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样基本工作

合集下载

施工放样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放样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放样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控制网成立此后,即可依照施工的需要进行放样工作。

因为放样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部分,放样的全部工作完好遇到工程施工的限制,放样的精度要求、控制丈量的组织、丈量仪器的采用与操作、时间地址的安排,以致丈量标记的设置等,无一不依施工的要求而定,所以又叫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是依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所设计建筑物的平面地点、高程地点,以必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工程施工的依照。

其作业目的温次序恰巧与地形丈量相反。

地形丈量是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而施工放样则和它相反 , 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修建物按其设计地点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

因为施工放样为施工供给依照,是直接为施工服务的,施工丈量工作中任何一点细小的差错,都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

所以,要求施工丈量人员要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仔细熟习设计文件,掌握施工计划,联合现场条件,精心放样,并随时检查、校核,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放样前,应收集施工现场控制丈量成就及其技术总结和相关地形图、工程建筑物的设计图与设计文件等必需的资料。

再对图纸中的相关数据和几何尺寸,仔细进行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放样的依照。

放样工作的任何一点差错,都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所以,一定按正式设计审批的图纸和设计文件进行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或用未经同意的草图放样。

全部放样的点线,均应有检核条件,经过检查查收,才能交托使用。

施工放样前,应依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数据及使用的控制点成就,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

全部数据、草图均应仔细检核。

在放样过程中,应使用放样手簿及放样工作手册,成立完好的数据记录制度。

手簿和手册应按工程部位分开使用,并随时整理,妥当保存,防止丢掉。

放样手簿及放样工作手册主要内容包含:工程部位,放样日期,观察和记录者姓名;放样所使用的控制点名称、坐标和高程,设计图纸的编号,放样数据及放样草图;放样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实测资料及外业检查图形等。

施工放样方法

施工放样方法

施工放样方法一、一般规定1、放样工作开始前,详细查阅工程设计图纸,了解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需要,收集施工区域平面与高程控制成果。

2、根据不同建筑物放样精度要求,选择放样方法。

3、施工测量放样以正式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包括修改通知)作为依据,不得凭口头通知或未经批准的草图放样。

放样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中的有关数据和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作为放样依据。

4、所有放样点线均保证有校核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认真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交付使用。

放样结束后,提供书面的放样成果资料给使用单位。

5、放样前要选择与放样精度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各项误差的检查与校正。

二、放样数据准备1、放样前根据设计图纸、资料以及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

所有放样数据、草图均由一人计算和绘制、另一人独立校核。

采用自编程序计算放样数据时,必须对程序进行验证并核对原始数据输入的正确性。

2、输入到仪器内存模块中的控制点及样点坐标数据文件,经百分之百的核对无误后,方可提供给放样人员使用。

3、编制放样记录手簿,内容包括:工程部位、放样日期、观测、记录及检查人员姓名、放样所使用控制点名称、坐标和高程、设计图纸编号、放样数据及草图、放样过程的实测资料以及所使用的仪器型号及编号等,以做到原始测量数据的可追溯性。

三、放样方法的选择1、基坑、边坡等土石方明挖工程放样(1)开挖轮廓点平面位置放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或极坐标法,高程点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进行放样。

(2)细部放样时,在实地放出控制开挖轮廓的坡顶点、转角点或坡脚点,并用醒目的标志加以标定,放样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所有细部放样点,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错误。

放样测量数据及检查结果记入放样手簿。

(4)开挖过程中,随时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随着开挖高程下降,及时对坡面进行测量检查以防止偏离设计开挖线,对欠挖部位及时通知作业队进行处理,避免形成高边坡后再进行处理。

建筑工程施工放样

建筑工程施工放样

一、施工放样的意义施工放样是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通过施工放样,可以:1. 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转化为实地上的具体位置,为施工提供依据;2. 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部位、各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 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依据,提高施工效率;4. 预防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降低工程风险。

二、施工放样的内容1. 平面位置的放样:包括建筑物轴线、基础轴线、墙体轴线等。

平面位置的放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直角坐标法:利用已有的直角坐标系和坐标增量来测设,适用于放样点距离控制点不大于100m。

(2)极坐标法:利用点位之间的边长D和角度Q关系进行测设。

(3)直接坐标法:根据点位设计坐标直接进行点位测设。

(4)距离交会法:利用点位之间的距离交会进行点位测设。

(5)角度交会法:利用点位之间的角度交会。

2. 高程放样:包括建筑物基础高程、楼层高程、屋面高程等。

高程放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水准测量法: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高程测量。

(2)长钢尺测量法:适用于高差较大的场合。

(3)电磁波测距法:适用于高精度测量。

3. 竖直轴线放样:包括建筑物中心轴线、墙体轴线等。

竖直轴线放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吊锤法:利用吊锤将轴线投影到实地。

(2)光点抛掷机法:利用光点抛掷机将轴线投影到实地。

(3)激光测锤法:利用激光测锤将轴线投影到实地。

三、施工放样的注意事项1. 确保测量仪器精度和准确性。

2. 选择合适的放样方法,确保放样精度。

3. 加强施工放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避免因放样错误导致的质量问题。

4. 施工放样过程中,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确保放样成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放样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因此,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施工放样工作,确保放样成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施工测量放样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施工前准确确定构筑物各部位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从施工测量放样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一、施工测量放样的原则1.准确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2.可靠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经济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操作的经济性,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适应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

二、施工测量放样的方法1.传统放样法:传统放样法主要通过使用传统的测量工具,如铅垂线、剖线、切线等,将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放大到实际施工场地上。

2.电子放样法:电子放样法主要通过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测距仪等,实时测量和记录各种尺寸和角度数据,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直接生成施工放样图纸。

三、施工测量放样的步骤1.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放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将各种尺寸和位置放大到实际场地上,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据,如坐标、角度、高程等。

3.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专业测量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施工放样图纸。

4.核实修正:根据施工放样图纸,对测量数据进行核实和修正,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施工执行:根据施工放样图纸,进行施工执行,并及时调整和修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施工测量放样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放样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施工测量放样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切勿私自更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

3.测量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工程放样计划及方案

工程放样计划及方案

工程放样计划及方案1.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XX市某地,是一座新建的商业大厦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

该项目需进行放样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尺寸的准确性,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2.工程放样计划(1)确定放样时间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定放样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00-12:00和下午1:00-5:00,放样工程将持续一个月。

(2)组织放样人员组织专业放样人员进行工作,人员包括测量工程师、放样员和助理放样员。

放样人员应具备相关工程测量和放样经验,熟悉工程放样规范和要求。

(3)制定放样方案根据项目设计图纸和施工需求,制定详细的放样方案,包括放样点的确定、放样工具和设备的准备、放样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3.工程放样方案(1)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对项目的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放样点和放样区域,明确放样的要求和精度,对需要进行放样的区域进行初步勘测,保证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2)放样工具和设备准备放样工具和设备主要包括测量仪器、放样标尺、放样桩、放样线等,需提前准备好并进行检验,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精准度达标。

(3)放样过程根据放样要求和图纸要求,采用适当的放样方法和技术进行放样工作,对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类型的放样(如水平放样、垂直放样等),对不规则区域采用适当的放样曲线。

(4)放样记录与资料整理在放样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放样数据和放样情况,对放样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进行清晰的记录,确保放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整理并保存相关放样资料和记录。

4.工程放样质量控制工程放样是关乎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和保障工程放样的质量:(1)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在放样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放样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定期检查放样结果定期对放样结果进行检查和复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偏差,保证放样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第八章__施工放样

3第八章__施工放样
a
Hi
b
HA
HB
A
B
测设已知高程
馒擅脸青庆废慑懈偿擞挪赖同寒弧笔含羔袍粪凶趟椿比呕卑诵羌那煽账孔3第八章__施工放样 3第八章__施工放样
第二节 施工放样的基本操作
实际工作中,标定放样点的方法较多,可根据工程精度要求及现场条件来具体确定。为了便于操作,一般可标明正负高差。土石方工程一般用木桩来标定放样点高程,或标定在桩顶,或用记号笔画记号于木桩两侧,并标明高程值;混凝土工程一般用油漆标定在混凝土墙壁或模板上;当标定精度要求较高时,宜在待放样高程处埋设如图3-34那样的高度可调标志。放样时调节螺杆可使顶端精确地升降,一直到顶面高程达到设计标高时为止。 1。在顶板测设已知高程
第二节 施工放样的基本操作
(二)高程传递
测设建筑基底高程
a1
b1
HA
A
a2
b2
B
HB
1。当待测设点与已知点高差较大时,可采用悬挂钢尺的方法进行测设。 如图,HA为A点已知高程,HB为B点待测设高程。 钢尺悬挂在支架上,零端向下并挂一重物。 在地面和待测设点位附近安置水准仪,分别读数a1、b1和a2。 由于:HB=HA+a-(b1-a2)-b2,则 b2=HA+a-(b1-a2)-HB。 测设:当尺上读数为b2时,在尺底画出设计高程HB的标志线。
水平角测设一般方法
B
A
β
C
1
C
C
2
在A点安置经纬仪; 盘左,瞄准A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恰好为β值,在视线方向定出C1点; 盘右,重复上述步骤定出C2点; 取C1和C2中点C,则∠BAC即为测设角β。 检核:再测角∠ BAC一测回。

什么是工程施工放样工作

什么是工程施工放样工作

什么是工程施工放样工作一、施工放样的定义施工放样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具体要求,使用测量仪器、工具和标示材料,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和标示的工作。

它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设计图纸上的理论尺寸转化为实际施工的具体位置和尺寸的过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一环。

二、施工放样的意义1、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放样是将设计图纸上的理论尺寸转化为实际施工的具体位置和尺寸,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

只有在施工现场准确地进行放样,才能保证工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提高工程效率:通过施工放样,可以更快速地将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落实到施工现场,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3、降低成本:准确的施工放样可以避免因施工尺寸偏差导致的材料浪费、二次修正等问题,降低施工成本。

4、保障工程安全:施工放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保障工程的安全,避免因施工尺寸偏差导致的安全事故。

三、施工放样的流程1、获取设计图纸:首先需要从相关部门获取设计图纸,包括建筑结构图、设备安装图、管线布置图等。

2、理解设计要求:深入理解设计图纸上的具体要求,包括尺寸、位置、高度、坡度等。

3、确定放样点: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放样点的位置,通常是墙角、柱顶、管道中心线、设备中心点等。

4、选择测量工具: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包括测距仪、水平仪、垂直仪、放样杆等。

5、进行放样测量: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和放样点,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标示。

6、核实放样结果:核实放样结果的准确性,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

四、施工放样的方法1、基准线法:通过在施工现场确定基准线,以基准线为参照进行放样,可以保证不同位置的放样准确性。

2、传统放样法:采用传统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具体要求进行测量和标示。

3、激光放样法:使用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水平仪等现代化测量工具,可以提高施工放样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施工放样的注意事项1、准确理解设计要求:深入理解设计图纸上的具体要求,准确把握尺寸、位置和高度等关键信息。

施工放样作业流程及方法

施工放样作业流程及方法

施工放样作业流程及方法一、施工放样的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确定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要求。

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PS、激光指向仪等。

2、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放样的基点和基线,建立施工控制网。

对于大型工程,需要建立多个控制网,并进行相互校核。

3、测量放样: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测量放样。

对于建筑物的轴线、标高、位置等参数,需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记录。

对于桥梁、隧道等工程,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探。

4、现场校核:在施工放样后,需要对放样结果进行现场校核,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5、质量检测: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成果进行质量检测。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位,需要进行返工或修补。

6、资料整理: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编制测量报告和成果资料。

二、施工放样的方法1、直角坐标法:利用直角坐标系进行施工放样。

将已知点作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将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转换为实际坐标,并进行测量放样。

2、极坐标法:利用极坐标系进行施工放样。

将已知点作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将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转换为极坐标,并进行测量放样。

3、方向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方向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已知方向,计算出待测点的方向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4、距离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距离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已知距离,计算出待测点的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5、高程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高程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高程。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高程,计算出待测点的高程差和方向角,并进行交会测量。

6、偏角法:利用偏角和距离进行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偏角大小,计算出待测点的方向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7、全站仪放样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2 极坐标法: 1、适应范围 2、放样数据计算 3、放样步骤
8.3.3 距离交会法:1、适应范围 2、放样数据计算 3、放样步骤
8.3.4 角度交会法:1、适应范围 2、放样数据计算 3、放样步骤
8.3.5 正倒镜法:例子
全站仪放点位
8.4 圆曲线的放样
8.4.1 主点与转折点
A-圆曲线的起点(直曲点)
R

R

cos

⎬ ⎪
⎪⎭
ϕ = l ⋅ 180 Rπ
弦长l所对的园心角
3
放样方法:先在X轴上放样距离x1,x2,…,从各点做x的垂线,放距离y1,y2,…, 得P1,P2,…。 3.全站仪法 坐标放样
复习题 1.施工放样与地形图测绘有哪些异同点? 2.测设出直角∠AOB, 实测角值为 90°00′30″,如 OB 长为 150m,问应该怎样移动 B 点 才能使∠AOB 为 90°? 3.测设点位的方法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4.已知地面控制点 M、N,其中 M 点的坐标为(16.22,84.71), α MN = 300o04′ ,欲采用极 坐标法放样 A(40.34,83.00)点,试计算将仪器安置于 M 点,后视 N 点的放样数据。 5.何谓圆曲线主点,欲放样其主点须先知哪些元素?用偏角法进行细部点放样时, 应该准备哪些放样数据?如何进行细部点的实地放样?
4
=
R(
1 cos α
− 1)
2
主点里程的计算
1.A点里程=P点里程-T
2.B点里程=P点里程+T(A点里程+L)
3. M点里程=A点里程+L/2
在P点安置经纬仪,根据曲线元素放样A、B、M。
8.4.4 曲线细部点放样
1.偏角法
2
放样数据:
偏角 θ = l 2 2R
弦长 s = 2R ⋅
⋅ 180 π
sin θ 2

0
⎫ ⎪⎪ ⎬ ⎪ ⎪⎭
放样方法:在A点安置经纬仪,后视P点,拔角,量弦,放P1,P2,…,Pn。 2.直角坐标法
放样数据:
x1 = R ⋅ sinϕ x2 = R ⋅ sin 2ϕ x3 = R ⋅ sin 3ϕ
L
y1 = R − R ⋅ cosϕ ⎫
y2 y3
= =
R − R ⋅ cos 2ϕ⎪⎪
8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重点难点:放样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第一节自学,第二、三、四节精讲。结合测量讲放样。放样工作是测 量学的两大任务之一,要求学生结合参观和实验进行学习。
引子: 测量的两大任务:测图:地面→图 放样:图→地面
(测设)
8.1 放样原则及精度要求 8.1.1 放样的原则 “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 “先控制后细部” 8.1.2 精度要求
施工放样的精度一般比测图的精度要求高。
8.2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8.2.1 水平角放样
1.经纬仪 测角→放角,拔角 勾股定理 2.全站仪 8.2.2 距离放样 1.钢尺 2.测距仪(全站仪) 8.2.3 高程放样 1.水准仪 2.高程传递
1
8.3 点位放样
8.3.1 直角坐标法:1、适应范围 2、放样数据计算 3、放样步骤
B-圆曲线的终点(曲直点)
M-圆曲线的中点
P-转折点
8.4.2 曲线元素及计算
1.转折角α
2.圆曲线半径R
3.切线长T: 4.曲线长L: 5.外矢距E:
8.4.3 主点放样
T = AP = BP = R ⋅ tg α 2
L = AMB = R ⋅α ⋅ π 180
E
=
PM
=
R ⋅ sec α 2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