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有机草莓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

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

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一、引言大棚草莓是一种在大棚内种植的草莓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因此备受农户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农户更好地种植和管理大棚草莓。

二、种植方法1. 土壤准备大棚草莓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先将土壤杂草清除干净,然后进行翻耕和平整,使土壤质地均匀。

2. 培肥施肥在土壤准备阶段,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供草莓生长所需的养分。

建议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腐熟的鸡粪等。

施肥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3. 植株选取与栽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草莓苗进行栽植。

将草莓苗根部修剪整齐,并在栽植前浸泡于水中,保持根系的湿润。

栽植时,将草莓苗插入土壤中,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轻轻拍实土壤。

4. 灌溉管理大棚草莓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过度湿润。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在果实成熟期,可以适量减少灌溉量,以避免果实开裂。

5. 温度调控大棚草莓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在生长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调节大棚内的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草莓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6. 病虫害防治大棚草莓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可以定期检查草莓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移除受害植株等。

三、管理要点1. 定期除草在草莓生长期间,要定期除去杂草,以免对草莓的生长和营养吸收造成影响。

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2. 结果管理在草莓结果期间,要定期检查果实的生长情况。

对于过大或过小的果实,可以进行疏果,保持果实的大小均匀。

同时,要注意支架的搭建,以支撑果实的生长,避免果实接触土壤。

3. 防止果实开裂草莓果实容易开裂,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间。

为了防止果实开裂,可以适量减少灌溉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同时,可以选择抗裂性较好的草莓品种进行栽培。

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一、选择适宜棚室栽培的品种用于冬季或早春棚室栽培的草莓品种,应选择休眠期较浅,耐低温并且在低温条件下能正常开花、自花坐果能力强、果个大、果形好、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如:日本的鬼怒甘、嫜姬、希望一号、希望二号、红颊、佐贺、童子一号、金梅等。

二、选地、整地、施肥草莓具有喜光喜肥、怕涝的特性。

因此,栽植前应结合深翻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土杂肥5000公斤,另加适量的三元复合肥,耙碎整平作埂,一般1米远一埂,埂高20~30厘米。

三、定植可选壮苗于8月中旬定植,壮苗的标准为根长3~5厘米,根系较完整,有3~5片完整的叶片。

每畦栽2行,行距20厘米,株距13厘米,因定植时正值高温季节,所以要保证栽植成活,关键是要掌握好深浅和充足的水分,要以深不埋心,土不露根为最佳。

栽植过深埋住苗心,会引起烂心而死苗,栽植太浅根外露会使苗因失水而干枯,而且影响后期草莓对水肥的吸收,正常的深度就是苗心基部与土面相平齐。

定植后,立即浇透水,土壤一定要保持1~2周的湿润状态。

四、覆盖地膜及扣棚覆盖地膜应在定植后1个月左右进行。

覆盖前要彻底清除病叶、黄叶、喷1次500倍的甲基托布津。

沿埂纵向覆盖,在每株草莓的位置上用刀或手开1个口,将草莓苗的叶茎从开口处掏出,注意尽量不要伤着叶片,开口要尽可能小,当夜温低于5℃时,开始扣棚。

五、栽后管理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发现有缺苗时,要及时补苗。

成活后随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1次),平时随打药可加入0.3%尿素和0.5%的磷酸二氢钾。

果实膨大期,要及时浇水。

否则,会使果变小,着色差。

大棚栽培时,由于昆虫传粉受到影响,要采取放蜂或辅助传粉来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

人工授粉是用毛笔每天进行拍打,放蜂授粉每棚1箱,要注意蜜蜂移入前1个月不能打药,开花前1周搬进去。

另外,棚内补光可大大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畸形果率。

六、病虫防治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白粉病。

对灰霉病主要用速克灵600倍喷防;对白粉病用粉锈宁或来菌清600~700倍液喷防。

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方法

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方法

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方法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大棚草莓种植的首要环节。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适合大棚种植的草莓品种,如早熟品种“佳红一号”,中熟品种“佳红二号”和晚熟品种“佳红三号”等。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要的品种是成功种植的基础。

二、土壤准备1.土壤pH值:草莓喜欢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为宜。

如果土壤过酸,可以添加适量的石灰进行中和。

2.土壤肥力:大棚草莓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肥力调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肥。

通常在土壤里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或腐熟的鸡粪。

3.土壤排水:大棚里的土壤排水要好,不宜积水,以免影响草莓根系的吸水和呼吸。

三、栽培管理1.育苗:大棚草莓多采用移栽苗进行种植。

苗床的土壤要疏松肥沃,适合草莓生长。

在苗床上撒上红壤,然后盖上米麸,接着放入生草莓苗。

保持苗床湿润,避免直射日光。

2.移栽:当草莓苗长到5-6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

移栽时,将苗移栽到排水良好、肥力适宜的大棚土壤中。

苗与土壤接触要牢固,以利于苗生根。

3.控温保湿:大棚内温度要保持在15-25摄氏度,湿度要保持在80%左右。

夏季温度过高时要进行降温处理,使用遮阳网或喷雾降温。

同时,要保持适度的湿度,以防止土壤过于干燥。

4.定植密度:大棚草莓的定植密度一般为2-3株/平方米。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苗床通风不良,病虫害增多,影响产量和品质。

5.施肥: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适量的施肥,补充草莓所需的养分。

施肥方法包括基肥和追肥,追肥主要以磷、钾为主。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大棚草莓容易受到灰霉病、红腐病和叶枯病等病害的侵袭。

防治方法包括注重通风、保持适度的湿度、遵循轮作原则、及时清除病体和病残物等。

2.虫害防治:大棚草莓的主要虫害有叶螨、黄粉虱和蚜虫等。

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定期的巡视和监测、使用生物农药等。

以上就是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方法的介绍。

大棚草莓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种植业务,需要种植者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

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

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草莓像三角形,感觉它表皮挺潮湿的,有许多小痘痘。

因为它的茎不能支撑,总是躺在地上,所以一半的有光,一半没有光,红色的一面的光充足,浅薄的一面就是贴着地面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一、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草莓可以全年种植,但是最适合的时间是9月上旬,9月初种植,气候清凉,温度适中,有利于植株很好地生长。

二、温室栽培技术1、土地处理和品种选择种植前要对园土进行消毒,可选择药物消毒或热力消毒。

如果是药物消毒,则在消毒后透气7天,让药物消散。

消毒后开始翻地,耕耙平整细均,再起垄。

品种应选择全明星、碳丰等生命力强,结果子多,耐荫,耐寒,抗白粉病,休眠期短的优良品种。

2、定植和扣棚为了赢得二月份的上市,草莓移植棚的时间应该是在九月初。

用幼苗移栽。

每亩约有12,000株。

种植后浇水,提高小苗成活率。

扣棚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左右。

3、温湿度调节适合草莓涨大的气温为18℃#8211;25℃。

在冬季和早春,温室里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

温室气温昼间28℃,夜间5℃以上。

当气温超出30℃时,应立即降温。

当温室里湿度太高(大于70%)时,应立即通风。

4、肥水控制草莓需要足够的营养,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及时追肥,通常春芽萌发时需要追施尿素的溶液23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则在花蕾分化前施加,在水果采摘后就追肥NPK复合肥料,肥料要稀释后再施用。

种植后立即灌水。

在开花和果子涨势大时,也要各灌一次。

秋季下大雨时,应及时排水。

草莓园周边要挖排水沟,这样棚里的水就可以排出去了。

5.授粉选择熊蜂授粉。

一般说来,草莓花开15-20个百分点时是熊蜂进园的最佳时机。

接收蜂箱后,打开糖盒为蜂箱提供食物。

到了晚上,蜂箱安置在棚内的固定看台上,放置在东南方向。

第二天早上打开蜂箱进行授粉,当温室进行用药时的,把蜂箱搬到棚外,过了隔离期,才让蜂箱回到原来的位置。

6、病虫害草莓很少遇到病虫害,温室草莓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主、化学防治为补充。

草莓温室后墙技术解析

草莓温室后墙技术解析

草莓温室后墙技术解析草莓是一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种类,同时以为你温室本身所需的成本比较高,所以经常利用能种植的地方进行种植,温室后墙种草莓就是一种提升温室的利用率创更好效益的好方法。

下面为大家介绍温室后墙怎样种植有机草莓:一、培育壮苗8月上中旬,选择有机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有机草莓移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

二、合理定植定植前对定植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

同时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kg,有机肥50~60kg作基地,然后作畦,畦宽(连沟) 1米,6米宽标准大棚可作6畦,畦沟深25~30cm。

9月中下旬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幼苗进行定植。

三、温湿度控制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度,晚上以7度为宜。

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

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间,棚温低于5度时,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复扣膜,极端低温时应采用三层膜保温。

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

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采摘期。

四、肥水管理根据有机草莓生长情况及时补充钙钾肥及多元微量元素。

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较多。

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

五、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有蚜虫、叶螨、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

对芽枯病,摘老叶、通风透光。

大棚有机草莓上市早,收益非常可观,因此,加强大棚草莓的管理技术,实现早丰收、早受益。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大棚里种植草莓一定要选择浅休眠期的品种,还要考虑外观、品质等因素。

一般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栽种,土壤要求疏松肥沃,还要有良好的排水性。

从母株上分离壮苗,将其栽种到土壤中,之后再进行移植。

日常养护时,每天早晚要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另外还要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一、品种选择
由于大棚种植,所以一般要选择浅休眠期的品种,同时还要注意外观、品质、抗性和产量来进行考虑。

比较常见的品种有丰香、春香、明宝等,它们这需要几十个小时就能通过越冬休眠,非常适合种植。

除此之外,还有久能、硕丰、新都1号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土壤和底肥
想要长得好,一定要提供适合的土壤和一定的底肥。

园地一般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且要平坦一些,疏松的土质有助于排水,丰富的有机质则能提供一定的养分。

通常选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之前种过豆类和小麦比较好,如果种过西红柿、青椒等,就不太适合再种草莓了。

栽种前还要清除杂草,整地施肥。

三、如何种植
种植草莓首先要进行假植,从母株上分离出壮苗,将其种到肥沃的土壤中,等到长出花序后,再移植到大棚里。

栽种前要剪掉老叶、病叶和匍匐茎,如果幼苗太小或太弱,一定要将其剔除。

栽种的深度要控制好,既不能露根,也不能埋得太深。

四、管理方法
栽种后每天早晚要浇一次水,保持土壤的湿润,等到准备覆盖棚膜前10天的时候,就不要在漫灌了。

在返青后,要适当松土,平切喷洒一点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覆盖一层地膜,有助于提高地温,还能防止杂草生长。

等到干旱的时候适量供水,长大一点后还要喷施叶面肥。

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温室大棚种植的草莓品种,如丰香、章姬、枥乙女等。

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果实甜美、产量高等特点。

二、土壤处理1.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可采用高温消毒或化学药剂消毒。

2.土壤改良:根据草莓生长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如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

三、种植方式1.直播法:在温室大棚内直接种植草莓苗。

一般采用穴播方式,每穴种植2-3株草莓苗。

2.假植法:在温室大棚外种植草莓苗,待苗长出3-4片真叶后,移栽到温室大棚内。

四、温室管理1.温度控制:草莓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调整温度。

2.湿度控制:保持棚内湿度在60%-80%之间,可通过通风换气和喷雾等方式调节湿度。

3.光照管理:保持棚膜清洁,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4.植株管理: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多余的花序和匍匐茎等,保持植株合理密度。

五、肥水管理1.施肥:根据草莓生长需要,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并适时追肥。

2.浇水:掌握草莓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病害发生。

六、病虫害防治1.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银灰膜避蚜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方式防治病虫害。

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注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七、采收管理1.采收时间:草莓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一般以清晨或傍晚为宜。

避免在高温时段采收,以免果实过熟和受日晒影响品质。

2.采收标准:采收时应选择充分成熟、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果实。

避免采摘未成熟或破损的果实,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3.采收方法:采收时应轻摘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同时,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将采摘下来的果实直接放在地面上或受到外界污染。

4.采收后处理:采收后应及时将草莓进行分级、包装处理。

大棚内草莓种植的技术要点

大棚内草莓种植的技术要点

大棚内草莓种植的技术要点
大棚内草莓种植是一种常见且成功的农业实践。

为了取得良好
的产量和质量,以下是一些技术要点需要注意: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大棚环境的草莓品种,如早熟、抗病
性强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恩施苗、章丘苗等。

2. 土壤准备:大棚内的土壤应该富含有机质,保持良好的排
水性和通气性。

在种植前,进行适当的耕作和土壤消毒,以减少病
虫害的发生。

3. 温度控制:草莓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5-25摄氏度。

在大棚内,使用温室加热设备或保温材料,保持适
宜的温度。

4. 光照管理:草莓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

在大棚内,使用遮阳网或透明的遮光材料,控制光照强度,避免过度曝光。

5. 水分供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对草莓生长至关重要。

定期浇水,但要避免过度湿润,以免导致病害的发生。

可以使用滴灌系统,确保水分均匀供应。

6. 肥料施用:根据草莓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对草莓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7.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大棚内的草莓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可以使用有机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避免化学农药对果实的残留。

8. 果实采摘:在果实成熟时进行及时采摘,避免果实过熟或腐烂。

采摘时要注意不损伤植株,使用适当的容器进行收集。

以上就是大棚内草莓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细致的操作,可以获得丰收并保证草莓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有机草莓种植技术
有机草莓在贮藏果肉极易变软,腐烂率较高。

目前主要自然低温冻藏或速冻藏来延长贮藏期并减少腐烂损失。

一、整地施肥
草莓根系较浅,要选择在土坡疏松、含有机质较多、地势平坦、灌排水方便、pH值在5.5-6.5左右的沙坡土上栽培。

因草莓有耐阳性的特点,又可与高秆作物或幼龄果树进行间作或套种,适于在庭院栽培。

在草莓栽植前15天左右,要进行整地,先喷洒氟乐灵除草剂,每亩用量200克即可。

接着进行深翻整地,深翻30-40厘米,结合翻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400-45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

最后要把土壤耙细、耙平,为做畦或打垄打下基础。

做畦时,畦长10-20米,宽60-70厘米,高10厘米。

打垄时,垄宽50-55厘米,垄高15厘米,垄沟宽20厘米
二、有机草莓适时定植扣棚
为争早上市,草莓移栽大棚的时间应在9月上旬。

要随起苗随移栽。

每畦栽2行,行距25厘米,穴距20厘米,每亩栽12000株左右。

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

扣棚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

三、有机草莓温湿度管理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白天棚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维持在5℃以上。

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要及时通风。

四、肥水
底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适量化肥。

定植后立即灌水。

在开花及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

若天旱,应5-7天灌1次。

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

草莓园四周应做排水沟,使棚内畦沟水能够排尽。

五、中耕松土与摘叶疏果
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

摘除病老叶、弱果,减少营养消耗,利于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

六、综合防治病虫
大棚草莓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合理轮作、清洁土壤、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如发现病害,要注意开花前后不宜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如发生灰霉病,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倍液喷雾。

七、适时采收
草莓采摘,一般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

一般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

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

草莓重茬的弊端及防治措施
草莓重茬会造成不少的弊端。

草莓在同一地块内长期连作,会造成病虫害的孳生和蔓延,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浅层单一盐分的浓度障碍加重,使草莓的生长逐年下降
1)病原微生物的积累:在同一地块连续栽种草莓多年,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很大变化,线虫和病原菌大量增殖,病虫害发生严重。

草莓黄萎病和枯萎病病菌存活在土壤中,由植株根部机械损伤处侵入根中。

开花结实期地温升高,病菌繁殖蔓延较快,叶片变小,叶柄变短,长势衰弱,全株矮化,须根变成黑褐色而腐烂,最后全株枯死。

2)养分平衡失调:草莓多年重茬,浅层土中有害盐类积累加重,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由于连年栽植草莓,土壤中草莓所需养分减少,草莓根周围的养分平衡失调,使养分缺乏而减产。

3)根系分泌物积累:草莓根系在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中,常分泌出一些对自身有害的物质,草莓连作使有害物质逐年积累,致使草莓生长受限,发育不良。

上面所述情况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1)连作改为轮作制:提倡一年一栽制,一年一倒茬,草莓与其它农作物实行合理的轮换倒茬栽植,是目前解决重茬减产的一种有效办法。

但在耕地少且以种草莓为支柱的产区实行起来有些困难。

2)增施有机肥:草莓采收完毕后,大量增施有机肥,并进行深耕,对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效果较好。

润普达农业专注于重庆生态餐厅方案设计,重庆生态餐厅施工,重庆生态餐厅设施安装,重庆生态餐厅造价,重庆生态餐厅预算等综合性现代农业高科技企业。

3)后茬栽种禾本科作物:在草莓采收结束后,栽种一些玉米、高梁等禾本科作物,然后割青,将其秸秆压入土中做绿肥。

此法不仅可以减轻病害,而且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和质地。

研究表明,7月中旬左右,青高粱长至1米高时,青割后翻入土中,高粱秆中的化学万分不但能激活镰刀菌的分生孢子,而且还可杀死它们。

4)温室内更换表层土:在前茬种草莓的大棚内,把30厘米厚的表层土挖出,全部换上无病菌的新土,对克服草莓重茬病效果较好,但这种方法比较费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