 生产者和分解者C. 动物和微生物D. 动物和无机物【答案】B【解析】解阳光的能量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并释放氧气.因此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氧气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的细菌)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生产者也不会长久地生存下去.因此要保持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生产者和分解者.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1.(1)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能够进行________作用制造________ 因此属于生产者21.(2)鸟和昆虫之间既有________关系又有________关系21.(3)此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共同相互交织形成________ 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21.(4)如果人类大量捕食蛙和鸟类那么昆虫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_21.(5)单纯从图中的食物链关系来看 ________属于杂食性动物蛇生存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答案】光合, 有机物【解析】【答案】捕食, 竞争【解析】【答案】4, 食物网, 植物→昆虫→鸟→蛇或植物→昆虫→蛙→蛇【解析】【答案】增多【解析】【答案】鸟, 阳光【解析】22.(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22.(2)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22.(3)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能维持在 _______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 能力.22.(4)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__ 和生物部分中的________成分.22.(5)图中生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来自________.【答案】5【解析】解(1)图中食物链有草\rightarrow 兔\rightarrow 狐、草\rightarrow 兔\rightarrow 猫头鹰、草\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狐、草\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猫头鹰、草\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答案】草, 猫头鹰【解析】(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因此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答案】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解析】(3)“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答案】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解析】(4)草是第一营养级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图中还缺少的是非生物成分和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成分.【答案】太阳能【解析】(5)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图中生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来自太阳能.。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A. 植物B. 动物C. 阳光D. 微生物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草B. 树C. 羊D. 藻类答案:C3. 食物链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答案:B4.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A. 细菌B. 真菌C. 植物D. 动物答案:A、B5.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物种多样性D. 信息传递答案:C6.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兔子C. 蘑菇D. 蜻蜓答案:C7.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A. 单向的B. 可逆的C. 循环的D. 双向的答案:A8. 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控制其他生物数量的作用?()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所有生物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阳光B. 空气C. 水D. 土壤答案:A10.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A. 蜜蜂跳“8”字舞B. 植物释放挥发性物质C. 动物迁徙D. 植物生长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______、消费者和分解者。

答案:生产者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______。

答案:生产者3.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包括______、空气、水分、土壤等。

答案:阳光4.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______相互联系。

答案:食物链5.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残体分解为______。

答案:无机物6.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为______消费者和高级消费者。

答案:初级7.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进行的。

答案:食物链8.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______和捕食关系相互联系。

答案:竞争9.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______和共生关系相互联系。

七年级生物 生态系统练习题 试题

七年级生物 生态系统练习题 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胶南王台镇中心七年级生物生态系统练习题〔〕一、选择题1.生活在一个自然湖泊中的所有鱼,组成的是一个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2.生态系统是指( )。

A.一种生物的总和 B.生物及其生存环境C.所有生物的总和 D.生物生存的环境3.生物是指A.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微生物 B.植物、阳光、食肉动物、微生物C.绿色植物、阳光、水、食草动物 D.阳光、矿物质、水、绿色植物、食草动物、微生物4.对生态平衡的正确理解是A.随着生产者的数量锐减,消费者也大量死亡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保持恒定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5.以下措施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的是A.封山育林B.禁止捕猎C.保护野生动物D.改良田6.农民拔除稻田里的稗草,不断去除鱼塘中食肉的“黑鱼〞,人们这样做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D.使物质能够尽快循环流动7.要想最经济利用生产者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应选择哪一组食物结构A.鱼和鸡蛋 B.谷物和蔬菜 C.兔肉和水果 D.豆腐和牛肉8.粘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A.青蛙大量被捕捉,破坏了食物链 B.大量去除杂草C.大量捕杀田鼠 D.大量捕杀黄鼬9.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大,那么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容易破坏⑥生态平衡不易破坏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10.以下有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年龄越老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大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总有一定限度11.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其中原因之一是A.长江口热带风暴 B.长江上游森林植被破坏C.水库泄洪过快 D.北方风沙使河床变浅12.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局部,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A.DDT是挥发性物质B.DDT已参加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C.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13.前年,黄河在下游地区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的河段也上移,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的温室效应B.地壳运动频繁C.上游地区的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D.降雪量减少,储水量锐减14.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要设法使能量多储存在A.森林的木材中 B.森林的草被中 C.森林的蘑菇等真菌中 D.森林的各级动物中15.草原上的狼、狐会危害家畜,如果猎手无节制大量捕杀狼、狐,最终会导致A.HY业得到开展 B.草原植被破坏C.牧草生长良好 D.草食性动物不断进化16.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力强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17.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18.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19.以下属于生态系统的是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20.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章节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A.营养物质→鼠→蛇→鹰B.大米→鼠→蛇→人C.青草→鼠→蛇→鹰D.阳光→草→鼠→蛇→人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条河中的所有鱼B.一块草地C.生物圈D. 一片农田3..假如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

能正确反映三者关系的是()A. a=c+bB. a>b=cC.a>b+cD.a<b+c4.连接生物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 生产者和消费者D. 生产者和分解者5.下列各组生物中,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 海带、梨树、酵母菌B. 蘑菇、水绵、洋葱C. 马铃薯、菠菜、紫菜D. 乳酸菌、水绵、苹果树6、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A. 食物中的碳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C. 燃料中的碳D. 非生物环境中的碳7.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A. 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B. 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C. 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微生物D.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8.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A .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 动植物种类较少C. 生物种类相对较少D. 生物种类相对较多9.“一山不存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

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大 B.虎性情孤独,不群居C.身强力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虎从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少10.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A.臭氧层出现空洞B.温室效应C.酸雨D.汞等有毒物质的积累11. 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 )。

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 .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 .生态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 .生态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 .能量从生物体进入外界环境的过程13.下列食物链需要能量最多的是 ( )A. 草 兔 膺 B. 草 兔 狗 人C. 小麦 蝗虫 鸡 D.小麦 蝗虫14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组成的A.生物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无机环境D.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15. 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 .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 .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 .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16.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哪条食物链的加强有利于增加鹰的数量?( )A .草类→鼠→鹰B .草类→鼠→蛇→鹰C .草类→蝗虫→青蛙→蛇→鹰D .草类→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17.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共有5条食物链B.最高级消费者为HC.生产者为AD. H 为分解者18.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B .淡水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A C D H E F GB19.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要使E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E的食物链应是( )。

A.A→B→C→E B.A→B→EC.A→D D.A→B→C20.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1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加D.甲的数量下降,丙、丁的数量增加21.下面四幅图中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

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蜗牛→画眉→食雀鹰” ( )22.目前餐桌上流行的各种蘑菇、香菇等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23.下列对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B.为了保护羊而把狼全部抹杀掉,这对草原生态系统没有影响C.人类的生产活动过度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4. 对右图的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少包含8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含4个营养级C.蛇和鹰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D.蛇的数量多少只受鼠、青蛙和鹰的影响,与其他生物无关2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A.生产者B。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简答题:(50分)26.(8分)把知识、事物进行比较,把它们的共同点总结出来,把它们的不同点归纳出来,对于学习很有帮助。

请你回忆一下学过的所有食物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食物链的开始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总是从开始。

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食物链不包括等生物,即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

(3)一条食物链所包含的生物中,除了生产者以外,其余的生物都是。

它们的不同点是:(1)不同食物链的长短可以不同,即不同的食物链所包含营养级别的数目可以是的。

(2)不同食物链中,成为和的具体生物往往是不同的。

27.(8分)右图是生态系统4种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解,图中的C是分解者,B是二氧化碳。

请据图回答:(1)本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A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中A→B的过程是通过实现的;B→A的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3)图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和。

(4)A→D的过程中,能量流动是通过作用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是随着而进行的。

(5)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形式循环的。

28.(5分)下图中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

请据图回答:(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A―H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2)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是和。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A―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

29.(8分)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光、空气、水、无机盐属于________________.(2)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最高级的消费者是_ _ 。

(3)图中有___ _条食物链,构成食物链的开头和结尾的生物分别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7分)右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

(3)海鸟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4)该图只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

(5)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

海鸟在此食物网中占个营养级。

31.(6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它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___________,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

(2)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是 ______________。

若本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盐污染,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3) 本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指________。

通过①、②、③、④可以看出,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________。

32、(8分)下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A是____________ 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3)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___________;二氧化碳则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导致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现在提倡低碳生活,请就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出你的建议。

(至少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